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重“基层经历”更重“基层政绩”
2010-04-05高丹
○高丹
既重“基层经历”更重“基层政绩”
○高丹
近年来,我国地市级以上机关领导干部缺乏一线和基层工作经历、“三门”(家门——校门——机关门)干部增多的现状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党和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从基层选拔干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努力扭转这种局面。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实践中,各地在做好优秀基层干部的选拔工作上做了大胆的探索,一方面从市级以上领导机关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另一方面又加大了从县级以下选拔优秀干部的力度,应该说各地在选拔基层干部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显著的成效。但在贯彻中央的政策过程中,一些地方和单位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工作上还存在着不足。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进一步完善从基层选拔干部制度。
一、从基层选拔干部遇到的问题及表现
(一)选拔时重“基层经历”轻“基层政绩”
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是改善机关干部队伍结构,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和提升领导干部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唐代贤相张九龄提出的“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选官原则,是有其深刻道理的。干部在基层成长,干部从基层选拔,也是我们党的一贯用人方针。从基层中选拔领导干部并不难,难的是从基层中真正选拔出符合标准的领导干部。有基层工作经历不代表就有好的“基层政绩”,也不代表“被选拔者”就具备了基层工作的能力。当前,有的地方或单位在执行中央“从基层中选拔领导干部”政策过程中,简单地以“基层经历”为标准,“唯经历取人”,丝毫不看“被选拔者”是否有相应的“基层政绩和好的工作表现”;有些地方或单位,甚至为了某个“比例任务”,将仅有“基层经历”、其他条件都不优秀的干部提拔了上去,以“基层经历”掩盖了其它问题。
(二)选拔出的干部不能完全胜任岗位
近几年,随着各地向基层公开选拔干部力度的加大,机关里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越来越多。应该说,经过组织培训,大多数来自基层的干部很快就能适应新岗位,成为新单位的业务能手。但也有一些选拔上来的干部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岗位。一般来讲,基层干部的长处在于具体干事,实践经验丰富,而市级以上机关(特别是省级以上)更多的是做调研、决策等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由于客观原因,基层干部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从事一些需要较高理论水平的文字工作时,有些干部尽管经过培训学习还是比较困难。这就是行政管理学中所谓的彼得原理现象,即在层级制组织之中,每个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那一级。对晋升候选人进行的能力、智力等方面的测试未必就能使得这些候选人在晋升后适合工作岗位,也许测试只会使被测试的人更早的被提升到无力胜任的级别上去。
(三)基层干部补给不足,难以“好中选优”
长期以来,由于条件艰苦,待遇较低,基层很难留住人才。一些地方基层甚至出现了体制内干部严重断档,面临后继乏人的问题。众所周知,在中西部省区的基层,相当多的干部由于受地方编制和财政状况的制约,没有编制,根本谈不上培养选拔,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基层一线条件苦、待遇低、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远离组织视线等因素的影响,使很多干部不愿到基层一线去工作,就是目前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多数也是在想方设法调离,优秀干部留不住。“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基层一套房”,“下了基层上来难,去了西部回来难”。乡镇机关年轻后备干部数量不足、来源匮乏、呈现明显断档趋势,这不仅影响了乡镇干部队伍的长远发展,也在公开选拔时难以做到“好中选优”。
二、完善从基层选拔干部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基层干部实绩考核机制,增强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事实上,中央要求加大力度从基层选拔干部,其主要原因是干部经过基层历练,了解基层情况,选拔到领导机关后再经过培训锻炼,能够堪当大任。而仅以“基层经历”为标准,“唯经历取人,不看基层工作表现”,不仅选拔不出优秀干部,反而会导致一些干部出现“身在基层,心不在基层”,整日心思不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安心认真工作,“熬年头”、“等岁月”的现象,让他们错误地认为反正自己有“基层经历”,只要“耐心等待”,组织是不会“亏待”的,终有一天会“上去”的。这样的结果与中央从基层选拔干部的初衷大相径庭。因此,从基层选拔领导干部,不能简单的“唯经历取人”,要“看基层经历,看基层表现”,更要“看基层工作能力”。当前,要防止只重经历不看能力,就要建立和完善基层干部实绩考核机制,制定考核标准、优化考核办法,增强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基层干部和选派到基层锻炼的机关干部能不能提拔,要看在基层工作的成绩单,要提高群众参与度,让“民意”来评判干部的优劣。通过完善的考核选拔制度,使那些能力强、品行优、干得好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从而产生好的示范效应,让广大基层干部有盼头、有干劲,带动干部愿意下基层,扎根在基层,真正贯彻落实中央从基层选拔干部的精神。
(二)完善干部任用机制,探索与干部提拔使用职级和职位分开的制度
总体来讲,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更具有灵活的工作方法、务实干练的作风、解决复杂矛盾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因此,在各级领导机关中,缺少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会由于不了解基层实际、掌握一线情况不全面而导致决策制度出现偏差。所以,只有把机关干部与基层干部合理搭配,实现优势互补、干部的多元化,这样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这就要求要充分认识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意义,把基层干部层层选拔上来,基层干部实践经验丰富,确实是独特又宝贵的人才资源。选拔到上级机关后,要继续发挥他们的才能和优势,弥补机关干部队伍素质的结构性矛盾。为避免出现干部提拔后不能胜任职位的彼得原理现象,除对选拔的干部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外,还可对从基层选拔的干部探索实行职级与职位分开的干部任用机制,即对选拔出来的干部量才使用,对于那些经过组织考察,适宜提拔但又不太适合机关工作的基层干部可考虑在职数限额内职位不动、提升职级的方法,如在县或市辖区尝试选拔优秀基层干部担任同级机关领导班子成员,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又可为上级机关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增强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可执行性和有效性。
(三)完善基层干部补给机制,让基层一线成为干部储备的“蓄水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基层是党执政的基础力量,是改革发展的前线,是培养锻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源头活水。但目前受人员编制、“凡进必考”等条件限制,基层干部队伍普遍存在来源匮乏的问题(这种情况在条件相对艰苦的中西部省区来说,尤为突出)。只有当基层的干部资源丰富了,组织上才有挑选的余地,才能好中选优,才能真正地实现从基层一线选人用人的决策意图。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10年春季开学典礼上指出:“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改善机关干部队伍结构,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让优秀的人才到基层去,让机关干部从基层来。”因此,应当以战略的眼光来重视向基层输送干部,拓宽干部来源渠道,切实增强基层岗位的吸引力,使基层成为干部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形成有效的基层干部补给机制。
当前,首先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基层招录公务员工作力度。针对基层干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实际,应当继续加大从高校选调选聘大学生到乡镇工作或到农村社区任职的工作力度。同时,建立健全从村(社区)和生产一线的优秀人才中定向招录乡镇(街道)公务员制度,以提高乡镇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和解决部分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志愿者等)服务期满后的出路问题。其次应继续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要结合地方实际,采取任职、挂职等方式,从上级机关中选派一批工作能力突出、具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到基层、艰苦地区和生产一线去接受锻炼,建功立业。第三应探索改进基层干部编制管理。对编制进行动态管理,探索实行县(市、区)范围内编制总额控制的前提下,多向基层一线单位倾斜,尝试上级机关干部带编下乡,乡镇(街道)干部上调不带编制的管理机制,形成编制向基层一线倾斜、干部向基层一线“下沉”的良好局面。最后应完善上级党政机关从基层一线逐级遴选干部的机制,从目前的扩大比例逐步过渡到多数来源于基层。这样上下联动,有利于形成一条干部到基层一线“下得去、培得出、上得来”的良性循环链。
毛泽东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是关系国家兴盛的根本。“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基层一线是培养干部的主阵地,也是党政人才锻炼成长的大熔炉。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党和国家从基层选拔培养干部制度的不断完善,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基层干部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遵循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工作方法,担当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
(作者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财政系)
(责任编辑 杨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