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换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

2010-04-08陈玲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11期
关键词:手套换药紫外线

唐 捷 陈玲霞

门诊换药室是对手术切口和外伤创面进行换药的场所,由于人员流动大,换药病人多,切口及创面复杂多样,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院内感染。如果护士缺乏院感知识及自我防护意识,在危害自身健康的同时还可能成为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给病人带来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因此,增强换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尤为重要。换药室护士应尽量避免有害因素对自身的危害,维护身心健康,充分评估职业性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地进行防护。

1 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换药室内空气污染

由于中央空调的使用,门窗密闭使室内空气不能流动,门诊换药室人员流动相对较大,又有许多感染性开放伤口,病原菌可通过多种途径播散到空气中,如不定期消毒,可引起多种疾病传播。

1.2 血源性及特殊性感染

换药室护士接触急症病人多,此类病人一般不作 HBV、HCV、H 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的筛查,当护士为病人处理伤口或换药过程中,难免会被病人的血液、脓液、分泌物污染,形成危险性暴露接触。换药室护士还承担脓肿切开术、拔甲术、慢性溃疡伤口及各种引流管引流口处的换药,接触特殊伤口如破伤风、炭疽、气性坏疽、结核性开放伤口等,这些伤口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不注意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就容易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据有关资料统计,医护人员频繁接触感染性伤口是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

1.3 紫外线、臭氧及化学消毒剂的污染

紫外线照射到人的皮肤、眼睛,可引起皮肤过敏、皮炎、紫外线光眼炎。紫外线在空气中还可形成臭氧,吸入臭氧可破坏呼吸道黏膜和组织,轻则引起气急、胸闷,严重者出现心动过速、疲倦,甚至可发生肺水肿等。换药室经常使用的化学消毒剂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可引起皮炎、鼻炎、结膜炎、恶心、呕吐、哮喘等。

1.4 医护人员手污染

护士在给病人换药过程中,与各类病人的体液及其污染物品接触,都可能使手部皮肤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增加。如果换药室护士未做到操作前后、接触污染物品后洗手,洗手的方法不正确、时间不够长,手就会成为病原体传播的媒介,引起护士自身感染。

1.5 医疗废物污染

换药室每天可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如果不注意分类处置或处理不当,将引起二次感染和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威胁[2]。如病人的血液、脓液、感染伤口使用过的敷料等,不按垃圾分类集中统一焚烧处置,均可造成环境污染,导致医院感染。

1.6 心理因素

门诊换药室护士的心理危害主要来自工作及精神压力。门诊换药室工作量较大,接待的换药病人伤口创面复杂,65%是各种各样的感染伤口,10%是慢性病灶,超负荷的工作量及带有恶臭的伤口极易造成换药护士疲劳,心生厌烦情绪,有时病人及家属无理取闹对护士出言不逊,护士心理压力剧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护士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极易在操作中放弃规范操作,为医院交叉感染埋下隐患,危害自身健康。

2 防护措施

2.1 空气污染的防护

换药室光线要充足、明亮,环境整洁,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84”液擦洗换药室的各类物体表面、台面 2次。严格按照三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摆放物品,定时开放门窗,通风、换气,以保持空气新鲜。每天常规紫外线照射2次,1 h/次,每周用 95%的乙醇纱布擦拭灯管 1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3],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 1次,将菌落数控制在≤500 cfu/m2。用过的抹布、拖把在含有效氯 250mg/L的“84”液中浸泡 30m in后晾干备用,抹布、拖把专用。

2.2 血源性及特殊性感染的防护

为防止换药过程中被污染,护士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在换药前仔细询问病人既往病史情况,及早做好防护准备。在操作中注意防护技巧:在上风位进行操作,以免伤口污物、血液及分泌物随风污染操作者。接触病人伤口前戴口罩、帽子和无菌手套,特别是手上有伤口时,戴双层手套。虽然手套不能防止针刺伤,但可减少血液进入人体的数量,如果一根被血液污染的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戴手套的医护人员接触的量比未戴手套者可减少 50%以上[4]。手套破损时要及时更换。为特殊感染伤口或已知的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换药时穿双层隔离衣,戴双层口罩、手套、鞋套及防护镜,使用一次性物品。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换药时要一人一室一消毒。换药后被污染的物品装入黄色污物袋内,加封后用双袋法采用焚烧处理。换药时切忌动作粗鲁,丢弃敷料至污物桶或冲洗伤口时应降低高度,准确轻柔,以防丢弃在桶外或溅到衣物上,造成污染[5]。所有换药室用的无菌物品均由消毒供应中心提供。一旦被器械损伤皮肤,应立即将血从患处挤出 1~2滴,紧急情况下,挤出血液后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消毒液消毒,逐级上报。必要时给予免疫球蛋白注射,对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或分泌物污染的伤口应及早咨询传染病方面专家,及早服用逆转录酶抑制剂。通常于感染 2 h内开始服用,疗程 4~6周[6]。此后还应定期复查,科室护士长及时对受伤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安抚工作,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2.3 紫外线、臭氧及化学消毒剂污染的防护

紫外线灯管更换、测试时要戴墨镜,开关应安装在室外。使用紫外线灯、臭氧空气消毒机消毒时,禁止人员进入室内,避免人体的皮肤、眼睛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灯光下。每日 2次的紫外线消毒要合理安排消毒时间,定专人负责消毒。消毒后,通风换气 30min才可进入。换药室护士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戴口罩、乳胶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操作完毕,要清洗双手及裸露皮肤,防止吸收。

2.4 重视洗手

洗手是防止交叉感染传播最有效的措施。用肥皂和水充分洗手,可以达到从手表面去除细菌的目的。艾里坦尔等研究表明,通过肥皂洗手,绿脓杆菌、金葡菌、大肠杆菌的对数减少值为 2.2~2.5[6]。换药室护士在操作前应用皂液流动水洗手,在为每位病人换药后或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应用抗菌皂液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擦 2min。洗手时要执行6步洗手法,洗手时间应 >15 s/次。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脱手套后应用皂液流动水洗手,换药室的水龙头应换成脚踏式、肘开式或电子感应式,以防止洗手后再次污染。

2.5 医疗废物污染的防护

换药室医疗废物种类数量多、感染性强,应严格分类处理。感染性废物和传染性废物如脏敷料、棉球、绷带、棉签等应装入防渗漏并有标记的塑胶袋内,密封后集中焚烧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手套、各种导管等应先毁形再做焚烧处理。尖锐物品包括手术刀片、缝针、针头等,使用后应放入防水、耐刺的容器内,封闭后焚烧处理。

2.6 心理危害因素防护

护理人员一方面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合理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自身免疫力;另一方面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注意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培养幽默感和多样化的生活情趣,提高心理耐受力。医院定期举办心理学知识讲座,缓解思想压力,恢复心理平衡。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从职业道德和病人利益出发,克服个性弱点,将心理性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3 讨 论

在护理事业发展的今天,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工作的特点,长期暴露于职业危险因素之中,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操作程序,培养良好的心态及操作习惯,建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预防接种疫苗,就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

[1] 徐荣贵.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和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717-718.

[2] 陈 静,裴红生,凌政栋,等.医疗废物管理的调查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9):1025-102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1.

[4] 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3-634.

[5] 朱 红.浅谈门诊换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J].航空军医,2004,32(3):100.

[6] 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M].第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3.

猜你喜欢

手套换药紫外线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紫外线指数,提醒你保护皮肤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棉手套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让人又爱又恨的紫外线
跟踪导练(五)6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