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

2010-04-05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344100何友丽

地理教学 2010年17期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少数民族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344100) 何友丽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一个民族服饰的形成除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有 55 个,人口虽然只占全国人口的约8% ,居住面积却约占全国面积的 50% 到 60% ,由于他们居住的地区地形、气候、植物、矿产资源、农业生产,以及他们宗教信仰有相同也有不同,随之形成的服饰也有其共性和个性,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种的服饰艺术,让我们体会到了少数民族顺应自然、热爱生活、勤劳智慧的灿烂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生活在各自不同环境区域中的少数民族,身着各式各样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处处体现着所处的地理环境特色和民族风情。

一、青藏高寒区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地理环境

青藏高寒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不到 1% ,在这因新构造运动大幅度的差别上升造成地势高峻,在地貌复杂的山原上,居住着藏族、门巴族、珞巴族、裕固族、土族等少数民族。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气压低,日照强,高原形成了气温低、日温差大,干温季分明,干季多大风,湿季多夜雨的特点。为了适应这样的高寒气候,这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利用高原牧区丰富的动物皮毛制成皮袍、皮靴、皮帽用防寒,同时,在皮袍的制作上多采用开胸、长袖连接下身摆裙,以应付高原地区温度变化大,天气变化异常的恶劣气候,以藏族男子为例:袍内着布衣或袒胸,中午炎热时褪下缠于腰间,早晚寒冷时穿好,只露出右臂便于劳作。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为方便放牧抵御猛兽,他们的服饰设计上采用腰带短、长刀、火石等饰品,由于深受佛教影响,藏族和门巴族服饰上多戴佛珠,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少数民族腰间挂有银饰和铜饰的品种形式繁多,走动时会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二、云贵高原区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地理环境

云贵高原分布着广泛的岩溶地貌,是喀斯特地形。它是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复杂化学反应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岁月,被水溶解和侵蚀而逐渐形成的。地下和地表分布着许多溶洞、暗河、石芽、石笋、峰林等稀奇古怪的地貌,云贵高原的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水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也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习习相关。最具特色的是侗族,他们的蜡染闻名于世,成为贵州地区亮丽的风情线。由于这一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山大沟深,林木茂密,溶洞暗河遍布。长期以来与世隔绝,交通不便,为了生存,他们自己纺纱织布,加工洗染。这种用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布料厚实、美观、耐用,可穿、可佩、可戴、可提,不仅有实用价值,更有观赏价值,近年来又成为旅游开发项目之一。作为重要民族的傣族,他们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喜欢留长发,并挽髻于顶,插上梳子或鲜花,典雅大方;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现多为丝绸、细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三、黄土高原区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地理环境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是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黄土高原区是一个过渡性区域,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里主要有回族、东乡、保安、裕固、满族等,由于这种恶劣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气候条件,使黄土地上人们的服装另有一番情景。冬天人们穿着老羊皮袄,头上裹着白羊肚手巾。夏季白布的尕汗褡儿,青布的黑夹儿,是这一地区典型的民族服装。

四、内蒙古高原区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地理环境

内蒙古高原冬季,寒冷而漫长,当地平均气温在-30℃至-15℃,最低气温甚至可以达到-40℃,并伴有大风雪,春季(5月~6月)和秋季(9月~10月)短促,并常有突发性天气变化,如在秋季,内蒙古刚才还是秋高气爽,霎时便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有时甚至会突降大雪。内蒙古的夏季(7~8月)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紫外线强烈,最高温度可达35℃。风大,天气变化快是内蒙古气候的最大特点。我国内蒙古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蒙古族自古是游牧民族,所以他们的服饰也与民族特色与地理环境结合。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红、绿绸缎做腰带,佩挂首饰、戴帽也是蒙古族习惯。

五、西北干旱区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地理环境

西北干旱区是广阔的欧亚大陆草原、荒漠区的一部分,地处内陆四周多山,夏季风的影响微弱,气候属于半干旱、干旱和极干旱,气候长期干燥,冬夏气温变化剧烈,大陆性气候显著。本区少数民族数量较多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这一地区服饰的共同特点在于服装在样式上设计简洁,服装饰品少,服装面料多采用适于夏季高温干燥天气的绸子和冬季保暖性能好的土布,女装多为裙装,自胸间捏多褶,下裳宽大,男装多为长裤、长筒革靴 ( 回族除外 ) 裤腿扎进长筒靴,有防寒的功效。西北地区多信奉伊斯兰教,根据伊期兰教的礼节,如果到室外头不戴遮盖物就是对天的亵渎,所以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头戴的一般是最轻最小的圆帽或一块头巾。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男子多配长袍,女子多配各种绣花、坎肩,这种服装既适宜昼夜温差大的变化,又能在空气湿度极为干燥高温的夏季充当“鼓风机”的作用,而内蒙古高原地区生活的蒙古族,男女服装均大襟长袍,腰间束带,同新疆地区相比无钮扣对襟长袍更容易抵御北方的寒风侵袭。

六、西南季风区少数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

西南地区深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中亚热带,西南季风活跃西部,干湿季节交换明显,东南季风活跃东部,气候终年湿润、湿度大,冬雨多,因处于三大板块相对运动的地区,山地高原多,河流纵横交错,地貌类型多样,这里聚居生活着的少数民族较多有黎族、壮族、瑶族、苗族、布依族等数十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共同的特点:首先是紧身、轻巧、利落,便于平时农业繁忙时提高劳动效率;其次无领、赤脚、裸露部位多,戴斗笠或缠包头可以适应湿润、降水多的气候环境,最具代表性的是男子的服装,各民族几近一致,变化较少;再次服饰在用料上采用自织布或彩绸、运用矿物和植物染料工艺加绣自己熟悉的山水、花鸟、树木等图案,明显体现出山乡的苍翠与水乡的秀美。当然这些民族服饰也有不同,象彝族的披风“擦尔瓦”,蹲着休息时自然形成小围帐,可以遮风和避雨防寒,还有羌族,因为祖先是以畜牧业为主,所以男女皆穿毛皮朝里的羊皮坎肩,其肩部与前襟下摆等处均露出长的羊毛,敞开搭在肩上,这可以看成是羌族古代服装的衍化物,除此之外还有基诺族的尖顶帽等明显反应了西南少数民族在服装上的个性。在饰品的选择上,有的民族比较简洁,有的民族非常重视,如佤族所居住的沧源和西盟地区,蕴藏着金、银、石英、云母等矿藏,女子习惯在小腿和腰间绕藤圈,上臂及手腕处戴银饰,项间还要戴上银项圈、项珠,有的挂上多串彩珠,此外景颇族的银饰,苗族的银凤冠都表现出西南少数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同一个民族因散居几处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居山里者,裙略短,便于攀登;居平原者,裙略长,踏草行垅;居水边者,衣简洁,适于洗涤。

七、东北冷湿区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地理环境

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冻土广布、森林资源相当丰富,野生动物种类多,这里主要生活的少数民族有满、朝鲜、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少数民族。居住偏北的少数民族,由于气候条件上与青藏高原地区有相似之处,其服饰上也有就地取材,脚下踩靴,用皮毛制服装,宽大遮体,以求御寒的共性,如鄂伦春族头顶的狐皮大帽,能遮住半个身体、适宜零下 40°C 的寒冷天气。还有赫哲族,由于久居江原野以捕鱼为生,穿的是鱼皮长衫,脚下踩鱼皮靰鞡。不同的是由于东北地区昼夜温差不大,没有藏族制皮袍将一袖褪下缠于腰间的习惯。居住位置偏南的少数民族,如朝鲜、满族服饰的线条明确多用绸缎和土布,冬夏服装分明,衣着比较宽大。在饰品上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除了配戴银饰外、源于渔猎部落的爱以羽毛、兽头作饰品显示其勇猛无畏。

服饰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形象。它的功能一是遮风祛寒,二是装饰美观。但是,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情感的影响,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无不打上这一地区的烙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地理环境和情感造就了民族服饰。

猜你喜欢

蒙古族服饰少数民族
动物“闯”入服饰界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雪人的服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