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节课标要求的把握

2010-04-05江苏省常州市安家中学213126

地理教学 2010年17期
关键词:太阳活动太阳辐射大气

江苏省常州市安家中学(213126) 徐 锋

一、分析把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学习要求

首先,还是先看看现行四套版本教材是如何体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标准的。

人教版安排在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为“为地球提供能量”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两部分,共有六段课文、一个阅读、一个案例、两个活动和七幅(组)图组成。主要介绍了太阳概况、太阳辐射定义和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重要影响、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主要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鲁教版安排在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中“二、太阳”,共有四段课文、一个知识窗和五幅图组成。主要介绍了太阳系、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类型、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

湘教版安排在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为“一、太阳辐射与地球”和“二、太阳活动与地球”两部分,共有八段课文、三个阅读、三个活动和四幅图组成。主要介绍了太阳辐射定义、太阳辐射光谱、太阳常数、太阳辐射的意义、太阳活动主要类型、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中图版安排在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为“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部分,共有十四段课文、一个探索、一个案例研究、一个学习指南、两个思考、两个名词链接和八幅(组)图组成。主要介绍了太阳概况、太阳辐射定义和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的重要影响、太阳活动主要类型、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从以上对比分析看,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标准的学习要求都有的内容是:太阳辐射定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主要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那么教学中是否就是依照这样的学习要求?这是组织教学的依据吗?能否再考虑其他情况呢?笔者在研读地理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是这样处理的。

如果是新授课,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标准,可以从“谁——太阳”、“通过什么——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怎么样——影响地球”入手。首先认识“太阳”,了解太阳概况:巨大的气体球、主要成份为氢和氦、表面温度6000K等。这里可以结合不同版本教材联系太阳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进行学习。关于太阳辐射,主要还是太阳辐射定义和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虽然各版本教材表述不完全一样,但主体都是两个方面即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太阳辐射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对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三个方面。太阳大气分层主要了解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对各层的认识程度因学生学习能力而异。太阳活动类型除了解黑子和耀斑外,可结合教学情况补充日珥、介绍太阳风。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结合各教材的“阅读”、“活动”、“案例”展开学习,分析归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和对地球磁场的影响等,当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探究对通信部门、航天部门的影响。

如果是复习课,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标准,能体会到“影响”才是重中之重。学习目标清晰了,学习自然就轻松了。这时的“影响”更明确指向太阳对地球自然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及太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两个方面。太阳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和是促使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人类提供能源(太阳辐射能)和影响通信、航行等。

如果从地理学科课程性质来看,“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标准很好的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也能体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如稳定的太阳光照和日地距离适中是地球上存在生命原因之一;再如太阳辐射的分布差异导致大气运动进而产生风能、大气运动带动海水运动产生波浪能、太阳辐射参与光合作用产生生物能、生物能经地质作用产生化石燃料、太阳辐射促使水循环产生水能,都为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能源;还有太阳能量的纬度分布差异、太阳提供动力的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和水循环都在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当然这种高度和深度的认识是建立在学生对《地理1》全部学习和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要具备一定的地理学科素养,这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二、如何把握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

结合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标准学习要求分析过程,笔者认为教学中把握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地理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学生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新课标都作了全面的说明。由于新课程标准是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确定的,因此,依据其要求组织教学,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全程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地理素质和地理能力。所以,在自然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并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把握教学的深度和难度。

教学中,不能为了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随意超越新课程标准,盲目拔高要求、加深难度;同样,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抛开新课程标准,随意降低要求、删略难点内容。目前,许多教师面临地理知识的内容多、深度大的困惑。因此,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把握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能认为讲得越多越好、越深越好;可以分布讲授、逐步提高。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是“掌握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而不是培养地理科学家。

2.依据学生学习需要

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很大,在学习同一部分地理知识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其学习的深度在心理需求上是不一样。这就要求要求我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层次组织学习,不能作统一要求。

对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应掌握基本知识。教师可以以适中难度和广度的地理知识组织学习,让学生集中精力达成基本要求即可。对于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加大学习深度和难度,开拓学生的视野,挖据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这样,教学中可以充分体现新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基本理念。

3.依据课堂教学情况

地理知识特别是自然地理知识本身难度大,但教学中并不是越全越好,要根据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去把握深度和难度,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自觉性不够,那么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要用较多的心思组织课堂教学,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还行,还能学会学懂,力求让学生达到新课程的基本标准。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学习能动性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强,那么可以适当拓展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地理的学习,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太阳活动太阳辐射大气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第24太阳活动周中国地区电离层闪烁统计特性研究
第23和24太阳活动周高纬地磁感应电流分布特性
邯郸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特征
基于PCA 的太阳辐射观测算法研究
太阳辐射作用下钢筒仓结构温度场分析研究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
大气、水之后,土十条来了
洛阳地区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