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诗学的新进展
——兼评Joanna Gavins的《篇章世界理论导论》
2010-04-05张松松
张松松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211169)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初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词汇层面。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展,越来越多认知语言学家已将研究重点从词句层面转到语篇层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便是“篇章世界理论”(Text World Theory)。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篇章世界理论”业已成为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之中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理论之一。“篇章世界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进行话语加工的认知-语言模式。其理论起源可追溯至认知心理学、可能世界理论(possible worlds theory)、认知语言学和文学理论等。其基本前提是,人类通过在大脑中构造心理表征从而对所有话语进行加工和理解。其研究目的旨在为针对这些心理表征或语篇世界进行系统考察和讨
论时提供必要的方法论指导。
“篇章世界理论”最初由阿姆斯特丹大学的Paul Werth教授于1980-90年间提出。Werth在其专论TextWorlds:RepresentingConceptualSpaceinDiscourse中详细阐述了篇章世界理论框架的基本工作方式,该文于其身后1999年正式发表。Werth自称由他本人提出的这一方法框架能够解释隐藏在所有形式的人类交流的内容和内涵背后的认知过程,这些形式涉及范围由电话会话至戏剧表演,教堂布道至报纸报道。这种大胆的设想,以其极具感染力的热情和鼓舞性的文字,激励人们对“篇章世界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Werth(1999:20)认为,一个命题只有在其被听者或读者评估为真实和可靠时,才会增加到共同背景之中;而这个过程往往建立在接受者对说话者权威感知的基础之上。构建“共同背景”的概念空间即篇章世界。
与认知语言学转向的其他支持者一样,Paul Werth起初从事生成语言学研究。在其1999年的专论中,他反思了生成语言学的优劣,在承认生成语法对1950年代以来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复兴作用的同时,也指责生成语法学家扭曲了所观察到的语言现象,使得研究数据单一化或标准化以证实预制的假设,其结果是直接搁置或忽略那些与形式主义要求相悖的语言现象。因此他提出要建立“一种更加符合人类的语言学”(1999:18),即认知篇章语法(Cognitive Discourse Grammar)。
同时,Werth指出此前大多数认知研究分析仅限于句子层面的语言现象,这种局限性将从根本上导致对篇章描述的人为曲解。他认为,对文章前后关系的正确衔接是全面理解篇章复杂性的根本基础。假定某人的研究数据是取自现实生活,那么扩展的篇章就是走向正确理解的第一步,因为该篇章的特性可能与人造的篇章片段存在本质的区别。
篇章世界是心理表征,与Fauconnier(1994)的心理空间理论存在一定相似性。然而,与心理空间理论以及先前的可能世界理论(Kripke 1972;Lewis 1973,1986)不同,篇章世界理论的各个层次在结构上是等同的,即虽然篇章世界及其所有内容是心理构建而成的,但是它们如同产生其中的话语世界一样,都是内容丰富详细且现实存在的(Gavins 2000:20)。
Werth在界定篇章世界并初步加工语篇的基础上,把篇章世界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概念层面,即指示性次世界(deictic sub-worlds),态度性次世界(attitudinal sub-worlds)和认识性次世界(epistemic sub-worlds),合称为“次世界”(sub-worlds)。
在第一个概念层面中,只要构建篇章世界的基本参数发生变化,指示性次世界就会出现。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参与者在选择注视某一不同时间、位置或实体时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篇章角色在诸如叙述回忆等倒叙行为中通过时间参数的更替在前后时间之间建立一种指示关系时而形成。第二个概念层面又可分为由参与者或角色实施的三类主要概念活动范畴,即欲望(想要的世界)、信念(相信的世界)和意图(打算的世界)。第三个概念层面涵盖篇章世界中所表达的各种远近关系和假设关系。条件结构就是这类次世界构建者和功能关系的典型范例。
2. Joanna Gavins与《篇章世界理论导论》
Joanna Gavins撰写《篇章世界理论导论》(TextWorldTheory:AnIntroduction),其目的之一是为了纪念Paul Werth。本书除了承袭Paul Wert在其专论中创建的理论框架外,还增加了许多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Joanna Gavins对Paul Werth的概念进行了调整和提炼,使得“篇章世界理论”可以最大限度地用于解释各类话语。此外,本书每一章的末节深度阅读部分里都明确提示参照Werth原著内容的具体位置。从学术角度而言,这种写法可以使读者紧跟该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有助于该理论框架的进一步发展。
“篇章世界理论”直接或间接与其它诸多学科交叉,包括心理学、哲学、人工智能、认知语言学、叙述学、认知诗学和文体论,Gavins在书后索引中就罗列了约125个关键术语。
2.1 内容简介
该书开篇前两个章节陈述了“篇章世界理论”基本概况。第一章绪论概括了篇章世界理论的理论基础,对篇章世界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介绍了本书的整体结构安排。该理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把篇章划分为独立的篇章世界,即心理表征加以研究,强调语言表征和释义的话语而非句子的认知视角。Gavins在其理论框架中包括了外在的上下文之间的因素和内在的心理因素。她特别重视真实读者而非假设或理想读者的积极作用。Gavins把自己的研究视为对篇章世界理论奠基人Werth模型的改进。
第二章主要关注参与者的知识。Gavins认为交流是参与者之间有目的的交互。在此交互过程中,参与者为提供或获得信息充分利用自身的背景知识和紧邻的上下文关系。起作用的因素包括参与者先前个人经历的知识结构、眼下经历、文化规范和惯例、语言能力和行为以及普通特征。在动态谈话的过程中,多方面的知识框架发生转变、重组并交织在一起。这些因素为心理表征提供了综合背景。
第三至九章是本书的主体,集中讨论了构建篇章世界理论模型的参数,依次为参与话语、场景、过程、层、态度和距离。其中,第三章探讨了话语的指示性篇章世界构建因素。Gavins充分考虑到了时间、空间、事物和所谓enactor(准则制定者)的出现在一个话语不同概念层面的同一特性。这些空间和时间参数把我们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和我们的心理表征连接起来。换句话说,我们如何解释外在世界直接反映在话语的篇章世界里。另一个重要概念是世界转换(world switches)或世界变化(world shifts)。篇章世界转换包括至少一个指示性因素变化。因此,篇章世界是动态的和进化的,需要多重心理表征。第四章论证篇章世界如何从“功能进化命题”(function-advancing propositions)演变和发展而来。在本章中,Gavins特别倚重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体系。不同类型的加工(物质性、精神性、存现性、关系性、修饰性和/或鉴别性)在篇章世界加工中凸现出来。此外,动机不同,作者对同一物理经历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因此,应该指引读者走进有意图的篇章世界。
第五至七章转向人类心智世界及其对篇章世界概念化的贡献。此三章考察了情态世界层面的创造性不同,以及隐藏在其有目的的交流背后的动机。第五章阐述了人类心智如何通过在话语世界和篇章世界之间界定并超越实体来控制与之同时发生的层级心理表征。在构建和改变实体距离(如通过指示性投射)中,篇章突出了参与者和准则制定者的不同程度的可理解性,继而分化出多层次的“参与者可及世界”(participant-accessible worlds)和“准则制定者可及世界”(enactor-accessible worlds)。从认识论角度而言,这些情态世界详细说明知识及其渊源的确定性和可靠性程度。第六章讨论通过与欲望和义务有关的态度语言表达创建篇章世界。这些情态性因素有助于作者通过把自己投射到篇章世界而创建情态化的世界。第七章继续讨论认识性情态因素。这些情态性表达从事实到观点逐渐变化,或延长或缩短了通往真实世界的距离。
第八、九章讨论扩展的篇章,并且分别讨论扩展的话语中记叙文和隐喻的篇章世界,从篇章世界理论的优势观点出发分别探究了记述文和隐喻。第八章重新诠释了叙述的三个种类:零聚集叙述(heterodiegetic narration)(作为非准则制定者的叙述者)、内聚集叙述(homodiegetic)(作为准则制定者的叙述者)和描述性叙述(不可靠的叙述者)。本章简单涉及了读者在加工叙事体时世界修正和世界移位策略。在第九章中,Gavins在话语层面上重新审视了隐喻。她认为话语的隐喻是一种双重篇章世界的概念合成,包括微喻(micrometaphor)和博喻(megametaphor)。
第十章结篇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一连串发人深省的问题以供进一步探索。例如:如何评估和克服可能存在于篇章世界知识和现实读者知识之间的差距或错配,如何预测和解释读者在加工篇章时作出的消极反应或理解偏差,如何估量一个话语的即时物理上下文的作用。该章还覆盖了如何将该理论运用于多情态篇章和篇章世界分析的微妙性等问题。
2.2 简要评述
本书把全新的理论与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实用性分析结合在一起,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
本书首先是一本介绍性的教科书。在书中,作者提供了一种理解心智表征的理论框架。她结合发生在自然事件中的篇章和真实的情境对“篇章世界理论”进行了详细、深入而又诙谐的分析和阐述,篇章类型涉及文学作品、广告语篇、孤独者的内心独白、星象、指示路牌、泡沫浴瓶子上的产品描述、政治辩论、烹饪书以及歌词等等。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习得实际使用篇章世界理论框架的能力,进而用于分析更广泛的语言和文学篇章。
尽管“篇章世界理论”涉及诸多学科,但本书在结构上条理分明,各章节安排有序、逻辑合理,和谐统一。例如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对“篇章世界理论”发展初期起重要作用的学科的主要特征。随后的各章从类似的学科交叉的角度讨论相关主题。再如,本书的深度阅读部分安排在每一章的最后一节,为篇章世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与之相关的“参与者可及世界”研究提供了许多参考书目和指导方法。本书在结构上还有两个显著特征。除第一章外,其它章节都以概要性的关键问题开篇;除最后一章,其它章节都以富有挑战性的深度阅读结束,邀请读者独立地或与班级集体一起积极参与“篇章世界理论”的研究之中。
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每个章节的最后都有作者对该研究领域的建议和推荐需要深度阅读的书籍。其次,倚重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哲学、诗学和文体论等各门学科,能吸引这些学科的学生和研究者加入该书的读者群。再者,每章都提供了一个关于“篇章世界理论”某一方面的导言,并且包括至少两例实际应用这些理念来分析现实生活话语的事例。
3. 讨论:篇章世界理论与博喻
运用Werth的“篇章世界理论”研究小说,人们可以直观地领略该理论所具备的优势。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It is spring, moonless night in the small town, starless and bible-black, the cobblestreets silent and the hunched, courters ‘-and-rabbits’ wood limping invisible down to the sloeblack, slow, black, crowblack, fishingboatbobbing sea. The houses are blind as moles (though moles see fine tonight in the snouting, velvet dingles) or blind as Captain Cat there in the muffled middle by the pump and the town clock, the shops in mourning, the Welfare Hall in widows’ weeds. And all the people of the lulled and dumbfound town are sleeping now. (Kövecses 2010:57, 转引自Werth 1994)
这段文字选自威尔士诗人兼作家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的作品《牛奶树下》(UnderMilkWood)。作者把无生命体描述成具有人的特征,诸如:树木“隆起(hunched)”,“一瘸一拐跛行(limping)直至消失在海里”,房屋“失明了(blind)”,城镇中心“被捂住(muffled)”,商店“在悲痛(in mourning)”。显然,这里拟人化修辞手法发挥了作用,使一座城镇体现出与人类相近的某些相应特征。我们会运用许多具体的表层隐喻来描绘特定的语言例句。例如,把黑暗视为失明,寂静视为被捂住,圆形视为隆起,抽象移动视为跛行,无防备视为被哄骗(lulled)。但是,这种一般性隐喻无法解释为什么被映射到目标域城镇的所有人类特征都带有某种伤残属性。
根据Werth(1999:323)的研究,这是因为在上例篇章中贯穿了一个博喻(megametaphor),或称之为扩展隐喻(extended metaphor):SLEEP IS DISABILITY(“睡眠是残疾”)。这类隐喻为浮现在篇章表层的微喻(micrometaphor)提供了某种“潜流”(undercurrent)。而隐喻SLEEP IS PHYSICAL DISABILITY和城镇概念之间的联系则通过转喻THE TOWN STANDS FOR ITS INHABITANTS建立起来。如我们视睡觉概念的功能为死亡概念的源域,那么博喻在这里便显得尤为重要。人们会把死亡视为睡眠,而睡眠又可被比喻为某种形式的身体伤残,故死亡亦可视为一种伤残,而且是盲、聋、哑、行动不便等残障种类中最极端的一种。在上引的这段文字之中,睡眠即死亡已得到初步证明,托马斯频繁提及黑色、阴暗,甚至悲痛。其实,后续的一些章节更凸显了这种联系:例如:Only you can see,in the blinded bedrooms...the yellowing, dickybirdwatching pictures of the dead.我们在此不一一赘述。因此,城镇通过贯穿通篇的一些具体隐喻、转喻和扩展隐喻三者之间的复杂互动合作,最终被想象为死者。
尽管以上分析只属于个例,但根据Werth的观点,任何篇章世界都必定包含有博喻。Werth的“篇章世界理论”验证了篇章的连贯机制,为对篇章进行一致性的意义建构提供了有效理论参考工具。
Emmott, Catherine. 1997.NarrativeComprehension:ADiscoursePerspectiv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 Gilles. 1994.MentalSpaces:AspectsofMeaningConstructioninNatural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vins, Joanna. 2000. Absurd tricks with bicycle frames in the text world ofTheThirdPoliceman[J].NottinghamLinguisticCircular(15): 17-33.
Kripke, Saul. 1972.NamingandNecessity[M]. Oxford: Blackwell.
Kövecses, Zoltan. 2010.Metaphor:APracticalIntroduction(2nd Ed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wis, David. 1973.Counterfctuals[M]. Oxford: Blackwell.
Lewis, David. 1986.OnthePluralityofWorlds[M]. Oxford: Blackwell.
Marley, Carol. 2008. Truth values and truth-commitment in interdiscursive dating ads [J].LanguageandLiterature17(2): 137-54.
Semino, Elena. 1997.LanguageandWorldCreationinPoetryandOtherTexts[M]. London: Longman.
Werth, Paul. 1994. Extended metaphor: A text world account [J].LanguageandLiterature3 (2): 79-103.
Werth, Paul. 1999.TextWorlds:RepresentingConceptualSpaceinDiscourse[M]. London: Lo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