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的“和”及其体现的人生哲学
2010-09-05刘师健陈健强
刘师健 陈健强
(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4;2.长沙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
《庄子》中的“和”及其体现的人生哲学
刘师健1陈健强2
(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4;2.长沙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
《庄子》一书蕴藏着深邃的思想源泉和不竭的美感源泉,一直强烈地吸引着后世的人们。该文以书中含有“和”的语句作为切入点,讨论“和”在《庄子》中的语义,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语句所体现的庄子人生哲学进行初步的探讨。
《庄子》;“和”文化;人生哲学
“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众多典籍中都有与此相关的论述。《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明了君子与小人在“和”与“同”上的区别。《荀子·王制》:“刑政平,百姓和,国俗节,则兵劲城固,敌国 案自诎矣。”阐述了“王道”方能使百姓“和”。《老子·第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从和谐的角度对“音”和“声”进行了辨证的说明。《管子·幼官》:“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讨论了只有“蓄道”、“养德”才能使“民和”。《墨子·兼爱》:“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这里墨子从反面强调了“兼爱”使君臣相互效忠,父子相互慈爱、孝敬,兄弟相互融洽、协调的重要性。“和” 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而形成了不同类别的“和”文化:自然之“和”、生活之“和”、身心之“和”、交际之“和”、娱乐之“和”、社会之“和”等。
《庄子》作为我国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其文字必然反映当时社会的各种文化、哲学思想,本文拟从“和”这个词对《庄子》所体现出来的人生哲学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 对《庄子》中出现的“和”进行分类与义项统计
笔者发现“和”在《庄子》33篇中共出现53次,鉴于下面分析的需要将这53次按义项分类如下:
(一)表调和义
(1)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庄子·外篇·天运》)
(2)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庄子·外篇·田子方》)
(3)子审仁义之间,察同异之际,观动静之变,适受与之度,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而几于不免矣。(《庄子·杂篇·渔父》)
(4)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庄子·杂篇·渔父》)
(5)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庄子·杂篇·天下》)
(6)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庄子·杂篇·天下》)
(二)表和谐义
(7)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庄子·内篇·齐物》)
(8)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庄子·内篇·德充符》)
(9)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庄子·外篇·在宥》)
(10)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于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庄子·外篇·在宥》)
(11)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庄子·外篇·在宥》)
(12)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庄子·外篇·天运》)
(13)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庄子·外篇·缮性》)
(14)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外篇·天道》)
(15)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庄子·外篇·缮性》)
(16)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庄子·外篇·山木》)
(17)夫神者,好和而恶奸。(《庄子·杂篇·徐无鬼》)
(18)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庄子·杂篇·则阳》)
(19)同焉者和,得焉者失。(《庄子·杂篇·天下》)
(三)表和善、平和义
(20)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庄子·内篇·人间世》)
(21)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庄子·内篇·人间世》)
(22)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庄子·内篇·人间世》)
(23)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庄子·内篇·德充符》)
(24)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庄子·内篇·德充符》)
(25)德者,成和之修也。(《庄子·内篇·德充符》)
(四)表和气义
(26)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庄子·外篇·知北游》)
(27)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庄子·外篇·知北游》)
(28)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庄子·杂篇·庚桑楚》)
(29)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庄子·杂篇·庚桑楚》)
(30)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庄子·杂篇·徐无鬼》)
(31)众人焚和,月固不胜火,于是乎有僓然而道尽。(《庄子·杂篇·外物》)
(五)表和睦义
(32)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庄子·杂篇·说剑》)
(33)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庄子·杂篇·渔父》)
(六)表附和义
(34)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矣。(《庄子·内篇·德充符》)
(35)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庄子·内篇·德充符》)
(七)表和悦义
(36)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庄子·杂篇·渔父》)
(37)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庄子·杂篇·渔父》)
(八)表唱和、合唱义
(38)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 (《庄子·内篇·大宗师》)
(39)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庄子·外篇·天地》)
(九)表示合于义
(40)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庄子·杂篇·寓言》)
(41)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庄子·杂篇·寓言》)
(42)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庄子·杂篇·寓言》)
(十)表混同义
(43)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庄子·内篇·齐物论》)
(十一)表相合、和合义
(44)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庄子·内篇·齐物论》)(45)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庄子·外篇·田子方》)
(十二)人名
(46)无足问于知和曰。(《庄子·杂篇·盗跖》)
(47)知和曰:“今夫此人,以为与己同时而生。”(《庄子·杂篇·盗跖》)
(48)知和曰:“知者之为,故动以百姓,不违其度。”(《庄子·杂篇·盗跖》)
(49)知和曰:“平为福,有余为害者。”(《庄子·杂篇·盗跖》)
上文列举的《庄子》中出现的53次之“和”,分属12个义项,列表如下:
义项 调和和平和和和附和合唱合混和相人谐和善气睦和悦唱和于同合合名次数 6 16 6 6 2 2 2 2 3 1 3 4
二 “和”中折射出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特征
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最早地和全面地开始了对人的境遇的理性的思索。不仅细致地观察和具体地描述了人的生活景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环境,而且还深邃地觉察到囿域着人的生活展开的障碍,人的难以逾越的界限。这种对人生的思考发端于、立足于个人生存中的“困境”,这种人生困境,即是指对人的存在和自由具有制约作用的、性质分别属于自然的、社会的和自我的那些客观界限。所以,庄子理想人格的人生实践实际上就是企图克服、摆脱必然性的一种努力,它同时具有真实性、理想性和幻想性的三重特性。“和”语句中就折射出了庄子人生哲学的这三重特性。
首先,庄子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具有真实性,它实际上是指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摆脱由生死之限、时命之囿、哀乐之情而产生的精神纷扰,从而形成一种宁静的心理环境。
庄子对于死生大限的突破,是一种观念性的突破。庄子的“通天下一气也”(《知北游》)是这一观念的自然哲学基础。所以,当人把对死生的观察点从人本身移到个体之上的另外一个更高的、更普遍的存在时,死生的界限就消失了,故《庄子》写道:
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庄子·内篇·德充符》)
死生的观念界限被超越,死产生的恐惧,生带来的欢欣,即对死生的不同情感界限也就不存在了。庄子理想人格这种超脱世俗事务和规范的生活态度,蕴藏和体现了一种安宁恬静的“定”的心境。如《庄子》中写道: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不知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庄子·内篇·德充符》)
可见,庄子的“游乎尘垢之外”的精神境界实际上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个精神过程:当一个人理性地把自己的存在和一种永恒的、无所不包的存在整体结合在一起,理智地感受到他个人的存在也是一种无限之时,胸襟就会变得宽广起来。在这个高远的位置上来审视人世,得丧祸福,穷达贫富也就无足萦怀了,世俗的纷扰也就化成心境的宁静。所以,庄子的这种超脱,在本质上是一种经过哲学升华的自我意识的特殊表现。主张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应顺于自然,相通于大道。
夫复习不馈而忘人,忘人,因以为天人矣。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庄子·杂篇·庚桑楚》)
其次,庄子理想人格精神境界的本质内容是对一种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的追求,具有理想的性质。这一自由境界的情态,《庄子》中是这样描述的:
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子,一龙一蛇,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外篇·山木》)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莫见其功。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非是也,且孰为之宗!(《庄子·外篇·田子方》)
这就是庄子追求的绝对自由——无累、无端的“逍遥”。这是一种理想中的主观与客观无任何对立或矛盾的个人的自由自在的存在,一种一切感性存在皆被升华为“道通为一”的理性观念,因而无任何人生负累的心境。显然,这种自由的理想——无人生之累——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真实地和完全地存在着的。
最后,在庄子的理想人格身上,还存在着、表现出一种异于、超越世人的神奇性能,这使得庄子的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具有某种神话的幻想性。如:
是以神人恶众至,众至则不比,不比则不利也。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于蚁弃知,于鱼得计,于养弃意。(《庄子·杂篇·徐无鬼》)
庄子理想人格的这些奇异的性能,它表现的与其说是超脱世俗的思想,不如说是在远古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对征服限制、威胁人类生存的自然力的幻想。
三 “和”中体现出庄子的精神修养方法
为了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庄子提出的精神修养方法,归纳起来就是无欲、去智、体“道”。庄子认为,无欲对于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乃至一个人的整个生活都是极其重要的。
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不得已这类,圣人之道。(《庄子·杂篇·庚桑楚》)
无誉无赀,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庄子·外篇·山木》)
摒弃智巧作为,因任自然,使自己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以养成一种淡泊的心境,亦是庄子理想人格的修养方法。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其性也。(《庄子·外篇·缮性》)
体“道”是庄子最艰深的一种修养方法,它一方面是精神修养终极的、最高的阶段,一方面也可以说是贯穿精神修养的全部过程。何谓“道”,是指世界总体或整体的实在性,是超时空的,因而也是超感知的,“道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知北游》)。所以这种解“道”,在庄子那里就不是一般的理智的、理性的认识,而是一种超理智、超理性的体认。
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庄子·内篇·德充符》)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于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庄子·外篇·在宥》)
追求精神绝对自由(“逍遥”)的庄子人生理想,在人生实践上,一方面决定并表现为他的自我精神修养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外,另一方面也决定并表现为他对世俗生活的态度:超世、遁世、顺世。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李牧恒.自事其心——重读庄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4]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责任编校:王晚霞)
To Explore “HE” Culture of “Zhuangzi” and The Life Philosophy Embodied In It
LIU Shi-jian1, CHEN Jian-qiang2
(1.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of Science ,Changsha Hunan 410074,China; 2.Social Sciences,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manities, Changsha Hunan, 410114,China)
"Zhuangzi" that contains a source of profound thinking and the inexhaustible source of beauty, has strongly attracted generations of people. In this paper, it uses the statements including "HE" as an entry point to discuss the semantics of "HE" in "Zhuangzi" , and on this basis of these statements conducts a prelim inary study about Zhuangzi’s life philosophy embodied in these statements.
"Zhuangzi"; "HE" culture;Life philosophy
B223.5
A
1673-2219(2010)05-0074-04
2010-03-21
刘师健(1980-),女,湖南望城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陈健强(1978-),男,湖南娄底人,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