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静态分析
2010-04-07杨媚
杨 媚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静态分析
杨 媚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包括内动力、外动力与合动力,它们共同推动着接受主体内化教育内容达成教育目标的活动。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得到接受主体的充分认可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达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主体;动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对于教育者的施教并非只是被动接受,同样要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品德素养。所以,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环节来看,受教育者又可以看作是接受主体。教育主体(即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只是引发接受主体觉悟和提高心智水平的方法与外在条件,而教育目的与教学效果的最终实现只能通过接受主体的接受活动以及接受程度来说明。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得到接受主体的充分认可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达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包括内动力、外动力与合动力,它们共同推动着接受主体接受教育内容达成教育目标的活动。
接受主体在各动力推动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有必要先从静力学角度理清构成其动力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把了解“静”作为了解“动”的基础。
一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内动力
马克思主义指出,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角度来看,其受教活动既是一种合目的性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合目的性的实践活动。因而接受主体动力必然与需要相联系,其内动力就是接受主体生存发展与完善自身的内在需要及其矛盾运动。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需要的有关理论还是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说,深入分析之后就会发现,需要不外乎两类,一类是物质需要,一类是精神需要。这两类需要不仅只由人的内心自行产生,也会由外部因素的刺激产生。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又为人的精神所反映。物质需要的满足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前提基础,没有物质需要上的首先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等生存基本问题就无法保证,精神上的追求就无从谈起。所以接受主体能够接受教育主体所传达的思想、观念、观点、立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主体传达的这些教育内容能够使接受主体对自身的物质需要准确定位,正确认识,意识到追求物质需要是正当合理的,进而团结一心,共同争取,努力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过去有段时间,我们曾一度对接受主体的正当物质需要不予重视甚至予以否定,只是一味对接受主体生硬“灌输”教育内容,严重挫伤了接受主体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承认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落实了分配政策,使人民群众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空喊口号”“大搞宣传”,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接受主体对于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乐于发自内心地接受,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人的需要并不会因为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得到了满足就停止,而是会继续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精神需要。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劳动,劳动把人从自然界提升出来,劳动也赐予了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意识。人类从此脱离低智的动物界,成为拥有智慧、能够思考的万物之主。这些决定了人类不可能是仅仅满足于生存需要的种群,人类还有更高级的需要,即发展和自我实现。例如,人类渴望获取更多的有关主客观世界的知识,渴望了解自我、了解世界,因而进入学校进行学习。学校除了教授科学知识,也在进行着主流社会思想的传播,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接受主体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吸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此外,还有几个心理因素也影响着接受主体的接受行为,如人的兴趣、情感、意志等。
兴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浓厚的兴趣,可以使人更积极地从事一项活动,并努力推动其发展。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也曾经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兴趣之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接受活动的作用也是如此。兴趣越高,接受主体接受教育内容就越容易,就越能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学习吸收和努力践行教育内容。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育主体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视培养并且充分激发接受主体健康向上的兴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和欲望而产生的情绪体验。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与接受主体情感方向一致的教育内容更容易被接受,能够带给接受主体越深情感体验的教育内容,越容易被接受。这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要更注重接受主体积极美好情感的培养,在工作方式、方法上更加注意贴近接受主体情感,切忌简单生硬。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选择和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一个人意志越坚强,对困难的克服力就越强,相反,意志薄弱则很难克服困难。接受主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一些阻力和障碍,只有意志力强的人才能够顺利克服。因此,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接受主体的顽强意志,增强其抵抗困难与阻力的承受能力也是实现教育目标所必需的。
二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外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外动力,是来自接受主体外部因素的刺激产生的需要与满足的矛盾运动。按照其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压力和诱力两类。
压力,是外部因素强加给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迫使接受主体不得不去行动的力。包括三类:一是具有约束性的行为规范,如法律、纪律、规章制度等;二是教育主体的强制性行为,如政府权威部门的政策、决定、命令等;三是社会长期形成的精神氛围,如群体的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压力一般是对接受主体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无论接受主体主观上是否愿意,只要是某一群体或组织的一员,就必须接受教育主体规定的教育内容,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去触犯法律、规范、规则等。人在外界压力的驱使下产生的行为是不自觉的、被动的。
诱力,是引发人的行为的外部因素对人的吸引力。这些外部因素包括生产的发展、科技的发达、文明的进步、政治的昌明等等。例如,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了人们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它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这不仅对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要求标准,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为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争取到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接受主体就会自愿地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动力并不具有特别严格的强制性,接受主体的受教行为一般是在外部因素吸引之下的一种半主动行为。
三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合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诸社会因素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合力论原理同样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接受主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因素就像条条水流终归大海一样,最终汇集在一起构成一股“合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成为庞大而复杂的动力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接受主体的合动力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力。但合动力却不是内外动力的简单相加之和。这是因为,合动力的形成是一个内动力与外动力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与内动力和外动力在强度及方向上并不总是保持绝对一致的。因此,我们只能说接受主体合动力的强度及方向与其内动力和外动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却是一种不同于内外动力的新的力量。因此,恩格斯说:“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了‘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和有本质的差别。”
总之,接受主体的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落实的前提和基础。由考察接受主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动力入手,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实用化,使接受主体乐于接受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可行之策。研究接受主体的动力不仅完善和细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1.邱伟光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02年
3.谢亚琴 李亚平 周可荣:国外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特征及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4(2)
4.段文阁: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条件及动力系统[J].湖湘论坛,2002(1)
5.刘先进: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探析[J].求实,2006(7)
StaticAnalysisontheDrivingForceofReceptiveSubject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Yang Mei
This paper takes up the static analysis of the driving force on the topic of receptive subj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the receptive subjects, as well as makes a classification. The paper thinks that 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behavior of the receptive ent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ceptive entity ; driving force
ClassNo.:G641DocumentMark:A
刘丽萍 宋瑞斌)
杨媚,硕士,讲师,德州学院社科部,山东·德州。邮政编码:253000
德州学院校级立项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动力问题研究》(No.402741)的研究成果之一
1672-6758(2010)01-0001-2
G6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