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与中医学临床
2010-04-08周仲瑛
“上工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是我国中医先贤率先提出防治疾病的先进理念,具有极其超前的认识,成为后世医家的圭臬。当前世界医学,已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为“治未病”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我们理应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开拓创新,为人类健康服务。
一般而言,“治未病”主要是指防病健身,但从临床实践来看,“治未病”的理念在防治疾病于未生、未成、未发、未传和未变等多方面还能起到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现仅从中医学临床角度,谈谈对“治未病”理念的几点感悟。
1 治其未生
多种疾病的发生,常有从隐到显,从微到著的过程,与现今所谓之“亚健康”的第三状态类同,表现有多系统的生理和心理症状,因查无任何客观依据,而难以视为病人,属于无病可辨,有证无病的一类,但已偏离了“形与神俱”、形神合一的健康状态,从功能失调而渐至于形体病损。发展到神伤则形伤的地步,这类病情多源于中医所称之“郁”,症状纷繁复杂,疑似难辨,总在于因气机之失调,升降之逆乱,导致形体的病变。
笔者在临床接诊的这类对象中,常常自诉所苦甚多,而遍查无据,故多从“疑病多郁”治疗,其中少数患者,跟踪调治,有在五、六年后,查出异常情况者,如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及高血压等。由神病而至形病。为医者就必须“治其未生”,调神以养形,使形体保持正常的功能状态,采取多种养生防病措施。把疾病控制在未病之先。
另外,我还意识到,即使属于形体实质性的病变,也有一个从功能失调到有形可征的演变发展过程。以肿瘤为例,从中医病理学知识分析,其病理基础主要为“痰瘀郁毒”互结所致,它的形成多是在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郁而不伸的基础上,气不布津而痰凝,气结血阻而成瘀,痰瘀久郁,酿生“癌毒”,无形之毒与有形之痰瘀互结,而病及形质,伤及脏腑,耗损正气,因实致虚,甚则癌毒走注,辗转传变,难以逆转。若能“发于机先”,以理气解郁为基础,参以化痰消瘀,散结解毒(攻毒)。视病位病理特点而复合相应治法,视脏腑虚损性质而扶正补虚,似可起到超早期治疗的作用,若能参照现代检测,更可为“治其未生”提供客观依据。
2 治其未成
所谓“未成”,是指疾病已有潜在的致病因素,一定的发病基础,但尚处于萌芽阶段,病情较轻,病位较浅,病证隐蔽而不典型,未构成明确的证或病,可以称之为“潜证”或“潜病”。其中现代检测所发现的“潜病”,更是向医学界提出了新的挑战,兹举例为证:
患者某,女,50岁,2006年11月1日初诊,消瘦3个月,体重下降10多公斤,住某综合医院多方系统检查,糖蛋白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50﹥150 KU/L,持续居高不降,CT增强扫描,生化等均无异常。症见形体消瘦,稍有头昏、纳差、胃胀、寐差早醒,四肢肌肉瞤动,腿酸,两手手指麻胀充血发红,口唇干裂疼痛,居经三月近潮,血多有块,舌苔淡黄薄腻,质暗,脉小滑。证属心脾两虚,肝肾不足,气血亏乏,风湿阻络,乃舍病从证治疗,服中药汤剂后,CA50递降,偶有上下波动,经一年半恢复正常,CA50为20.3 KU/L。跟踪调治巩固,最近CA50为15.3 KU/L,体重亦见复常。
上例提示中医的辨证治疗,可以补现代“辨病”的不足,发挥“治其未成”的独特优势。
3 治其未发
在内伤类疾病中,常有发作与缓解反复交替的特点,与先天禀赋素质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医防治措施上,既有非特异性的、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多种养生疗法,也有特异性的针对疾病及个体调养的多种措施,如冬令进补,服食膏方等,多类人士常因身感收益,而口碑载道。
以哮喘为例,中医的治疗原则是发时治标,辨寒、热、痰施治,平时治本,分肺、脾、肾调补。治标强调“风痰”夙根,治本强调补肾培元,以杜生痰之源,治标之中寓有治本之理,治本之中又能顾标,其中强调治本尤重于治标,治法虽然要因人因证而异,但总以提高患者体质,改变过敏素质为要求,达到减轻、减少以至控制发作的目的。还可配合多种综合治疗手段,提高疗效。如针灸,冬病夏治的穴位敷贴,中药冬令进补膏方、丸剂等,通过长期实践考验,确有不容置疑的疗效,显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我们据此理念和经验,已申报为“十一五”科技列项课题。其他如对癫痫,慢性乙肝等病的治疗,亦多有获得稳定控制者。
4 治其未传、未变
传与变似属同义,而析之有别。传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变是指疾病演变中的特殊性。
温病卫气营血、三焦的传变规律是其普遍性,但“逆传心包”是其特殊性,且可因病而异,有的病到气而不再内传,有的病必然入营、入血。如我们在出血热的临床研究中,认识到“病理中心在气营,重点为营血”,提出“到气就可气营两清”,采用清气凉营治法,不再绝对拘泥于气营的分层施治,通过先期治疗,起到热退病轻,缩短病程,减少病期传变,减少转证现象,提高越期率,阻止内陷营血,降低了病死率等效果。
《金匮要略》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根据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提出治肝补脾,防止传变的原则。结合临床治疗肝病而言,无论肝体,肝用之病,都要重视治脾,辨其虚实,或补或运。对乙肝的治疗,采用健脾疏肝,补脾养肝,培土泄木等法能有助于“治其未变”,阻止进一步突变,形成鼓胀、症积,有防患于未然的防治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不仅在预防医学方面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丰富的内涵,进一步开拓的空间,而且对临床医学的防治,亦有现实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