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环境与肿瘤治疗
2010-04-08王昌俊
1 内环境紊乱是形成癌症的根本原因
1.1 干细胞与癌细胞
人生存于自然界,既可能接触某些直接使正常干细胞变成恶性干细胞的因素,也可能由于其它非特异性因素使机体的内环境紊乱而适宜癌细胞的生长,或两者都有。当这些恶性干细胞发展到一定的数量,创造适宜于自身生长内环境的能力超过机体或者局部内环境对恶性干细胞生长的影响能力时,便进入进展期癌。这时即使中止改变内环境的因素,也不能使恶性干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停滞下来。机体组织正常干细胞转变为恶性干细胞的发生过程中,机体组织中的正常干细胞存在是内因,其他致癌物质(指对于细胞有直接损伤,使正常干细胞转变为恶性干细胞的物质)无论是作用于正常干细胞的哪一环节,无论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也无论来源于体外、还是来源于体内自身产生,对于细胞来说都是外因。在癌的发展阶段,机体自然抗癌能力减弱或消失,癌细胞生存下来,并生长扩增成为癌灶。这时癌细胞成为外因,机体自然抗癌能力减弱或消失是为内因。虽然研究证实某些病毒与某些癌症的形成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但乙肝病毒是一种非特异性因素,即以改变肝脏的局部内环境而适宜癌细胞生长的因素。
1.2 癌基因与癌症
癌基因并不必然产生癌细胞,更不必然形成癌症。目前所知道的癌基因是生命必需基因,其产物乃是生命所必须的生物活性物质。基因的封闭与开放,基因产物的生物学活性作用都受到细胞的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影响。企望单纯依靠癌症基因控制论指导解决癌的治疗可能性不大。仅研究“种子”不研究“土地”是不可能搞好农业生产的。
1.3 免疫与肿瘤
临床常见肿瘤病人免疫低下。机体免疫功能只是复杂的机体内环境的非常微小的、目前能用数学模型表达的一部分。免疫低下只是肿瘤作用于机体的结果,不是原因。目前尚未有机体免疫力低下而致癌的直接证据,而更多的证据表明癌灶的存在可以使机体免疫力低下。
免疫治疗只不过是使机体出现应激状态,使机体内环境出现变化。当机体内环境由于应激而变化,适宜癌细胞生长时,癌灶增大的更快而出现治疗无效的结果。当这种变化不适宜癌细胞生长,但仍然未能与癌细胞创造适宜癌细胞生长自身生长能力相抗衡时,癌灶的增大虽有所减慢,但现代治疗学家仍然认为治疗是无效的。当这种变化不适宜癌细胞生长,而且能与癌细胞创造的适宜于自身生长相抗衡时,则出现人癌共存状态,或癌灶消退。
恶性干细胞来源于正常干细胞,根本不可能存在特异性抗原。更不可能有特异性抗体产生。
临床上我们可以观察到,肿块切除后,机体免疫功能得到了恢复。放疗肿瘤缩小后,停止放疗机体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化疗肿瘤缩小后,停止化疗机体免疫功能得到迅速的恢复。放疗、化疗都有降低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但是结果却是相反的。肿块存在免疫功能低下;肿块消失或者缩小,免疫功能恢复。说明癌症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由于癌灶存在而致,是癌毒的症状表现之一。大多数癌症病人死于免疫功能低下而致的无法控制的感染,并非死于癌细胞的直接作用。
特异性免疫疗法对癌症病人有帮助,但非直接杀伤恶性干细胞的作用,而是提高了机体抗感染能力,使病人不至于因感染而死。
激素水平的失平衡也是机体内环境失平衡的病理表现之一。
细胞周期研究时,常提到休止期细胞,也说明机体内环境对癌细胞具有促进或阻止增值作用。如果机体局部内环境不对恶性细胞有所限制,何来休止期细胞。为什么休止期细胞可以休止长时间后活化,都是由于特殊体质,即特殊的机体内环境状态所致。
亚临床病灶存在于机体内相当长时间,未发展成为临床可见病灶之时,此段时间都可理解为人癌共存状态。
2 治理内环境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
癌细胞、癌、癌症是三个既不相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决定癌细胞命运者有二:其一,必须有适宜于癌细胞生长的局部内环境;其二,在某些特殊的环境里可以分化成熟。因此调节机体内环境使回到原来的自然的状态,使之不适宜癌细胞的生长和短期内诱导癌细胞分化成熟,通过正常的细胞更新周期实现癌自然消退等,是解决癌症治疗问题的必然出路。
肠道菌群失调的代谢产物是直接进入机体内环境的,许多生命所必须的物质由肠道细菌所产生,同时也产生许多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机体或多或少导致机体内环境变化。
由于治疗癌症的目的在于使癌细胞分化成熟,而不在于使癌细胞进一步特化形成器官,因此,人为创造妊娠中、后期的机体内环境状态,促使癌细胞分化成熟,则成为可能。
2.1 单靠化疗不可能治愈癌症
化疗的过程,也是破坏机体内环境的过程,不可能长期使用。根据一级动力学原理,无论多强大杀伤力的化疗药,不可能将所有癌细胞杀死,至少有100个(即至少有1个)癌细胞需要靠机体自身动员自身的抗癌力量将其消灭。
免疫(生物)疗法的实质就是调整失衡的内环境,使之重新达到内环境平衡。在某种意义上说, 中医的调整阴阳,其实就是广义的生物免疫疗法。
2.2 辨证的目的
癌是机体内环境失调的病理产物。通过八纲辨证能大体上判断机体功能状态的盛衰偏向,通过脏腑辨证,能大体上判断病变所在及局部脏器的功能状态,通过辨证论治,可以调节机体功能回到接近自然状态。
辨证论治重点在于对机体功能状态的生物学调节;辨病论治重点在于消除局部的病理变化。
2.3 扶正祛邪是癌症治疗基本原则
在癌症病人体内,“正气”指病人机体对癌细胞有克制作用的自然抗病能力;“邪气”指病人体内的癌细胞及其对机体的损伤作用。机体内的自然抗癌能力与癌细胞的生长、扩增之间的矛盾是病人体内推动癌灶形成与变化的主要矛盾,“邪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癌细胞及其某些代谢产物具有消耗和降低机体自然抗癌能力的作用,使机体内的自然抗癌能力随癌细胞的数量增加而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即“邪盛正衰”。
癌症的治疗手段虽多,但是基本上都可以分成“扶正”与“祛邪”两大类。
2.4 目前扶正治疗疗效不满意的原因
目前扶正治疗只是作为放疗或者化疗的护航手段,未真正作为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运用到整个治疗系统工程中去,另一方面,这些扶正治疗应用的固定方剂,多是按病用药,中药西用,并不是真正辨证论治,这些方剂不可能完全适宜于同一疾病而中医证型不同的病人。因而,这些治疗,临床上可见到一定的疗效,但绝不是这些病人有可能取得的最佳疗效。
此外,现有的扶正治疗的强度与速度并不能与癌细胞生长的速度及其对机体自然抗癌能力的损伤的强度相抗衡。
2.5 手术、放化疗的作用
因此,就目前的技术条件,针对癌症形成的外因的治疗是有效而必不可少的。通过“祛邪”减少癌细胞数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减少癌细胞数量的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手术、放化疗。
“祛邪”使机体内癌细胞数量减少到机体自然抗癌能力力所能及的数量以下,同时用中医中药的辨证论治使病人机体的自然抗癌能力恢复正常,从而治愈癌症。
2.6 癌症治疗的动态与静态问题
癌症的治疗过程中,不同的癌种,同一癌种的不同病情阶段,同一癌种的同一病程阶段不同身体素质的个体、同一癌种的不同中医证型等都有相对固定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这是癌症治疗过程中的静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治疗的进行,癌灶的局部和病人机体功能状态在不断的变化,治疗方法和手段也要随之改变。
机体自然抗癌能力减弱或消失,非一朝一夕能形成,也非一朝一夕能恢复,治疗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癌症治疗后复发与转移的预防性扶正治疗也是一个慢性的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