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研究述评

2010-04-08梁冬华

关键词:文艺学本体论美学

梁冬华

(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国内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研究述评

梁冬华

(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国内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是对80年代形成的主体性理论的修正。近年来,主体间性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建构知识论形态的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理论体系;二是着眼“主体间性”中的“间性”研究;三是主体间性理论的审美反思和哲学批判。当前的主体间性研究成果丰硕,但也存在着间性研究替代主体间性研究、主体间性理论建构立场的多元选择以及主体间性能否取代主体性理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主体间性研究未来的发展。从未来的发展而言,主体间性研究应立足本体论的立场,积极深化理论体系的建构,切实推动我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主体间性理论虽然完成了修正主体性理论局限、促进现代美学及文艺学转型的任务,却不可能也不必要重复80年代主体性理论一元统治的历史。百家争鸣恰是学术自由发展的前提,也是学术繁荣的表现。

主体间性研究;主体性理论;审美反思;哲学批判

国内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是对80年代形成的主体性理论的修正。近年来,主体间性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建构知识论形态的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理论体系;二是着眼“主体间性”中的“间性”研究;三是主体间性理论的审美反思和哲学批判。主体间性研究成果丰硕,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重点。但当前的主体间性研究也存在着间性研究替代主体间性研究、主体间性理论建构立场的多元选择以及主体间性能否取代主体性理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主体间性研究未来的发展。

一、主体间性的兴起:主体性的局限

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界在“主体性”大论争中相继确立了美学、文艺学的主体性理论。“主体性”论争的发生源于启蒙理性解放思想的需求,以李泽厚的《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和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为导火索,瓦解了传统反映论的长期统治地位,形成了高扬理性精神的主体性理论。主体性实践美学的领军人物是李泽厚,他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理论依据,高举“主体性”大旗反抗僵化的反映论美学。李泽厚主张从主体性的角度研究美,指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最完满的展现,美的哲学是人的哲学的最高级的峰巅;从哲学上说,这是主体性的问题,从科学上说,这是文化心理结构问题。”[1]15在“主体性”的理解上,他认为“主体性”包括两组双重内容,“第一个‘双重’是:它具有外在的即工艺—社会的结构面和内在的即文化—心理的结构面。第二个‘双重’是:它具有人类群体(又可区分为不同社会、时代、民族、阶层、集团等等)的性质和个体身心的性质”[2]。每组双重性又都有一个占据较大比重的因素,分别是“外在”和“群体”。李泽厚因此而宣称“不是个体的情感、意识、思想、意志等‘本质力量’创造了美,而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这种本质力量创造了美”[3]679。在文艺学领域,刘再复也发出了追寻“文学的主体性”呼声。刘再复坚持“文学是人学”的主张,认为艺术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同步的,人们应该“为恢复人在文学中的主体性地位而努力”[4]8。至于如何在文学中贯彻主体性原则,他提出,“要求在文学活动中不能仅仅把人(包括作家、描写对象和读者)看做客体,而更要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力量,在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5]。因此,作为论争的结果,美学界确立了主体性实践美学的主导地位,文学界也形成了“文学是人学”的共识。

主体性理论认为主体是社会实践和个体精神的二维复合,不仅以个体的介入冲破了反映论的社会历史规律单一决定论,而且因其对个人价值、理性精神的肯定而回应了现代启蒙理性的呼唤,推动了我国文论的现代转型。然而,作为现代启蒙理性的产物,主体性理论自建立伊始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身理论的缺陷和时代历史的局限。这些缺陷和局限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主体”概念的多重性和主体性理论的前现代性。由于受机械反映论、实践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制约,理论家往往把“主体”视为实践主体和精神主体、群体和个体的多重糅合,美学的“主体”偏向历史主体、集体理性的维度,文艺学对“主体”的界定则偏向于认识主体、个体精神的维度。主体概念的多重性使主体理论具有实践论和认识论间的双重立场,也恰恰显露出其前现代性特征。实际上,西方哲学的“主体”相继经历了实体论、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发展历程,现代的“主体”概念已经扬弃了近代认识论而转向现代本体论,西方现代哲学也以主体间性修正主体性的缺陷,走向本体论。

第二,审美、文学活动中的主体主导地位及主客二元的失衡。主体性理论坚持审美、文学活动中主体的优越性,或将美视为主体实践行为的结果,或将文学视为主体认识世界的工具。主体性理论以牺牲客体自主性、参与性的代价换取主体的强大主导权,必然导致主体的无限庞大、扩张而致使主客关系的失衡。事实上,主体与对象共在于世界中,都是存在的显现者,都是具有自我生命的个体。

第三,主体的权威及独白型认知方法。主体性理论中的主体统治地位使对象沦为被改造、认识的客体,由此产生独白型认知方法:主体从个人主观意志出发观察、分析对象,是独白的主体;对象任由主体摆布,是无生命、死寂的客体。实际上,主体与对象都是具有言说能力的主体,双方相互问答、沟通、对话,从而获得各自的意义,并由此产生以平等对话为宗旨的新的研究方法。

主体性理论的种种局限为主体间性研究的兴起埋下了伏笔。距80年代“主体性”论争确立主体性理论仅十多年,金元浦率先于1997年发表《论文学的主体间性》,拉开了主体间性研究的序幕。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主体性理论的修正:首先,主体间性理论积极借鉴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等现代思想资源,并结合国内实际进行改造,厘清了“主体”、“对话”、“自由”等概念、范畴的涵义,利于我国现代文论的建构、发展。其次,在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上,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了主体性理论的主客二元对立立场,恢复主体与对象同等的主体地位,对象不是死寂的客体,而是具有生命的言说主体。再次,在研究方法上,主体间性摒弃了主体性独白型的认知方式,主张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强调各主体间的主动性、参与性,从而获得充分的理解、丰富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众说纷纭的“主体间性”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积累,国内美学、文艺学的主体间性研究从最初探索期逐步进入成熟期。主体间性不仅在方法论层面成为一种新的理论视野、研究范式,而且也收获了各具特色的知识论形态理论体系,研究成果丰硕。近年来的主体间性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建构知识论形态的主体间性理论体系

主体间性研究作为对主体性理论的修正,自兴起之日起便注重知识论形态理论体系的建构。所谓“知识论形态的理论体系”,至少包含两个构成要素:一是具有合理的逻辑起点;二是经过逻辑论证、推演,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而不能仅停留在经验性的现象说明层面。根据各家逻辑起点的不同,国内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理论建构主要呈现三种立场:认识论、本体论和社会学。

认识论主体间性理论体系以金元浦的文学解释学为代表。金元浦是国内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理论最早的倡导者,他于1997年同期推出了论文《论文学的主体间性》[6]和著作《文学解释学》[7](论文实际出自著作的第一章第五节),建构了认识论主体间性为基点的文学解释学理论体系。金元浦认为,“文学的主体间性只能在文学交流的审美实践中获得。主体间性具有一种‘知识的人类学性质’,它所指向的是使文学解释具有普遍有效性、客观性、共同美感的素质”,可见,金元浦先验预设了主体的认识能力,主张主体与主体通过文学交流、解释活动获得趋同的艺术价值判断、普遍的艺术价值观和客观的艺术知识。这一认识论的主体间性以共同的艺术知识为理论目标,实际设定了主体认知的方向和终点,带有明显标准化和目的论的倾向。在标准化和目的论的双重规约下,主体的认知个性被主体间的认知共性所取代,既无法充分实现主体间的交流,也无法完全释放文学文本的丰富意义。

本体论主体间性理论体系以杨春时的生存—超越美学、文学理论体系为代表。杨春时自1993年起发表了多篇建设主体间性超越美学的文章①杨春时关于建设主体间性超越美学的著述,主要有:《走向本体论的深层研究》(《求是学刊》,1993年第4期)、《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关于文学的主体间性的对话》(《南方文坛》,2002年第6期)、《中华美学的古典主体间性》(《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论语言的主体间性》(《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光明日报》理论版,2005年2月22日)、《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主体间性:从信仰主义到审美主义》(《中国美学研究》第二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超越意识美学与身体美学的对立》(《文艺研究》,2008年第5期)、《同情与理解:中西美学主体间性的互补》(《吉林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等。本文对杨春时的有关主体间性观点的引述和综括,均源于这些篇目,不再具体标注。,还完成了国家级规划教材《美学》[8]、《文学理论新编》[9]的写作。这些论文和教材构成一个完整、贯通的理论系统,即生存—超越美学、文学理论体系。杨春时主张从本体论(生存论、解释学)建构主体间性美学、文学理论体系,提出了文学主体间性的含义:“(1)把文学看作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从而确证了文学是本真的(自由的)生存方式。(2)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主体间共同的活动;文学不仅具有个性化意义,还具有主体间性的普遍意义。(3)文学是精神现象,属于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文学通过对人的理解而达到对生存意义的领悟。”同时,他还辨析了本体论主体间性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信仰主义、审美主义和自然主义取向,并进一步指出主体间性走向审美主义有着历史与逻辑的必然:就哲学的层面而言,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真正实现了主体间性;就美学的层面而言,主体间性理论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以及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从而克服了近代主体性美学的理论缺陷,使现代美学成为主体间性美学。总之,“主体间性不仅是审美的规定,而且是哲学本体论的规定”。

此外,吴兴明则提出主体间性研究的社会范式。虽然吴兴明的社会学主体间性研究暂未走向理论体系化,但他作为首位结合我国美学发展现状主张“主体间性的文艺研究意味着超越美学范式而走向社会范式”的学者,其主张仍有着一定的理论探索意义。吴兴明将“主体”视为现实社会个体,研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通过组织系统、文化历史记忆和共享价值等社会公共规范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从而达到建构合法、合理社会的目的。其中,文艺和文艺研究作为社会公共规范组织的一部分,同样承担着调整人际社会关系之重任,致使美学、文艺研究的主体间性只能从“美感、艺术的社会互动、痛感、共契、符号、文本、意义化、公共性、传播及其与社会生产、控制、社会诸领域的连动等等维度去展开”[10]。因此,吴兴明提出:“主体间性的文艺研究意味着超越美学范式而走向社会范式。”[10]

(二)着眼“主体间性”中的“间性”研究

“间性”,指的是一种关系,严格意义的“关系”仅在双方或多方共同存在并相互交涉的前提下才产生。主体性理论以主体的权威掩盖对象的存在,对象是死寂的客体,因此主体性的独白并不产生“关系”,也无“间性”可言。主体间性则恢复了主体与对象原初的共在状态,二者相互问答、对话、沟通,构成了平等的关系,即“间性”。间性所包含的平等对话思想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使主体间性并不仅是理论体系的建构,还更多地成为一种理论视野或研究方法,被学者广泛地运用到跨文化或审美活动参与者等研究中。比如:

一是将“间性”视为跨学科、文化的比较方法。金元浦是最早把“间性”引入比较文化研究的学者。在题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论丛”的丛书中,他的《“间性”凸现》一书赫然入列。全书的首篇论文即为《“间性”的凸现——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化的多元主义与对话交往》,文章提出:“建设并进入合理的对话交往语境,关注和寻找‘间’性,重建文学—文化的公共领域,就成为比较文学—文化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所以,文本间性、主体间性、文学与不同学科间的学科间性、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间性就成为比较文论或比较诗学必须研究的对象。”[11]7~8而苏宏斌则认为“间性”包含的对话思想将使我国文艺学获得新的发展。他认为,主体间性促使我国的文艺学研究“在方法论上超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局限性,而且能够与现象学、解释学等现代思想建立起真正的对话和交流关系”,从而“把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新观念、新方法成功地融合进自身的思想体系之中……开辟出文艺学研究的崭新天地”[12]。

二是将“间性”视为一种理论视野重新审视文艺活动中作家、文本、读者等各主体间的关系。张玉能在《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中谈到,主体间性使文学批评充分注意以下五组互动关系:作家与读者,作家与文本,读者与文本,社会(社会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与作家、文本、读者,文学文本与文学批评文本[13]。张春林也以主体间性理论为视野,探讨了文学研究的受众指向,指出“文学研究是研究主体、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主体性互动的结果,是广泛交流的事实”[14]。刘悦迪则提出,在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之间还存在一种复合间性,“文学‘复合间性’是由‘作者→文本’与‘文本→作者’的互动、‘读者→文本’与‘文本→读者’的互动共构而成的,而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都具有‘主体间性’,文本也是被置于‘文本间性’的视野内的,它们共同形成的网络结构亦成为一种具有交互性的对话体系”[15]。

(三)主体间性理论的审美反思和哲学批判

一个理论走向成熟要求具备多个发展轨道,如作为知识论理论体系的完备建构、作为理论视野的广泛运用,以及作为理论自身反省的元批判。这些元批判声音,既包括阶段性成果总结,也包括存在问题的质疑、批评。无论总结或质疑、批评,都进一步厘清了发展障碍、指明了发展方向,无疑有利于理论的健康、良性发展。主体间性理论从探索走向成熟,也同样经历了多重审美反思和哲学批判。

一是对主体间性理论的审美反思。有的学者在现代性的语境下审视主体间性理论的意义。如杨春时从美学所应有的反思、批判、超越现实功能出发,认为美学要获得现代性就必须要展开对世俗现代性即主体性的批判,后实践美学以主体间性批判实践美学的主体性,走上了中国美学现代性的道路[16];张弘则论述了主体间性如何走出审美现代性理性与感性二元分立的悖谬[17]。还有的学者探讨了主体间性与主体性等多元并立的美学格局。李咏吟通过具体的考察发现,审美活动的本质特性“在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内在统一”,“具体表现在审美者的审美体验与审美创造之中”[18];苏宏斌则总结了当代中国美学所呈现的主体性、主体间性和后主体性三元并存的特殊话语景观,并进一步指出了原因所在:“当代中国正处于一种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的土壤纷然杂陈,它们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因此无法互相取代。”[19]

二是对主体间性理论的哲学批判。杨春时区分了主体间性所涉及的不同领域及不同涵义,以找到美学建设的合理基础。他指出,社会学(包括伦理学)的主体间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涉到人际关系及价值观念的统一问题,但现实领域无法解决主客对立,因而是不充分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意指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它关涉到知识的客观普遍性问题,但仍是在主客对立的框架中考察认识主体间的关系,只解决了审美意义的普遍性问题,没有解决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本体论(存在论、解释学)的主体间性建立了文学和美学的哲学基础,解决了审美作为自由、理解(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20]。詹艾斌则以杨春时的学术思想历程为个案,分析了哲学语境下主体性文论与主体间性文论的内在关联、主体间性文论中的基本哲学问题等内容,指出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表现为在新的哲学语境下对主体性文论批判的延续和深化”[21]。

三、主体间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国内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研究在积极推进、深入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主体间性研究未来的发展。

问题一:主体间性研究,抑或间性研究?

虽然国内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研究以建构知识形态的理论体系起步,兴起之初就已出现了金元浦的认识论主体间性解释学,但随后,研究渐渐偏离,走向纯粹的间性研究,即将主体间性当作一种方法论或理论视野来使用。究其原因,与我国所处的特殊启蒙语境和学术背景密切相关。一是延续了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方法论热”的惯性。当新的主义或理论引进、兴起之时,学界往往搁置其深刻的理论内涵,而迫切地简化为方法论拿来即用,急于实现除旧出新的启蒙目的。国内90年代末兴起的主体间性研究也是如此,其理论的深刻内涵被有意无意忽略,而多着眼于间性研究,还与接受美学合一,探讨文艺接受中的文本、作者、读者、世界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契合了国内比较文学复兴的学术潮流。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虽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了王国维的《尼采与叔本华》和鲁迅的《摩罗诗力说》等成果,但直到80年代改革开放后才真正以一个独立民族国家文学的身份融入世界文学的格局,与其他民族国家文学交流、对话,从而产生了所谓“比较文学的复兴”。比较文学的复兴作为启蒙时代的文学现象,彰显了我国文学积极与现代世界文学接轨、获取现代性的努力。主体间性所包含的平等对话主张吻合了比较文学倡导的各国文学相互共存、平行研究的宗旨,从而被当作一种理论视野广泛运用于跨文化研究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间性研究如后起之秀,大有取代主体间性研究的趋势。那么,是坚持主体间性理论体系建构的研究方向,还是推广间性的方法论运用呢?笔者认为,坚持和深化主体间性理论体系建构是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国内美学、文艺学由近代主体性理论走向现代文论的必然要求。只有具有合理逻辑起点并经过逻辑推演建构起来的主体间性理论体系,才能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解决主体性理论的局限性。例如杨春时以存在范畴为逻辑起点,建构起本体论主体间性超越美学,合理地解决了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从而弥补了以劳动为起点、张扬主体性的实践美学缺陷,成为我国现代美学宝贵的理论资源。而间性研究的学术价值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研究方法、理论视野的使用,缺乏深刻的理论内涵,无法承担我国文论现代转型的重任。总之,主体间性研究应积极深化理论体系的建构,切实推动我国文论的现代转型。

问题二:主体间性理论建构选择认识论、本体论立场,抑或走向社会学范式?

如前文所述,国内美学、文艺学的主体间性理论建构呈现出三种立场:认识论、本体论和社会学。多元的研究立场不仅彰显了学术的自由与繁荣,但也意味着我国现代美学发展的何去何从。有学者提出了“主体间性的文艺研究意味着超越美学范式而走向社会范式”[10]的主张,以社会意识形态取代审美研究,表现出美学取消主义倾向。因此,结合文艺自身的特殊性辨析社会学、认识论与本体论三者之优缺以选择恰当的发展方向便成为当前建构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理论的当务之急。首先,文艺的独特性在于审美自由,不在于实用工具性。文艺最重要的独特性是审美自由,即文艺是游戏、是无为的审美活动,展现的是人的自由个性和本真生存。本体论主体间性主张文艺审美特性,它认为只有在文艺审美活动中才能克服现实中人与世界的对立异化,恢复二者自由、本真的生存方式,获取生存意义。而认识论和社会学却轻审美重实用:认识论以文学解释活动中主体间的交流、验证获取共同的认识即客观的知识,文学沦为知识的傀儡;社会学以文艺作为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理性交往的调解机制,文艺成为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传声筒。二者都遮蔽了文艺自在自为的审美特殊性和独立性。其次,文艺的对象包括人与世界,不能仅限于人的范围而拒绝世界万物。就哲学形而上而言,人与世界万物具有同等的生存主体地位。哲学中人与万物同为主体的本然面目也为艺术审美活动所证明,艺术创作和接受环节都体现了人与万物的平等同一。本体论主体间性探讨的正是审美活动中人与万物平等的主体地位以及本真的生存关系,而同为主体间性研究的认识论和社会学,不认同世界万物本然的主体地位,割裂了人与万物平等的主体联系,仅把研究限定在认识主体之间或社会主体之间。再次,文艺的意义在于对生存意义的领悟。随着文艺实体性本质的扬弃,人们转而以文艺意义的展现替代文艺实体性本质的界定。本体论主体间性以审美超越现实通达人与世界的本真存在,彰显各自的生存意义;并且还以体验、理解的现代解释学方法帮助人们实现对生存意义的领悟。认识论解释学虽也承认意义是文学存在的方式,但只能从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过程这一角度描述“意义如何生成”,而无法展现“意义显现为什么”。社会学主体间性则停留在现实主客体异化的层面谈论文艺的社会规范性内容,意识形态色彩浓厚,根本无法触及本真的人与世界之生存意义。可见,对文艺的独特性、对象、意义等方面的考察表明,国内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理论的建构应立足本体论的立场。

问题三:主体间性理论能否完全取代主体性理论的统治地位?

自20世纪80年代的反映论美学与实践美学论争之后,主体性实践美学、文学理论成为国内主流学派,统治学界思想十多年。直到90年代初,由杨春时发起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才改变了主体性实践美学一元统治的局面,主体间性理论作为后实践美学的重要理论主张,“击中了实践美学的另一个要害——主体性,同时也使后实践美学找到了坚实的哲学基点,从而与现代美学接轨”[22]391。显然,主体间性理论的学术价值、意义是重大的,它既修正了主体性的局限,也促使我国美学、文论完成现代转型。然而,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直接导致了美学、文艺学建设的滞后性和多重并发性特点。“滞后性”指我国现代美学、文艺学起步晚发展慢,西方现代美学、文论形成于20世纪初,我国80年代建立的主体性理论却还属于前现代美学、文论范畴,直到21世纪前后才形成了具有现代美学特征的后实践美学流派。“多重并发性”指我国当代美学、文艺学格局的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多元并存特点,西方相继经历了古代实体本体论、近代主体认识论、现代主体间性本体论及后现代无中心解构论的发展,而国内学界却在短短几十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思想历程,从而出现了各种思想并存、争鸣的独特景观。具体表现为:前现代的主体性理论势力依然强大,主体间性后实践美学为代表的现代美学流派在崛起,而以解构中心为口号的后现代浪潮正来势汹汹——文学终结、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各种论争轮番登场。因此,主体间性理论虽然完成了修正主体性理论局限及促进现代美学、文艺学转型的任务,却不可能也不必要重复80年代主体性理论一元统治的历史。百家争鸣恰是学术自由发展的前提,也是学术繁荣的表现。

[1]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M]//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论康德黑格尔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1).

[3]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5]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J].文学评论,1985,(6).

[6]金元浦.论文学的主体间性[J].天津社会科学,1997,(5).

[7]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杨春时.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杨春时.文学理论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吴兴明.文艺研究如何走向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讨论中的越界、含混及其他[J].文艺研究,2009,(1).

[11]金元浦.“间性”的凸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12]苏宏斌.论文学的主体间性——兼谈文艺学的方法论变革[J].厦门大学学报,2003,(6).

[13]张玉能.主体间性和文学批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6).

[14]张春林.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研究的受众指向[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2).

[15]刘悦迪.在“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之间——试论文学活动中的“复合间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5,(4).

[16]杨春时.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2002,(5).

[17]张弘.主体间性:走出审美现代性的悖谬[J].厦门大学学报,2002,(3).

[18]李咏吟.审美活动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2002,(3).

[19]苏宏斌.主体性·主体间性·后主体性——当代中国美学的三元结构[J].湖北大学学报,2009,(2).

[20]杨春时.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2006,(2).

[21]詹艾斌.哲学语境下主体性文论与主体间性文论的关联[J].重庆社会科学,2008,(3).

[22]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B83-06

A

1001-4799(2010)01-0034-05

2009-08-11

梁冬华(1980-),女,广西玉林人,厦门大学中文系2008级博士研究生。

熊显长]

猜你喜欢

文艺学本体论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论文艺学批评的元理论思维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
中国文艺学理论转向下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