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高职院校学生评教

2010-04-08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评教任课教师高职

陈 涛

(河南职工医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简论高职院校学生评教

陈 涛

(河南职工医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高职院校;学生评教;简论

学生评教自 20世纪 70年代以来一直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重视[1]。它与教师自评、同行评教、专家评教等共同构成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实践证明,学生评教是这些评价中最直接、最生动、最具有说服力的评价。

1 学生评教对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大任务。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理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但由于在年终考核、评奖评优、职称评聘和校内津贴的发放等方面,对于科研的要求更多,所占的分量更重,况且,搞科研还有资金支持。因此,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中,使教学成为一种“副业”。重科研而轻教学在高校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生一旦参与教学评价,教师会时刻感受到来自身边的监督,这种监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被评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促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调整、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更加努力、更加认真、更加敬业,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1.2 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反馈的评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微观的层面,分析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做出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在宏观上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教学计划、课程结构以及教学内容体系等方面是否合理乃至失当的地方,从而为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决策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能够较好地避免教学管理与决策的盲目性,确保教学工作沿着科学轨道发展。

1.3 有利于为学生选课提供良好的参照 评教结果优秀的教师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主要载体,优质的教育资源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从而发挥出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社会效益。同一门课程会有多名任课教师,学生由于对任课教师缺乏了解,苦于无法选择任课教师,多数学生等待学校指定任课教师,这样有时会造成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不满。有了学生评教,评教结果公布后,可以为其他学生选课提供参考,并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2 高职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2.1 评价指标不科学 有些高职院校的评教指标有明显的不合理、不科学性。首先,有些评价指标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有些概念学生难于理解。如在大学课堂里怎样才算是“因材施教”?学生不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怎么会知道教师的“教学进度计划合理”?“教态大方”怎样判断?“师生情感、思维同步”怎么理解?这样的项目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无法作出正确的评价。其次,所有教师都采用同样的评价指标,有明显的不合理性。高职高专学校课程有理论课程、实验实训课程两大类。理论课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验实训课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不同,评价指标应该有所不同。第三,学生对优、良、中、差概念难以把握。特别是优于良,良与中,它们中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这样的评教指标在高校评教中普遍存在。由于评价指标在制度设计上的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就很难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2.2 学生及教师的道德风险会影响评教结果 所谓“道德风险”,“就是指行为主体在遵循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塑造健康德性的过程中,自身利益和现实幸福受损的可能性及在追求自身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违背道德规范、逃避道德义务从而使他人或社会利益受损的可能性”[2]。学生的道德风险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学生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所学习的课程而作出不利于任课教师的评价。如果学生认为所学课程对未来的就业和利益有直接的帮助或者对所学课程有偏好,就会对该课程的学习倾注较大的热情,付出较多的努力,同时也偏向于给该课程授课教师予以较高的评价。相反,如果学生认为所学课程对自己没有实用价值或不感兴趣,就会在心理上排斥这些课程,那么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就难以得到学生的较高评价。如“《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运筹学》等课程的学生评教分数一般低于《商务谈判》”[3]。②学生平时表现与平时成绩。平常表现好,受到任课老师关注和表扬的学生给予老师的评价较高。不被老师关注甚至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给任课老师的评价较差,甚至遭到“恶意”评价。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与学生评教结果有着紧密的关系。由于学生评教大多安排在学期结束之前,如果平时成绩低,则会降低学生对课程的良好感知而对老师的评价不好。教师的道德风险表现在少数教师想获得较好的评价,一方面对一些违纪学生采取迁就、迎合的态度,甚至在平时成绩的评定时无原则地拔高学生得分等级;另一方面,在期末考试之前给学生划定重点复习范围,还有的给学生直接透漏考题,被学生称之为“放水”。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高兴,任课老师得到较好的评价。由于老师和学生的道德风险的存在,有可能导致评价的结果失真。

2.3 对评教结果流于形式 有些学校把学生评教活动作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照章执行,但是并没有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反馈评教结果的时候仅满足于把评教结果拿到教学系部进行宣布,没有组织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和讨论,更没有就如何改进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甚至评教后只对学院领导、系部主任公布评教结果,再由系部主任有选择地反馈给教师本人。评教结果优秀的教师得到眼前的或潜在的利益 (而且利益有限,因为这牵涉到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平衡),评教结果很差的老师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不良待遇。这样的弊端是很难通过学生评教促进讲课不良教师的进步与提高。学生更无从知晓评教的结果,这也会影响其以后参与评教的积极性。学生今后即使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参与评教,就有可能采取应付的办法,胡评、乱评。在这种情况下,评教活动就完全流于形式,失去意义。

3 高职学生评教的建议

3.1 评教指标设计应具有科学性 ①评价指标应体现时代性特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视频、音频改变了教师单一的形象和音调,增强了吸引力。幻灯片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板书量,节约了时间,增加了授课内容的信息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多媒体技术的内容,如教师是否使用、过度使用多媒体,还是照幻灯片“照本宣科”等。②评价指标应具有科学性。评教指标既要注重共性,又要反映个性。由于学科不同,课程不同,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内涵和知识构成也不同,课程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制订的评价标准就不应该是一个模式。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教师应该根据其各自特点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如果“一刀切”其科学性就大打折扣。③评价指标应简明易操作。应从学生年龄阶段的思维特征出发,力求做到评价指标的表述简明清晰。将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按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分解成能够容易做出判断的指标,而不能将一些教育学原理稍作改变就变成了评教指标,这样学生难于理解和把握,可能在评价中出现偏差。

3.2 评教前的师生思想教育 评教前对学生进行培训,要让学生认识到评教是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教师负责,因为认真评教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自己。学生在进行评教时,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实事求是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同时还应克服评价误差心理,如晕轮效应、逻辑误差、情绪效应、投射效应、频数效应、次序效应 (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等)、肯定效应[4]。在评教工作中,教师作为教育者,必须具有服务意识,要自觉接受学生的挑选、检测和评价,把学生评教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要让教师认识到,评价不仅仅是学校管理的需要,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理解学生评教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从而做好客观面对、科学接受的准备,并适当克服评价障碍心理,如被审心理、应付心理、迎合心理和防卫心理。

3.3 评教信息及时反馈 奖惩有度地适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是对学生评教的积极回应。对于评价优秀的教师,学校应考虑在精神上可以给予“名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物质上给予相应的津贴。对教师出现的在教学方法、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在反馈时一定要注意方式,首先,宜采取个别方式直接反馈给教师本人,以免挫伤教师的自尊心。其次,指出教师的闪光点,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第三,指出学生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并给予改进指导。最后,对教师教学中出现的违纪现象,则应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以对本人起到教育作用,对大家起到警示作用。由于学生评教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因此,奖惩要有度,并结合其他评价方式,客观、全面地评价,这样才能体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评教目的。

[1]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杨俊凯,杨文兵.论道德风险[J].连云港师专学报,2009,13(1):20.

[3] 汪旭晖.高校学生评教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15(2):76.

[4] 赵贵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学生评教综合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9,11(2):105.

G 645

B

1008-9276(2010)02-0201-03

2009-11-20

陈 涛 (1974-),男,河南省信阳市人,硕士,讲师,从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责任编校:蔡秀连]

猜你喜欢

评教任课教师高职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