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0-04-07黄改玲
黄改玲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咸阳 712000)
西部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 56.8%,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 22.8%。该地区有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307个,占全国总数的 50%以上。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是全国的重点和难点,而西部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又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因此,积极探索西部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1]。
一、西部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
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较差,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农村整体面貌落后,农民纯收入偏低,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关注。
(一)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设施薄弱
西部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僻,自然条件恶劣。在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水源贫乏,森林稀少,沙漠面积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在西南地区,山地多,坡度大,土层薄,高寒区占的土地面积大,土地可利用度比较低。例如,青海省退化草原面积达 1.3亿亩,占可利用草地的 1/3左右;受水土流失侵袭的土地面积为 3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46.4%。陕、甘、宁、青、新和内蒙古六省区已经沙漠化的土地面积约 15万平方公里[2]。
西部贫困地区地域辽阔,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经济基础设施落后,成为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尽管近几年,国家加大了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仍不发达,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等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更为落后。在西部贫困地区的一些乡村,能源和给水基本上还处于使用薪柴和天然水源的状态之中,有些地方甚至人畜饮水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生态环境的脆弱再加上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打击,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增加了基础性的障碍[3]。
(二)教育事业落后,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
西部贫困地区总体教育事业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西部乡村劳动力素质明显低于国内乡村总体水平。从学历上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不足 10%,农村 12周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占 50%左右,比平均水平高 1/3左右。在人均纯收入 1 000元以下的六个西部省份中,文盲和半文盲率达 56.2%,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仅占 63.7%。笔者通过对西部贫困山区的永寿县调研为例,该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全县农村人口的 45%以上,有文化的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剩余的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一些人年龄偏大,加上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小富即安、安贫乐道、不思进取和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与社会化大生产内在要求的商品观念、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法律意识等一些先进思想观念不相适应,严重制约着农村各项工作的进展。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中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进程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体已经进入了调整优化阶段,但仍保留着计划经济的色彩,大多数农业生产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普遍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再加上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充分,农产品的商品化率不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尚不凸显。虽然近几年,政府积极鼓励成立了一批新型的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但合作经济组织规模较小、结构单一,大多是生产型的且产权关系较为松散,内部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农牧民面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带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力度不够。
(四)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地方财政增收乏力,难以支持新农村建设
西部贫困地区的工业发展由于基础薄弱和生产技术体系的先天不足,发展呈现出总量小、增长滞后的特点,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以采掘和原料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比重过大,过重的工业结构决定了产业间关联度低。从工业的所有制结构来看,西部贫困地区的国有经济比重过高,民营经济比重小,经济效益普遍偏低。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落后的西藏来看,全自治区有许多企业从建厂投产以来的几十年来一直亏损,有些企业虽有盈利,但绝对额也微乎其微。2004年,全自治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 189家,其中,亏损企业 30家,营业利润只有 3.1亿元[4]。
西部贫困地区城乡结构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目前,一些县的城镇化率仍在 20%以下,还未进入城镇化的“加速阶段”,一些边远乡村交通闭塞,工农业基础薄弱,甚至还未能解决温饱问题,部分农民仍然处于贫困之中。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缓慢,财政收支状况十分困难。永寿县 2007年财政收入仅 2 700万元左右,仅能够发放全县干部职工 4个月工资,财政自给率不足10%,根本无法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投入,严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加快西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首先,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永寿县常宁镇袁家村按照“稳定粮食、优果兴药、壮大三产、做强劳务、培育能人”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该村建成了占地 80亩的产业发展园区,着力发展中药材、栽植蘑菇、养殖生态鸡和生猪,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
其次,要坚持走特色化、品牌化之路,把优势产品做大做强。永寿县店头镇徐家塬村,利用本村妇女曾与西安秦绣绣庄、锦江刺绣厂合作,手工制作刺绣产品,在该村村民王海绒的组织下,带动妇女 369人,专门从事手工工艺刺绣作品的开发与制作,并辐射带动周边 5个村。通过特色产业的带动,从业人员人均年增收入 2 300元。特色产业开发模式充分实现了当地的民间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提高了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要组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以适应大市场的需求。永寿县上邑乡卫子头村为了鼓励群众养猪的积极性,村上成立了养猪协会,采取统一购置猪源、统一购置饲料、统一组织防疫、统一组织销路、统一解决资金措施,帮助群众解除后顾之忧,全村现已发展养殖专业户 50多户,年人均增收 1058元,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这一中介组织的带动,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上的谈判地位,节约交易费用,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纽带”作用。
(二)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是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西部贫困地区要发展工业,要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充分发挥各地资源、技术优势及传统优势,走合作发展的道路,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联合、引进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毒无污染食品、特色食品、精深加工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小产品、大产业、大市场的产业发展格局。
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对新农村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西部贫困地区的城镇化道路必须与当地具体情况相结合,一切从农牧民的利益出发,按照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的要求,突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地搞好城镇规划。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必须加快中心城镇的发展。因为西部贫困地区财力有限且小城镇的规模普遍较小,如果采取平均用力的办法去发展每一个小城镇显然是不可能的,会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地区中心镇和县域所在镇扩张的建设上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一批交通条件好、资源丰富,有一定城镇基础设施、具备优先发展条件的重点镇进行建设。只有城镇发展起来了,随之的相关产业带动起来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才有立足之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才会加快。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西部贫困地区的城市和工业发展跟不上东部地区,群众自筹资金更是微乎其微。因此,要加快新农村建设,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项目资金,并要做好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特别要加强计划、扶贫、水利、交通、灾后重建等各类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将新农村建设这块蛋糕做大做优。永寿县采取灾后重建、移民搬迁和以工代赈项目资金捆绑,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该县仪井镇陆贾村是“5·12”地震重灾区,利用扶贫移民搬迁、灾后重建、以工代赈移民搬迁项目,总投资 400万元,规划占地 57亩,搬迁 92户,397人,新修通村公路 3公里,完成了高压、低压线路架设工程,从而使群众告别了窑洞,住上舒适的房子、喝上干净的水。
总之,西部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既要积极推进,又不能急于求成;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大胆创新;既要政府重视,又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只要上下紧密配合,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在西部贫困地区是能够早日实现的。
[1]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意见[J].农业经济问题,2003,(1):19-24.
[2]施政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手册[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
[4]狄方耀.西藏经济学导论[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