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初探

2010-04-08吴心怡李亚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实验课药学化学

吴心怡,李亚辉

(河南职工医学院药学教研室,河南 郑州 451191)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初探

吴心怡,李亚辉

(河南职工医学院药学教研室,河南 郑州 451191)

为了培养21世纪合格的高职高专人才,需采用合理而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该文从理论教学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关于如何提高课堂积极性,如何将多媒体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中去以及教材的合理运用和考核方法的合理完善。最后详细阐述了实验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及采用何种实验方法。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作了初步探讨。

天然药物化学;理论教学;实验性学科

2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中注意使用投影、多媒体等多种设备,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已逐渐成为主导的教学手段,其兼具文字、图像和视频效果,具有清晰、美观、生动、信息量大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3]。这门课程具有非常多的实验方法,单靠教师板书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课堂上板书实验装置既不直观也影响教学进度,所以应依靠多媒体动画的帮助。比如在讲解提取方法的章节中,给学生播放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的录像及动画,能够将实验原理,实验安装进行很好的演示,使教学不是纸上谈兵,为实验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笔者还在课堂上为学生放一些实际生产的录像,因为工厂中的工业生产仪器与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在构造和操作方式上往往大相径庭,放录像可以让学生更明确实验室操作和工厂操作有哪些异同,为日后快速熟悉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工业中丹参渗漉法要求收集渗漉液,浓缩至干,甲醇溶解,置于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用甲醇配制成适当质量浓度的溶液,过0.45m的微孔滤膜后供测定用[4]。这和实验室渗漉法操作有明显区别,主要通过看录像解决。总之,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内容牵涉到大量天然药物的复杂的结构、提取分离流程图、波谱数据等,经多媒体演示,直观、清晰、便于理解和掌握。

3 精选教材,由浅入深、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层次不同的情况,天然药物化学有两个层次的讲授。在讲解个论时根据化合物结构的难易对章节进行重新编排,将结构最容易掌握的醌类化合物放在个论的第一章,逐章加大难度。并且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学生提出一定要求,结合大纲确定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例如:在黄酮类这一章节,由于黄酮的结构多种多样,可把它们做分组讲解,先讲解组内区别,再讲解组与组之间的区别,最后让学生自己用表格的形式来总结所学内容,既化繁就简,又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总结能力。在讲解波谱解析这一部分时,由于波谱内容比较抽象、信息量大、内在规律性不强且有大量的经验数据,对于初学者而言较为枯燥无味。为了让学生便于对各类有机化合物光谱特征信息及内在规律的理解方面,避免死记硬背,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贯彻从同一类化合物某一光谱特征出发,抓住共同特点,领悟同一类中不同化合物的光谱相关特征峰,而且要善于运用联系对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系统掌握更多光谱知识[5]。除此之外,根据两个层次的课程要求不同,依托教学大纲,将药学3+2的相应教学内容作了删减和添加,删去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部分,增加了药物实训项目部分,例如在生物碱一章中加入了洋金花中东莨菪碱和莨菪碱的提取和分离;在蒽醌一章中加入了虎杖中蒽醌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等。对于药学普招学生的授课采用了课题研究式,即在每章上课之前由教师先提出一项有关课题,并列出相应参考书目,由学生预先查阅相关书目,再进行课程讲解。这样,既可以深化书本内容,又可以拓展知识层次,为普招生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4 改革课程考核办法

普通的考核方式都是以期末闭卷考试的成绩为准,这种考核方式不适用于天然药物化学的考核,因为这是一门理论和实验并重的学科,单纯的凭期末考试评定学生成绩不太客观。所以,采取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模式,增加教学过程中经常性的考核,一月进行平时随堂测验一次,加大平时成绩比重,更好地发挥考试的促教促学功能。

5 实验课教学齐头并进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可进一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对于两个层次的学生,普招药学学生理论课和实验课学时比为5:4,3+2为4:5,由此可见,实验所占的分量相当大。因此,实验课的教学也是笔者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应形成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从课堂听讲变成自己动手操作,另外对实验的设计也要明确合理,尽量做到知识的综合应用,例如:在芦丁的提取,分离,鉴定实验中,应用的知识点有提取方法流程设计、碱提取酸沉淀法的原理、苷键的裂解方法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鉴别方法和紫外吸光度鉴别法。这样通过一次实验的操作能让学生学习四到五种操作技能及操作方法。实验课的评分上应有所侧重,传统的评分标准中实验课所占比重较小,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所以将实验的比重加大占总成绩的30%,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另外,也不能根据传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应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作综合评定。

通过多年的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的实践,笔者教研室对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注重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因材施教,取得较好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各个层次教学内容的不尽相同,教学的策略也纷呈各异。如何更好地讲授这门课程,值得长期深入探讨。

[1]吴剑锋.天然药物化学[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 莉,冯锋谢,裕 顺.对天然药化教学改革的认识[J].药学教育,2003,4(19):32-33.

[3]王 燕,乔善义.海洋天然产物的药物开发[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4(26):307-309.

[4]韩晓珂,刘汉清,张明,等.SFE—CO2与渗漉法提取丹参药渣中脂溶性成分比较[J].Herald of Medicine,2009,2(28):228-229.

[5]谢彩侠,崔永霞,胡亚楠.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2):157-158.

[责任编校:李宜培]

Discuss on the Teaching of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Objective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promote themselves,we use the scientific teaching methods and suitable training mode.As the theoretic teaching is the breakthrough point,we study on how to make students boost enthusiasm in the class and how to combine media education with teaching procedure.At last,it elaborate the importance of laboratory course in teaching and how to improve their operational capacity.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theoretic teaching;laboratory subject

G 642.0

A

1008-9276(2010)04-0394-03

WU Xin-yi,LI Ya-hui

(Henan Medical College for Staff and Workers,Zhengzhou Henan451191,China)

天然药物化学(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1],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点专业课。该校药学专业共有两个层次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分别是普招生和3+2学生,由于两个层次的学生基础程度不同,故课程设置不同:药学普招生理论课40学时,实践课32学时;药学3+2学生理论课32学时,实践课40学时。但所用教材一致,均为吴剑锋主编的《天然药学化学》。笔者根据两个层次学生教学内容不同将教材进行合理配置,在教学上有一些心得体会,现与同行探讨如下。

1 重视总论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总论时,认为总论都是泛泛而谈,没有重点可言。但天然药物化学的总论不仅仅是介绍课程概况,而且还蕴含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即天然产物的溶剂提取方法,分离方法及天然产物的色谱提取分离方法。正是因为总论的重要性,才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从第一堂课起就完全吸引学生的兴趣,为以后知识点的讲解打下良好的基础[2]。教师用以吸引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在讲天然产物的研究领域时,为学生广泛举例天然产物的研究不单局限在植物、动物、矿物,还有新兴的海洋天然产物,例如:海鞘素是来源于加勒比海的海鞘体内的一种生物碱,用于治疗经传统化疗无效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还有抗有丝分裂的海洋天然产物主要来源于海绵动物、海洋贝类、苔藓虫类和蓝藻菌,其中一些已经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等[3]。这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除此之外,讲解时还可对天然药物的研究成果做些阐述,例如:讲抗生素领域时,有近80%的产物来自于天然药物。这些事例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讲解“研究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用途”时,其中一点是“发现先导化合物,开发新药”,可以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药物如紫杉醇、雷公藤碱等,简略介绍它们的发现过程,由此引出“天然药物化学是药物研究、开发一条龙的龙头”的形象比喻,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简史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内容,讲述时可将其分为原始和萌芽阶段、学科真正形成阶段、学科迅速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在原始的萌芽阶段叙述了天然药物化学的起源:席勒在酒石中发现了酒石酸,从而奠定了当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础。逐个讲解各个阶段的重要事件,让学生了解吗啡、奎宁发现和应用的历史,联系实际,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010-03-20

吴心怡(1983-),女,河南省郑州市人,学士,助教,从事药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实验课药学化学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