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中等城市特色研究
——以汉中市为例

2010-04-05邢海虹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支柱产业汉中旅游业

邢海虹,赵 娟

(陕西理工学院 历史文化系,陕西 汉中 723000)

1 问题的提出

伴随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各城市文化逐渐趋同,规划和建筑设计越来越模式化,这使得城市面貌趋同化。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的数量与日剧增,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在此背景下,研究城市特色的保存和发展成为热点问题。

对于不同的城市,城市特色的缺失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城市特色的缺失主要是对建筑文化意义上的影响。然而,对于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中等城市来说,除了造成建筑文化的雷同之外,更严重的会影响到城市的旅游吸引力,进而影响整个城市甚至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特色的研究和塑造对于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中等城市来说尤为重要。

2 城市特色与城市旅游业的关系

2.1 城市特色对城市旅游的提升

城市特色又称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特色鲜明的城市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反缺乏特色的城市则容易被人忘怀,也就无法引起人们再次拜访的兴趣。

对于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城市,鲜明的城市特色必然会使城市旅游吸引力得到极大的增强。以往城市的特色往往通过个别具有自然景观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的景点来体现,而要让一个城市做到在游览之后能让游客久久不能忘怀,那么就必须通过城市布局、建筑设计、景观绿化、交通组织、景区建设等各个方面来系统的塑造。这样,旅游者感受到的不是各个景点所留下的零碎印象,而是整个城市所营造的地方特色。这对于提升整个旅游业的品味,对于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城市旅游对城市特色的促进

城市的自然条件、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往往是体现城市特色的初始资源。围绕这些特色资源进行有序的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建立起相应的交通设施、服务设施和管理机制等,将初始资源升级为旅游景点,才能增强资源的吸引力,体现其社会价值,实现其经济收益以及可持续利用与有效保护。而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之中,城市特色得以建立和发展。简言之,城市特色需要旅游业来挖掘、突出、宣传和体现。

综上所述,城市旅游和城市特色是相辅相成的,城市特色可以提升城市旅游的竞争力,而城市旅游也可以促进城市特色的确立和发展。对于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中等城市来说,利用旅游资源来突出城市特色,以城市特色来强化旅游吸引力,促进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就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因此,对于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城市,要以系统的方法,紧紧围绕旅游业发展,并与城市其他方面相协调,共同创造城市特色,进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3 汉中城市旅游现状

3.1 城市旅游业的地位

汉中地处秦岭之南,巴山之北,汉江上游。山川秀美,水量丰盈,素有“西北小江南”的美称,虽然位于中国西部,却拥有与江南同样的秀色。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平定三秦,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一脉相承至今,因此汉中被誉为“汉文化的发祥地”,拥有大量历史遗迹,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基于城市独特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汉中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当然这里面也有无奈之处,川、渝、陕三省交会处的地理位置,高山环绕的盆地地形,闭塞的交通条件,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定位,这些使之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在区域经济分工中地位十分尴尬。也就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相对具有优势的旅游业才被定位为支柱产业。换言之,汉中选取旅游业作为其支柱产业并非是因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而是各方考虑的无奈之举。

3.2 旅游客源市场及旅游目标定位

汉中位处三省交界,风光与川、渝相似,而与关中却大异奇趣,这就使其客源市场和出行目的特色鲜明。据汉中旅游规划:汉中的旅游客源市场以本省为主,占62%;旅游者出行目的以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为主,二者合计占近70%。这些数据说明汉中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赖其自然风光,大力发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游。

3.3 旅游资源及城市旅游现状

汉中现已建成天坛山、紫柏山、南湖等自然风景区,古汉台、拜将台、张良墓、武侯祠等文物景点,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增强了城市吸引力。但是总体上来说,这些建设大多仅限于旅游地本身,没有形成系统的景观,自然也就削弱了旅游的吸引力。

汉中的旅游业要形成系统,就必须以城市旅游为中心,把周边的景区串联起来,这对于提升整个旅游业的品味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考虑之下,城市特色问题就上升到很高的地位。在近年的发展中,市区规划修建了滨江景观带,中央大道和中心商业区等城市景观。通过这些景区建设,城市形象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整体上城市特色尚不明晰。借用旅游资源,引导城市规划与建设,促进城市特色的形成,反过来必将促进城市旅游的发展,带来更为巨大的价值。

4 汉中城市特色的构建

4.1城市特色的定位

准确的定位源于对自身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经济条件以及在更大区域内的职能分工的全面把握和准确认识。

从汉中旅游客源市场及旅游目标定位来看,“西北小江南”、“汉家发祥地”、“安闲舒适的生活地”应该说是汉中城市特色定位的最准确的表述。在城市特色构建中,要进一步形成和强化“西北小江南”的南国风光形象,体现“汉家发祥地”的历史痕迹,营造一种古典的、安闲的、舒缓的生活方式。以风光秀美、内涵深刻的形象吸引终日紧张忙碌的大城市游客来做短期的甚至是中长期的度假休闲,以城市旅游来带动整个旅游业甚至是区域经济的发展。

4.2 城市特色的构建

汉中市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由旅游所产生的前关联效应、后关联效应和旁侧关联效应将相关产业,如商业服务、交通道路设施、环境景观绿化等组织起来,这本身就是城市的一个产业特色。因而应该完善旅游产业链条,突出支柱产业地位。同时,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城市特色:

1) 依托自然山水,体现南国风光。汉中旅游最吸引人的是越过秦岭之后的北方地区难得一见的美景,因此汉中城市特色的构建,必须依托自然山水,体现南国风光。在城市里,首先,应以汉江为天然水景,依水就势,通过滨江道路、建筑和滨江公园的建设,构成山、水、绿化、建筑融为一体的滨江景观带,构成山水合一的景观。其次,通过对城市公园、广场、河堤、道路的绿化和景观设计,形成城市与自然相依相伴的环境,为人们创造出触手可及的休闲之地。这样,汉中的南国风光便处处可及,城市整体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

2)依靠历史文化,深化城市内涵。古汉台、拜将坛和饮马池总称西汉“三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依托“三遗址”建设汉文化步行商业街,形成汉文化特色区。同时可以在古汉台附近兴建具有汉代特色的居住建筑,既可以展示汉代建筑文化,又可以作为旅游团休闲居住地,旅游物品买卖场所。东大街是明清民居保护区,是体现汉中市传统建筑风貌的历史性街区。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要求,依靠原住居民的积极性,小规模改造,渐进式发展。

其次,除了依托历史遗迹,还可以在广场等公共空间通过文字、雕塑和文化活动方式来扩大汉文化的影响,发扬、继承历史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和思想。比如桥北广场的文化柱,滨江公园的文化墙等。

3)确定建筑风格,控制城市面貌。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构成城市文化的实体要素,在城市特色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汉中的建筑设计整体上应具有汉朝初期的建筑风格,不同地段的建筑风格也应有所侧重。

交通轴线上的建筑可以现代与历史相结合,既体现现代建筑成就又体现汉代建筑风格。西汉“三遗址”及周围区域的建筑,应依托历史文化大环境,结合文物规划,通过挖掘文化特色,使其成为代表汉中文化的“城市之魂”。滨江建筑类型应以服务类为主,如旅馆、饭店、售卖等,以低、多层建筑为主。建筑色彩以明快为宜,造型轻、巧、美,并结合沿江农户家庭的建筑风格,使之充分体现出汉中传统民居温婉秀丽的特点。

4)重视交通景观,塑造流动风景线。交通景观是流动的风景线,通过交通站点和线路来组织景点以展现城市风貌。在城市特色的塑造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外交通方面,铁路、公路沿线的民居、农田、水体以及火车站、汽车站站点往往是给游客留下城市第一印象的地方。因此应妥善处理这些地方和城市出入口的景观,把它们营造成新颖、独特,具有“汉风”“南韵”的城市窗口,使游客被深深吸引而向往观看这座城市的风貌。

在城市对内交通方面,通过建立主、次、支路系统和控制道路红线、道路密度和建筑后退红线等指标,创造一个便捷宽松的交通环境。同时由道路两侧的绿化作为线状景观,以广场、雕塑和景点作为点状景观,以线串点,形成“串珠式”序列型城市空间景观,以提高城市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对于道路绿化,应采用汉桂、香樟、水杉等地方优势树种,建设具有地域特点的树种文化和环境景观。

5 结语

塑造汉中城市个性和特色,不仅仅在于为市民创造优美清新的人居环境,而且是汉中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富有个性和特色的城市不是靠几幢标志性建筑、几处大型水体和公园就能创造的,我们应该把城市视作为一个系统,各方共同参与,持久努力,创造一个特色鲜明的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旅游城市。

[参考文献]

[1] 魏伟.城市特色是什么[J].中华建设,2007(1):40-45.

[2] 吴超,刘春.基于城市经济系统的城市特色与竞争力关系探讨[J].规划师,2004(7):18-21.

[3] 虞安生.衢州——妩媚动人的南国佳丽[J].中华建设,2007(1):53-55.

[4] 王朝辉.咸阳——阳刚豪爽的北方帅哥[J].中华建设,2007(1):51-53.

猜你喜欢

支柱产业汉中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房地产重回支柱产业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汉中仙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