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文化与中医学的中和观

2010-04-08温长路

环球中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中医学中医药医学

中医是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似乎是没有争议的事。因此,“文化”都时常被大家挂在嘴边、写在文章里。但真正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其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了解和理解,似乎还普遍显得轻淡和浅薄,需要有更深层次的诠释。

1 文化与中医药文化

什么是文化?在刘向的《说苑》中论及文武关系时明确了这样的概念:“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西晋的《补亡诗·由仪》和前蜀《贺鹤鸣化枯树再生表》延伸了这一说法,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修文化而服遐荒,耀威武而平九有。”[1]很显然,在中国人的眼里,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以文化物(自然、社会),教化天下之学问。它揭示的是人的本性、自然的本性,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勤劳智慧、传承创造的意识形态和悠久厚重、丰富多彩的社会文明。

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以及与此相呼应的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2]。说到底,中国文化所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和这一民族的具体生活方式,以及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代表这个民族的集体人格,亦即“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中,最重要的是这个民族在几千年发展中形成的团结向上、奋发拼搏、勤劳善良、豁达忠诚的集体人格。 换句话说,人们所追求的就是这个民族所创造的不朽文化。

中医学,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随着文化的发生、发展而不断发展、进步。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广博、深厚、朴实、包容的特色,造就了中医学典型的东方医学之身。世界五大传统医学体系的形成,依托的都是他们背后的五个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深厚背景。在他们之中,古希腊-罗马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埃及医药学、亚述-巴比伦医药学渐次遁出历史舞台,只有中医学仍根深叶茂,以她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可靠的防治效果呈现在世人面前,影响着中国乃至地球上许多地区,充分显示出了它巨大的生命力。支撑中医学成长壮大的重要因素,正是它的母体——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因为中医是属于文化的,文化是包含中医的。我们对中医学的认识,要从文化起步;我们对中医学的认识,要从文化立论,这是中医学传承、创新、发展、振兴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从本质上讲是构成中医学的母体,是中国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功能上讲又是传承中医药学的载体,承载了中医药学数千年的文明史、光辉史。

研究中医药文化,就是以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为对象,研究中医理论与临证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名家风范,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和传播服务,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3]。

通常认为,中医药文化应包括以仁(医乃仁术,以人为本,慈爱关怀,治病救人)、和(平和处世,待患若亲,普通一等,和谐共存)、谦(虚怀若谷,礼让谦逊,尊重同道,平易近人)、诚(笃实忠良,至诚至信,爱岗敬业,奉献精神)为主体的文化理念,以精(博采众长,勤求古训,精益求精,进取创新)、慎(无欲无求,宁志安神,智圆行方,周详审慎)、严(严以律己,尽责细心,实事求是,惟理是尊)、廉(廉洁奉公,知耻守伦,淡泊名利,克俭克勤)为主导的文化实践和以美(环境优美,四季如春,民族遗风,美奂美仑)、雅(居室优雅,空气清新,整洁大方,脱俗超尘)、馨(言语得体,情切意真,体贴入微,服务尽心)、便(面向大众,便利人群,质高价廉,利益等均)为主线的文化环境。其中理念是最根本的,它体现的是中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实践是最重要的,它体现的是中医学的特色优势;环境是最直接的,它体现的是中医学的民族特征,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目前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看,基本上是处于注重文化环境建设这一直观层面的,需要在文化理念和文化实践的高层次上下点真功夫、大功夫,需要有更多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3 中医学的中和观

在中医的认知方法中,整体思维、辩(辨)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意象思维,无意不有。但体现最充分的莫过于中和思维,中医认识论中的“天人合一”、治疗原则上的“执中致和”、药物应用上的“补偏救敝”等,无不是中和思维的具体应用。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和(执中致和)是中医药文化理念的核心思想[4]。它包括文化理念中以人为本的道德观、以顺为养的养生观、以和为治的治疗观和以述为作的发展观等一系列构件;文化实践中以和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医疗体系、科研体系、经营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构件;文化环境中以和为中心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医疗环境、学术环境等一系列构件。如何认识中医学的中和理念,关系着对中医学认识、发展上的定位,值得认真研究。限于篇幅,本文只就中医药文化理念中的中和思想做点简要分析,以期加深对“和”的认识和理解。

3.1 以人为本的道德观

中医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人本(人权)思想(确定人的生存权利和崇高地位,就是生命至上的理论,强调贵人贱物、珍惜生命、保护生命)、人性思想(阐发人的本性、天性、思想性,就是立足于为人、重视人的需要的思想,强调重视活体的因素和传承扬善忌恶的理念)和人文思想(强调人的生存环境,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立足于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它不仅是中医药文化的轴心,而且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打开中国古典文化的典籍与中医药文化的典籍一读,答案就清楚了:《尚书》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黄帝内经》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杨雄提出:“老人老,孤人孤,病者养,死者丧,男子亩,妇人桑,之谓恩。”(汉·杨雄《法言·先知》)孙思邈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善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凶吉,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扑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老子以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黄帝内经》以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气交变大论》)这里文与医、医与文,话不同意同,“以人为本”的主题是昭然若揭、一脉相承的。

3.2 以顺为养的养生观

何谓“顺”?就是随心、随意、随时、随缘,不能有“刻意”的成分。人们如果能够做到心情顺(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饮食顺(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体力顺(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保养顺(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何患之有?这就是中国人在数千年实践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养生观,是中医独具特色的养生观。对于这一观点,古人的说法是非常明确的:南朝时期著名养生学家陶弘景说:“若能游心虚静,息虑无为(养精神),服元气于子后,时导引于闲室(健体魄),摄养无亏(保饮食),兼饵良药(善药物),则百年耆老是常分也。”(《养性延命录·序》)他还借古代寿星彭祖的话说:“道不在烦,但能不思食,不思声,不思色,不思胜,不思负,不思失,不思得,不思荣,不思辱,心不劳,形不极,常导引、纳气、胎息耳。”(《养性延命录·教诫篇》)《吕氏春秋》中的提法更加直接:“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也。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也、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也。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吕氏春秋·尽数》)[5]。很显然,中国传统的养生思想是朴素的、朴实的,是竭力反对做作、炒作也不需要做作、炒作的。联想到一些现代人脱离国情、民情、中医学科之情,奢谈什么养生术、养生法,把养生说玄、说杂、说繁,说得脱离实际,说到人们无所适从的地步,不是感到太令人担忧也太悲哀了吗?中国的养生宣传亟待整治、亟待规范,中国人的养生理念急需回归到中国文化、中医药文化的氛围里来。

3.3 以述为作的发展观

这是从孔夫子的《论语》中引申来的思想,孔子提出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他处理继承与创新关系的准则,其实质是说继承与创新间辩证关系的。“信而好古”,是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前提。要相信历史、相信古人、相信古籍,要下大力气把古代遗留下来的财富挖掘好、研究好、继承好。“好古”的实质,不是对古之实存性上的仰慕,而是出于对古今一道的领悟和文化生命连续性的契会。“述而不作”,是“信而好古”基础上的行为,属于孔子的谦辞或语言上的另一种表述方法。实际上,孔子是“述而又作”或“又述又作”的。他不仅强调了“作”的严肃性,而且是把“作”视为创新看待的。孔子的“述、作”精神所体现的,就是质与文、自然与文明的连续。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表现为生命连续性中的日新日化。反省中国现代以来的文化状况,常常使人感到,强调“继承”,总有一种说不清的顾忌,而强调“创新”意识似乎更能体现出大气和时尚。仔细思考,这其中包含着的强烈的反传统意识,正是导致一种历史意识的缺乏和文化上断裂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中国现代以来文化发展中人文资源积累和建设性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6]91-105。文献学的任务,可以用三句话来加以概括:历史的复原、历史的激活、历史的推动,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继承与发展(创新)的问题。与西方的哲学不同的是,中国文化不是在否定中前进的,它的连续性和渐变特点决定了它以继承为主旨的道路。没有创新,社会就要停顿、人类就会窒息。中医文献也存在着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创新的问题。创新的方式,可分为挖掘创新(在整理中创新)、改良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原始创新(在发展中创新)等多种,原始创新固然代表着创新的方向,但是是非常不容易成功的,或许这正是影响中医学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按照中医学的固有模式,文献研究,应该坚持以前两种创新方式为主,有的放矢地探索原始创新的问题。“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这一方针是否应该是中医文献研究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3.4 以和为治的治疗观

中医学认为,适中是生理状态的前提。“适中”者,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不多不少、执中适度、执两用中、恰到好处也。其中包含适中的外环境、适中的内环境和适中的内外环境的统一。求适中,是人类与自然斗争、与疾病斗争,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积极措施。失中是疾病发生的条件,适中环境的破坏就必然会引起各种病理状态和病理过程,那就是“失中”,或者叫失衡、偏激。它的表现是,或过于左而呈现太过、有余,超越人的正常承受能力;或过于右而呈现不及、不足,不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这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不管疾病发生的原因多么复杂,它的核心总离不开失中这个环节,中医学把千姿百态的疾病总括为阴、阳两大类,而病“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之失中;病“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的失中(《素问·调经论》);病生于房屋、金刃、虫兽所伤者,得之社会、自然或人类自身调节方法上的失中。说到底,这个失中就是太过或不及这两种倾向,哪种倾向成为矛盾的主宰时,疾病就朝着那个倾向发生了。适中能保持身体健康,失中会导致疾病发生,那么治病的手段当然应当是调失中为适中,即求得机体的相对平衡了,我们把这种基本方法称为“执中”。“执中”是人类在长期同疾病斗争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对付疾病的积极手段,是体现人的因素促使矛盾转化的一个作用过程,这实质上就是祖国医学倡导的整体观念下的辨证施治思想,亦即中医治疗学的理论核心。“致和”是防病疗疾的归宿,和平、和谐、调和、中和、协和、平和等,皆是要“和”,“和”就是中医学的目的。《黄帝内经》中早就说得明白:“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脏,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很显然,中医的所有治法,包括攻邪也是包含在“和”的范畴之内的。

4 对中医学的思考

在人类发展史上,认识论不是一蹴而就的。总的脉络上看,它经历了由“混沌—分析—综合”的三个时期的变革。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类是是从整体面貌来认识世界的,学问也是没有分科的。进入16世纪以后,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逐渐加深,出现认识论尤综合向分析阶段的转变成为必然。人类逐渐用分析的方法逐一对事物进行分解,学科自然就出现了。认识论上的这种变化,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无疑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

但是,分析方法也同时带来了人文教育、人文意识弱化的负面效应,并且越来越凸显起来,成为导致现代以来文化发展中人文资源积累和建设性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学的发展又逐渐把综合认识世界的模式推向了前台,人们开始把从总体上认识世界(包括自然、社会、人类,自我等范畴)作为认识论的主导方法。[6]28-29

中医学的优势和特长恰恰符合医学新模式转变的要求,代表了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这种在丰厚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显示了它无限的生命潜能,是它学科前瞻性的标志和能与时俱进的生命特征。2008年11月7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也表述了这一观点:新的医学模式正与包含中医药学在内的传统医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等理论相吻合,与中医药学的整体观相一致。

在世界范围内,包括生命医学在内的生命科学,出现了从分析向综合、从局部向整体的发展趋势,也使得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价值被重新认识,不少人开始对中医刮目相看。从这一基点出发,去认识中西医结合问题和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许多问题就比较容易有答案了。中西医学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特点,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用自己的标准看待和评价对方的学术;又都是以共同的目标而存在于地球上的,认识论上可以找到相同的切入点。有人说:“中医治疗的是生病的人,西医治疗的是人生的病。”似乎二者没有结合点可言。其实不管从病及人还是从人及病,其最终目的都是寻求人的机体健康的,而这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相同的,相通的。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转变成为必然和现实,新的健康观正在拉近中医与西医两个学科之间的距离,这对缩小和逐渐消除学科间的误解是有积极作用的。

中医学的优势和特长恰恰符合医学新模式的要求,代表了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这种在丰厚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显示了它无限的生命潜能,是它学科前瞻性的标志和能与时俱进的生命特征。

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文件中提出:21世纪医学发展的定位是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新生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的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

这一宏观理念的提出和逐步实施,给中医和西医在认知方法上逐渐靠近创造了的结合点。但究竟如何实现两个学科的结合,特别是达到有机的结合,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中央确定,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医药是我国原创的医学科学,具有极大的自主创新潜力和前途,完全有可能在若干领域创造出世界一流或具有世界水平的奇迹,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中医人的不懈努力、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人类的积极努力,因为她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属于全人类的财富。

[1]黄海波.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

[2]余秋雨.秋雨时分·凤凰博报·香港凤凰卫视[EB/OL](2006-12-24)[2006-12-26]. http://blog.ifeng.com/article/550363.html

[3]海霞.中医药文化有了初步定义[N].中国中医药报,2005-08-25.

[4]温长路.从《黄帝内经》中的执中思想看祖国医学的立论基础[J].医学与哲学,1993,(11):31-33.

[5]孙通海,张燕婴,梁继红.中国古典名言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0-75.

[6]罗炳良.论语解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中医学中医药医学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医学的进步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