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社会性别意识审视中国的女性教育

2010-04-08赵艳红张东洁

关键词:意识教材教育

赵艳红,李 洋,张东洁

(1.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1;2.河北保定广播电视大学,河北保定071001)

用社会性别意识审视中国的女性教育

赵艳红1,李 洋2,张东洁1

(1.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1;2.河北保定广播电视大学,河北保定071001)

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透视了我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分析了教育领域性别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只有克服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障碍、认清教育中社会性别意识的现状与问题、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才能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实现两性和谐发展的观点。

社会性别意识;性别偏见;中国女性教育

一、社会性别意识的含义和特点

社会性别(Gender)是一个有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性别即生物性别或自然性别(sex)的概念,它是社会基于生理性别的差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角色期待等进行不同标准的规范和塑造的产物,是后天注入的,是家庭和社会长期教育与影响的结果,所以,具有可塑性。在不同的国家、地域和民族,社会性别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同时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1]。社会性别意识,是从性别的角度,观察和发现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从而促进男女两性共同反思传统性别观念和规范中对于两性发展的某些束缚因素,谋求男女两性平等、和谐的发展。社会性别意识要求把女性问题与男性问题结合起来研究,视女性与男性为共同发展的平等的伙伴关系,而不是把女性问题与男性问题割裂开来孤立考察,也就是说,要把女性与男性、女性问题与男性问题结合起来认识。

为了更深入透彻地理解社会性别意识,还需要注意社会性别意识的三个特点:

第一,社会性别意识要求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流行的社会性别观念,它不仅因时间而异,而且因民族、地域而异;它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

第二,社会性别意识不是将男性作为女性的对立面,而是将矛头指向不合理的性别文化和性别制度,要求任何决策的作出都要充分考虑对两性的不良影响。

第三,社会性别意识强调个人的独立人格和存在价值,认为女性与男性之间应当结成相互尊重、平等相处的伙伴关系,彼此给予对方生活和成长的有利空间,而不是以牺牲对方的利益换得自身的发展。

二、性别意识审视下的传统女性教育

在女性主义者的视野中,“性别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一方压制另一方,一方服从另一方的”[2]的关系,性别的压迫无所不在。

在中国传统社会性别意识下,属于女性的独立空间很小,女性的存在价值及其意义遭到了社会文化的忽略甚至“遗弃”,传统女性教育中的社会性别观念主要建立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之上,封建礼教中关于“妇女教育”的书籍明显渗透着浓厚的传统社会的性别意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仪礼·丧服·子夏传》中的“三从”:“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故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女性的一生,从幼儿到青年再到老年,只能依附于三代男性即父、夫、子,而“无所敢自遂也”。《周礼·天官》:“九殡章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而从时御叙于王所”。东汉班昭所著《女诫》对四德的内容,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做了详细解释。这种以“三从四德”和“三纲五常”为核心、以“男尊女卑”为特征的传统社会性别意识,都是把女性的人生价值和受教育目的定位在“相夫教子”上[3]。

伴随着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中的社会性别意识逐渐有了改观,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家就深刻批判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提出了“女子有才才有德”的观点,大力倡导兴办女学,并把女子教育的价值提高到强国保种的高度。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子学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新文化运动对尊孔复古逆流中的“贤妻良母”教育思想进行了批判,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深层意义上分析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根源。陈独秀抨击“儒家三纲”使人无独立之人格,把孔教视为压制女性的精神枷锁,号召青年男女摆脱“三纲”束缚,走独立自主之路。五四运动后,女子教育中关于“三从四德”和“贤妻良母”等封建传统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逐渐减少。

近现代教育思想与性别意识的发展促使女子教育从无到有、由低到高地发展起来,不仅推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也为女性自身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三、性别意识审视下的现代女性教育问题

现代的女性教育,实现了男女同校和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明确要求“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但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中无论是课程和教材,还是教师选配,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盲点或对女性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课程(学科)方面的性别取向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男性与女性在学科选择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女性从事自然科学、工程学和农学领域工作的比例普遍偏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1年统计数据显示,就读于自然科学专业的女性只占该专业学生总数的16%~18%,而就读于教育专业的女性却占该专业学生总数的40%~71%[4]。

徐平2007年对我国陕西、福建、浙江、湖南、广东、广西、安徽、山东、上海、内蒙古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50所高校大学生学科选择性别取向进行的调查结果发现,受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女大学生学科专业选择往往偏向“文学”,而男大学生往往偏向“工学”。因此,在所有学科中“文学”和“工学”学科的男女大学生比例差异最大。今天的学科选择,就是明天的职业空间。只有消除学科的性别偏见,才能实现女性的教育公平和就业平等。

(二)教材的性别失衡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从法律和制度上规定了男女平等的原则框架,但由于我国儒家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沉淀到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一代一代地传递,不可避免地隐含在课本的内容中。而带有性别歧视的教材,往往成为复制性别偏见及制造性别隔离的催化剂。以教材为主的教学内容往往隐含着某种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

不利于女性教育的教材因素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科教材,其中历史、语文、文学、艺术类教材尤为严重。那些只把女性人体作为赏心悦目工具的美术,那些只以男性英模为范例的各科教材,充分体现出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1994年朱晓斌对我国人教版小学课本的研究、2007年张路星和荆建华对河南省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教材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教材中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调问题,人格特征、形象、职业及地位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反映出社会文化对男尊女卑及两性形象的刻板的、片面的印象和看法[5]。

(三)教学中教师的性别忽略

教材是通过教师诠释的,教材体现的社会文化经过教师这一媒介往往演变成一种“师承文化”。所以,教师的性别结构对性别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史静寰曾在河北省2所重点中学对153名理科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问题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和访谈[6]。调查结果表明,理科教师对男女生有不同的认识,其中不乏对女生的歧异性认识,说明在教师中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

教师是推行性别公平教育最直接的传播者、施予者和参与者,在他们的思想中形成公正的性别意识,将直接影响到一代人,乃至整个社会性别观念的更新。多年来,由于教学中有明显的性别偏见和性别刻板印象,导致教学中对男女生明显或潜在的区别对待,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并扩大了学科的性别偏见与差异。

总之,用社会性别意识审视我国的女性教育,不管在传统文化方面还是现代教育领域,都存在着性别的不公平现象。

四、用社会性别意识审视我国女性教育的意义

在我国,“男女平等”被写入宪法,教育中实现了形式上的性别平等,然而,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性别不公正现象。随着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理论介绍到我国,社会性别作为阐释和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基本方法和重要工具,为人们从更深层次上关注教育性别平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女性主义者认为现代教育是根据男性思维方式组织实施的,并且把这一点视为现代教育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其结论是,必须改变现代教育赖以建立的思维方式,从性别视角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性别公正,进而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要实现教育公平,首先要求树立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共同努力,加强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不重视社会性别意识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难以实现教育的性别公正。《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明确指出:“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中开设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社会性别与发展等课程,增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

由于长期处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和男女平等的现代性别观念的夹缝中,当代女性很容易造成自身意识的迷失和自我满足,这就提出了社会性别意识和女性意识教育的必要性。中国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指出:“当代妇女要争取自身解放,必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意识。”女性的真正解放不会从天而降,只能靠自身的努力。只有克服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障碍,认清教育中社会性别意识的现状与问题,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自觉增强自主意识和竞争能力,才能行动上更加自觉,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求得自身的进步,进而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实现两性和谐发展。

[1]吕红平,陈胜利.社会性别与人口发展[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14.

[2]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C].北京:三联书店,1997.

[3]张明芸.中国女性教育的特点及其跨世纪发展趋势[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0—85.

[4]徐平.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学科选择性别取向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1):23—25.

[5]张路星,荆建华.教材中的性别心理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56—60.

[6]史静寰.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J].妇女研究论丛,2002(2):34—38.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Education Based on Social Gender Consciousness

ZHAO Yan-hong1,LI Yang2,ZHANG Dong-jie1
(1.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cademy,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Hebei 071001;2.Baodi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1,China)

Social gender consciousness has become a new perspective to observe society;the article is based on gender perspective,analyz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modern education,and tries to reveal the gender unfairnes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so as to help people to eliminate the unfairness and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n both genders.

social gender consciousness;gender bias;Chinese education of women

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高校茶文化课程与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实践研究》(200902040);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社会与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O8020062)

赵艳红(1965—),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及女性教育。

G40—052

A

1005—6378(2010)05—0104—03

2010—01—25

[责任编辑 王雅坤]

猜你喜欢

意识教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题解教育『三问』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