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革”结束前后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理论地位
2010-04-07张文化
张文化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室,河南 郑州 450007)
论“文革”结束前后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理论地位
张文化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室,河南 郑州 450007)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形成历史起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割断理论发展历史联系的空降物,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辛探索的理论准备和理论孕育过程。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前后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作了必要的理论酝酿和理论准备。
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理论酝酿;理论准备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但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形成历史起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割断理论发展历史联系的空降物,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辛探索的理论准备和理论孕育过程。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前后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作了必要的理论酝酿和理论准备。
一 问题的缘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命题自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后,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起点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和争议。当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始于毛泽东从1956年开始的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如杜鸿林、邹昆辉等部分学者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端和初始形态。“如果将毛泽东思想排除在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成了不知从何而来的空降物。”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者和奠基人[1];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徐崇温认为,不管从逻辑上还是从内容上,毛泽东思想以及毛泽东从1956年开始的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都不应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一是因为,中央文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所作的多次概括都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从来没有把毛泽东思想包括在内。二是因为,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一回事。无论在时代背景、历史和现实根据以及理论基础等方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有所不同的。[2]
按照第一种观点,在“文革”结束前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就应该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按照第二种观点,在“文革”结束前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就被排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外。二者都未能准确界定“文革”结束前后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理论地位。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而言,虽然其形成的历史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但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23年,却是其重要的准备和孕育时期。这一时期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初步探索阶段。党的“八大”前后以及在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错误的过程中,毛泽东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的积极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二是直接酝酿阶段。1975年全面整顿期间,邓小平提出的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了必要的理论酝酿;三是重要准备阶段。从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本文主要就后两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前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及其理论地位作一粗浅论述。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理论酝酿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国民经济因社会动乱的破坏而急剧恶化,生产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遇到严重困难。林彪事件后,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开展了近两年的对极“左”思潮的批判和对各项工作的整顿,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四人帮”的反对,整顿工作被迫中断,刚刚有所好转的国民经济重新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地区和单位的领导班子再次陷入瘫痪。面对社会再次出现的动乱和国民经济严重下滑的局面,毛泽东希望在坚持“文化大革命”的前提下实现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已于1973年第二次复出,并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邓小平,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进行全面整顿。
这次整顿是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以整顿铁路为突破口,以整顿工交战线为重点,以整顿经济工作为中心,以党的整顿为核心的全面整顿,涉及到工业、农业、军队、科学、教育、文艺等各个方面,经历了一个从点到面、从局部到全部的全面铺开的过程。这次整顿,虽然因1975年11月下旬发动的“反击右倾翻案风”而夭折,历时甚短,但成效显著,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国民经济由停滞、下降转向回升,工农业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在全面整顿中,邓小平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思想
1974 年下半年至1975年初,毛泽东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情况,先后作过三条指示,即: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反修防修;希望社会安定;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邓小平巧妙地把三者联系在一起,并指出这三条指示互相联系,是个整体,“这是我们这一时期工作的纲”[3]P12。在整顿中,邓小平把贯彻的重点放在了实现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后两项指示上,他说:“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3]P4。大局就是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我们有好多事要办。国际方面的斗争,事情很多。国内也有许多事情要做,特别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3]P12邓小平把经济建设提到“纲”的高度,强调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突出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
(二)关于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思想
针对“文化大革命”在宣传毛泽东思想上的庸俗化、形式化倾向,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有丰富的内容,是完整的一套,怎么能够只把‘老三篇’、‘老五篇’叫做毛泽东思想,而把毛泽东同志的其他著作都抛开呢?怎么能够抓住一两句话,一两个观点,就片面地进行宣传呢?割裂毛泽东思想这个问题,现在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恐怕在相当多的领域里,都存在怎样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毛泽东思想紧密联系着各个领域的实践,紧密联系着各个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方法,我们一定要全面地学习、宣传和实行,不能听到风就是雨”[3]P36-37。
(三)关于搞好安定团结,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加强党的领导是关键的思想
邓小平针对当时相当一部分地方党的领导没有建立起来,党的领导削弱的状况,提出了整顿党的任务,特别是在党的领导和党的作风方面进行整顿。他说:“搞好安定团结,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把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发扬起来,坚持下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3]P12“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整顿的核心是党的整顿。只要抓住整党这个中心环节,各个方面的整顿就不难。”[3]P35要通过整顿,建立敢字当头的领导班子,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党性,反对派性,把毛泽东同志树立的党的优良作风发扬起来。“党员要按照党的章程办事,遵守党的纪律,不能搞宗派主义,树山头、垒山头,”[3]P13要切实加强党的团结。
(四)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思想
在讲大局思想指导下,邓小平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的发展思路。他指出:工业发展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反过来又支援工业,这是个加强工农联盟的问题……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出口。”“要争取多出口一点东西,换点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回来,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整顿企业管理秩序,抓好产品质量,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建立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人们的积极性。[3]P28-31要加快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研工作要走在前面,“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3]P32。“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3]P34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给有培养前途的科技人员创造条件。
整顿期间的这些思想,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全面整顿,一方面,是对“文化大革命”有限度的拨乱反正,是力图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把“文化大革命”中被颠倒了的思想理论、政策是非加以澄清;另一方面,是改革的最初试验,是在“文化大革命”条件下以重新确定国家的奋斗目标、根本任务为基础,试图扭转政治方向,使中国转入经济建设轨道的努力。这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说:“拨乱反正在一九七五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触怒了‘四人帮’。”[4]P81“说到改革,其实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凡是这样做的地方都见效。”[4]P255
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体现了在整顿中继承和在改革中创新的统一。全面整顿的实践为随后的改革开放积累了经验,在全面整顿中体现和提出的上述思想,虽然还不系统,有些甚至是针对经济领域的无政府主义现象,进一步强调经济的集中和统一,维护计划经济体制的,但邓小平后来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思想已在这里酝酿和萌芽了。如:把经济建设提到政治的高度,强调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实际上已经提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强调要把毛泽东思想与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是后来形成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最初表述;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各项政策,形成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把扩大对外交流作为一个“大政策”,加快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根据“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3]P30。在待遇上有所差别,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恢复和健全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这些思想,已经提出了摆脱动乱、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总之,这些思想虽然还不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但却是这一理论的深刻酝酿,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雏形。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准备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使党和国家获得了重新走上正确发展道路的契机。但由于10年内乱和“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又出现了徘徊的局面。1977年7月第三次复出并恢复了在1976年被撤销的全部职务的邓小平,为扭转这种局面,积极支持和引导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努力促进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在从恢复工作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强调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思想
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多次强调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我们应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3]P42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3]P11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3]P126“总结过去的经验,分析新的历史条件,提出新的问题、新的任务、新的方针,”[3]P118切实加速前进的步伐;就是要恢复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二)关于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个大局转变党的工作重心和工作作风的思想
邓小平指出:“在二十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3]P85-86安定团结,稳定局势,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和国家的大局。处理任何问题,都要从大局着眼,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工作作风都应该有相应的转变。”[3]P96-97
(三)关于生产力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的思想
邓小平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3]P128
(四)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教育和科技搞上去的思想
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3]P86-87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教育和科技入手。“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3]P128“要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我们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3]P111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意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尊重教师,奖励在科学研究上有成就、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为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创造条件。培养好的风气,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争论。不同学派之间要互相尊重,取长补短。
(五)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思想
邓小平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3]P135-136“要加大地方的权力,特别是企业的权力。企业要有主动权、机动权……企业应该有点外汇,自己可以订货,可以同国外交流技术。”[3]P131“中国在历史上对世界有过贡献,但是长期停滞,发展很慢。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3]P132同时,邓小平还把引进先进技术与企业改革结合起来,他说: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后,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先进的定额来管理,也就是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一句话,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3]129-130
(六)关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思想
邓小平指出:“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3]P101按劳分配,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任何人对四个现代化贡献得越多,国家和社会给他的荣誉和奖励就越多,这是理所当然的。”[3]P136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发展经济工人要增加收入,这样反过来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农业也是一样,增加农民收入,反过来也会刺激农业发展,巩固工农联盟。”[3]P130
1978年12 月13 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是上述思想的逻辑发展和集中体现。在讲话中,邓小平针对当时全党面临的几个迫切问题,着重指出:“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3]P140-153这篇讲话明确了党在今后的主要任务和前进方向,实际上成为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和根本指导方针。以这篇讲话精神为指导,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由此可见,邓小平在第三次复出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理论探索,不仅大大深化了1975年全面整顿时期的认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路,而且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作了必要的思想和理论准备。对此,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1月16日曾予以高度评价,他说:“粉碎‘四人帮’以后三年的前两年,做了很多工作,没有那两年的准备,三中全会明确地确立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是不可能的。所以,前两年是为三中全会做了准备。”[3]P242
总之,经过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23年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理论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历史起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1]杜鸿林.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J].天津学院学报,2007,(2).
[2]徐崇温.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2).
[3]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校:周 欣)
A
1673-2219(2010)09-0125-04
2010-05-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项目编号07AKS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文化(1966-),男,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