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菲律宾华侨华人社团现状

2010-04-07朱东芹

关键词:华侨华人菲律宾

○朱东芹

(华侨大学 华侨华人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三宝”——社团、报刊与教育承担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保留中华民族特征的重任,如果没有这“三宝”在海外维持华侨华人之“本根”,那么,海外华社也将不复存在。菲律宾华侨华人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社团社会”。与海外其他华社相比,她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虽然人口相对较少,但社团数量却位居前茅。菲律宾的华侨华人社团数目众多,参加社团的人也多,而且一人同时参加多个社团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注]这一点颇有历史渊源,如陈烈甫《华侨的地位任务及其应有的努力》一文中就指出:“(菲律宾)华侨社会团体确实很多,尤以华侨集居最多的岷里拉为最甚。据闻大使馆曾略予调查,单是岷里拉一地(包括郊区),挂起招牌的华侨团体就有六七百之多。假如岷市有华侨十万人,那平均一百五十人就有社团一个,堪称社团林立。有社团必有领导人士,故华侨社会领袖人物之多,在东南亚地区,比例且必居首位。比较吃香的人士,一身兼数十社团职务的,不算稀奇。因此,各地侨领回国观光,拿起名片,衔最多的,首推菲律宾。”详见:[菲]商会五十周年纪念刊编委会.菲律宾岷里拉中华商会五十周年纪念特刊[M].马尼拉:菲律宾岷里拉中华商会,1955:O-102.社团已经成了菲律宾华侨华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学者认为,要研究华人社团,菲律宾是最典型的。[1]34本文试图对近年来菲律宾华侨华人社团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分析与解读。

一 菲华社团的现状

菲华社团的建立始于18世纪,但开始大量出现则是在西班牙政府对华侨管制有所放松的19世纪中期之后。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华侨经济的发展,社团数量也进一步增加,并出现了第一个全侨性社团——马尼拉中华商会。战后,在台湾方面支持下,中华商会被新组建的菲华商联总会(商总)取而代之,在战后菲律宾政府反共亲台的背景下,菲华社团也都为亲台势力所控制。1975年中菲建交前后,一些亲大陆社团的出现对菲华社团一边倒的亲台局面产生了冲击,然而,由于亲大陆社团本身实力有限加之不团结,因此,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菲华社团由亲台派控制的局面,直到90年代末菲华领军团体商总转向之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菲华社团也因而在近几年逐步呈现相对团结的局面。

1.菲华社团的数量。

在菲华社会,界定社团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即是否有正式的名称与执照、是否有固定会所、是否有专职工作人员。[注]正式社团须在菲律宾证券署注册,费用不贵;社团会所既可以是自有产权的,也可以是租用的。一般较有实力的社团都有自己自由产权的会所,往往是一栋大楼,其中部分用于办公和活动,其他用于出租以贴补会费及其他开支;一般经常活动的社团都有固定的工作人员,至少一两名,多是兼职的,承担“总务”“秘书”之类的工作。同时具备这三者的,即“三有”社团,一般都是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影响力较大者,这样的社团目前在菲华社会大致有200个左右。也有一些社团是“三无”的,没有自己的会所与工作人员,甚至没有在政府机构注册过,但是三五成群自立了一个名目。更多的社团仅仅“一有”或“两有”而已,“一有”的社团往往只是在政府注册过,但并无专职工作人员和固定会所,“两有”的社团则是除了正式名称和执照之外,还有专职工作人员或固定会所。根据《世界日报》广告部编制的一份《菲华社团名录》,仅马尼拉地区与其有业务往来的社团(包括综合团体、同乡会、宗亲会、商会、校友会等)就有900多个,如果加上那些有名称而不大活跃的,以及马尼拉之外各地的社团组织,估计3000左右是完全可能的。

2.菲华社团的实力。

目前,菲华社会较有影响力的社团包括:(1)兼具综合性及业缘性性质的三大社团:菲华商联总会(商总)、马尼拉中华商会、菲华工商总会;(2)政治性社团:与大陆有传统友谊的菲华各界联合会﹑菲华联谊会以及2001年成立的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3)较大的血缘和地缘性社团:菲律宾各宗亲会联合总会(宗联)、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晋总)、菲律宾广东侨团总会;(4)文化性社团: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菲华体育总会(体总)、菲律宾华教中心(华教中心)、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校联),等等。

对于兼具综合性及业缘性性质的三大社团:菲华商联总会(商总)、马尼拉中华商会、菲华工商总会,前几年曾有三者“鼎足而立”的说法,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商总应当具有绝对的实力,其他二者难以与其相提并论。尤其是1998年由商总分裂出去而组建的工商总会,实力相对差得较多。单就财力而言,马尼拉中华商会是最强的,因为与它同属一家的华侨善举公所管理着华侨义山和中华崇圣医院,[注]华侨善举公所成立于1877年,是菲华社会历史最为悠久的社团之一。历年来,华侨善举公所与马尼拉中华商会一直是两套班子、一套人马。使得马尼拉中华商会经济收入颇丰,但由于华社不少人士认为义山当属华社公产,因此,对马尼拉中华商会籍此积累财富存有异议,商会在华社的声誉也因此受到影响。1998年成立的菲华工商总会是从商总分离出来的,成员较少,且均为个人会员,经费来自成员的捐助,非常有限,因此,菲华工商总会的规模及经济实力都不太强。但是,由于工商总会的高层与菲律宾政界高官关系很好,加之工商总会成立之后,积极服务侨社,而且注重宣传工作,因此,在菲华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但近几年,由于本身规模有限,加之内部关系不太和谐,所以感觉实力与声势大不如初创时,将其与商总相提并论显得颇为勉强。相比而言,商总的实力与影响力最强。商总会员均为集体会员,现有170多个会员,遍布菲律宾各个角落,囊括各地的菲华商会。商总的经费主要来自会员定期缴纳的会费以及来自理事会成员的认捐,数额相当庞大。正是因为商总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所以它可以推广很多计划,也为其带来了良好的声誉,这也是其他社团无法企及的。可以说,商总规模大、实力强、声誉好,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商总实现政治转向并积极推进华菲融合,受到华社、菲律宾主流社会以及中国方面的一致好评,其影响力也进一步提升。因此,就菲华社会各大社团的综合实力来看,商总显然居于绝对的领军地位。而就社团的活跃度而言,菲华各界联合会也比较引人注目。一般的看法是,由于菲华各界联合会主要配合中国大使馆方面做些接待工作,所以社会影响比较大,也比较受大使馆的认可,因此,有各大社团中“商总位居第一、菲华各界位居第二”的说法。由于菲华各界联合会一直是亲大陆的,而商总则有一个转向的过程,所以,这两个影响最大的社团这几年在相处中还存在一些摩擦,尚在磨合之中。近几年比较突出的是新移民的社团。一个是1997年成立的旅菲各校友联合会(简称“校友联”),下辖30个校友会,目前主要领导人是70-80年代赴菲的新移民,但基层会员不少是90年代之后赴菲的新移民;还有一个是2007年成立的中国商会,主要成员是80年代左右赴菲的新移民,领导人之前多为商总理事,但感到在商总里难有作为,所以出来另组中国商会,当初有直追商总的雄心,也非常注重宣传工作,在华社有一定知名度,现在中国商会成员主有2007年创办的《菲律宾华报》。目前看来,由于与“老侨”相对低调的观念不同,新移民社团的声势都比较大,也显得比较活跃,但对他们有什么实际作为,华社大多人士还抱持着观察的态度。

3.菲华社团的功能。

菲华社团大致分作几类:综合性社团、政治性社团、商业性社团(商会及同业公会)、地缘性社团(同乡会、联乡会)、血缘性社团(宗亲会)、文化社团(体育、文学、艺术类等)等,依据类别不同,功能也有所区别,虽然所做工作有些雷同的,但也各有侧重。综合性社团的工作涉及华社事务的各个方面,既有服务华社的,又有服务主流社会的;政治性社团则主要配合中国政府和台湾方面做些政策宣传和来访者的接待工作;商业性社团则主要在同业之间相互交流、互通信息,由于菲律宾华侨华人多从事工商业,所以这类社团对事业发展较有实际帮助;地缘性社团与血缘性社团则关注同乡和同宗的福利;文化社团,主要起到有共同兴趣的同好相互交流、沟通情谊的作用。

由于组建社团的初衷是“和衷共济”,因此,各社团活动中,公益与福利性工作均占有相当比重,这种工作既有针对主流社会的,也有针对华社自身的。前者以商总的捐建农村校舍方案为代表,后者则以各宗亲会同乡会发放同宗、同乡子女奖学金和清寒学生助学金为代表。商总的捐建农村校舍从1961年开始,迄今为止,已帮助菲律宾农村地区建设校舍逾4000多座,成果丰硕,已成为菲华社会为主流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一项标志性工作。由于同样规模的校舍,商总建设的质量优良且价格相对优惠,因此,迄今为止菲高层已三次委托商总代建校舍。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阿基诺总统委托商总代建220座农村校舍;第二次是在2002年,参议长德里隆将其名下1亿比索农村发展基金委托商总代其在全国各地建造285座校舍;[2]第三次是在2009年4月初商总的第27次代表大会上,阿罗约总统拨出3500万比索委托商总建设农村校舍,在讲话中,她称商总可以用一半的价格建造同样的校舍值得赞扬,并对商总捐赠数千农村校舍的善举表示高度赞赏。[3]菲律宾官方委托商总代建校舍,显示了菲政府方面对商总捐建农村校舍运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商总的这项工作已经在菲律宾主流社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这对促进华菲融合、树立华人的良好形象起了积极的作用。而在华社内部,典型的福利则是宗亲会与同乡会向同宗、同乡子女发放奖学金和清寒学生助学金。奖学金是向成绩优秀之同宗子女发放;清寒学生助学金则提供给同宗家庭条件困难之学生。目前,各宗亲会与同乡会都将这两项作为工作之重点,[注]有的宗亲会只向加入宗亲会的同宗会员子女发放,有的则不问是否为会员,只要是同宗即可。如吴氏让德堂即如此,只要是吴姓后人即可(2009年7月8日菲律宾让德吴氏宗亲总会秘书长吴梓瑜先生访谈记录)。因此,在华文报刊上,也经常能看到各宗亲会发放奖、助学金的告示。虽然华社对“社团林立”所造成的名利之争及浪费现象多有微词,但对于社团致力公益服务社会也表示肯定。

二 菲华社团的特点

历史上菲华社会曾经分裂,左右之争也非常激烈,因此,社团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存在一些矛盾和隔阂,目前还在调适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新移民赴菲,带来了菲华社团的重大变化。近年来,菲华社团的发展体现出以下两个明显特点:

1.2000年之前,受中国政治的影响,菲华社团的左右之争还比较明显,不同政治倾向的社团关系紧张,很少来往,90年代以后,随着商总的转向,菲华社团的政治色彩逐步淡化,由于政治倾向不同产生的分歧越来越少,虽然仍然存在,但已明显淡化。

二战后,受冷战格局和菲律宾政府反共亲台政策的影响,台湾国民党势力控制了菲华社会,左派力量受到压制,50年代,许多左派分子设法回国,留在当地的则基本停止了活动。1975年中菲建交之后,左派分子又开始活跃起来,两派的社团之间则出现了对立的局面,双方界限分明,对抗激烈,是东南亚其他地方不可比的。“有时情况闹到可笑的程度,每逢10月1日和10月10日,两派就在报纸刊登的庆祝广告和各自招待会邀请到的客人的数量上比高低。一派发起任何有价值的活动计划,另一派便起来抵制。”[4]58华社的左右之争不但存在于社团之间,也存在于社团之内。以商总为例,1975年中菲建交之后,商总理事杨振殊提出鉴于以往商总大厦同时悬挂菲律宾与“中华民国”国旗,既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就该改悬中国国旗,结果遭到亲台派激烈反对,由于当时商总仍为亲台派控制,所以,“悬旗事件”以杨振殊被开除而告终。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大势所趋,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不与大陆来往的僵硬政策是错误的,但由于台湾国民党的长期影响,商总内部亲台人士仍占多数,所以转向工作异常困难。1992年,时任理事长姚荣辉欲率团访问大陆,在理事会上遭到亲台派激烈反对,提案未获通过,最后,姚荣辉只得以其他商会名义访大陆。[注]2009年7月4日商总前理事长杨海章先生访谈记录。这次大陆之行引起了亲台分子的强烈不满,因此,当姚荣辉在1993年的理事长选举中谋求连任时,遭到亲台势力的极力阻挠。1994年,时任理事长董尚真率团访大陆,由于亲台派的反对,访问团未能专访大陆,而是又加上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以“东北亚考察团”名义成行。董尚真此行被称为商总的“破冰之旅”,被视作商总转向的关键,但也引起了商总内亲台势力的强烈反弹,在1995年的选举中又力图拉董尚真下马,在1997年的选举中又力图阻止开明的杨海章当选。因此,商总整个90年代的历史就是开明派与保守派斗争的历史,直到90年代末,大局方定,菲华社会确定了融入菲律宾主流社会的路向,围绕中国政治而展开的左右之争才告降温,在社团内部及社团之间均是如此。所以,这几年,华社社团的左右之争还存在,但远不如以前激烈,出现了相对团结的局面。即使以往老死不相往来的左右势力的代表——商总与菲华各界联合会,近几年,在中国国庆庆典和接待国内来访者方面,也已经开始了合作。尽管合作中还存在问题和摩擦,但已经迈出了合作的第一步。对此,华社不少人士也表示,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应当珍惜。[注]2009年2月20日菲华联谊会秘书长吴胜利先生访谈记录。

2.近几年新移民的社团活动引入瞩目:一是早期赴菲的新移民不少已成为社团领导;二是90年代以后大量新移民成为补充社团的新鲜血液;三是新移民已组建了代表本群体的社团。

新移民一般是指改革开放后移居国外的中国大陆公民,但对于闽南传统侨乡,这一时间点要提前到70年代初。因为1971年6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坚持下,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华侨、侨眷出入境审批工作的规定》,恢复了对归侨和侨眷的出国审批,此后,便陆续有归侨侨眷得以申请出国。在菲华社会,70-80年代以探亲身份赴菲并留居当地的“新移民”目前已经成了华社的中坚,他们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新一代的社团领导人。更大的一波新移民浪潮是在90年代中后期到来的,他们主要来自闽南侨乡。新侨的到来与中国90年代中后期以来经济的明显增长与对出境管制的放松有密切关系。虽然早期新侨中不乏“跑生的”(逃避计划生育政策)、跑死的(逃避在国内违法违规的惩罚的)、跑路的(躲避债务及其他纠纷的),[注]2009年3月4日旅菲华侨工商联合会会长庄永德先生访谈记录。但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量出现的新侨绝大部分是带着资金来这里“淘金”的,他们大部分在马尼拉华人区从事中国商品的批发生意。新移民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大量中国商品,也带来了菲华社会的重大变化,为菲华社会注入新血,甚至让人感觉,仿佛菲律宾“华人社会”又返回到“华侨社会”。[注]2009年7月2日菲华各界联合会秘书长许东晓先生访谈记录。据暨南大学学者代帆估计,到2008年,赴菲新移民的数量约15万人。新移民的到来对菲华社团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挽救了不少菲华社团,尤其是那些本身规模不大的同乡会和宗亲会,由于新移民的加入,这些社团得以延续。此外,近些年,随着新移民群体的壮大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新移民也组建了自己的社团:中国商会、华侨工商联、168商场联谊会,各自代表新移民中的细分群体。2007年成立的中国商会主要成员是20世纪70-80年代赴菲的新移民,经过二三十年的打拼,如今已事业有成,有能力也有时间从事社会活动。2006年成立的旅菲华侨工商联合会主要成员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赴菲的新移民,他们有的事业比较成功,有自己独立经营的公司,有的则实力一般,还在商场中租用店铺经营进口的中国商品。由于90年代末以后出现新移民浪潮引发了新移民与菲律宾政府之间的问题、新移民与老华侨华人之间的摩擦,旅菲华侨工商联合会就是为了解决新移民面对的这些问题而组建。168商场联谊会则是一家经营中国商品的大型商场的商户联谊组织,成员全部是168商场的商户,他们基本上是近几年赴菲的大陆公民,还在初期的打拼阶段,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好,组织联谊会除了联络感情之外,更多是为了解决商户之间及商会与当地政府之间的一些实际问题。新移民在社团中力量的壮大及新移民社团的出现是近几年的新现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新移民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还会更加引人瞩目。

三 问题与前景

1.世纪之交以来,随着华社左右之争的淡化,华社出现了相对团结的局面,之所以说团结是“相对的”,就是说不团结的问题仍然存在。表现在:一是政治上的左右之争,虽然有所淡化但仍然存在;二是利益之争,包括社团内部及社团之间的,表现都比较明显。

菲华社会素来以“社团林立”著称,之所以如此,除了因为实施西方民主体制的菲律宾结社自由、华人经济条件较好之外,还与菲律宾华人所承袭的性格与传统不无关系。菲岛华人大都来自闽南,闽南俗谚有云“泉州人个个猛”,意即泉州人都自认不凡,互不服输,菲岛华人因此“也喜欢三五成群,纠合旧好新知,组成小团体”[5]244,由此形成社团林立的局面。另一方面,社团林立也反映了华社中名利之争的事实。中国人素来重“名”,出人头地、衣锦还乡是很多人的梦想,华人也是如此,这主要体现在对社团尤其是大型社团的领导权的争夺上。从战后华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来看,引发华社内部冲突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中国政治的影响。在中国政治,特别是两岸关系的影响下,华社各派由于政治取向不同而长期对立。其次是名利之争。为了在华社当“老大”,或者为了在社团内当“一把手”,或者为了经济利益,长期以来冲突不断。以往,第二种冲突往往与第一种交织在一起,但由于第一种冲突表现得更为明显,因而第二种冲突往往被掩盖,似乎烈度逊于第一种。90年代末,商总完成转向之后,整个华社的政治取向转向当地,因而第一种冲突普遍降温,而第二种冲突则有凸显的趋向。例如1999年3月,中国新任驻菲大使傅莹到任,华社拟举办欢迎公宴,筹备期间,菲华工商总会与商总即在由谁担任公宴大会主席的问题上闹得不欢而散,在华社引起轩然大波。而近几年,也多次发生在接待中国代表团时,菲华各界联合会与商总产生摩擦的事情,比如,中国国庆的庆典双方都要举办,互不相让,搞得被邀出席的大使馆成员感觉为难;甚至发生在大使馆邀请双方出席的宴会上,双方为了宴会座席的安排而发生争议的事情。不过,近两年在中国大使馆的协调下,双方的关系有所缓解,已经合作承办了一些活动。菲华社会中,社团的不团结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之前以政治分歧为主,如今则是名利之争占了上风。社团之间如此,社团内部也是如此,如菲律宾让德吴氏宗亲总会就是前两年在理事长换届问题上发生分歧,造成已有近百年历史的组织发生分裂,一部分人分出去组织了另一个吴氏宗亲会;又如,新移民社团中国商会内部的不团结也在华社众所周知,该会的会长与主席虽然同是创会者,但目前基本不相往来,双方也从来不在同一场合出现。目前看来,由于人文的、历史的原因及现实的利益,要实现华社的真正团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社团普遍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近几年,新移民的加入暂时缓解了这一危机,但后继无人的问题依然存在。

20世纪80年代,在当地出生的第二三代华人已经长大成人,由于在当地接受教育,观念上认同当地,社交圈子已不局限在华社,因此,对参与华人社团缺乏兴趣,并且不具备参加的能力(中文说写),华人社团便已经出现了后继无人的问题,到90年代以后更严重。其中,校友会最严重,宗亲会和同乡会其次,商会再次之。对校友会来说,因为母校不在本地,老校友一离开,在当地是无人可继的;对宗亲会和同乡会来说,老一辈的会员越来越少,不过他们会劝说子女接班;对商会来说,虽然也有类似的问题存在,但情况比较不一样。一是年青的一代乐意或感到有实际的需要;二是较容易改变作业方式。事实上,一些由年纪较轻的商人主导的商会,已经逐渐变为西式的商会,开会、演讲、会议文件以至奖牌,已开始使用英文了。[6]74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越来越多新移民的到来为遭遇危机的菲华社团带来一线生机,尤其是校友会和同乡会,除了原有的校友会人员得到补充,而且新移民还组建了一些新的校友会,这些校友会多以中学为单位,甚至还有小学的校友会[注]由于菲华移民多来自闽南侨乡,来源地比较集中,所以这些校友会也以乡镇中学校友会居多。。一些本身规模较小的同乡会也得到补充,一些新移民已经成为同乡会的领导人。虽然新移民的到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团后继无人的问题,但还远远不够。社团活动需要耗费许多的时间和金钱,而目前绝大部分新移民还处在事业发展的初期,还在为事业忙碌,不论是精力上还是经济上,都还不具备参与社团活动的条件。加之大部分新移民都只有暂居此地发展事业,等挣到钱后再回中国的打算,所以,他们参与本地社团活动的意愿不太强烈。为解决这一问题,各社团也在想办法,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组建青年组。目前,很多社团都设有青年组,成员大都是社团领导人的子女,由于父辈的动员而参加;青年组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如联欢、郊游等,以吸引年青人参加。但由于在当地土生土长的年青人生活圈子与兴趣已与传统华社渐行渐远,这一办法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如已有百年历史的吴氏让德宗亲总会,仅马尼拉地区的会员就有两三千人,但青年组成员也仅有六七十人。[注]2009年7月8日菲律宾让德吴氏宗亲总会秘书长吴梓瑜先生访谈记录。社团后继无人的状况还将继续。

3.资源浪费的问题。

菲律宾华侨华人多从事工商业,经济条件比一般菲律宾人要好,然而,华侨华人的钱并不是都花在刀刃上,尤其社团活动,浪费现象严重。一方面表现在各社团花在迎来送往、宴会方面的费用太高,太多的钱用来装面子讲排场。菲华社团众多,一般的社团每个月会有一次会议,会后一般都会设宴招待,所以会议聚餐就成了会费开支的主要部分,尤其是每两年一次的换届典礼,通常都在高级酒店举行,席开几十桌,花费上百万比索,大部分会费便花到这个上面了。[注]2009年7月2日华侨工商联合会理事长许友忠先生访谈记录。特别是一些新移民,不像老华侨华人观念传统、低调节约,赚了钱后比较张扬,花起钱来也大手大脚。另一方面表现在菲华社团在许多工作上没能整合,同样一件事情大家都在做,没有统一部署和规划,人力、物力、财力上大量重复投入,但各自为战,效果不佳,造成浪费。比如挽救衰退的华文教育事业,又比如做公益,都是大家都在做,但各做各的,未整合起来,导致钱花了很多,但社会效益一般。其实,若能整合资源,统一调度,应该有更好的效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菲华社团的发展可能会有这样一些趋势:其一,当地化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融合在华社成为共识,社团活动中推进融合、服务主流社会的工作也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2009年3月底,菲华社会曾掀起一场“选举风波”,围绕商总新一届理事长的职位,两位候选人及其各自的支持者们展开了角力,双方较量堪称激烈并极具戏剧性,而最终胜出者的优势之一,据说就是他英文较好,而且与政府官员关系良好,能很好与主流社会沟通,人们也寄希望他能带领商总和华社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其二,新移民在社团中的影响力还会增长,新移民社团还可能会更多。近两三年,由于市场饱和,前往菲律宾的新移民人数有明显下降,但之前移民潮的滞后效应可能在未来出现。随着他们事业的发展和稳定,可能会有精力、能力和兴趣参与社团活动,并随着实力的增强在社团中居于重要地位。

菲华社会“社团林立”,有弊有利。其弊引发很多人士的负面评价:认为“社团林立”是一种畸型、变态的现象,造成了华社资源大量浪费,华社的不团结也造成了主流社会对华社的负面印象。然而,尽管存在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菲华社团为华社与主流社会贡献良多。我们希望未来菲华社团能够尽力兴利除弊,不断自我完善,为华社与主流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日根.菲律宾华人社会文化脉动浅识[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4).

[2] 商总捐建校舍方案获高度肯定,参议长狄伦与商总签署备忘录[N].(菲)联合日报,2002-05-31.

[3] 亚罗育总统拨三千五百万元,协助传统农村校舍建筑方案[N].(菲)菲华时报,2009-04-04.

[4] [菲]洪玉华.融合与认同:二次大战后菲律宾华人社会的社会变化[J].南洋资料译丛,1989,(3).

[5] [菲]施振民.菲律宾华人文化的持续——宗亲与同乡组织在海外的演变[M]∥华人移民——施振民教授纪念文集.马尼拉: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拉刹大学,1992.

[6] [菲]吴文焕.卧薪集[M].马尼拉: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2001.

猜你喜欢

华侨华人菲律宾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何为“华人”?
7.0级强震袭击菲律宾
我的华侨老师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菲律宾・邦板牙省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