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曲肽治疗小儿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2010-04-08赵晓燕田介兵郑飙高大伟戴建东孙文丽周薇莉

河北医药 2010年6期
关键词:肠腔奥曲肠管

赵晓燕 田介兵 郑飙 高大伟 戴建东 孙文丽 周薇莉

肠梗阻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可导致一系列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若保守治疗 72h无效或出现绞窄性肠梗阻时应行手术治疗。奥曲肽是一个以生长抑素活性片段为骨架合成的八肽,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出而、顽固性腹泻、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肿瘤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近年来国外有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报道[1],而国内有关报道较少[2],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报道更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 1月至 2007年 6月,我科临床诊断肠梗阻的患者 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例。对照组:男 19例,女 11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 1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5例,其他类型肠梗阻 7例;试验组:男 21例,女 9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 1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6例,其他类型肠梗阻 7例;2组年龄、性别比、肠梗阻的病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临床上有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腹部立位摄片可见肠管扩张、多处气液平面,腹部彩超检查肠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等。白细胞计数(WBC)(1.1~4.5)×109/L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70%~94%)。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胃肠外营养以及应用抗生素。试验组除上述常规治疗外,加用醋酸奥曲肽 2.5μg/kg皮下注射 1次/d(规格 1 ml/支,0.05 mg,药品注册证号:H 20052397,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3~7 d。

1.4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X线检查肠管积气、积液表现消失;(2)好转: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肠道梗阻征象部分缓解;(3)无效: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未消失或加剧,X线检查肠道梗阻征象无改善[3]。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 治疗 72 h后,试验组 28例(93.3%)腹痛、腹胀消失,对照组为 21例(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72 h后,试验组 27例(90.0%)恢复肛门排气,对照组为 20例(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心、呕吐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胃肠减压量比较 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00±120)m l/d、(350±250)m 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疗效比较 疗效治疗结束时,试验组中 25例治愈,3例缓解,2例无效中转手术(6.67%);对照组中 15例治愈,5例缓解,10例无效中转手术(33.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肠梗阻机制 肠梗阻时肠腔积液及肠管扩张主要是下列因素所致:(1)胃液、胰液、胆汁积聚;(2)肠管分泌增加;(3)肠管吸收减少。小儿肠梗阻基本病理变化为:(1)梗阻近端肠管积气扩张,大量液体积聚,肠管膨胀,压力升高;(2)肠腔释放抗吸收激素和旁分泌物质,使肠黏膜上皮分泌增加并抑制液体吸收,同时前列腺素的大量释放也加重液体的积聚;(3)肠系膜血供减少,灌注降低,使肠黏膜上皮缺血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血管内液体移至肠腔这一第三间隙内;(4)肠腔内细菌在缺氧情况下大量繁殖,更加重了产气和积液,肠管扩张和肠内压增加使肠壁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淤积,引起肠壁充血水肿、通透性增加、液体外渗,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动脉血流受阻导致肠坏死、穿孔,出现感染和低容量休克[4],肠道内分泌 -吸收平衡的破坏被认为是这一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梗阻近段肠腔扩张,液体内所含的大量胃液、胰液、胆道分泌物等进一步刺激小肠液体的分泌,肠腔进一步扩张、肠壁变薄表面积增大,肠道水电解质吸收能力下降,肠腔内液体量分泌进一步增加,形成分泌-扩张 -再分泌的恶性循环,水和电解质经肠道大量丢失,尽管肠道运动不能使肠内容物通过,但肠道仍然进行持续的、不协调的蠕动,进一步加重梗阻近端肠道的扩张并引发一系列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便排气消失等临床症状。

3.2 奥曲肽治疗机制 胃肠减压虽然可以被动地吸出部分胃肠道内积气积液,但同时也使大量体液丢失,加剧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紊乱,如果在肠梗阻的病理过程中能够采取措施减少消化液分泌,并促进其吸收,则能够减少体液丧失,继之减轻肠扩张缺血,从根本上阻断肠梗阻病理过程中肠管扩张 -吸收减少 -分泌增加 -进一步扩张的恶性循环,肠梗阻症状就有望得到缓解。奥曲肽是八肽人工合成生长抑素衍生物,对肠梗阻患者有效[4],有奥曲肽预防术后肠粘连的实验研究报告[5],它除具有天然生长抑素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外,还具有作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肠黏膜对消化液的吸收[6]。Gong等[7]在实验中发现奥曲肽能减少肠梗阻时消化液的净分泌和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这些说明它能阻断肠梗阻时的恶性循环,对肠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奥曲肽 2.5μg/kg皮下注射 1次/d,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缓解迅速,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有效遏制粘连性肠梗阻由单纯性向绞窄性发展,并能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同时,未观察到与奥曲肽相关的不良反应出现,证实奥曲肽可以有效治疗小儿肠梗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为小儿肠梗阻找到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药,填补了奥曲肽在小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空白。

1 Mystakidou K,Tsilika E,Kalaidopoulou O,et al.Comparison of octreotide adm inistration V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themanagementof inoperable bowel obstruction in patients with far advanced cancer:a randomized,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trail.Anticancer Res,2002,22:11.

2 许庆华.奥曲肽治疗 23例肠梗阻临床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47.

3 龚剑峰,朱维铭,李宁,等.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腹部外科,2004,17:209.

4 AngiliM,Franchi M,Mariani A,et al.Octretide in the management of bowel obstruction in terminal ovarian cancer.Gynecol Oncol,1996,61:345.

5 刘博,葛春林,宋茂民.奥曲肽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中国现代普通外利进展,2004,7:294.

6 Dhamsathaphor K,Binder HJ,Doobbins JW,et al.Somatostatin atimulates sodium and chloride absorption in the rabbit ileun.Gastroenterology,1980,30:464.

7 Gong AY,Tietz PS,Muf MA,et al.Somatostatin stimulates ductal bile absorption and inhibits ductal bile secretion in mice via SSTR 2 on cholangiocytes.Am JCell Physiol,2003,25:284.

猜你喜欢

肠腔奥曲肠管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影像学在克罗恩病并发肠腔狭窄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
肠腔隔绝技术在肠空气瘘的应用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奥曲肽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回盲口狭窄致犬肠梗阻1例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改制加压输液器注水法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