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品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技巧探讨
2010-04-04樊武保
樊武保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急诊科最常见、死亡率最高的急症,对于AOPP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急救方案。阿托品虽然不能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但它可拮抗因中毒而造成体内大量的乙酰胆碱的积蓄,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它目前依然是对AOPP最有特效的急救药物,但应用阿托品抢救AOPP也会引起阿托品中毒,现结合我院2006~2009年救治56例AOPP患者的经验,对阿托品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技巧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AOPP患者,其中男27例,女29例;年龄14~63岁,平均29.4岁。其中敌敌畏(DDV)中毒24例,“1605”中毒15例,甲胺磷中毒7例,敌百虫中毒4例,乐果及氧化中毒4例,混合中毒2例。服药至就诊时间30m in~2h。均为口服中毒,服毒量30~500m L,按《内科学》[1]标准,轻度中毒7例,中毒中毒34例,重度中毒15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大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小便失禁、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大汗淋漓、腺体分泌增加、肌纤维颤动和意识障碍等,重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并发昏迷、脑水肿、呼吸肌麻痹。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和基层卫生院、诊所先经过洗胃、导尿及清洁皮肤,部分患者曾在其他医院先用过少量阿托品,进入本院后,先肌注阿托品5mg,同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吸氧,建立多个静脉通道,1h内再追加阿托品18mg,出现阿托品化后小剂量阿托品和氯解磷定0.5g/h静点维持,同时给予呼吸兴奋剂、脱水、激素、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如患者出现意识模糊、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不整或暂停伴血氧饱和度下降、肌肉震颤和抽搐等,则在进行输血、血液灌流术、应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的同时,加注阿托品8~10m g/h、氯解磷定0.4~0.5g/h,直至生命体征稳定、四肢肌力升至3级,胆碱酯酶1000u/L后阿托品可减至1mg/h,当肌力恢复到4级,胆碱酯酶升至2000u/L,停用阿托品和氯解磷定。
2 结果
全组治愈52例(92.85%),死亡4例(7.15%),其中,41例轻、中度中毒患者全部治愈;15例重度中毒患者治愈11例,阿托品时间(10.7±4.9)h,至阿托品化时,阿托品用量(157±52)m g,阿托品总量(240±68)m g,病程(7.83±6)d,出现阿托品中毒2例。
3 讨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其死亡因素除与中毒农药和种类、中毒量、患者就诊时间有关外,与抢救措施是否恰当有着直接因果关系。
3.1 早期处理 及时、彻底洗胃和清洗全身皮肤是早期处理的两大关键,洗胃直接关系到能否及早达到阿托品化,反复持续,并按摩胃区,当肠内残留农药较多,出现血胆碱酯酶活性上升后又再次下降更应重复洗胃,必要时要手术切开洗胃[2]。本组死亡病例中有2例就是原救治医院洗胃不彻底所致。皮肤接触农药者先应除去衣物,彻底清洗全身皮肤,以阻止毒物从皮肤吸收。
3.2 合理使用阿托品 ①提早用药。AOPP一经确诊,就应立即开始使用阿托品,千万不可因忙于洗胃等急救操作而顾此失彼,可先行肌肉注射,再快速建立静脉注射。②足量用药。足量等于大量,更非过量,应根据中毒途径、中毒程度和个体差异来酌情掌握,重型患者的首次剂量可为10~20mg。③反复用药。阿托品作用短暂,注射1h后作用开始消失,故反复用药很必要,初期应每隔10~30m in给药1次,达阿托品化后再延长注射间隔时间;当患者清醒后,仍需维持用药4~24h,特别是重症中毒者被抢救成功后不仅不应立即停药,而且也不应急于减量,应维持用药3~7d或更长时间,以防止“反跳”。
3.3 联合用药 氯解磷注射液含有盐酸苯那辛、硫酸阿托品、氯磷定等成分,有较强的中枢和外周抗胆碱作用和胆碱酯酶重活化作用。本组资料显示,早期、足量、联合使用复能剂可促进阿托品化、提高AOPP的治愈率。
3.4 阿托品化与阿托品中毒 是否已经实现阿托品化,应根据皮肤、黏膜、瞳孔、心率和肺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指征为①瞳孔散大;②腺体分泌减少而致口干和皮肤干燥;③颜面潮红;④心率加速;⑤肺部音减少或消失[3]。一些酸中毒、组织缺氧、老年体弱者、血容量不足的患者,阿托品反应低下。本组中曾有2例老年体弱者阿托品化指征不明显,结果加大阿托品剂量造成阿托品中毒,最后导致不幸死亡。教训非常深刻。
总之,应用阿托品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要尽可能做到早期、足量、反复、持续和快速阿托品化,同时,要配合洗胃、清洁皮肤、导尿、吸氧、输血补液、应用皮质激素、血液灌流术和联合用药等其他抢救措施。对每个细节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及时、正确的处理。
[1]崔书章,陆再英,钟南山,等.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5.
[2]朱海霞.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中继发阿托品中毒48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9,50(3):304-305.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