APP下载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化纤市场状况综述

2010-04-09仇晓华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0年1期
关键词:化纤金融危机纺织

仇晓华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 200050)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化纤市场状况综述

仇晓华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 200050)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化纤及下游行业受到了较大冲击。目前危机的负面影响尚未结束,但基于对世界经济走势、我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和业内专家关于30多年行业运行的周期性规律分析,我国纺织工业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2010年化纤行业运行的客观环境是“恢复增长”。

金融危机;经济形势;化纤市场

世界经济持续多年高增长后,2008-2009年以来出现了衰退。随着低通胀及潜伏在经济、金融领域的风险不断释放,揭示着世界经济的衰退与风险也在一步步放大。为稳定金融市场和刺激经济增长,各国纷纷出台了各种措施,然而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仍在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尤其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我国化纤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我国化纤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产量居世界首位,对缓解纺织原料的紧缺,解决人民穿衣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对化纤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势予以翔实地剖析,认清局势,掌控方向,无论是对于中国化纤行业的长远发展,还是对化纤行业在具体工作中实现突破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化纤行业形势

1.1 化纤业利润降低,开工率下降

由于近年来原材料的不断上涨,而下游产品纺织业价格不断下跌,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更显突出。作为中间产品化纤行业的利润被双边挤压。

在宏观经济复苏尚不稳定,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下游纺织品出口萎缩,国内消费升温缓慢的情况下,化纤行业利润空间被大打折扣。从近期公布的2009年运行指标来看,9成化纤产品产能降低[1],化纤产品利润大幅下降,降幅位居第二。从市场层面看,特别是2008年9~11月,国际资源性原料下跌50%,企业现金流大量损失,绝大多数化纤产品价格下跌30%~40%,个别品种下跌幅度达50%。企业遭受了严重损失,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一季度,大部分企业的开工率大幅下降。

1.2 下游纺织出口受阻,化纤产品的出口也大幅萎缩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虽然全球经济体共同声讨贸易保护主义,但是现实经济利益使得一些国家在挽救本国经济的同时,打着各种旗号采取了一些有损国际自由贸易的举措。纺织品服装作为我国在国际市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作为敏感产品的一种,也遭遇了部分国际经济体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特保”等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严重影响了出口,使行业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和政策及市场风险。体现在化纤针织品、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大幅放缓,2009年1-12月纺织全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3.23%[2]。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以来全球与中国有关的纺织品服装反倾销案件共45起,同比增加32.35%。其中进入反倾销调查阶段的16起,做出反倾销初裁12起,日落复审阶段的3起,作出反倾销终裁的6起。共有11个国家和组织涉及对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的反倾销贸易保护。

1.3 下道纺织企业产业集群遭受重创

中国经济的腾飞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高度相关,但在这一轮经济冲击中,由于产业档次低,产业集群缺乏内在创新力、竞争力,制成品结构单一,这类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又很大,不少地区的产业集群遭受重创,凸显了我国现有产业集群存在的内在结构畸形问题。我国的大部分产业集群还仅处于制造业扎堆的“准集群”状态,表面看产业链完整,其实是断裂的,因此应对金融危机能力不足。例如:绍兴的纺织服装业在浙江是产业集群发展最早且最为成熟的产业,形成了纺丝、织造、印染、服装生产的链式集群。然而,受目前金融危机的冲击,绍兴轻纺集群中,不仅很多中小企业倒闭,而且龙头企业也濒临破产,其产生的产业冲击波撼动了整个绍兴轻纺板块的基础[3]。

1.4 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需要

据初步测算,2009年化纤行业淘汰产能约1.37 Mt。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腈纶行业,目前已停产企业有4家,据了解,停产的这4家厂很难再重新开工。

1.5 其它

除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国内外消费需求下降,以及国内一些下游企业发展减速的影响外,国家“十一五”规划和纺织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油价、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等也都将给化纤行业的发展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了拉动内需,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采取了10项应急措施,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提高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对纺织服装业恢复国际竞争地位、稳定市场份额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是中国纺织企业逐步回升的基础。

2 2010年的经济形势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机构,先后发表2010年世界经济预测,这些预测报告虽在不少方面有明显区别,但对2010年经济走势的判断却基本一致,即2010年世界经济将在亚太主要经济体的带动下,呈缓慢恢复增长态势。

2.1 技术支撑持续稳步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技术的进步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研发的周期不断缩短,生化科技、电脑科技、材料科学、新能源等所创造的GDP比重在不断加大。目前,即使遭受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世界各国、各个层面、各个企业对高新技术的投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都有所加大。各国政府都把克服金融危机,重新走上繁荣的希望放在技术进步上,如此看来,技术支撑方面没有发生问题。

2.2 体制创新仍然是全球化的重要支撑

中国深刻认识到,超过50%的外贸依存度减弱了中国实体经济抗击危机的能力,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过高是经济结构不平衡的根源,而金融危机恰好为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2.3 金融创新目前是出现了问题,但已经在努力的修复当中

金融体系的稳定或者克服金融危机的努力已经有一定成效。虽然目前有的国家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甚至出现了弃全球化的迹象,但我国融入全球化大趋势没有发生变化。全球化给人类创造了一个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特别是给新兴国家创造出一个发挥后发优势,取得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

2.4 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面临挑战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1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4.4%。其中,出口增长21%,进口增长85.5%。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最新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专家对此指出,“出口第一”的招牌可能为中国招来更多的“火力”,贸易摩擦会成为见怪不怪的现象。在制造成本低廉程度的排行榜上,中国从2008年的第4位跌至2009年的第6位,排在墨西哥、印度、越南、俄罗斯、罗马尼亚之后。除了汇率问题,物流费用增加、库存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增加等因素正在推高中国制造的成本[4]。

3 2010年化纤行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金融危机仍未结束,各国经济仍处于探底过程,我国化纤行业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全行业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信心。信心并不是盲目的,信心是有基础的,是建立在对世界经济走势的判断上的。另外,化纤专家分析30多年行业运行的周期性规律来看,2010年,化纤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基于上述分析,认为我国纺织业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2010年化纤行业运行的客观环境是“恢复增长”。

3.1 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经济企稳向好之际,2010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化纤行业在《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指引下,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总体要求,着力提高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能力,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将进一步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纺织行业2009年完成了保增长的艰巨任务,调整结构,创新发展将是2010年行业发展的主题。另一方面,行业在企稳向好形势下,新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这些新增产能将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但由于这些项目多是差别化、功能性纤维,也将对优化产业结构做出很大贡献。总之,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也正在促进纺织产业升级,促使企业进行产业链的调整,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等以赢得更多利润。

3.2 节能减排、开发新型的生物化纤,减少对石油原料的依赖

我国化纤产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内容为“节能、降耗、节水、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6个方面,以粘胶行业节能减排为重点和试点,以聚酯面料衣服、瓶片回收、综合利用为循环经济突破口,以聚酯环保催化剂为试点,推动清洁生产。中国化纤工业协会首批确定了90项技术,其中:聚酯行业节能减排重点推荐工程与技术54项,粘胶纤维13项,涉及各个化纤品种的工艺、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并正在积极向全国推广。

在生物质纤维领域,目前有30多个项目,在单线产能、后纺织造等领域推动力度大,成效显著,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石油为原料的高新技术纤维的研发与生产状况。中国化纤协会2009年已加入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今年将利用这一平台,全面推动生物技术在化纤领域的应用,推动化纤产业水平提升[5]。

3.3 整个产业链集成创新

全球经济从低迷到复苏,对于纺织行业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争取时尚话语权是企业谋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纺织产业共有6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其中“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所以,必须以整个产业链集成创新为基本线索,从金融危机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方式变化切入,共同探讨在未来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3.4 下道纺织品出口恢复

在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市场中,中国约占三分之一,从量上说是世界第一;就国内而言,中国服装纺织行业的出口占了全国出口总额的13%,中国纺织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产业配套,从整个的投资环境来说,周边国家要把一个细分领域的配套做到中国目前的水平,还需要一定时间,短期内还不至于对我国的生产、贸易产生很大的冲击,就区域和产业配套而言,中国目前优势明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之间,超过90%的产品将实行零关税。这将给中国化纤行业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但不可否认,危机的影响还远没有过去。虽然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有所提高,但要出口恢复到较高增长水平,确实存在较大困难。全球贸易摩擦进入新一轮高峰期,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均对中国纺织出口形成制约。2010年的纺织外贸出口,更多的是一种恢复,而不太可能出现金融危机以前的持续性大幅增长。

3.5 原油价格上涨、棉花供应量减少以及下游需求的增长将造成化纤价格上涨

化纤市场受全球经济恢复增长和原油价格将振荡上扬的影响,合纤原料价格也会振荡上涨,棉花供应紧张也将支撑化纤原料价格;下游需求的增长也将对化纤价格产生明显拉动作用。因此,预计2010年化纤价格将振荡上行,传统的两次季节性上涨行情仍会存在。

3.6 化纤业利润微薄

2010年后,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好转,出口将逐渐增加,好于2009年。但原材料涨价和纺织面料的几个下降对化纤利润有大的压力,原油价格区间将上移。原油价格的上涨将直接推动合纤原料以及化工辅料的上涨,对合纤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3.7 纺织品消费结构改变对化纤行业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面,关键是消费结构改变了。金融危机使得这些地区的消费习惯和购买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削减娱乐开销,对价格更敏感。这种消费结构向低端产品的转变,或许会造成消费量的下滑,但从另一角度可看到,廉价产品供应商在销售额增长方面会成为赢家,分得更大市场份额,这对质优、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应该是好机会[6]。

3.8 出口贸易保护主义日趋常态化

2010年及今后若干年,在金融危机衰退和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将会持续抬头一段时间,从长远看甚至可能会是常态化,而且更加隐秘,更具战略性。中国仍将会是主要目标国之一,这是我国出口企业必须要经常面对的状况。发展中国家将会更多地利用反倾销、特保等手段,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倚仗技术和营销方面的优势,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甚至可能是碳关税壁垒。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作为贸易保护的一种形式,将会越来越多被欧美有关机构采用,是一种新的趋势,预计2010年此类案件数量将呈增长趋势[7]。

4 结 语

化纤业是纺织业、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力量,没有化纤业,就没有人们五彩缤纷的生活。目前化纤业处在困境时期,但中国化纤业是比较成熟的行业,完全有能力、有办法去协调行业以及产业链、供应量的问题,有能力引导行业加快调整可持续发展。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要充满信心,同时要对中国化纤业的总量地位、优良结构、较强国际竞争力充满信心。

1 2009年1-12月纺织工业产量汇总表(规模以上)[EB/OL].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数据中心,http://data.ctei.gov.cn/,2010-01-26

2 2009年1-12月纺织全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3.23%[EB/OL].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数据中心,http://data.ctei.gov.cn/,2010-01-28

3 姚兰.2009年纺织行业产业损害情况及2010年预测[EB/OL].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http://news.ctei.gov.cn/222909.htm,2010-02-02

4 刘映花.中国成全球出口第一大国[N].北京晨报,2010-02-11

5 张家洲.追逐生物科技浪潮--中国化纤协会会长郑植艺谈用生物技术提升化纤产业[N].中国纺织报,2009-12-24

6 孙瑞哲.金融危机改变纺织消费结构[EB/OL].中国纺织网,2009-12-08

7 陈潇俊.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影响[EB/OL].服装界,2010-01-29

Overview of China′s chemical fiber market from the financial crisis

Qiu Xiaohua

(China Petroleum&Chemical Corporation Chemical Sales East China Company,Shanghai 200050,China)

Sine the financial crisis erupted all over the world in 2008,China′s chemical fiber and its downstream products have been impacted intensively.At present,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crisis has not ended yet,but based on the world economic trend,situation and judge of China′s economy,and analysis of the field experts for fiber field developed period during 30 years,the boom of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will happen the inflexion in 2010. Therefore,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of chemical fiber industry in 2010 should be“comeback growning”.

financal crisis,economic situation,chemical and fiber market

TQ342.2

:A

:1006-334X(2010)01-0037-04

2010-03-02

仇晓华(1963-),女,长期从事化工产品营销管理和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化纤金融危机纺织
澳洋纺织
我国纺织化纤行业碳排放估算的研究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化纤联盟持续发挥技术创新链优势
CTA 中纺院+ 化纤联盟 强强联合 科技共振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