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本质是人的行为取向
2010-04-05王岁孝
王岁孝
(宝鸡文理学院 历史系,陕西 宝鸡 721013)
一、行为取向把文化各要素连结为统一体
关于文化的定义古今中外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精确的结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文化的一般定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启发我们去把握文化的基本内涵。恩格斯把人类历史分作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阶段,指出文字、金属冶炼、城邦和国家的产生等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把进入文明时代的民族称为“文化民族”,反复强调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宗教等等。这就告诉我们,文化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借助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克服蒙昧野蛮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特点。然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本身并不是文化,只是文化的成果和标志,由它们所体现的人类的创造精神才是文化。按照恩格斯的这些提示,我们可以给文化如下定义:文化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行为取向不断科学化的人们,在克服从动物脱胎而来的蒙昧野蛮特征,生产幸福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活动中,日益增长的创造精神的总和。
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志、良心等。人的创造精神,指人在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意识。例如,人类原本和动物一样赤身祼体,出于御寒、遮羞、美观而制作服饰,御寒、遮羞、美观等自觉意识就是创造精神。文化既是创造精神的总和,属于意识范围,它就必然地受物质基础所决定。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原理是我们研究文化问题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文化研究,必须以肯定社会经济对文化具有首要意义为前提。然而,文化本身具有对物质基础的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之所以有很大差异,不能完全归因于社会经济。否则就无法解释西欧中世纪何以没有出现中国的盛唐文化,而中国在十六、十七世纪,何以没有出现培根式的哲学家。本文不重复经济基础对文化的决定作用这种根基性研究,而以揭示文化发展的内部规律为主旨。
为了揭示文化的内部规律,本文特别推出“行为取向”这一概念。所谓行为取向,指人以一定的动机付诸行为,并对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为动机具有决定意义,选取什么样的行为动机就是什么样的行为取向。动物,特别是高级动物,已经有了行为取向;斑马向水草丰美的地方迁徙,狮子追随可食动物而行动,但它们从本能出发决定取向行为。人类从动物进化而来,因有自觉意识,就有了自觉的行为取向,但在长达百万年以上的原始群时代,行为取向缺乏而不明晰。随着人类生活资料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进步、人类的行为取向也逐渐明晰并科学化。正是人类有了自觉的行为取向,才有了克服蒙昧野蛮而创造满足幸福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活动,才有了实践活动的结果——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由它们体现出来的人类创造精神。人类的行为价值取向愈明晰愈科学,实践活动也就愈经常愈高级,人类从动物脱胎而来的蒙昧野蛮特点也就愈弱化,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就愈多样愈丰富,人类的创造精神也就愈高级愈强劲。在我们给文化所下的定义中,文化包括四个要素:行为取向、实践活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人的创造精神。在文化的四要素中,“创造精神”是结果,是表象,其内容极其丰富,第一层次是体现于物质财富如生产工具、交通工具、武器、建筑物、服饰等中的创造性精神,称物质态文化;第二层次是体现于社会关系如家庭组织、政治模式、经济体制、礼俗风俗中的创造精神,称社会关系态文化;第三层次是体现于观念形态如哲学、艺术、科学、宗教中的创造精神,称观念态文化;第四层次是体现于人心理状态中如思维方法、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情感方式、审美情趣中的创造精神,称心理态文化。前一层次可以物质财富为载体,后三层次都以精神财富为载体,所以文化元素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文化的载体,是结果的结果,表象的表象。文化元素中的“实践活动”是联结本质与表象的中介环节。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的行为取向。它是文化的动因,它把文化的四大要素连结为统一的有机体。它规范了文化的面貌:物质态文化、社会关系态文化、观念态文化、心理态文化都是人行为取向的反映;考古文化、族体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社会生活领域文化都是人行为取向的反映。
二、行为取向的矛盾运动是文化发展的内部动力
行为取向既然是文化的本质,文化发展的内部规律就必须从行为取向的矛盾运动中去探讨。
人的行为取向产生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只有两种:利益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感情包括亲情、爱情、友谊、归属感、自尊感、独立感、表现感、成就感等。由于两种需要,也就产生了两种行为动机:希图利益的满足和希图感情的满足。人们可以选择前一种动机,也可以选择后一种动机,还可以选择复合动机。前两种是人类两种最基本的行为动机,复合动机是它们的派生动机。
主张以人的利益满足为行为动机,付出行为,并对行为进行评价,就是功利取向。“功利”指付出行为增进了利益。主张以人的感情满足为行为动机,付出行为,并对行为进行评价,就是道义取向。“道义”指为了实现人的感情而制定并实施的人的行为规范以及有关的思想主张。
功利取向与道义取向共处于人的行为取向统一体之中,一个以人的利益为本,一个以人的感情为本,都属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它们各以其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一方就没有另一方,反之亦然,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人们常常把利益的增减作为道义的尺度,也常常把感情的损益看作利益的目标,因此双方包含着相互转化的因素,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都能向对方转化。
功利取向与道义取向是不同的行为取向,在利益和感情完全矛盾冲突的条件下,鱼与熊掌、生命与气节不能兼得,人们的选择具有唯一性,两者就呈现互相反对、互相排斥的关系。在利益与感情不能完全统一存在着部分矛盾部分冲突的条件之下,人们可以选择复合道路,复合道路实际上是两种取向相互影响、相互限制的结果。
功利取向和道义取向既对立又统一,就形成了人们行为取向的矛盾运动。在这一对矛盾运动中,功利取向与人的第一层次需要即生存需要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利益,才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和行为规范,所以功利取向是积极的、活跃的、进取的因素,而道义取向则相对是被动的、保守的、滞后的因素,功利取向决定着制约着道义取向。但道义取向并非完全处于消极地位,人的感情有时也支配着利益要求,反过来作用于功利取向,对其起着促进或妨碍的作用。
人的行为取向是文化的本质,也就是文化的命脉。功利取向和道义取向的最初面貌,铸就了文化模式的最初结构。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的利益需要增加,功利取向便在矛盾运动中处于优势地位,原有的文化结构被打破,要求道义取向更新而取得新的平衡,人们的道义概念便出现了新鲜内容,文化的变革与转型随之发生。新的文化实际上就是升华了的功利取向与升华了的道义取向新的矛盾运动。每一个时代,人们都会有新的利益和感情需要,由它们而形成的新的矛盾运动便会重新展开。文化便在一个接一个的螺旋式的上升运动中得到发展。功利取向和道义取向的矛盾运动是文化发展的内部动力。
人们对功利取向的诠释和主张,就是功利主义;人们对道义取向的诠释和主张,就是道义主义。人们因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利益要求和感情要求也不同,由此而形成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低级、中级与高级不同形态及其阶级属性。在社会主义时代以前的社会中,各种形态的非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并存是客观事实。即使在社会主义时代,非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也还严重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去研究这些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的内部构成及其社会作用。
功利主义的原因是求利,因求利而崇尚实力,用法治保护求利和防止求利可能导致的恶果,所以求利、崇力、法治是其三大支柱因子。道义主义的原因是重情,因重情而崇尚品德,以教化为推行品德的主要手段,所以重情、明德、教化是其三大支柱因子。由于支柱因子不同,两者的社会作用迥然有异。功利主义有利于改造自然,激活家庭、社会发展、国富兵强,但膨胀起来会导致道德腐败和社会动乱。道义主义有利于保护环境,人际和睦、社会安定、对外友邻,但过盛会导致观念停滞和国力虚弱。功利主义的膨胀和道义主义的过盛,都是人类行为取向的畸形表现,而道德腐败、社会动乱、观念停滞和国力虚弱,都可能导致亡国,从而使文化断裂。人们不能任功利取向和道义取向盲目发展,最佳的选择是走均衡制约的道路,既不使功利主义膨胀,也不使道义主义过盛,保持功利取向和道义取向的矛盾运动良性运作,文化才能持续发展。
三、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应在更高层次上进行
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从近代至今一直为学者所关注。然而学者们的研究多为中外文化的表象比较,最深点也仅及观念态文化的研究,尚无触及文化的本质即行为取向的比较研究。
中国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两大时段,外国文化可以分为古老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两种类型。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化作比较研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通过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形成的初期,总是两种行为取向之一种占有主导地位,这是文化尚未成熟的表现,它严重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因道义主义的过盛导致国力虚弱,难于抵御外来的侵略。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波斯帝国文化却因功利主义的膨胀,导致道德腐败。这些政权覆灭了,其文化也断裂了。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周文化是以道义取向为主的文化,秦文化是以功利取向为主的文化,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对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进行了深入探讨,杨朱鼓吹极端的个人功利主义;孔子是道义主义的维护者和完善者;法家是功利主义的代言人,但却把法治因子融入功利主义;墨子代表劳动阶层审视功利与道义;庄子对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作双重批判;孟子却对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作双重吸收。孟子以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格言揭示了义利之间的矛盾性,《管子》却以“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明礼义”[1]的格言揭示了义利之间的统一性。多元融为一体,荀子作了总结,一篇《大略》表明他已经发现功利与道义是人类两种基本行为取向;“尧舜不能去民之好利”,“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义与利,人之两有也”,[2]《荀子·大略》发现了功利与道义两者的力量消长变化关系着政权的安危:“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2]《荀子·大略》发现了人特别是国家的取向对义利关系的调节作用:“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2](《荀子·大略》)这样一来,荀子就发现了社会控制的秘诀在于义利均衡制约,这是诸子百家的集体智慧、标志中国传统文化渡过了漫长的形成期而进入了成熟期。谭嗣同指出,从秦至清,“两千年来之学,皆荀学也”,[3]《仁学》也就是说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文化以“义利两有”、“义利均衡”为主流,既未使功利主义膨胀,也未使道义主义过盛,两种行为取向的矛盾运动基本上呈正态作良性运行。它就是中国文化始终连续的秘诀。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作比较研究是一件更有价值的工作,因为通过比较我们看到的是西方近代文化显示出强劲推动西方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中国传统文化却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并且使中国蒙受近代百年的苦难。中国近代仁人志士大量地作了中西文化的比较工作,睿智的严复已经发现中西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1iberty。他把1iberty翻译成“自繇”,强调它不等于“自由”,而是指个人的首创性。他的答案已经接近了问题的本质。从功利取向与道义取向的矛盾运动是文化发展的内部动力的视角看,中西文化都走着“义利两有”、“均衡制约”的道路,所以两种文化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共同点。然而中西文化在如何达至“义利两有”、“均衡制约”的途径上却大为不同。西方人经历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价格革命、宗教改革、产业革命,促进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增长了人们的利益要求。约翰·穆勒的《On 1iberey》(严复译为《群已权界论》,今译《自由论》)极力提倡功利主义,重振个人首创性。功利主义的泛滥使人们认识到“义利两有”、“均衡制约”的重要性,于是在功利主义者中产生了对其制约的主张,约翰·穆勒本人就提出对有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作外部制裁(法律制裁和舆论谴责)和内部制裁(良心责备),另一位思想家边沁却极力提倡道义主义。
近代百年,是中国蒙受苦难的百年,是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百年,也是中国文化深刻变革转弱为强的百年。如果我们以中国当代文化与西方当代文化作比较研究,将是一件极具现实价值的工作。西方文化仍然走着“以利带义”的道路,虽然还保持着强劲,但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的个人属性没有升华,缺点已经严重暴露:个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精神空虚时有抬头。中国文化吸收了西方文化“以利带义”的优点,弘扬了“以义克利”的传统,更有了“以义促利”的创意,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日益深入人心,从而使人们的行为取向更为科学化,行为取向的矛盾运动在更高层次上良性运作,已经显示并必将继续显示其辉煌前景。
[参考文献]
[1] 颜吕峣.管子校释[M]. 长沙:岳麓书社,1996.
[2] 蒋南华.荀子全译[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3]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增订本[M]. 北京:中华书局,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