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之特征
2010-04-07王运涛
王运涛
(郑州广播电视大学,郑州 450013)
中国近代文学之特征
王运涛
(郑州广播电视大学,郑州 450013)
作为一种过渡性类型的文学,中国近代文学的特征表现为:文学观念呈现多元状态;文学创作实践的探索前无古人;文学流派的发展与文学社团新变;文学精神吐故纳新;文学理论转型;文学形式与风格特征转向。翻译文学兴起,文学发展呈现复杂景象和过渡状态。
中国文学;近代转型;表现特征
诸多学者认为,中国近代文学分期,不应根据历史事件或社会性质,而应根据文学实绩之本身,并有学者质疑将近代文学的起始点定于1840年乃是政治影响下的界定[1],未必贴切。但是,文学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同步性,更多表现为滞后性,这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此,中国近代文学仍特指通常意义上的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的文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1840年实乃中国文学一大分水岭,这一年发生的种种变故多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中国文学之风气、神韵和精神为之一变。
19世纪中叶以来的近代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转折时期,中外文化在这个阶段激烈地碰撞与交会。社会政治、经济上的剧烈大变动,势必投射于文学上,可以说,文学从思想观念到形式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一种过渡性类型的文学,中国近代文学具有自己的本位性,表现为变动不居、价值多元、内在的紧张与冲突、探索与创造等特征[2]。首开文学新风气的是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为代表的开明派,他们写出了许多富于时代色彩和历史意义的诗文作品。张维屏、陆嵩、朱琦、林昌彝等,则从不同角度写了某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后来,早期的改良主义者冯桂芬、王韬都曾反对或抛弃桐城派古文。王韬更把一般古文或文言文用于报章,使古文社会化或通俗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文学观念呈现多元状态
由于社会转型期各种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思想文化观念共生共存,形成了中国近代文学观念“众声喧哗”的局面。诸文学观念的斗争与互补形成了近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平衡,主要包括:中西文学观念的冲突与融合、新旧文学观念的并存与斗争、激进与保守的碰撞与相互制约、审美与功利的对峙与互补[3],它们构成了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多元景观。整个近代文学的外在风貌表现为“突围与变革”,思想特征则是“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对抗与互动”[4]。这个时期,小说的地位空前提高,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其突出的思想内容。从龚自珍、魏源到“南社”诗人们的文学创作活动,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成为日益明显的历史潮流,反映了近代文学发展的新方向,譬如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全面批判和对官场腐败的无情揭露;对传统思想的挑战和反叛,倡导个性解放和人的觉醒;歌颂“狂”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追求思想自由[5]。
二、文学创作实践的探索
从创作动机来看,梁启超以各种报刊为阵地,大力宣传近代文学革新运动,是为了“新民”、“救国”,并非为文学而文学。就其实质来说,是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自下而上地实现其政治理念的一种重要手段,带有深深的政治上的无奈——选择上的不得已和政治上的“低作为”。但是,他却促成了近代文学的超越,其理论和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促进了文学的现代化[6]。严复和梁启超宣传的近代自由观念偏重于国家而轻视个人,他们的文学观念不但是一种实用的功利的文学观念,更多的是一种“民族——国家”书写的样式[7]。此外,道光年间诞生的京剧,在进一步吸取地方戏精华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剧目,不少名演员创造了许多生动优美的艺术形象,京剧成为一个影响深广的重要剧种,是这一时期文学成就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三、文学流派的发展与文学社团新变
由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宣传的需要,出现了大批文学团体和文学刊物,它们起着前所未有的组织、教育与鼓舞群众的作用。文学的社会作用扩大了,不再只是案头窗下少数人所用的工具,而是群众的读物。因此,人们自然地改变了对文学的旧观点,产生了对文学的新估价,这是近代文学发展的一个新变化,这个变化从晚清到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最为显著[8]。
毫无疑问,中国近代文学社团和在文学的现代转化中有着突出的意义,如“南社”作为横跨两个阶段的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学社团流派就显示出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以其激进的反清革命立场和囿于传统的文学观念被文学史定位。从它的建社宗旨、创作实践以及其组织活动方式中,可以发现其蕴藏在传统文学现象背后的现代性新质,从而也将它在社团流派发展演化乃至文学现代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发掘出来[9]。
四、文学精神的吐故纳新
中国近代文学是从封建的文学范畴过渡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学范畴的,其文学精神已经具有自身的特点,包括启蒙精神与文学启蒙,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自由、民主精神的张扬,西学东渐与文学的变革和革新精神与大众意识[5]等。产生于“内忧外患”现实土壤的中国近代悲剧精神也是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过渡的重要表征,兼具忧患意识、抗争意识及深切的痛苦体验等特征,这在近代文学中具体表现为戏剧类型的悲剧得到明确提倡,传统叙事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被突破,英雄悲剧及其崇高性特征也得以充分展现[10]。具体到忧患意识也较古代文学有明显不同:从“忠君”到反封建,表现出民主意识的觉醒;从反对异族到抗击外国侵略,表现出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11]。
五、文学理论的转型
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化转型,并非直接源于西方美学或文论,而是从文学观念理论基础的变动开始的。19世纪中后期,经世之学的兴起和西方近代社会政治、历史哲学思想的传入,冲击、动摇了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理论根基。与民主思想启蒙相联系的“开民智”、“新民说”成为对文学功能的新要求和价值标准,进化论成为文学变革思想的理论依据,自由论为文学创作、文体解放提供了精神支柱,从而开始实现文学价值观、功能观、发展观、创作观的转换[12]。近代以后,中国古代文论文体逐步向近代化、正规化发展[13],当时已有人认为文言是“祸亡中国”之一端,“白话为维新之本”,主张“崇白话而废文言”,“报章宜改用浅说”。
六、文学形式与风格特征的转向
自1840年开始,中国近代文学的题材和内容以及文学反映现实的领域空前地扩大了。这在各种文学形式中莫不皆然,尤为突出的是诗,它几乎无所不包地反映了新世界、新思想、新事物,表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意境,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的诗都表明了这一点。随着题材和内容的扩大,文学的形式、语言乃至风格特征也有了新的变化,一般趋向通俗化。龚自珍大量的绝句诗多采“古绝”体,打破了清中叶以来诗歌重格律的格局。后来,黄遵宪、梁启超改变诗风,提倡诗与音乐结合,使得诗能歌唱,这是近代文学走向通俗化最具代表性的表现[14]。再后来,长江下游各省白话小报纷纷出现,打破了一切传统古文的格局,开创了“新文体”。
七、翻译文学的兴起
近代翻译文学是中国近代的本位性文学,既带来了一些新的文学类型,如侦探小说、言情小说、政治小说等;又带来了一些新的文学表现技法,如倒叙、人物肖像的具体刻画等。
梁启超基于政治上维新改良的需要,在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上起到了集“专业人士”和“赞助人”于一身的作用[15]。其成就可以概括为:大声疾呼,倡导翻译;译介政治小说第一人;提出“翻译强国”的著名论点;确立译书“当首立三义”;主张由日文转译西文;通过译介倡导“小说界革命”;对佛经的翻译与研究;阐述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之影响。因此,他不愧是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倡导者和先驱者[16]。“桐城派”古文也出现了黎庶昌等新的作家,并对严复、林纾等翻译家有明显影响。严复、林纾是这个时期著名的翻译家,他们分别以各自熟练的古文来翻译西方社会科学和文学作品,对传播新思想、新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八、文学发展呈现复杂景象和过渡状态
由于近代社会迅速的变化以及作家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局限,近代文学发展呈现出复杂的景象和过渡的状态。如几乎在同一时间段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以“致用”为中心的功利主义文学观与以王国维为代表的以“审美”为中心的非功利主义文学观构成了二元对立的两个层面。梁启超和其他改良派作家也曾利用“杂剧”、“传奇”的传统戏曲形式,反映现实政治内容。虽不成功,但也表现着他们对戏曲改良的尝试和努力。与此同时,王国维则在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基础上,提倡文学脱离现实政治社会,和进步潮流背道而驰。纵使进步作家的进步性往往也表现不彻底,并有前后期的不同。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失败,进步作家有颓唐悲观的,如“南社”苏曼殊等人。梁启超、严复、林纾等也与前清遗老们合作起来,甚至一度逆历史潮流而动,沦为保皇派。
九、结 语
近代文学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内容的现代性,而不是以文学作品形式的“西化”程度为标志。伴随着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启蒙宣传的加强,中国近代文学呈现了一些新特质,为五四新文学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7]。近代文学的成就在于它的反帝反封建的进步主流,它的反映现实和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方法,它的语文合一、走向通俗化的探索和努力,为五四新文学运动准备了一定的历史条件。比如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为达到救国新民之目的,开始重视民间文学的价值,推崇民间性质的文体,主动学习民间文学的技法。这不仅成为五四时期提倡平民文学的先声,也成为我国文学现代性生成的重要一环[18]。此外,中国近代文学具有科技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现代动力意识,初步具有西方现代民主政治思想,而且近代文学作品生产具有自主性和商业性的特点。近代文学在近代中国市民社会中以报刊形式出现的传播与消费方式使其具有大众性的特点,这些都表明中国近代文学具有前现代性的特点,前现代性是现代性的萌芽,是现代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19]。近代文学在崇尚以个人为本位的尊重个性的精神以及对文学自身特征的重视和探讨等方面与现代文学存在着相通之处,因而成为中国文学从中世纪到现代的中介。从这一角度出发,近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各自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承继关系就会梳理得比较清楚。
[1] 裴毅然.中国近代文学起始之我见[J].社会科学,2005(4):107-111.
[2] 高玉,梅新林.论中国近代文学的本位性[J].学习与探索,2004(6):139-143.
[3] 赵利民.杂语并生 多元共存——论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文化生态[M]//刘琦,杨萍.中国近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三届近代文学年会论文集.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39-44.
[4] 张全之.为什么要保留“近代文学”——对文学史分期问题讨论的回应[J].济南大学学报,2008(2):28-31.
[5] 郭延礼.试论近代文学精神[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4-30.
[6] 刘亮红,张跃安.政治上的无奈与文学上的超越——论梁启超近代文学革命的实质[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57-58.
[7] 游修庆.近代转型时期的自由观念和文学实践[J].广东社会科学,2005(5):151-156.
[8]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M].上海:上海书店,1982.
[9] 郑鹏.浅探南社——近代文学社团流派的现代意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79-85.
[10] 赵利民.论中国近代悲剧精神在文学中的表现[J].枣庄学院学报,2008(1):47-51.
[11] 姜维枫.浅谈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忧患意识[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85-86.
[11] 王飚.近代文学观念理论基础的变动[J].长江学术,2008(1):27-36.
[13] 王群.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文体的演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2-81.
[14] 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4.
[15] 生平.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文学翻译[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3):134-135.
[16] 杨雄琨.梁启超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事业的发展[J].长白学刊,2008(2):125-127.
[17] 王永霞.论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近代小说的影响[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31-34.
[18] 李红波.试论近代民间文学的兴起[J].宁夏社会科学,2008(1):169-172.
[19] 付建舟.论中国近代文学的前现代性[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卷43(3):21-25.
OntheCharacteristicsofModernChineseLiterature
WANGYun-tao
(ZhengzhouRadio&TVUniversity,Zhengzhou450013,China)
As a kind of transitional type,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he multiple state of the present literary concept; the unprecedented exploration of the literary creation practice;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clubs; new literary spirit, literary theory and self-renewing transition of form and style and the rise of the transtation literature;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ppears to be a complex and transitional state.
Chinese literature; the modern transition;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2009-07-23
王运涛(1977-),男,河南开封人,讲师,主要从事近代文学的研究。
E-mail:zzddwyt@163.com
I206.7
A
1673-9779(2010)01-0060-04
[责任编辑 毋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