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模糊的几点认识

2010-04-07王勇鹏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王勇鹏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 410138)

对当前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模糊的几点认识

王勇鹏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 410138)

由于传统德育观念的束缚和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的偏差等多重原因,当前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地位整体上看是比较模糊的。集中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管理工作者、德育工作者等其他人群的混肴,这必然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人们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身的科学性建构起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独自体系。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地位

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心理健康概念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备受重视,目前也已逐步渗入到诸多行业和人群,比如现在众多公安院校都在为众多师生(尤其 是学生)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便是其中一个明证。但纵观我国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总体上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热情可嘉。但学校相应的教育支持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引领相对滞后,这样导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地位的模糊化与飘忽不定。

一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模糊的现实表现

角色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是指某一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适当的位置,被该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1]某一角色产生之后,角色的行为规定就要相对固定,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如果角色的规定过于宽泛或者不固定,就会产生角色模糊;如果所扮演的两个以上角色不一致,就可能产生角色的冲突。目前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就是一个比较模糊甚至冲突的角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些公安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仅仅视为管理的一部分而就地取材,安排学生管理人员(如指导员、大队长)兼任心理咨询教师;一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主任就是学生处长或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甚至可能是团委书记,从而突出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管理者角色的混肴。更有趣的是一些省教育厅每年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向来就是向各个学校的学生处发通知,而从未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发出组织邀请。

二是一些公安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工作的一部分,要么是挑选一部分优秀的“两课”教师(或其他德高望重的教授、老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么采用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比如说他们更多地相信传统道德说教的力量而对前来寻求心理帮助的学生大肆说教,更多地占据心理互动中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前来求助学生心理的主体性等。从而突出地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或德育教师的角色混肴。

三是目前公安院校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地位的模糊化。这实际上与上述两点是密切相关的。由于管理者或德育者大量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方面是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可以隶属于其他部门工作之中的,因此也每必要组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正因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地位之不足,学校也不会花大力气引进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外面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也不会进来,从而造成目前公安院校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大量缺乏,同其他专业教师的专业地位相比较。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几乎没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地位。比如说,一些公安院校心理咨询教师虽都属于心理咨询室这个机构,但往往都没有像其他业务教师所拥有的教研室业务研究机构,并且心理咨询室这个机构也往往是隶属于某一行政机构,也不能向其他管理部门拥有相对自身的独立性,自身的独立性非常有限。

二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模糊的可能后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决定了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培养公安合格人才的重要性与独特性,因此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的模糊化必然用意引发心理咨询教师的角色冲突,严重削弱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降低培养人才的质量。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模糊可能极易引发教师的角色冲突。一方面容易把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管理者推想尴尬的境地,妨碍他们作为管理者处理学生问题的客观性、果断性,妨碍他们对学生纪律约束的坚定执行。例如:在公安院校往往实行警务化或军事化管理,非常强调学生的严明组织纪律性,一当遇到学生纪律方面的问题,作为管理工作者往往会从学校大局出发看问题,要维护学校的声誉和正常运转的秩序,坚持按纪律、按规章处理,突出集体第一;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则可能要求从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健康水平出发看问题,着重探讨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与心理干预策略,它强调的可能是因人而异和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这样面对同一个学生,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管理者便将会发生行为决策的角色冲突。另一方面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同样可能面临上述类似的角色冲突。比如说,同样面对品行不良、活泼多动、学习困难的学生,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运用伦理、价值判断来面对这些学生,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则应更多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规律,运用心理科学方法来处理这些问题,二者兼任的角色便可能产生冲突。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模糊可能极大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一方面,角色的模糊可能使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发生偏移。比如说,不少学生心理问题并不是疾病的模式,而是与环境分不开的,属于生态学的模式。学生的某一心理危机可能正是由于与管理者的冲突引起的,管理者本人可能正是需要心理干预的对象,但由于“当局者迷”的缘故,兼任管理者的心理咨询教师可能对本应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本人并不清楚;或者本人缺乏正视问题的勇气与智慧,这样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内容体系自然难免发生偏移,从而削弱心理教育的实效。另一方面,公安院校心理咨询教师角色的混肴可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体系发生偏移。比如说兼任管理者的心理咨询教师可能更习惯于简单命令、直截了当、快速高效的方式,习惯于居高临下、层次分明的主体方法;兼任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咨询教师可能熟练于是非分明、非好即坏、非善即恶的伦理、价值标准,熟练于多说、多灌、多教的常规教育手段;从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所力倡的平等、民主、尊重个体的理念,所追求的言说、沟通、互动的方法体系,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体系发生偏移,严重削弱心理教育的实效。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模糊可能影响到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性的认识。上述非经过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的管理工作者、德育工作者也可兼任心理咨询教师的现象,将直接会给予大家一个印象:心理健康教育原来是其他众多人群也可以担任的普通工作,甚至其本身就是其他部门工作的一个部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独特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体系可能被曲解甚至被消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也将丧失殆尽,它的科学地位也将无从谈起。这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危害也将是致命的。

三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模糊的原因解读

为什么目前公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会产生如此严重的角色模糊甚至角色冲突呢?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程度还不够成熟,尚未引起社会教育理念的相应变革、教育管理体系的相应支持,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不明显,心理咨询教师的角色也就相应模糊化。

目前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引领性不强,这直接冲击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地位的认识,自然极易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的模糊化。一方面,目前公安院校还非常缺乏适合自己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理论与方法。鉴于公安院校也是学校,我们目前更多地是借用其他高校心理咨询的经验来知道自己的实践,当然这应当是一种正确、有效的方法。但毕竟公安院校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育人的环境是有其独特性的,我们应还要拥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教育理论与方法体系。虽然近年来因为警察队伍中陆续出现2000年河南禹州刘德州、杜书贵暴力事件、2001年陕西某派出所新任教导员张争振自杀事件、2002年陕西某治安科长向卫国恶性事件、2009年湖南衡阳特警段俊义自杀事件等的缘故,警察的心理健康受到关注,深圳市早在2000年就率先为民警开通了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全国不少地方组织了对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可从整体上看,我国还非常缺乏警察心理健康指标体系、教育方法体系的建设,目前大多数心理服务仅仅只是对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了解或者干预,虽然对民警心理健康的帮助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但缺乏对普通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引领作用。因此,我们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引领力量非常薄弱。比如说:我们该怎样以健康民警的心理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以培养出合格的预备警察,如果这个问题都不能清楚的回答,当然也就难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德育、管理相混肴的可能。另一方面,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还不够高。现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即使是心理专业出生的,他们的从警实践经历却非常缺乏,对民警的心理健康实际缺乏有效了解,因此他们更多地也就是按照一般的心理教育理论对学员进行教育、对民警进行心理干预,容易使人产生不太切合警察心理实际之感或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不强的印象。有些有过多年从警经历的老师来进行心理服务,但因本身心理专业素养的缺乏,他们所为又容易给人在做思想说教之嫌。这样,既没有专业理论的强力引领,又没有专业化的队伍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地位当然也就飘忽不定甚至岌岌可危,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模糊也就在所难免。

此外,学校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势又在实践中更加模糊化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性地位或角色地位。由于我们一贯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方针,我国各级学校都有一个庞大的德育系统,它承担着管理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功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由于社会发展的急剧变化,传统的德育体系受到了强大的挑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被引进了各级各类学校。由于上述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程度的制约,加之德育的过于强大,从一开始,心理健康教育便就屈服于德育的权威之下,心理教育往往被视为德育在新时期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与武器,于是心理教育的目的仍是要解决学生的品行问题、价值伦理问题等,因此学生工作部门非常热心心理教育工作,都要力争把心理咨询室设在学生工作处,学生处长或分管校长也非常乐于担任心理咨询室主任。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与管理者、德育者混在一起,角色模糊也应运而生。实际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本质的不同,他们这样一模糊。不仅与德育无所裨益,而且更加伤害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地位;他们这样一热心,实质上是令德育与心理教育都伤心的举措。最有力的说明就是目前全国各级学校学员的道德并未因众多心理咨询室的建立而得到明显提高,众多需心理求助的学员不太信任自己所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而宁愿跑到外面或网上或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寻求心理帮助,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对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隶属于德育的处境进行沉重地反思吗?

四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模糊的出路设计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模糊的现状,既反映了我们现行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中某些教育理念的陈旧,也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低效,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相应改革、构建适合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在要求的独自体系,以走出角色模糊的困境,从而适应新时期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

如前所述,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不够成熟与专业化,极易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滑入德育的领域,因此我们应从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建设入手,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体系,充分发挥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我们可以继续大力借鉴医学心理卫生临床理论与实践,也可以从其他高校心理咨询经验获得启发,将他们积极消化吸收为我们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组织部分。比如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基本类型、表现、性别差异、成因分析、危险平估、发展趋势预测与心理干预等基本理论或者医学心理临床常用的精神分析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支持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基本心理方法都是我们进行理论构建的好材料。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切实大力加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指标体系与心理服务方法体系的建设,以有力引领我们公安院校对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说,公安院校大多实行军事化管理,对于年轻好动的公安学员而言经常会产生不相适应甚至冲突的地方,前来心理咨询的学员常提出“别的高校学生可以随意进出校园,而我们为什么就不行?”“即使请假为什么还要限制次数?”“难道实践的民警就是关在家里不与社会实践打交道?”“封闭式管理就能训练出学员的严明纪律?”等有关院校管理模式的问题,作为心理咨询老师一则自身常缺乏实际从警纪律的体验,二则也几乎未对“学校封闭式管理模式与学员纪律观念之间相关程度”的研究,所以常常也最多从公安院校本身就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做一点老师不说学生也已听过多遍的肤浅说明,其实根本就达不到前来求助学员的要求。再比如民警经常面临危险情境,应当是容易产生激情或应激的,需要有比较好的应对激情或应激心理素质才行的,可是究竟要怎样的心理素质?我们该怎样对学员进行相应心理素质训练?我们该怎样对其进行心理积极干预以促其恢复健康?目前这些都是我们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非常缺乏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是摆在我们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前最迫切、最艰巨的使命。它不仅直接决定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引领力量,也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地位及其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讲,不是别人故意把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看低或看偏,而是我们自身的确还不够成熟、独立。

此外我们还应构建属于自己的评价体系、实施主体体系、支持环境体系等配套体系。比如说,德育常通过设置德育专业机构去组织那些掌握一定社会所要求的伦理、价值观的主体对学生施加有力影响,并经常检查学生是否具有预期的伦理、价值观等作为评价标准,从而使得德育工作主体明确、组织有力、环环相扣,构建起了德育的宏伟大厦。由于前述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够清晰,常常被德育所追求的是非、好坏等伦理、价值标准所左右;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主体体系还不够专业化,心理教师常常被德育者、管理者所模糊化;由于心理咨询室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非独立性,常常被管理机构、德育机构遮蔽;因此,要想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走出角色模糊的困境,我们必须建设好相应的评价、主体、支持体系。只有这样从内容、方法、评价、主体、支持等多个环节同时入手,积极构建我们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独特体系,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可能专业化,我们的教师才可能取得自己应有的专业角色地位。诚如近年来,有人已经意识到了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含混性,并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心理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2]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56.

[2]刘翔平,姚岗.学校心理工作者的角色与任务[J].社会心理学研究,2001,(1):53.

(责任编校:张京华)

book=161,ebook=38

G444

A

1673-2219(2010)05-0161-03

2010-01-12

王勇鹏(1972-),男,湖南新邵人,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刑事技术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心理学、犯罪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