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0-04-07张新民
张新民,吴 民,黄 远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81)
影视动画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新民,吴 民,黄 远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81)
影视动画产业是振兴我国民族文化大力发展的产业,专业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产业链条中处于重要位置、为影视动画产业发展提供主要人才支撑的高职高专教育,应准确认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影视动画人才,促进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
影视动画;人才培养;对策
影视动画产业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一方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直接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为影视动画产业发展中重要一环的教育事业,肩负着为影视动画产业发展输送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近年来,各级各类院校根据国家和地方影视动画产业总体规划和政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然而从实际办学效果来看,却并不乐观。
一、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概况
影视动画产业是振兴我国民族文化必须大力发展的产业,既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富含着巨大商机和活力,也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产业。近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影视动画产业的举措,将影视动画产业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科技项目之一,广电总局2004年出台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我国“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将影视动画产业确定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九大重点领域之一。国内许多地区和城市也已将影视动画产业作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给予极大关注及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地区和城市竞争力。由此,在国内不断促进文化产业市场稳定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掀起了一股振兴民族文化、大力发展影视动画产业的浪潮,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快步迈入数字技术商业化和网络互动娱乐市场化的发展轨道。
表面上看,我国影视动画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我国影视动画产业似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但从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实际效果来看,想要进入“快车道”似乎还有相当长的“辅路”要走,尤其要先准备好“车子”。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影视动画产业一方面依然未形成完整有效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现有的影视动画产业链条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较为突出的是合格的影视动画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跟不上,制约着影视动画产业的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
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建设情况
作为与影视动画产业密切相关的教育事业,在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影视动画教育的发展更加迅猛。全国设立的影视动画或数字艺术等相近专业的大专院校,从2005年的237所发展到2007年的447所,短短两年时间几乎增长了一倍,在校生规模将近50万人。与此同时,社会上各类与影视动画相关的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开办起来,设立影视动画或数字艺术等相近专业的各级各类院校与各种培训机构合起来总数已超过了1300家,可以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总体上看,我国影视动画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过了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程度。
高职高专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技能型人才,走产学研道路”为鲜明特点。在全国影视动画教育迅速扩张中亦不甘落后,无论在发展速度上,还是规模上,都与其他各级各类院校不相上下。然而,我国飞速发展的影视动画产业与影视动画教育,给众多业界人士带来的却是让人尴尬的局面:大量影视动画片的播出目前依然主要靠进口,民族影视动画产业较国外仍然相对落后;全国影视动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已近10万人,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高校培养的影视动画人才并不能顺利进入影视动画行业中,真正从事影视动画行业的学生寥寥无几,合格的影视动画人才依然短缺。
三、影视动画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剖析
影视动画教育与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各级各类的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几年来,各级各类设立影视动画类专业的院校确实为影视动画行业培养了一批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但与取得的成绩相比,影视动画教育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更不能被忽视。主要问题有:
1.在影视动画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模式方面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
各级各类设立影视动画类专业的院校,在培养什么样的影视动画人才、所培养的影视动画人才应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及怎样培养等方面,在专业设立之初,绝大部分院校缺乏对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及我国影视动画产业未来发展要求作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不能较准确把握影视动画行业人才需求的类别和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盲目克隆照搬其他院校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导致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对影视动画人才的需求上不对接,学生无法顺利就业。
2.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水平不高,数量不足
由于影视动画产业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一批高素质的影视动画人才储备。一方面,影视动画专业办得早且好的院校向社会提供的影视动画人才的数量非常少,无法保证向设立影视动画类专业的院校提供足够的、优秀的专业教育教学人才;另一方面,很多院校的体制限制了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流动,具有丰富实际操作经验的行业人员由于学历或者其他原因进不了院校。另外,近年来影视动画类专业的迅速膨胀更加大了师资的缺口。因此师资水平不高、师资数量不足是设立影视动画类专业绝大部分院校存在的普遍问题。
3.在实训基地条件建设上,力不从心,难以保障
由于影视动画专业所需教学设备的特殊性,有相当一部分设立影视动画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在这一专业的教学经费的投入上往往力不从心或心有余悸,也有个别高职高专院校对这一专业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不愿意对其进行大量投入。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上来的高职高专院校,在这方面更是显得先天不足,这些院校为了尽快达到办学水平合格的高职高专院校,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因资金缺乏,导致对影视动画类专业的设备投入力度不够,往往捉襟见肘。总体来看,绝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这一专业的实训设备实施建设条件上停留在低水平的应付上,最终导致高职高专院校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得到硬件设施的有力支撑。
四、影视动画专业建设对策探讨
高职高专院校要做好影视动画专业建设,必须重点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几个主要因素。
1.实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定位”
影视动画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有自己的一套产业链,包括创意策划、编导、制作、商业策划运营、教育培训等,作为现代信息化社会下的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重要文化产业,必然带来与产业链对应的岗位和技术的细分,影视动画产业要获得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必须要保持合理的人才结构,既需要有擅长创意策划的精英,也需要有善于商业策划运营方面的人才,更需要有数量庞大的、具有较高技能的熟练制作人才。
作为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影视动画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上选择“差异性定位”宜从四个层面上加以考虑。首先,要考虑人才培养层次上的“差异性定位”。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社会培训机构,它们在自身的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条件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和不同,所以必须首先从院校自身特点去选择影视动画产业链中适合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那一部分,实际工作中避免出现向上竞争不过本科生、向下竞争不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现象。其次,要考虑人才培养区域上的“差异性定位”。由于地区间文化背景、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别,影视动画产业在我国区域间的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院校所处区域及毕业生将要服务的区域的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程度和对人才的需求去谋划人才培养的定位。再次,要考虑人才培养院校间的“差异性定位”。即便在人才培养层次、院校所处区域或毕业生服务区域上都相同的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还要考虑自身的师资、教学设施条件等内部因素和周边兄弟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外部因素,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合理地选择“差异性定位”。最后,要考虑人才培养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定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素质各不相同,学生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制定上要尽可能考虑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专业不同方向的各种技能,也要尽可能地采取“差异性定位”,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2.建立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院校角度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高职高专院校要尽可能引进企业因素,建立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企业因素是指高职高专院校与影视动画企业合作办学,这种合作办学的深度与广度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可以由点及面、由浅入深,最后达到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
(1)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校企共同建立符合岗位要求和企业生产要求的课程内容和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调研中的优势和作用,准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企业参与整合课程,制定出既符合企业生产实际、又便于教学组织实施的教学与生产合一的课程和课程体系。此项工作宜由院校专业带头人牵头,专业教学团队和企业有关人员参与,依据企业工作任务和生产工作流程,共同完成对人才培养规格、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标准及教学方式方法等的制定。同时要按照岗位要求和工学结合的思想,完成相关课程配套教材的建设。
(2)以影视动画项目为纽带,院校教学活动和企业生产活动同步进行。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在院校教学活动方面,即:院校要将企业真实的影视动画项目引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按照企业和市场的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同时完成院校的教学任务和企业的生产任务,即教学活动与生产活动同步进行,既减轻了企业的制作成本,又增加了学生的实战锻炼机会。教师和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教师既是教师,也是企业管理人员,学生除了是学校学生身份以外,也是企业的员工,院校与企业共同商定对教师与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教师和学生接受院校与企业的共同管理与考核,其中影视动画项目的完成质量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和学生学业考核与奖励的主要依据。这种机制在加强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接受到市场的锻炼,积累了工作经验,提前与社会接轨,有利于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有助于顺利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
(3)成立工作室,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实战机会。在校企不能深度融合的情况下,高职高专院校影视动画专业可以考虑成立工作室,发挥专业师生制作、研发影视动画作品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多种渠道从影视动画行业、企业、政府机构等方面积极寻找承揽一些制作难度小、工作量不大、零散的影视动画制作项目和进行影视动画项目研发,把影视动画市场上的要求搬到学校里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锻炼机会,并将制作的过程和体会整理总结成案例,应用于今后的教学。
3.组建一支专兼结合、校企共用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影视动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合格影视动画人才的软件保障,教师的数量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水平和质量,所以应尽快组建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掌握影视动画前沿制作技术的教师队伍。
(1)在产学结合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吸收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力资源来补充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上的不足,尤其是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不为院校所有,却为院校所用;另一方面,通过引进真实的影视动画项目,院校的教师也会在实际的产品生产中得到锻炼,尽快成长起来。从而形成一支校企共用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2)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教师的再培养。随着影视动画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自身需及时“充电”。一方面,根据教师自身特点,积极营造内部激励环境,促进影视动画相近专业教师迅速转型;另一方面,建立校外交流平台,帮助教师摆脱“专业教师少、教学任务重、疲于完成教学任务和孤军作战”的现状,加强本校教师与兄弟院校教师、业界人士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理论和实践经验。
(3)发挥产学合作在用人上的优势,加强优秀专业人才引进。院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必然在人才引进方面形成优势。由于院校和企业的捆绑,院校在人才招聘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院校+企业”模式取得的效果是,院校优于一般的院校,企业优于一般的企业,一举双赢,这将有利于吸引业界优秀人才到团队工作,形成一种自然的用人激励机制,不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双师结构教学和工作团队。
4.建设一批校企共用、校校共用的高标准的影视动画人才培养基地、技术研发基地、产品孵化基地和产品生产基地
影视动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合格影视动画人才的硬件保障。制约高职高专院校影视动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因素是设备投入费用较高,院校力不从心。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两条途径:一是校企共建,校企公用。在产学合作的基础上,院校和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共同投入,共同使用。对院校来讲是人才培养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对企业而言,是产品孵化基地和产品生产基地。即院校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完成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在产品孵化和生产的过程中协助了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师的锻炼,既发挥了院校学生团队规模优势,缩短了企业影视动画产品制作周期,降低了制作成本,又发挥了企业设备、技术等资源上的优势和市场触觉作用,保证了高职高专院校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所需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这种结合实现了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共享,发挥了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总体上均摊了投资风险,提高了双方的投资收益,实现了企业生产和院校人才培养的“双丰收”。二是校校共建,校校共用。在校企合作不能解决的方面,地理位置相对便利的院校之间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通过商讨考虑交叉建设,共同使用,资源共享,这样既可以保证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也利于院校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五、结束语
我国现阶段的影视动画教育与影视动画产业的需求并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对接,在国家和地方影视动画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既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机遇,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定位”是解决困难和挑战前提,采取多种途径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困难和挑战的根本途径,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合格影视动画人才的两个重要保证。
[1]吴民等.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产学研结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时空,2008,(8).
[2]於水.影视动画短片制作基础[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3]黄心渊等.3dsmax高级编程——使用脚本制作动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王晓红.电视画面编辑[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5]黄峻编著.3dsmax6白金手册[M].北京: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陈 蕊)
G712.0
A
1008-469X(2010)03-0077-04
2010-03-25
注:本文为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影视动画专业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批号:2009014)的研究成果之一。
张新民(1968-),男,河北承德人,讲师,高级采购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教育教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