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湖北长江经济带综合竞争力的路径探讨
2010-04-05彭晓保
○彭晓保
提高湖北长江经济带综合竞争力的路径探讨
○彭晓保
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两圈一带”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显示了湖北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湖北省经济发展的主轴。而要真正发挥以武汉为中枢,以恩施、宜昌、荆州、黄冈、黄石、鄂州、咸宁等大中城市为节点,以沿江25个县(市)为依托的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作用,必须充分拓展其传承和扩散功能,呼应浦东新区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东引西联,从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沿江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等产业走廊,加大长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力度,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湖北长江经济带成为全流域乃至全国的现代产业密集带和物流大通道,达到“一带”挑起“两圈”的目的。要提高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综合竞争力,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先行突破。
一、强化竞争意识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提高竞争力,首先的一点就是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湖北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叫了很多年,但长期以来的状况是:东南西北中,为我独尊,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不为人先,不出头,随大流,甘居中游;等靠要,不思进取,四平八稳;满足于低水平模仿,低水平重复,等等。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湖北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动,使湖北省丧失了不少发展的好机遇。现在湖北省审时度势,制定了“两圈一带”战略目标,必将促使湖北人民上下一致,万众一心,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战略机遇,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转变观念上,把转变观念落实到强化竞争意识上,把强化竞争意识落实到开拓创新上。从根本上改变不想竞争、不敢竞争、不习惯竞争、不善于竞争的传统被动局面,不等不靠不要,不左顾右盼,奋起直追,弯道超越,勇创第一流,摔掉“中上游即安”、“小富即满”的包袱,下决心竞争一把,力求能“竞”出能力来。
二、紧扣“人本”这个核心
提高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综合竞争力,要紧扣“人本”这个核心,做好“人本”文章。实践反复证明:不以人为本,丢掉“人本”这个核心“见物不见人”、“G D P崇拜”,牺牲人的主体地位、核心利益、人格尊严的所谓竞争能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力,可能“显摆”一时,但绝不可能长久。以人为本,紧扣“人本”这个核心,应坚持依靠人、为了人、动员人、尊重人、激励人、提升人,这样的竞争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力,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和鲜活力。因此,当权者一定要具备这样的政绩观:不健康的资本不能招,淘汰的产业不能引,污染的项目不能上,带血的G D P坚决不要,落后的产能要舍得丢弃,低水平重复性的项目要坚决叫停。不能因为搞改革开放、开发发展,就要当地老百姓勒紧裤带子、过紧日子、掏出“银子”、丢出分子、失去面子甚至殃及儿子孙子。要通过切实举措,真正让老百姓看到希望、得到实惠,过上有质量的、有幸福感的、有满意度的、有尊严的日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更高境界、更长久、更值得推崇的竞争能力。
三、打造品牌优势
当今时代是以实力说话的时代,而实力必须以品牌为支撑。湖北长江经济带有没有竞争能力,归根到底在于其有没有拿得出、叫得响、有吸引力、号召力、说服力的品牌。因此,推行品牌战略,着力打造品牌优势,是提高湖北长江经济带综合竞争能力的重中之重。21世纪初的浙江温州就已经拥有17个国际驰名、30多个中国驰名的品牌企业和产品,还形成了誉为“门板精神”的温州创业品牌精神,而作为湖北省会城市和中国特大城市的武汉却至今还没有几个叫得响的品牌企业和产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就必须切实因“带”制宜,一切从“带”际出发,内部挖掘,内联外引,内外联动,强化培训,培养企业家的品牌意识;扶持研发,培养品牌成长的潜力与后劲;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做起,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的推出。扎扎实实地推出品牌产业、品牌产品、品牌资源、品牌景点;培养出品牌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品牌企业、品牌乡村、品牌城镇;营造品牌环境、品牌氛围、品牌精神、品牌风格;形成品牌经济、品牌文化,等等。使品牌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构成湖北长江经济带特有的发展模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变,从而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品牌。
四、抓住公平特质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主体平等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是公平有序的竞争。湖北长江经济带也不例外,要提高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综合竞争能力,一定要抓“公平”这个特质,在“公平”二字上下功夫。公平才能有序,无公平绝对无序可言。公平有序的竞争带来良性循环,而不公平无序的竞争,只能带来混乱甚至灾难。要使竞争公平,首先要推崇诚信。诚信是公平竞争的先决条件,无诚信便无公平。讲诚信就必须以诚待人、以信待事、相互忠诚、相互信任。坚决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短斤少两、瞒天过海、言而无信、坑蒙拐骗、相互设局等丑恶现象。要使竞争公平,其次就要维护平等。平等是公平的应有之义,竞争主体相互之间不平等,竞争的公平有序就是一句空话。要维护平等,就要做到无论何资、无论何企、无论何人、无论何事都一律平等对待,内资、外资、合资一个样;国营、集体、个体、外企一个样;“带”内“带”外一个样。不能搞“国企一股独大”、外资一资独“特”、视个体为“另类”,甚至为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而对所引之资所招之商任其特立独行,放松监管,更不能以“试验试点”、“政策优惠”、“内外有别”等为理由,人为地制造不平等,扰乱竞争的公平性。要使竞争公平,最后就要提倡合作。竞争与合作息息相关,两者是辩证有机地统一,不可或缺。竞争之中有合作,只有加强合作才能促使竞争良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目的不是你死我活,也不是两败俱伤,而是双赢。没有合作,就会使竞争走向死胡同,因此,合作与竞争一样重要。要坚持合作与竞争的有机统一,就要做到竞争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互为对手而不是互为仇敌;求同存异、合作共赢,而不能互不信任、相互拆台、相互斗气。要坚决制止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践踏法律的暴力竞争,实现在合作和谐、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提高竞争能力的目的。
五、健全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是提高湖北长江经济带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强化竞争意识需要制度导向,以人本为核心需要制度规范。实际工作中也往往如此,如果没有健全有力的体制机制与制度保障,再好的政策也不能落实到位,而“对策”却能如鱼得水;再好的项目不一定上得了马,而低水平重复性项目却到处泛滥;再好的品牌不一定能叫得响、推得广,而“杂牌”、“冒牌”却能大行其道;再好的事情有可能举步维艰、事倍功半或者半途而废、前功尽弃,而坏事却时有发生;再好的人有可能办不成好事,反而可能办坏事;再优秀的人才有可能用不上、留不住、护不好。以品牌保护为例,改革开放初期,湖北省重大的医药科研成果因激励与保障机制不到位,而遗憾地在广东珠海市生根开花,成为广东省驰名国际市场的名药——丽珠得乐;无独有偶,2010年湖北省又有一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重大科研成果再次遗憾的走出湖北而落户于山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现在面临着新的挑战机遇,要充分认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定要加强立法工作,努力建设一套完备管用的,有利于提高湖北长江经济带综合竞争力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体系;一定要抓紧进行经济、行政管理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着力破除阻碍湖北长江经济带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一定要建立和完善尊重、爱惜、用好、留住人才的机制和制度,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使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实施这些工作,各级立法机关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
总之,要提高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综合竞争力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很多,笔者认为要紧的是要抓住上述五个重点先行突破,集中着力,逐一解决,唯此,才能提高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湖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系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 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