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的年代》自序
2010-04-05萧功秦
萧功秦
《反思的年代》自序
萧功秦
作为“文化大革命”后考入大学与研究生的那一代人,我们的经历颇为特殊。我们曾经被“文化大革命”的乌托邦所吸引,曾经有过革命的狂热与浪漫的诗情梦幻,并亲眼见证了极左革命如何变为民族灾难。我们在工厂与农村插队的底层生活中,在对普通百姓的困苦命运的反思中,摆脱了旧教育体制加之于我们的左的政治观念与思维定势。我们开始在独立思考中觉醒,重新回归到常识理性。当青年时代还没有结束时,有幸地迎来了共和国的改革开放,于是,我们带着这种特殊的人生经验走上了学术道路。
在新的大变革时代,我们面对着种种前人没有解决的时代难题:自古以来的儒家传统压抑我们的灵性,却又是我们人文精神支柱中不可分离的部分;经历了极左专制文化的困厄以后,自由对于我们是那么可爱,却需要理性的滋育与平衡,然而,生长于革命文化中的我们却从来没有熏陶过这种妥协宽容的理性文化;民主是饱尝极左专制之痛的人们心中最真诚的信仰,它的实现却又需要如此复杂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却又在我们生活中如此缺乏;威权政治与令人厌恶的专制是如此相似,然而一旦没有了它,社会又似乎难以自发建立秩序,然而,当我们不得认可威权政治作为后发国家现代化的必要选择时,一种不受制衡的威权一旦变成巨无霸,却使我们左右为难……一方面,我们必须避免简单地仿效西方多元民主,以免造成社会脱序,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受浪漫的革命文化心态的支配,再次陷入到左的平均主义乌托邦陷阱……如何理性地寻求通往中国真正复兴的道路?我们处在这些深刻的时代疑难问题中,我们这一代注定生活在这种反思与追寻之中。
本书收入作者不同时期的二十六篇代表性的文章,纪录了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从一个具有激进的反传统主义价值取向的启蒙自由主义者,转变为新权威主义者与理性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心路历程。二十多年来,我试图通过自己的学理心得,尝试对这些时代难题作出自己的回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我的这部纪录三十年求思之路的论集,取名为《反思的年代》。
自从八十年代中期,从元史的专业领域转向公共学术领域之后,我把此后的这二十多年的学术经历,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几年里,我是一个接受五四启蒙传统的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收入本书的第一、二篇文章,表达了这一时期我对保守主义国粹派的历史反思。我的处女作《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一九八六)可以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第二阶段,从一九八七年到一九九四年,可以称之为新保守主义与新权威主义时期。我从严复思想与近代史研究中获得启示,并运用这种历史体悟来理解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开明权威政治选择的必要性。出版于一九九五年的《萧功秦集》,可以作为新权威主义理论的总结与思考。收入本书的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四年发表的文章,均代表这一阶段的成果。
第三阶段,从一九九五年到二○○五年左右,可以把这一时期称之为转型政治学时期。更具体地说,我实际上是从新权威主义理论的视角与范式,来研究当代中国转型政治中的中观层次的、更为具体问题,如分利集团化,腐败与地方苏丹化,社会各阶层心态变化趋势,意识形态转型等等。这十年我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在《战略与管理》这本刊物上首发,并在社会上产生影响的。正因为有幸出现了这样一个刊物,我的思想得到了表达场所。这一时期的研究基本上收入到我的 《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二○○一)一书中之中,与此同时,我还运用政治学方法,来考察解读清末变法与新政的困境(《危机中的变革》,一九九九),并进而运用从这一历史学研究中获得的理论启示,来反思当代中国政治现实。
自二○○五年以来,我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中形成的政治体制与模式的类型学特点与历史路径,考察为什么这种被我称之为“极强国家-极弱社会”型的威权体制,向民主体制转型,会面临如此大的困难。我力求通过理论的研究与结构考察,探讨通往中国民主化的路径。收入到《中国的大转型》(二○○八)一书的论文,均体现了我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如何走出维新模式的困境》,提出通过法团主义方式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以此来避免未来民主化过程中出现民粹主义的后果,就是我对此的最新思考。
多年以来,有人把我归结为知识分子中的右翼,我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自由主义终极价值关怀的学者,我既完全不同于京城中的某些缺乏人文关怀的冷漠的国家主义者,也不同于经常被我作为批评对象的 “浪漫主义的西化自由主义者”。与后者最大的不同的是,我更为务实,更理解历史加之于中国的负担与包袱。经由三十年的思考,在我看来,通过一种理性的、有现代化导向的开明威权政治,来发展市场经济,并通过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利益多元化,为公民社会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样的渐进的民主化路径最为现实可取。我相信,只有在公民社会充分发育的基础上,才能避免民粹主义泛滥,才能实现中国真正民主的软着陆。当然,这一切的关键还在于一种促进民主发展的健康的社会合力的形成。
记得有次在给本科生上 《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史通论》最后一课结束时,一位学生站起来问我,你说你对生活始终是乐观的,你从来没有过空虚感,这是与你的个性有关,还是与你的生活经历有关,是什么精神因素在起作用?
我回答说,由于我是在极左时代渡过青少年时期的,我们所经历的民族苦难,使我产生一种无法摆脱的责任感,我总在想,千万不要让我们这整整几代人经历过的带血泪的痛苦,变得没有警示意义;另一方面,我们在极左时代获得的人生体悟与经历,又使我们拥有了进行这种反思的经验资源。我们是把苦难变为思考的对象与走向改革行动的那一代人,是从中获得人生的意义的那一代人。这样的生活是注定不会空虚的。
根据编辑部的要求,我选择每年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在这里我要告知各位读者的是,本书收入的早期文章,大多曾经收入到过去已经出版的论文集中。本书之所以再次收录它们,是因为本书的目的,旨在于把自己的精神历程与思想学术发展脉络完整地再现出来。另外,近年来完成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由于已经收入到《中国的大转型》与《历史的眼睛》(二○一○)中,为了避免重复,本书中没有收录。为了体现自己学术思想发展的全貌,我会在各年的作者按语中提到它们。
本书的附录《在精神自由中反思》,是我专为本书出版而撰写的治学与思想回忆录。此外,我在每篇文章前面加上一段数百字的作者按语,其中简要地回顾了我在当时的思想求索与思想转向的过程,把这篇附录与这二十余篇按语合在一起,恰恰构成我的学术发展过程的比较完整的自我介绍。
二○一○年三月二日于上海寓所
萧功秦,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