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底腺瘤性息肉1例

2010-04-07孙振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半圆形胃底腺瘤

孙振华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性,77岁。近1年来食欲缺乏,上腹部反复胀痛、嗳气。X线胸透未见异常。上胃肠道造影检查切线位见胃底向腔内突出的半圆形软组织肿块影,轮廓较光滑,基底宽。附近黏膜纹显示正常。体窦部黏膜皱襞增宽、迂曲、蠕动正常。十二指肠各段均未见异常(图1)。内镜检查:见胃底胃壁黏膜上半圆形隆起,边界清晰,表面轻度糜烂。

手术所见:胃底有一4.0cm×3.1cm肿物,质软,表面附有少许黏液。光镜所见:表面为增生肥大的陷窝上皮构成的大型腺管,中心部为增生的胃底腺,深部腺体呈囊状扩张,增生的腺体上皮呈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病理诊断:胃腺瘤。

2 讨论

腺瘤性息肉是来自胃、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腺瘤好发于胃窦部、十二指肠第一部或第二部,大多单发,带蒂或无蒂。一般直径1~2cm,亦有较大者。本病早期若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腺瘤大小与恶变的关系密切,直径>2.0cm的腺瘤恶变率极高,应及早切除。胃肠造影正位观察可显示边缘光整的充盈缺损。切线位一般呈突入胃腔的圆形软组织影,周围黏膜纹正常,胃壁柔软,蠕动通过正常。发生在体窦带蒂的息肉在蠕动波通过和加压下,可移动甚至可脱垂至十二指肠球部,形成光整的充盈缺损。需与肥厚性胃炎、胃黏膜脱垂相鉴别。

本例腺瘤较大且发生于胃底,临床少见,主要应与胃基质瘤、胃癌鉴别。胃肠道基质瘤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肿瘤,发生于胃肠道固有基层,细胞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CD117染色阳性,部分CD34阳性。具有向胃肠道腔外生长的特点,易发生出血、坏死和囊变[1]。CT扫描见向胃腔内外生长不均匀增强肿块。钡餐造影可显示肿瘤外向型生长特点。但最终鉴别诊断有赖于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次本病例还应与胃底癌鉴别,后者大多侵犯贲门和食管下端,可呈表面不规则的圆形软组织块影,横膈与胃底见软组织阴影增宽。侵犯食管下端而出现狭窄僵硬和充盈缺损等表现。

图1 上胃肠道钡餐造影显示胃底部向腔内突出的宽基底半圆形软组织肿块影,表面附细网格状钡影,大小约2.8cm×3.1cm

[1] 孙屹岩,纪年尚,安丰新.胃肠道基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2,30(2):110.

猜你喜欢

半圆形胃底腺瘤
一种半圆形螺栓卡环组件及用其固定悬挑工字钢的施工方法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半圆形溜尾提升吊盖吊装应力分析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典型课例培养学生创意实践能力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