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青少年素质培养浅析
2010-04-07秦娟
秦娟
(河北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9)
网络与青少年素质培养浅析
秦娟
(河北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9)
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媒体,它对人的素质培养尤其是青少年素质培养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任何一种传统媒体。它的出现将有助于青少年学习观念、平等意识、全球意识、效率观念、奉献精神的培养及人际交往、求知途径的拓宽等。针对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网络; 青少年; 素质培养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依托。”在这里强调了人的素质的重要性,告诉我们青少年素质高低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
人的素质,不外乎业务素质、精神素质两方面。业务素质包括业务知识量,业务知识的探求、索取、吸收、接受和运用能力等;精神素质包括学习观念、平等观念、全球观念、效率观念、价值观念、互助精神、现代意识以及思维方法和认识、分析、鉴别事物的能力,另外还有抗挫折能力等。一般而言,传统的社会影响不外乎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大众媒体这四种社会机构。而大众传媒对人的素质培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媒体传播的手段和样式发生很大变化,它与传统媒体形式、内容特别是传播方式上有着很大区别,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认真分析研究传统媒体和网络对青少年素质培养的影响是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一、传统媒体对青少年素质培养的影响
传统媒体一般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四大类,这些媒体对一个人的影响尤其是思想观念的影响是很大的。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影响对接受者是单方面受控的,因为这些机构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可以进行人为的控制,可以实行“文化壁垒”。如果把这些机构作为施教者,把接受者作为受教者,施教者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设出种种条件对受教者施加外力的影响,按照施教者的需要塑造受教者。例如,限制某书某刊在某一级别、某个社会阶层发行,允许或不允许阅读,又如某些影视节目规定为“少儿不宜”等,可以肯定地讲,这样做有利于舆论控制、舆论导向,可以有效地贯彻活动的目的性,对于提倡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对于精神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青少年的眼界,束缚了青少年对事物认识的思路,同时也容易扼杀青少年的某些天性和创造性,各种观念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受到限制。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与发展,这种现象将很快成为过去。
“即时新闻”这个新名词已经在新闻界广泛流传。在网络媒体滚动发布即时新闻的影响下,传统媒体播报新闻的速度明显加快,广播、电视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几乎实现了同步。
二、网络对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继四大传媒之后,近几十年电子媒体的发展使世界进入了网络时代。电子图书、电子辞书、电子邮件、互联网悄然而迅速地发展,这些现代媒体的存在和发展,对人类素质培养的影响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网络发展之迅速,更新周期之短,开放程度之高,令青少年惊奇的同时,又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与此同时,网络也在悄然地改变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网络对青少年素质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有助于学习观念的树立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种知识在快速更新,作为青少年,只有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已经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了。“媒体竞争的焦点是内容,内容越多、越全,覆盖面越大。互联网由于不受版面限制,无疑在信息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一些大的外国网站的内容,几乎包罗万象,极为丰富,既有新闻,又有相关资料、各种服务性信息,还有多媒体信息。国内大型网络媒体如人民网、新华网等,由于有国家扶持,不断加大投入,其覆盖能力也迅速增强,基本上可以说做到了“一网在手,通晓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使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一种紧迫感。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这里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使得不甘落后于时代的青少年,不得不认真地学习,不得不时时更新知识,拓展思路,丰富自身。
2.有助于平等意识的增强
“据调查显示,中国2650万网民中,79.8%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思维最活跃,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给他们发表见解的场所。”隐匿性是网络的一大特征,在网上,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有多么显赫的地位,大家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活动。在网上,“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信息,在这里,数千年来的等级制度真正被打破。论坛上,大家公平地讨论问题,无拘无束地发表见解,使人们逐渐漠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青少年的自身价值在这里得以实现,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平等意识在活动中增强。这一素质的形成,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3.有助于全球意识的强化
由于地域不同,语言有别,人们长期居住在一个生活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因受种种条件如交通工具、通讯设备、传媒方式等的限制,使得人们的某些观念受到局限。而互联网的出现,就使得人们的眼界豁然开阔。互联网是世界性的电子空间,Internet连接了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网络,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我们每个人则变成了地球村里的“村民”。由于网络没国界,出入境无须办理手续,更不须等待哪级机关的审批。因此,在网络上不同国域的网民的联系变得十分便捷。鼠标一点,你就可以足不出户访问国外网站,与素不相识的外国人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流不同的看法和意见;网上一个帖子,可以引来不同地域的人的反响,这对于培养青少年的全球意识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4.有助于效率观念的养成
网络在当前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快捷、同步、使用简便。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将世界各国和地区连为一体,形成一种全新的信息系统,高速传送和处理大量数据、信息和知识,网络媒体滚动发布“即时新闻”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几乎实现了同步。青少年在这种现代技术面前,对效率会有具体的、突出的感受,会深刻认识和体会效率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从而增强效率意识。在处处充满竞争的今天,效率观念是青少年今后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质。
5.有助于奉献精神的培养
人们在生活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急需求助的事情,用传统媒体求助,反响是会有的,但往往效果有限。而在网上发布一个求助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很大范围甚至是世界范围内马上为网民所知晓,并得到来自不同地域朋友的帮助。当你受到这种帮助时,你就会更加热爱社会、激发爱心;帮助了别人,你的精神就会得以升华。这些网上活动会使青少年的道德趋于崇高,这些事例会促使青少年的奉献精神得到培养和发扬。
6.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网上信息纷繁复杂,青少年网民每天面对如潮而来的信息,这就要求他们要对这些信息进行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识别出信息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当然,现实中不少青少年网民遇到过不速之客的攻击,可能上过当、受过骗,但是,他们会在挫折后而不断地总结经验,加之学校、家庭的教育引导,他们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会不断增强。
7.扩大了人际交往的空间
网络可以便捷地传送音、像、文字,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聊天室轻松愉快,BBS的讨论自由,为人际交往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互动性的立体途径。青少年在网上可以不受约束地和任何一个地方的、互不相识的、具有各种身份的人相互交谈。网络的这种开放性、互动性使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途径变得多样化,提高了青少年的交际能力,使他们的交际空间更加广阔。
8.拓宽了求知途径
网络对人们生活的介入,将促进人们广泛地接受多方面的信息,丰富头脑,拓宽知识。通过Internet,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电子邮件、WWW信息查询与浏览、电子新闻、文件传输、语音与图像通信服务等功能,网络每时每刻都在向人们传播着超越传统、超越国界的新的文化和信息。网络远程教育给人们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可以使人们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所有这些都会使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少年的视野、知识结构等大大超过传统媒体所局限的圈子,接受知识的途径大大拓宽。青少年可以在网上获取到前所未有的丰富知识。
总之,网络对青少年的素质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素质教育来讲是一个新的机遇,但同时网络的消极作用也为青少年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网络对青少年素质培养的消极作用
网络时代是信息大开放时代,人人都可以参与。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从表面上看,信息是开放的,大家是平等自由的。其实不然,正如钱其琛所说,信息“虽然在表面上是自由发布,自由接受,但终究是谁的钱多,谁就有更大的能力来发布自己的信息,它整合了发布的网络,当然它的发言权就大,声音就高,听的人就多,它的影响就大,所以信息也有霸权……只要能快,能先入为主,能做到铺天盖地,就形成一种巨大的可怕的力量……这就是主导媒体,塑造舆论,就是渗透、影响,就是抢占先机”。而网络发达的国家正是西方发达国家。据有关资料表明,对因特网上输入、输出信息量统计,中国仅占0.1%和0.05%,而美国这两项指标都达到85%以上,它们在网上占着绝对优势。因此,它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把它们的文化、意识,它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会向其他国家的人们进行灌输。正像德国法西斯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说的“谎言重复一千次就可以成为真理”。垄断网络的西方国家,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会全力地、不厌其烦地进行它们所需要的宣传。如在网上大量发布反动言论,反华游戏,宣扬暴力色情内容等。因此,网上内容良莠不齐,这就会使一部分青少年的基本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受到负面影响,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会严重损害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对这些负面影响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如果放任自流,其负面效应是不可低估的。
四、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我国就已有2000多家报纸、8000多家期刊、290多家广播电台、420多家电视台的网站进入了国际互联网,从而使得我们的传统媒体一步到位实现了跨国界的“全球化”传播。为了从机制上对网络新闻源进行细致的规范,国家2000年就颁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通过限定从事网络新闻业的主体资格来实现网络新闻的舆论导向,从根本上杜绝负面信息的出现。
目前无论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欢迎,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改变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此,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一点问题就否定网络、否定青少年,而是要积极进行引导,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传递方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发挥其对人,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青年“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狠下工夫,既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又积极陶冶文明素养;既努力增加知识积累,又积极加强品德修养;既努力锻炼强健体魄,又积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定地占领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青少年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明辨是非、坚定立场,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5-04.
[2]胡全良.论媒体革命的影响与对策[J].军事记者,2001,(11).
(责任编辑 陈 蕊)
2010-03-19
秦娟(1983-),女,广西桂林人,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B844.2
A
1008-469X(2010)03-0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