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分析
2010-04-05钱华
钱华
(湖南理工学院,岳阳 414006)
据CNNIC统计,到2008年底我国已拥有2.98亿网民、2.7亿宽带网民、1357.2万国家CN域名,三项数据均居全球第一。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速度、覆盖的广度与影响的深度是惊人的。互联网首先是一场信息革命。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各种图书馆,核心服务是向读者提供以馆藏为主的各类信息,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是最直接的。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图书馆生存发展的环境,对图书馆的继续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1 高校馆应对互联网冲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
互联网冲击表现在实践层面主要是“网吧化”。图书馆的发展需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包括思想、理念、技术等。在技术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对新技术的吸收、消化和融合。这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在初期很容易刻板、僵化。这几年高校馆数字化建设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些高校馆推进数字化还是老思路:划个房间,买些电脑,接根网线。但对网络资源缺乏控制和管理,对学生缺少必要的培训和引导,导致电子阅览室“网吧化”,对网络资源用途缺乏长期考量,在功能融合和资源组织上更缺乏成熟的考虑和统筹,导致与高校馆的核心职能和长期建设相脱节。一些高校馆为达到评估指标,盲目铺大摊子,严重浪费了有限的图书馆资源。某些高校馆为狭隘利益搞创收,利用资源优势,甚至违反校规校纪与周边“网吧”竞争,有的干脆将电子阅览室承包给个人,使高校馆的电子阅览室彻底沦为“网吧”,其危害更不待言。
互联网冲击表现在理论层面主要是“网站化”。计算机的一个突出功用在于通过信息的数字化实现信息储存载体和传播介质上的突破,克服了印刷出版物等传统信息存储和传播上的局限性。互联网使这一优势得以广泛应用和深度扩展,使信息储存空间更小,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渠道更多样,接收方式更直接,互动和交流更便利。图书馆学界对互联网的应用,也较多地关注虚拟馆藏的引入和高校自身馆藏的数字化。从理论上讲,这是大势所趋,把握住了数字化建设的一个关键。但具体到高校馆,无论普遍性的经费紧张、馆员信息化素质等问题,还是各高校之间资源、能力、基础、定位差别较大的问题,都导致理论与现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实践的困境凸现了理论的激进,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两个方面:一是虚拟馆藏资源的购买。一些高校馆盲目购买各主流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本古籍库等,缺乏结合本馆需求的实际考虑,利用率不高,反而挤压了购买传统资源的经费空间。同时,虚拟数据库强调海量信息,本身有重叠,与高校馆馆藏报刊等资源也存在重复。二是馆藏资源数字化。盲目倡导馆藏资源数据化,建设网上图书馆,但在实践中推进很慢。这既有高校信息化设施和能力欠缺的原因,还在于这一理论本身缺乏缜密考量和对我国高校馆实际情况的考虑。有些是没有充分考虑我国高校馆核心定位和现实条件;有些更是基于对数字化理论的肤浅理解,未经消化就照搬照抄。原因不仅仅在于高校馆各方面能力的局限,还在于这一浩繁的工作量有必要也有条件以更合理的方式完成。一方面,由各高校馆承担数据搬运工的工作,并不是最好的选择。类似于内容制造商和网络公司职员的数据转化工作既不是高校馆和馆员所长,也不是高校馆在有限精力、财力、人力条件下的优先选项。另一方面,各高校馆馆藏具有较大的相似面,跳出高校馆的狭小视野,通过馆际层面的协调进行合作开发,或者交由其他社会性、商业性专门机构处理,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降低各馆成本,避免重复工作造成的浪费。为高校馆集中精力完成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创造条件。需要指出的是,图书馆“网站化”的逻辑终点是“空心化”,即通过图书馆购买虚拟资源和馆藏资源虚拟化,最终呈现为一个网站,读者在任意终端接受图书馆服务。这样的现代化图景看起来很诱人,但很难想象,有一天图书馆不再有弥漫的书香和专注的读者,而仅仅成为网络信息零售商。更有人提出,利用高校图书馆存在的优势投身市场竞争,把高校馆建成一流的商业信息咨询商,更让人无从置评。
概其要,“网吧化”源于对数字图书馆理解的简单和刻板,“网站化”源于对现实的失察和对互联网的盲目技术崇拜。二者根源在于对互联网的影响缺乏结合高校馆实际的针对性分析,对高校馆的发展方向缺乏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正确定位,致使高校馆数字化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走入了误区。
2 互联网对高校馆的深层影响分析
2.1 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高校馆所处的信息环境。一是信息量的革命。据IDC《数字宇宙膨胀:到2010年全球信息增长预测》报告,在2006年制造、复制出的数字信息量已达到1610亿GB,大约是现有书籍信息量的300万倍。如果将书籍排列起来,总长度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约1.5亿公里)的12倍。至2010年,这个数字还将猛增6倍,达到9880亿GB,年复合增长率为57%。二是渠道和速度的革命。互联网“摊平”了世界,信息的垄断被打破,获取信息的门槛降低,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丰富,速度更快,更便捷。人们对于得到信息时间差的心理下限不断压缩,越来越追求“即时”和“在场”。保守估计到2010年,全球将有2.5亿即时消息用户。三是信息源的革命。互联网时代是真正的“观点时代”,任何互联网使用者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据CNNIC报告,截至2008年底,我国拥有博客的网民比例达到54.3%,用户规模为1.62亿人,其中大学生用户的博客半年更新率达到80.3%。另据IDC报告,预计到2010年将有近70%的数字信息由个人创建。四是信息交换方式的革命。传统信息交换仅限于人际交流,电话等技术手段在距离上有所延展,但进入互联网时代,尤其网络社区的出现,信息交换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开放、互动、即时、多元。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形成的冲击前所未有,尤其对于高校馆,主要服务群体对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对信息量和获取信息的速度要求较高,求知欲和学习能力较强,形成的冲击更不容忽视。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新的因素对高校馆有挑战,但也不必恐慌,更没必要对互联网盲目崇拜,全盘数字化,进退失据。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本质上仍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自身存在的局限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的海量和膨胀,给有效信息的获取带来了难度;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源的多样化、网络交流的无限开放,给网络信息的控制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互联网所追求的信息平等事实上也伴生着“数字鸿沟”的扩大;互联网的使用成本远远高于传统信息媒介,抛开电脑等终端设施的费用不讲,仅上网费一项粗略计,购买相同的信息量,我国用户需支付的费用是韩国的135倍;就上网的速度而言,2008年牛津大学研究小组列出的42个国家中排倒数第2位。这些缺陷也正是包括高校馆在内的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发挥作用的地方。
2.2 对服务对象的影响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中,20-29岁群体在2007年占38.1%,列第一位,2008年占31.5%,列第二位,大学生群体主要在这一年龄段。高校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师生,互联网冲击较大的主要是学生群体。高校教师在获取信息的取向上有较强的稳定性,目的也更明确。而大学生群体求新求异心理较强,一方面,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较大,另一方面,在信息的取舍、判断上,在精力的分配、专注的程度上,更容易受到互联网信息多元、多源、多变、多向的负面影响。
从高校馆角度看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直观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时间的挤压。第5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网络阅读率以36.5%首次超过了34.7%的图书阅读率,网络阅读率较2005年增长8.7%,而图书阅读率则比2005年下降了14%。大学生群体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8.6小时,而读书时间每日在1小时以下的达26.8%。二是阅读方式的变化。34.32%的80后大学生主要利用网络、数码设备阅读。三是对图书馆使用的替代。据《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结果》,高达73%的大学生经常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而不是去图书馆查找各种学习资料。从这个层面讲,互联网对高校馆形成了竞争,但若利用好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也有助于高校馆更灵活、更充分地融入大学生群体,反而是提升的契机。随着高校馆数字化建设的推进,电子读物趋于丰富,数据终端趋于完备,较容易解决。
更深层的影响在于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阅读习惯的改变,主要是阅读内容和价值取向的变化。互联网浏览的一个负面特征是娱乐化、浅层化、碎片化。受其影响,在信息的选择、阅读上,互联网用户普遍呈现出“快餐化”和“浅阅读”的特征。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指出:“即时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一种阅读新趋势。”[1]CNNIC报告显示,互联网应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网络娱乐为87.2%,网络社区为81.4%,都远高于网络教育的25.6%。这种倾向对大学生群体思想体系的形成、思维品质的淬炼、研究问题的深入非常不利。张新颖教授认为:“近年来,一些大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已呈现弱化的趋势,阅读的娱乐化和实用主义,最终会泯灭全民族的文化感受力。”[2]对于旨在培养大学生形成这些习惯和能力的高校而言,是严峻的课题。高校馆对“深阅读”资源的掌握在高校乃至社会中具有传统优势地位,对阅读对象的服务和管理有丰富经验,应该对阅读习惯和价值导向的引导工作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2.3 对高校馆本身的影响
主要是资源统筹和管理、服务三个方面。高校馆馆藏在内容上以专业性、学术性为主,在载体上以书籍、报刊等印刷型出版物为主。分析互联网对高校馆的影响,须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基于馆藏的专业性、学术性优势,以目前我国互联网的成熟度而言,很难对高校馆“深阅读”资源形成实质性冲击。主要的影响在专业性较弱、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部分馆藏,特别是消遣性书刊、新闻类报纸等。随着在线书库、电子书下载等阅读方式的普及,消遣性读物越来越容易被互联网乃至手机等新兴媒体取代。新闻类报刊的空间也在不断被压缩,一方面,互联网在新闻传播上的优势远超过实体报刊,另一方面,传统新闻媒体也在提供更多的数字化服务。这要求我们在馆藏资源的统筹安排上,必须进行相应调整,以求得对经费、空间、人力等各种资源的高效使用。在管理和服务方面,互联网对高校馆的挑战具有更积极的作用。高校馆的管理需要更科学、更高效,馆员需要具有更强的信息素质,同时互联网技术也为高校馆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平台和条件。在服务上,高校馆需要有更强的主动性和服务意识,更了解师生的需求,提供更便利、更全面、更及时的服务。这也是目前高校馆数字化建设实践中较成熟的两个方面。
互联网对高校馆确实存在一定的竞争,但经过以上分析可见,互联网不是万能的。其信息资源与高校馆主要馆藏资源的错位,为高校馆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其固有的缺陷,更要求高校馆在信息引导、习惯校正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消弥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的不良影响。立足于对目前互联网信息状况的全面分析,启示我们无需恐慌,以免陷入保守或激进的误区。只要积极消化其成果,稳步推进数字化建设,高校馆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1]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www.cnnic.cn.
[2]互联网应用正在蓬勃发展——以很中国的方式[J].美.巴尔的摩太阳报,2008,(2).
[3]Jone.F.Gantz.TheDigitalUniverseIsStillGrowing[EB/OL].www.emc.com.
[4]homas H.Davenport,laurence Prusak:(Information Ecology:Mastering th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Environment)[J].Oxford UniversityPress,USA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