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脊竹蝗的综合防治技术

2010-04-08高文利刘军剑

湖南林业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喷粉竹林成虫

高文利,刘军剑

(1.宁远县林业局,湖南 宁远 421600; 2.永州市林业局, 湖南 永州 425000)

黄脊竹蝗的综合防治技术

高文利1,刘军剑2

(1.宁远县林业局,湖南 宁远 421600; 2.永州市林业局, 湖南 永州 425000)

从了解黄脊竹蝗的生物学特性,掌握虫情,选择防治时机及卵、未上竹跳蝻、上竹跳蝻和成虫等的综合防治等方面简述了黄脊竹蝗的综合防治技术。

黄脊竹蝗;综合防治;生物学特性

黄脊竹蝗(Ceracriskiangsu)俗称竹蝗,是我国南方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已知其寄主植物有25种,隶属于5科,而以毛竹(又称楠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青皮竹(Bambusatextilis)为其最喜食,大发生时常使竹林大面积枯死,在食料缺乏时也危害水稻及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近年来,随着竹产品经济价值的提高,竹农对做好黄脊竹蝗防治的要求日益迫切。同时做好竹蝗防治也是保护竹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需要。为改变竹蝗防治主要使用剧毒农药的状况,近年来,湖南、广东等地从更经济、更有效、更环保3个方面着力,积极开展了竹蝗防治新方法、新药剂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现将竹蝗防治方法综述如下。

1 了解黄脊竹蝗的生物学特性

黄脊竹蝗属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若虫(跳蝻)、成虫3个虫期。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在湖南越冬卵于翌年5月初开始孵化,5月中旬至6月初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为孵化末期。1龄跳蝻多见于5月中旬,2龄5月下旬,3龄6月上旬,4龄6月中旬,5龄6月下旬。成虫于7月初开始羽化,7月下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旬开始交尾,7月底至8月初为交尾盛期,8月中旬为产卵盛期。跳蝻孵出后,群聚于林下小竹或禾本科杂草上以其叶片为食,晴天24h后开始上竹,上竹高峰期在1龄末至2龄初,3龄以后全部上大竹。跳蝻上大竹后,先集中在梢端取食,3龄后慢慢分散。当跳蝻集中取食竹梢时,竹梢常呈现枯黄色,很远即可看到。成虫羽化后也有群聚性,和跳蝻一样有嗜好咸味和人尿的习性,在性器官成熟前喜欢飞翔,迁飞常在晴天进行,阴雨天对其飞翔不利。成蝗性器官成熟后即行交尾产卵。黄脊竹蝗有集中产卵的习性,雌成虫产卵前期聚集在产卵地附近的立竹上取食竹冠下层竹叶,形成较为明显的危害状。雄成虫在交尾后、雌成虫在产卵后逐渐死亡。卵产于土中,入土约3.3cm,多产于柴草稀少、土质疏松、座北向阳的竹山山腰或山窝斜坡上,也有产于山脚和其它林地的。

2 掌握虫情

准确掌握虫情,是有效开展黄脊竹蝗防治的前提。

2.1产卵地调查

调查时间在9月至翌年5月,最佳时间在9—11月。黄脊竹蝗一般发生年份只需在成虫发生范围内开展产卵地调查,在发生严重的年份,成虫被迫远距离迁飞产卵,需作大面积调查[1]。黄脊竹蝗多产卵于危害程度轻微、杂草稀疏、土质松紧适度、向阳山坡的山腰、山脚和路边。林间根据如下特征可确定集中产卵地和产卵范围:产卵时,有成虫迁飞落脚交尾;产卵后,林中可见蝗虫尸体、头壳或腿节;产卵地的土表有黑色圆形盖状物,土内常有红头芫菁(Epicautaruficeps)幼虫活动;产卵地林分立竹下层枝盘竹叶被害明显,竹冠呈倒扣锅状。产卵地确定后要做好标记,便于在开展防治时容易找到。

2.2跳蝻期调查

跳蝻期调查以在竹蝗发生区调查1~2龄未上竹的跳蝻为主。调查时间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要逐块调查产卵地,掌握未上竹跳蝻发生情况。

2.3成蝗和上竹跳蝻的调查

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6月份进行,主要调查上竹跳蝻和成虫的发生面积,为防治提供依据;第二阶段在7—9月进行,主要监测成虫的迁飞情况,为下一代产卵地的调查提供依据。成虫和上竹跳蝻的调查主要是在未上竹跳蝻发生地周围的竹林内进行。

3 选择防治时机

在黄脊竹蝗整个生活史的各个时期均可开展防治工作,以跳蝻孵出后至上竹危害前这段时间为最佳防治时机,因为这一时期的跳蝻集中、抵抗力差,防治省时、省力、效果好,且农药选择余地大。因此,黄脊竹蝗防治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孵化期、查清产卵地,以1~2龄跳蝻的防治为重点,合理选用农药,持续地控制其扩散和危害。

4 综合防治

4.1卵的防治

在产卵地作好标志,并绘出标记图,然后在翌年3月底前结合竹林抚育或挖冬笋等挖出卵块,集中处理。

4.2未上竹跳蝻的防治

(1) 喷雾、喷粉防治。可选用灭幼脲3号、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仿生制剂或吡虫啉、锐劲特、马拉硫磷等化学农药进行喷雾、喷粉防治[2-3]。农药剂型最好选用粉剂,因为竹林多在山区,取水困难,粉剂农药使用不需要用水,且工效较喷雾高得多。采用喷雾、喷粉机进行喷雾或喷粉作业,喷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要根据喷药量的大小适当调节步行速度; ② 要选择有利的地形方位,按顺风方向喷药,药液(粉)务必向上喷施到竹梢(因跳蝻孵化后很快就能上竹到尾梢取食嫩叶);③ 要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注意风速、风向,当风速超过3m/s时,应停止作业;喷粉应在叶面露水未干的早上或雨后进行,尽量避免雨天作业,防止药物被雨水冲刷流失。

由于跳蝻出土期长达一个多月,而农药的残效期通常只有几天,因此,同一块产卵地要多次喷药才能有效控制虫灾,使防治成本大大提高。

(2) 竹腔注射防治。对产卵地及周围2~3m范围内的立竹,在竹杆下部1~2节竹节上方用铁钉打1小孔,每株用注射器注入甲胺磷5mL或杀虫双20mL,对黄脊竹蝗有良好的控制作用。采用该法同一块产卵地只需施药1次,药效期可持续30多天,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跳蝻开始出土就必须立即施药; ② 甲胺磷在高温时易使施药者中毒,施药应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这一安全期内进行; ③ 笋用林不宜采用注射甲胺磷防治竹蝗,因甲胺磷为高毒高残留农药,在竹笋中会有一定残留,影响竹笋品质。

4.3上竹跳蝻和成虫的除治

(1)诱杀法。利用跳蝻和成虫嗜好人尿的习性,用人尿加适量农药用器皿盛装放置于林间,可有效诱杀上竹跳蝻和成虫。具体方法为:将人尿与杀虫双按18∶1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再将药液用竹槽(将1个两端带节的竹筒竖剖即得2个竹槽)盛装,沿竹山山脊、山腰、山鞍部及林中开阔地放置,放置密度视竹蝗虫口密度而定,重度4~5m放1个,中度10m左右放1个,轻度20m左右放1个。施药应选在晴天进行,竹槽应选用2年生以上的大竹来做,且越大越好,可防止下雨时药液随雨水溢出。该方法成本低,投放1次可有效诱杀竹蝗40多天[4-5]。

(2)飞机施药防治。在黄脊竹蝗大面积发生时,可组织实施飞机施药防治,药剂应选用无公害农药,可选用吡虫啉、锐劲特等低毒农药。

[1] 练佑明,黄向东,李建华,等.黄脊竹蝗集中产卵地的识别与测报方法研究[J]. 林业科技研究,1995,11(1):6-9.

[2] 梁承丰.中国南方主要林木病虫害测报与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3] DB44/T 178-2003,黄脊竹蝗防治技术[S].

[4] 练佑明,王溪林,李建华,等.黄脊竹蝗诱杀剂配比筛选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 2003, 17 (6) :29-30.

[5] 练佑明,王溪林.黄脊竹蝗诱杀剂筛选试验[J].湖南林业科技,2001,28(3):53-54.

2010-03-11

2010-04-16

S 763.31

B

1003-5710(2010)03-0057-02

(责任编辑:唐效蓉)

猜你喜欢

喷粉竹林成虫
弥粉法施药防治设施蔬菜病害技术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寻访竹林隐士
一种喷粉系统及铝液净化装置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RH多功能顶枪喷粉管设计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竹林奇俊
楼顶竹林间
棚室内蔬菜病害粉尘防治法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