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昭玲教授临床安胎思路及用药经验

2010-04-07秦明春匡继林尤昭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安胎保胎流产

秦明春,匡继林,尤昭玲

(1.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2.湖南省中医院妇科,湖南 长沙 410005)

尤昭玲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在中医妇科领域造诣颇深,擅长治疗妇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妇科血症、不孕症、妇科肿瘤等疑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老师对临床安胎治疗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现就老师对临床安胎思路及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1 治肾为先,益精为要

妊子方面肾之重要,古早有论述,诚如《灵枢·经脉》中所言:“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夫胎孕的形成,在于“两神(精)相博,合而成形”,精藏于肾,正常生殖之精主要在于肾气充盛。成孕之际,固然有赖父母肾精的壮旺而相结合;受孕之后,仍藉母体肾气的充盛封藏以支持其安稳地发育成长。《傅青主女科》[1]中指出:“夫胎之成,成于肾脏之精”。《医学衷中参西录》[2]亦云:“男女生育,皆赖肾气作强,肾旺自能荫胎也。”《妇人大全良方》[3]亦曰:“夫人以肾气壮实,冲任荣合,则胎所得,如鱼处渊”。肾之精气充盛是胎孕的物质基础,肾气充盛,胞有所系,则胎自安。尤昭玲教授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肾气受损,则冲任不固,不能固摄胎元,系胎养无力,以致胎动不安、胎漏甚至滑胎。故补肾固冲任为安胎的主要治则。肾精充沛,冲任得养,则胎元自固。虽胎漏、胎动不安、滑胎有肾虚、气血两虚、血热、跌扑损伤、癥疾伤胎等不同,但在临床安胎中,随证施治,当以治肾为先,益精为要。肾虚补肾自不必当说,然其他证仍当先补肾而固其本,选方用药,当以寿胎丸为基本,方中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大补肾而益精,为平补肾之阴阳之要药,肾旺自能荫胎,可为主药;桑寄生补肾养血,强筋骨,能使胎气强壮。杜仲亦为补肾之药,许多医家善用之,但尤昭玲教授认为[4],杜仲可能有一定的妊娠毒性,应建议慎重使用。补肾用药可选用狗脊、菟丝子、川断、桑寄生、肉苁蓉、苎麻根、金樱子等。

2 脾肾同治,益气载胎

尤昭玲教授认为:肾为先天,脾为后天。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能生血、统血,补脾而生血,脾旺则统摄有权,脾气主升,气能载胎,中气升提有力,胎儿才能正常发育而不致殒堕。即如《景岳全书》[5]所说:“夫胎以阳生阴长,气行血随,营卫调和则及期而产,若或滋养之机少有间断则源流不继而胎不固矣”。巢元方亦云:“若气血虚损者,子脏为风冷所居,则气血不足,故不能养胎,所以数堕也”。若脾之生血、统血的功能发生障碍,则如前人所说“养胎全在脾胃,譬之钟悬于梁,梁软则钟下坠,梁断则钟下堕”;“气血虚极不能养胎,所以数堕也”。所以滑胎更多责之于脾肾两虚。脾肾同治,亦是安胎的基本大法。因此临证补肾同时要培土健脾益气,尤其是滑胎,可加用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等药健脾益气养血而安胎,不仅健脾,亦取其直接补气而载胎。益气载胎,黄芪、党参当为要药。健脾益气,山药、陈皮、砂仁、糯米草根等药均可酌情选用。

3 肝肾同调,疏气安胎

尤昭玲教授在临床安胎中认为:保胎治疗,虽与脾肾为重,但也离不开对肝的疏调。肝藏血,主疏泄,素性抑郁,肝气郁结,肝郁化火,或阴虚内热,热挠冲任、胞宫,致胎元不固或出现腹痛胁胀,口苦口干等症状,临证需肝肾同调,可在补肾基础上予以疏肝泄热或柔肝止痛之品而安胎,疏理气机亦是治疗妊娠病的重要法则。但用药要温和,如加用柴胡、白芍、黄芩等。除此之外,先兆流产发生之时,常常也是妊娠恶阻发生之日,因此绝大多数患者伴有大便干结或不畅、神倦纳差、腹胀、口干不思饮等气机壅滞、肝胃不和之证,故可选用苏梗、藿梗等行气而不伤胎、润肠而不导泻之品,以调和气机,消除症状,俾补益之品得以发挥作用,此所谓“疏得一分气,养得一分胎”。

4 从心调治,宁心安胎

尤昭玲教授认为:保胎治疗虽与肾、脾、肝关系密切,然而也不能忽视对心的调理。生理上心肾相济、心主统血脉,心主神明,“心主定神,肾主藏精”且“胞脉者上系于心”。心神宁静,心肾相济才能固摄胎元。此与现代医学的镇静安神的治疗思想不谋而合,且发生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往往精神都比较紧张,从心论治,亦是中医保胎治疗大法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临证用药可加莲心/石斛、钩藤/枣仁、茯神/龙齿等药宁心安神而养胎安胎。

5 从瘀论治,化瘀安胎

早在张仲景就开创了活血化瘀安胎法的先河,时至今日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人工流产的增多,妊娠合并盆腔炎症的病例日益增多,从瘀论治保胎治疗也就显得比较重要。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测方法和病理研究,抗磷脂综合症导致的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从其病理因素出发,中医药从瘀论治,化瘀保胎也可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也不失为安胎治疗的一种方法。尤昭玲教授认为:母体胞宫素有癥瘕痼疾或孕后跌扑闪挫,瘀血形成,瘀既为病理产物,亦是致病原因。瘀阻胞宫、冲任,新血不得归经,胎元失养而不固。但临证施治一定要谨慎,用药要平和,中病即止,以防伤胎。如跌扑损伤可在补肾养气血的基础上和血安胎,可用白芍、川芎、当归之品。如出血量多,且不可用川芎、当归等辛温动血之品,可酌用化瘀止血之品或其炭类药物如茜根炭、炒小薊、乌贼骨等。癥瘕碍胎,可酌情使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但癥瘕之疾,不会立消,用药中病即止,不可久服。抗磷脂综合症根据其毛细血管血栓形成的病理特点,属于中医学“瘀”的范畴,临证时可加用丹参、赤芍、益母草等平和之药活血祛瘀,切不可用破血化瘀之品,妊娠早期,胎元未实,尤需注意。

总之,尤昭玲教授认为,安胎以脾肾最为重要,但也离不开肝、心的协调,气顺血和,心神宁静,则胎可安。安胎诸法虽有补益肝肾、培土健脾、调畅气机、清热养血、宁心济肾、化瘀安胎等不同,但临证用药谨记勿用大寒、大热、滋腻、淡渗、破血之品。治病与安胎并举。此外她还指出有因妊娠期间,误食毒药、毒物以及一些妊娠禁忌可能有伤胎的药物而引起先兆流产要求保胎者,且需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情况,从优生学角度考虑,权衡利弊,切不可盲目安胎。胎有可安和不可安者,治病安胎,一定要建立在辨病的基础之上。

病案举例:刘某,女,30岁,长沙人,就诊时间:2008年12月10日。主诉:停经42 d,腰腹酸胀不适伴见阴道少量咖啡色分泌物1 d。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1天逛街2 h,晚上休息自觉腰腹胀感,如厕发现阴道见少量咖啡色的分泌物,休息后腰腹胀感虽有好转,今晨仍见少量咖啡色的分泌物。患者既往有2次流产史,精神较紧张,前来就诊,查盆腔B超提示宫内孕囊,未见胚芽,建议复查。查体:三测正常,心肺腹未发现异常,舌质淡,苔白,脉沉滑略细。妇查:外阴正常,妊娠拒内诊。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胎漏,脾肾两虚型;西医诊断:先兆流产;治则治法:益气补肾,止血安胎。方药:党参15 g,黄芪15 g,菟丝子20 g,桑寄生15 g,续断炭15 g,酸枣仁15 g,乌贼骨30 g,煅牡蛎30 g,茜根炭10 g,陈皮5 g,甘草5 g。以上7付,水煎服,1剂/d,分2次服。卧床休息。

转归:患者服用4剂后阴道出血停止,轻微腰酸,仍觉下腹、乳房胀感,晨起呕恶明显,饮食睡眠一般。舌质淡,苔偏淡黄,脉滑。原方续断炭改川续断15 g,加用茯神10 g,山药15 g,苏梗10 g,竹茹10 g,白芍10 g健脾和胃止呕。连用7剂,下腹胀感及腰酸感基本消失,饮食睡眠改进。停经60 d,妇查B超提示:宫内妊娠8周+,单活胎。

随访:于2009年9月在医院剖腹产一健康女婴。

[1]清·傅山.傅青主男女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5.

[2]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22.

[3]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28.

[4]庞慧民,朱玉琢,高九春.杜仲对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9):1 152.

[5]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5.

猜你喜欢

安胎保胎流产
消癥安胎汤联合西药在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药保胎 安全疗效好
和胃安胎饮辅助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观察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补肾安胎饮对肾虚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保胎这件事 真是《坑娘》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