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置气泡技术在贵重药物皮下注射中的应用

2010-04-08卞苏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13期
关键词:皮下组织三角肌注射器

卞苏凤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许多病人要皮下注射一些比较贵重且容量较小(仅 1ml)的药物(如日达仙、赛格力、香菇多糖注射液等),注射完毕后发现其注射器中及药瓶内残余药量较多。近两年内我科注射此类药物约有 200多支,按常规抽吸注射方法与留置气泡抽吸注射法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ml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及 0.1ml吸量管(最小刻度为 0.01ml)各 1支。

1.2 方法

常规组取 1ml注射器 1支,检查是否漏气后,用临床上常规的方法抽药排气后选择合适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进行注射。对照组取 1ml注射器 1支,同样方法检查是否漏气后,再抽吸注射用水,然后将注射用水沿着药瓶(以日达仙为例)瓶壁缓慢注入到密闭瓶中,轻轻摇晃使之充分溶解。在抽药之前将注射器内保留0.01m l空气后,开始抽吸药液并将针头斜面对准药瓶的最低处并倾斜 45°缓慢抽吸便可以将药液完全抽吸干净。

2 注射部位与方法

常规皮下注射部位选择双侧上臂三角肌下缘,方法是将针头呈 30°~40°角,针头斜面向上进行皮下注射。留置气泡技术皮下注射,选择的部位也可以是双侧上臂三角肌下缘或腹部脐周围 5 cm以外部位,也可以选择在腋窝淋巴结丰富的部位注射。采用垂直进针法:将左手拇指与示指轻轻捏起局部皮肤使之形成褶皱,进针的深度为 1 cm,抽无回血后即可缓慢推注全部药液,再将末端 0.07m l(注射器内留置0.01ml+乳头针栓内的 0.06ml)空气注入,借助空气将遗留在注射器乳头及针栓无效腔内药液推入皮下组织。

3 结 果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注射完毕后,将注射器回抽让针头残留药液抽回到针筒,再用小吸管吸出注射器残余药量,反复做了 50次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普通注射器进行常规皮下注射时,注射器中残留较多药液约 0.06ml/次,而采用留置气泡技术注射器死腔为 0.007m l,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4 讨 论

应用留置气泡技术应用于日达仙等贵重药物皮下注射时,每支节约 0.06m l药液,每支是 800元,疗程是 1年,大约需要用 60支。这样计算一年可以为病人节约近 3 000元。若用常规方法采用 1m l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抽吸药液行皮下注射造成药物浪费,主要是注射器死腔的因素,它的容积大约为 0.07ml,所以导致每次注射器抽吸或推注药液至 0.1 ml时实际注射器内存留药液容积为 0.1ml,而采用留置气泡技术抽吸药液几乎没有死腔。因为在 1 ml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末端留有 0.07m l气泡正是针头与乳头死腔容积之和,填充了注射器的无效死腔。所以采用留置气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皮下注射方法。注射时采用垂直注射方法,气泡在上面,全部药液注入皮下组织后再注入空气,目的是使乳头针栓部位的药液全部注入皮下组织内:一方面是预防拔针时药液渗入皮下组织,引起疼痛,另一方面避免药物浪费,提高疗效。所以采用 1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留置气泡技术是最理想最常用的技术。

猜你喜欢

皮下组织三角肌注射器
高频超声对带状疱疹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改良肩前下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
亚洲梨木栓和皮下组织特性和裂化反应
儿童三角肌挛缩症:3.0 T高场强MRI特征分析
保留部分筋膜皮下组织穿支蒂皮瓣在足踝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子宫输卵管造影推注器的研制与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