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安全管理在产房中的应用

2010-04-08崔秀虹吴耀全陈汉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13期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产科

崔秀虹 吴耀全 陈汉芳

医院的产科产房是对产妇进行产程观察和接生的场所,产科工作人员肩负着母婴健康和安全的职责。该科的工作特点是产妇变化快,要求条件高,大量相关产妇护理工作需要助产士、护士完成。因此,存在着很大的风险[1]。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医疗纠纷呈不断上升之势,引起了产房护理管理者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当前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是对产妇在医疗护理中有效保护母婴的生命健康,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同时必须担负起法律责任[2]。在护理管理中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发展生产、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超前意识,而且风险最小、安全的科学管理;三种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为了保证母婴安全,避免发生护理纠纷,我院从 2004年 5月 ~2008年 12月将护理安全管理运用到产房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具体措施

1.1 明确服务对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及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兴起和医疗保险制度推行,医患关系经济特征越来越显著。尽管我们在医疗服务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宗旨,视产妇为“上帝”,但两者之间难免会出现矛盾,或是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因此,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医务人员和产妇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双方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定期组织护士、助产士学习《母婴保健法》及医院的制度职责,把护理安全管理与相关法律法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护理安全纳入目标管理,增强防范意识,筑起安全护理防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2 重视与产妇的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与产妇建立一种互相理解、信任、密切配合的道德关系[3]。增强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减少护患冲突,尊重产妇的权利、人格、尊严、信仰及价值观,进行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交流。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产妇,都是来自农村,受旧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期待生男孩的产妇也不少见。特别是有些农村产妇要求生男孩的愿望迫切,她们的思想比较复杂,如不及时针对产妇进行正确引导和劝说,去除顾虑,减轻心理压力,稳定激动的情绪,面对生女孩的不良影响,很容易引起精神高度紧张,导致产后子宫收缩不良引起产后大出血等危重病情。例如:某产妇已生有 1个女孩,现为第2胎足月临产,产妇及家属盼望能生个男孩。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情绪高度紧张,焦急不安,害怕再生个女孩。产房助产士、护士对该产妇立即采取了相应措施,耐心解释,举相同例子,相心比心,充分认识到社会进步了,女孩也是一样的。通过各方面耐心的疏导,使产妇从激动、紧张的情绪中平静下来,用健康心态正确对待生育,使其顺利地分娩,由于宣教到位,取得到家属理解和支持,有效地防止了风险的发生。

1.3 强化产房助产士、护士培训,牢固树立护理安全观念

强化产科工作人员培训,巩固爱婴医院相关知识学习[4]。护理部、产科护士长做好新上岗产科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 18 h以上,重点是护理安全教育培训,以老带新,指出不足,关心生活,合理排班,加强工作责任心。护理安全管理,首先考虑的是母婴安全,从工作责任和义务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和行为的重要性。人命关天,时刻要营造一种强烈的职业安全氛围,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4 按产科服务质量标准要求,明确护理风险的相应策略及措施

根据区卫生厅产房服务质量标准,要求护士、助产士严格遵守各项诊疗护理常规,严密观察产程,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强化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意识,清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是避免风险的保证。

1.4.1 组织新上岗助产士、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爱婴医院相关知识,通过培训考核后才能进入产科工作。

1.4.2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列举安全实例讲道理,分析违章事故并敲响警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法律法规意识。

1.4.3 护理部每季度在全院护士大会上进行 1次护理质量讲评会及安全教育,并在每月护士例会上对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包括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护理差错及缺陷,对重大差错采取分析讨论,当事人写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

1.4.4 护士长每天利用晨会和交接班时间,对本科室护理工作环节中容易出现护理安全隐患的问题,给予及时提醒防范。

1.5 心理干预与健康指导

舒适是指没有疼痛折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良好体验,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因素都可以造成不适[5]。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是难免的,护士、助产士主动告慰产妇,使产妇感到舒适与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被动护理转向积极配合,使产妇从关注自我转为关注新生儿。宫缩的疼痛及其不适,可用将要成为母亲的高兴和幸福冲淡,让产妇变得坚强而有信心,在较佳的心理状态下结束分娩。同时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并协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时间不少于 30min,实行 24 h母婴同室,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方法。通过健康教育,增强产妇对产后康复知识的了解,掌握卫生饮食、哺乳等知识技巧,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1.6 征询意见,康复指导,坚持产后随访

分娩全过程中助产士、护士实行全方位服务,包括产妇健康卫生宣教、了解思想动态、协助生活护理、产程观察等。分娩结束后产妇离开产房进入病室,护士征询产妇对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母婴同室时(或后)继续进行健康宣教和访视,了解会阴伤口疼痛和清洁,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等情况,帮助产妇使婴儿含接,指导母乳喂养技巧,解决在母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介绍分娩后育婴知识,并将产妇住院分娩资料交村卫生保健员和社区服务组织。

2 效果及体会

2.1 加强产房助产士、护士护理安全管理,树立法律意识观念

在医疗护理中,如何防范差错,减少医疗护理纠纷和护患矛盾,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6]。护理安全在产房中的应用,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医院的正当权益。医疗护理工作不仅是有高度技术特点,而且具有高风险性,所以,我们应强化风险意识、法律意识。通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学会遵照法律程序正确处理护患矛盾,避免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并切实理解其内涵,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时,时刻从法律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言行。

2.2 提高护士对产房护理风险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特别是产科技术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上级卫生部门经常来督促检查。产房是观察产程及接生场所,助产士肩负着母婴二代人健康安全,而产房工作节奏急、变化快、要求高,产房治疗、护理工作存在很大风险,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发生差错、事故与医疗纠纷,一定要重视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如果医务人员服务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解释,可以大大化解产妇和家属的不满情绪,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3 提升服务质量,防范护理纠纷

2.3.1 重视院内环境管理,包括医院的整体环境建设,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产妇处在一个良好的医疗氛围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不仅有助于产妇的康复,而且会大大减少同医务人员的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近几年来,许多产科不断改造产妇住室结构,使住院分娩的产妇享受温馨的家庭式环境服务,为产妇顺利生产提供温暖服务。

2.3.2 落实产房安全措施,服务质量落实到位。根据卫生厅产房服务质量标准,认真执行产科技术操作规程,避免住院产妇发生意外,如子宫破裂、产后出血、会阴 III度裂伤、新生儿重度窒息、院内感染等,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创造优质主动服务,把产科服务质量和巩固爱婴医院、执行母乳喂养措施落到实处,有效避免产房风险,保证产妇和婴儿的安全和健康。

2.3.3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目前,在产妇家属对医疗护理技术需求不断增高的今天,如果没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仅靠优质服务也不能满足产妇的需要。只有通过专业培训,提高助产士、护士的技能及整体水平,才能减少技术不过硬、观察产程缺乏预见性而引发的护理纠纷。

2.3.4 提高护理安全管理,减少产房产妇差错事故发生。产科安全管理,通过营造安全文化,使助产士、护士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防范意识明显增强,各项制度落实到位。4年来住院分娩 3 580例,抢救危重产妇 25例无死亡,住院产妇及家属对分娩满意率达 98%以上,抢救产妇成功率达 100%,婴儿抢救成功率达 99.9%,一般护理差错发生率从 2004年的0.8%下降至现在的 0.12%,住院分娩产妇每年平均递增20%以上。吸引不少周边乡镇产妇来本院住院分娩。护理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强化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应对能力,真正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有效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3 小 结

产妇安全管理,是护理安全观念对人们在安全活动、安全行为、安全环境、安全事物、安全原则、安全观点等的基本态度和观点的总和。护理安全管理使安全文化运用在产房中,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提高识别产房护理风险的能力,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降低产房护理缺陷,保证产房护理质量,是保证产妇及婴儿安全重要的一环。

[1] 李加列,宗雁宾.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47.

[2] 黄美珍,兰 香.安全文化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631.

[3] 张凤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A):67.

[4]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5] 刘红绢.护理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B):73-74.

[6] 吕式嫒主编.护理基础[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50.

猜你喜欢

产房助产士产科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