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儿麻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0-04-08高慧萍孙梅花王立静王建华齐焕

河北医药 2010年15期
关键词:出疹麻疹合并症

高慧萍 孙梅花 王立静 王建华 齐焕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冬春季多见,多见于婴幼儿,且婴儿发病率较高,8个月内婴儿由于受到来自母体胎盘抗体获得保护而很少发病[1]。近年来,麻疹发病数明显增加,8个月内婴儿发病率在部分地区占儿童麻疹发病数的36.4%[2]。婴儿免疫力低下,感染麻疹后易并发肺炎,病情凶险,变化快,对临床护理要求较高。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8月龄内婴儿麻疹62例,经过及时确诊,有效治疗,精心护理,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8个月内婴儿麻疹62例,男33例,女29例。发病季节:1~3月份41例,4~6月份18例,7~12月份3例;62例均未接种麻疹疫苗。

1.2 临床表现 (1)前驱期: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多为中度以上发热,热程5~12 d,随着皮疹消退,体温很快恢复正常,并伴有咳嗽、流涕、结膜充血、流泪、畏光及眼睑水肿等症状。(2)出疹期:所有患儿均出现皮疹,在病程的第3~7天开始出疹,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颈部,24 h内逐渐蔓延至额面、躯干及上肢,第5天延至下肢及足部。皮疹为暗红色充血性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在发疹前24~48 h出现口腔麻疹黏膜斑,80%患儿累及整个黏颊膜并蔓延至唇黏膜,于出疹后1~2 d迅速消失。(3)恢复期: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体温下降,全身情况好转。合并支气管肺炎31例,喉炎16例,心肌损伤15例,无合并脑炎病例。

1.3 结果 62例患儿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和精心护理,5~14 d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临床护理措施 目前尚无麻疹的特殊治疗方法,所以护理尤为重要,良好的护理有助于康复,减少合并症。

2.2 隔离与病情的密切观察 对患者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 d,有合并症者延至疹后10d。密切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 d。麻疹合并症较多且严重,为及早发现,应密切观察病情,出疹期如皮疹未出透、疹色暗紫、持续高热、咳嗽频繁加剧、呼吸急促、发绀、肺部湿啰音增多,为合并肺炎的表现,重症肺炎尚可致心功能不全。患儿出现频咳、声嘶、甚至哮吼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为合并喉炎表现。患儿出现嗜睡、惊厥、昏迷为脑炎表现。出现合并症时,可使患儿原有的病情加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改变,及早的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是救治重症患儿的重要环节之一。

2.3 防止高热和惊厥 麻疹有“热3 d,出3 d,退3 d”之说。在前驱期,即出疹前3~4 d体温逐渐增高达39~40℃,而在出疹期体温可上升到40~40.5℃。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室内应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不能形成对流),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衣物不可穿的太多,以免大量出汗,引起感冒。忌捂汗,出汗后及时擦干更换衣被。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对于麻疹患儿,一般不主张用退热药,因为过早降温会影响皮疹的出透,可体温过高,患儿又易出现惊厥症状。体温在39.5℃以下时做一般处理,超过39.5℃,可以遵医嘱使用少量退烧药或行温水擦浴,但切忌冷敷或酒精擦浴,以免毛孔闭合,毛细血管收缩,影响透疹,导致合并症。而且降温过快,也可导致大汗淋漓,甚至虚脱。所以,降温后的一般维持体温在38~38.5℃即可。

2.4 全身皮疹的观察和护理 当呼吸道症状及体温达高峰时患儿开始出现皮疹。皮疹首发于耳后、发际等处,为2~4mm大小的淡红色斑丘疹,而后迅速到颈部、胸背、四肢及全身,并陆续增多融合成片。皮疹由淡红散开,逐渐密集呈鲜红色,疹间皮肤正常,压之褪色。2~3 d后当鼻尖、手心、脚底均见皮疹时即为出齐,一般第5天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第7天消退。在出疹期间,必须保持被褥整洁干燥与皮肤清洁,出汗后及时更换床单,皮疹骚痒应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继发感染,可涂擦炉甘石洗剂;若皮疹退后,皮肤干燥,可涂液体石蜡润滑皮肤,嘱家长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如疹未出透,可用鲜芫荽煎水服用并抹身,以促进血液循环使之出透。在保温情况下,用温水擦浴更衣,1次/d,腹泻婴儿注意臀部清洁。

2.5 眼鼻分泌物的处理 麻疹病毒可引起结膜炎,使患儿流泪、怕光,眼内分泌物增多。此时,室内光线应柔和,避免强光刺激,用0.9%氯化钠溶液或温开水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液,晚期可涂抗生素眼膏,可加服维生素A预防干眼病。防止呕吐物或泪水流入外耳道发生中耳炎。鼻中有鼻痂的,应用温开水软化再用棉签蘸水清洗以及时清除,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翻身拍背助痰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6 饮食护理 高热可消耗大量体能,而食欲下降、呕吐又使营养素的摄入量减少。所以注意营养和水分的供给。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牛奶、蒸蛋等;经常更换食物品种,少量多餐,注意多喂开水及热汤,利于排毒、退热、透疹。喂奶、水时应将婴儿抱起,斜卧于喂食者怀中少量频喂,防止呛咳,同时注意温度适宜,喂食后轻拍小儿后背,促使空气排出。腹泻患儿可食用米汤和脱脂奶粉,多吃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补充大量水分,禁食含纤维多的食物。

本组均为8个月以内的婴儿,且患儿全身遍布斑丘疹,输液时穿刺难度大,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精湛业务技术,实际操作时必须有爱心、耐心和信心,谨慎穿刺,注意保护静脉血管,我们对51位患儿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达98%,减少了反复穿刺为患儿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利于输注药物和紧急抢救。使患儿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在做皮肤试验时,结果观察要谨慎,因为小儿皮肤比较娇嫩,受到某种刺激后,正常皮肤上会出现皮疹造成假阳性结果,这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判断力,在保证患儿安全的前提下不要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2.7 健康指导

2.7.1 管理好传染源:麻疹患者是本病惟一传染源,对麻疹患者设立隔离病室,对接触者隔离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宜暂停接送,并不接受易感儿入托,检疫期每日进行晨间检查,便能早期发现患者,早期隔离治疗。

2.7.2 切断传播途径:如患者住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0.5 h,医务人员需洗手,更换外衣或在室外间隔至少20min后再接触易感者。

2.7.3 提高易感者免疫力: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达90%,接种对象为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在接触麻疹后,应于5 d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可起到预防作用,但效力仅能维持8周,超过6 d无法达到上述效果。仅用免疫血清球蛋白者,其临床表现可变为不典型,仍有潜在传染性。

1 叶俊茂,万炯.麻疹临床特征35年的变迁.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243-244.

2 宋丽君,张交生,常桂芳,等.长春地区319例儿童麻诊临床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6,24:572-574.

猜你喜欢

出疹麻疹合并症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观疹识病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ash Fever with Anxiety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治
患过出疹性疾病的人是否不需要接种麻疹疫苗?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
对45例脑出血患者各种合并症的分析
Trouble in Disneyland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