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0-04-07武志峰安玉杰

关键词:农业产业河北体系

杨 春,武志峰,安玉杰

(河北工程大学 图书馆,河北 邯郸 056038)

河北省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杨 春,武志峰,安玉杰

(河北工程大学 图书馆,河北 邯郸 056038)

从河北省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和总体要求入手,通过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概念和特征分析,指出了河北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

2007年 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一号文件”,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提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本文紧扣“一号文件”精神,对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河北农业问题展开探讨,立足河北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和总体要求,明确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河北农业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概念与特征

目前,学术界关于“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并没有统一定论,世界各国、各地区关于如何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的问题也尚未达成明确共识,只是结合本地实情,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功能、模式、路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些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概括地讲,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通常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业定位的问题,主要探讨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作用、功能目标、总体定位和细分市场定位、核心竞争优势等。二是产业布局的问题,主要探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功能协同。三是产业结构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横向看,农业内部各业务、各产品之间的关系,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之间的关系;从纵向看,农业产业链条各环节、各领域之间的关系。四是产业组织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农业市场结构的问题,包括格局、产业集中度、公共服务体系和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农业市场行为的问题,重点关注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包括品种、价格、数量、营销、国内外合作等;农业市场绩效的问题,重点关注产业绩效、行业规制和社会福利等。五是产业技术问题,主要包括现代农业的科技研发和升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

二、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滞后束缚农业发展思路

目前,河北农业产业并没有抛弃传统的以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导的狭隘的农业观念,大食品、休闲、生态等功能的大农业观念并没有很好的树立。具体讲,在地域上,仍然局限于农户或村庄,更大的范围视野并不开阔;在产业链条上,农业就是农产品生产的传统观念依然很强,产前、产后、产中的大产业观念不够完善,没有真正形成生态链和价值链相一致的产业链,加工龙头企业发育不足,致使产后环节薄弱;在产业培育上,传统的狭隘的产业体系界定改变不多,致使在高度专业化、社会化的基础上,发展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的能力不足。

(二)缺乏特色产业支撑

河北农业总体规模较小、效益较低。以河北农业2008年数据为例,商品产值最高的种植业商品值仅为1760.75亿元[1],在全国仅属于中等水平,而且,河北农业商品产值的绝对水平普遍较低,全行业和种植业等主要细分产业商品率相对较低,很大比例产出是满足行业内需求,生产效率和市场化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升。相比于荷兰“小国大农业”的高效农业模式,河北农业无论是规模、效率,还是农业在本国经济和世界农业中的地位都存在较大差距。从商品结构与出口结构看,主要农业商品未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态势和核心品牌优势,未形成主导国内外特定细分市场的产品体系,农产品出口总额和直接出口额较低,最高仅占全行业商品总值的 0.024%,主要出口产品绝对数额很低,基本处于零散发展状态。

(三)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

河北农业的产业形态单一,制约了产业链拓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从产业细分看,种植业和牧业占据河北农业的主导地位,在 2008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7%和 37%以上,产业形态比较单一,产业附加值总体较低,产业层级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产业升级看,农业服务业发展缓慢,年产值只有 175亿元,占比不足 5%,产业链较短,纯农业发展仍呈主导格局,也就是说,目前河北的农业发展仍然是就农业谈农业,依靠农业发展农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从产业前景看,农业增长潜力有限,农业总产值多年来在相近水平徘徊,2006年甚至出现较大幅度的滑坡,占据农业主导地位的种植业增长乏力,林业、渔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占比都持续萎靡,牧业发展相对较好,但增幅有限,亟需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产业发展潜力与后劲。

(四)市场结构不完善,发育水平较低

从理论研究角度和国外的成熟经验看,现代农业的生产和服务领域通常都为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并且受宏观政策面影响较大,产业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相对明显,比较理想的产业模式是寡头企业主导,竞争性企业从属的市场结构,以集约和优化产业资源,提升行业的竞争能力与服务水平,从河北农业的现状看,目前还是呈典型的垄断竞争格局,市场发育和产业重组的水平相对较低:一方面,河北农业企业多而小,国际性龙头企业几乎没有,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较少,缺乏占据行业领军地位的核心企业集群。市场集中度较低,产业的核心优势和竞争能力都不突出,而且大企业与小企业在市场定位、运作模式、竞争水平等方面没有本质区分和错位互补;另一方面,河北农业还存在诸如品牌建设滞后、市场经营手段单一、产业配套支撑不足等普遍性问题,限制了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强化和提升。

三、构建河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对策

(一)明确河北现代农业发展的多元功能定位

首先必须强化河北农业的经济功能。核心是要建立支撑和主导河北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体系、优势产品和服务体系,特色和精品农业的产值和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必须达到 80%以上,优势农业产品和服务必须占据国际或国内细分市场的主导地位.(第二是要提升河北农业的服务功能。核心是要完善河北现代农业的市场运作体系和行业性、区域性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河北农业的要素配置、资源集聚,市场服务和带动辐射功能,将河北建成为全国重要的市场流通地、行业集散地和配套服务地,提升河北农业的服务水平与功能层级,实现与周边区域的功能错位与战略协同,第三是要优化河北农业的生态功能,核心是要提升河北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优化河北农业的产业和空间布局,通过发展绿色农业和循环农业,减少资源消耗和大气、水体、上壤等环境污染.建立城市生态绿色屏障,提升城市生态文明程度。

(二)大力发展河北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发展是河北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应立足河北当地的优势条件,培育河北的农业主导产品,优化区域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和产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大田种植业、特色园艺业和特种养殖业[2]。在“一村一品”的发展中,努力培养一批特点鲜明、类型多样、竞争能力较强的专业村、乡、镇等,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能力、社会文化等集中连片地发展河北特色农业,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连接诸多产业链条,并通过各产业链条上经济主体之间的产业价值链与非产业价值链的与相互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产业网络,最大限度的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和培育特色品牌,努力形成品牌效用。

(三)优化河北农业区域结构

推进河北农业的区域专业化分工,在全省层面规划和构建四大功能板块,明确东北、西北、中部、南部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推动河北农业的区域功能互补和战略协同。实施“一市一业一品”工程,基于四大功能板块,进一步明确全省涉农市、县的细分功能定位,各市、县结合市场发展前景、本地资源文化特色和现有产业基础,重点扶持一个优势产业和一类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必须符合全省重点产业导向,必须占据市、县农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必须做好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协同。

(四)高度重视河北农业安全问题

首先要确保河北粮食稳定生产。重点做到:一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粮食生产基本面积和总体水平;二是优化粮食品种结构,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和科技扶持提高粮食作物商品率,提升粮食生产的效率效益;三是完善价格和配套政策体系,扩大对种粮农民补贴程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水平,增强公共财政对偏远山区和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力度;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完善粮食储备预警机制,第二要扩大跨区域农业合作。重点是加强河北与全国粮食主产区的产业分工与互助合作,鼓励河北本地企业走出去,利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和市场优势对口帮扶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推动河北东北、西北、中部和南部产业联动和优势互补,建立河北省域以外的重点产区、重点基地和重点项目,降低河北粮食生产的实际成本和市场风险,第三要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重点是加强和改善市场调控和监管,完善支农惠农和农业保险政策,保证蔬菜、肉类、水果、乳品等基本农产品市场供给和价格稳定。

总之,河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要在市场需求的指导下,以种植和养殖业为基础,以加工为中轴,以贸易为龙头,以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通过思路创新和农业功能的拓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全面提升河北省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1]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李炳坤.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J].农业经济问题,2007(12):4-8.

Suggestions on upgrade agriculture in Hebei Province with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YANG Chun,WU Zhi-fen,AN Yu-jie
(Library,Hebei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38,China)

This article,starting with the basic trend and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has deeply analyzed basic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n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 in Hebei Province.And it has also put for 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building of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 in Hebei Province.

modern agriculture;industrial system;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F320

A

1673-9477(2010)03-0013-02

2010-04-20

2010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 (编号:20100216)

杨春 (1963-),男,河北磁县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检索教学与参考咨询。

[责任编辑:陶爱新 ]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河北体系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孙婷婷
农业产业的改革与创新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