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优蔬菜
——嫩萝卜荚的生产及应用
2010-04-04刘红光谭德云孙丽娟李敬忠刘传伦
刘红光 谭德云 孙丽娟 李敬忠 刘传伦
新特优蔬菜
——嫩萝卜荚的生产及应用
刘红光 谭德云 孙丽娟 李敬忠 刘传伦
选用上年晚秋播种的小萝卜,收后窖藏,翌年3月定植,使其抽薹开花结荚;也可用小株采种法,即播种育苗移栽,使其通过春化抽薹开花结荚。但要适期播种,播种过早,小苗会过早地通过春化而抽薹开花,植株不发达,荚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播种过晚,后期高温多湿,授粉受精不良,同样降低产量。因此,必须适期播种,加强苗期管理。建立强大的同化体系,为以后高产打下基础。
1 播种育苗
1.1 适期播种
以1月20日播种为宜。为起苗移栽搬运方便,要在制种田或附近选择向阳、肥沃、灌排方便的土地作阳畦,一般畦宽1.2 m,长20 m,每畦施入腐熟的优质圈肥200~250 kg、磷酸二铵2.5 kg。浅耙2~3遍,使粪土充分拌匀,整细耙平,浇透水,水渗下后,畦面上撒一层细土整平,将备好的种子掺上适量细沙土拌匀,均匀地撒在畦中,然后覆0.5~1 cm厚的过筛细土。为了防止地下害虫为害,可用50%辛硫磷1 g拌细土100 g,撒在畦面上。最后设立拱架、盖膜。
1.2 苗期管理
播种后,气温低,夜间加盖草帘或茅苫,保温防寒,日出后揭去草苫,接受阳光,播后4~5天始出苗,前期管理主要是揭盖草苫,2月下旬至3月,在晴天10:00~15:00,气温达30℃时,薄膜四周每隔一定的距离支起一个通风孔降温,随着气温增高,支的通气孔越多,最后揭开薄膜的东西两端通风。开始通风后,由于时间长、气温高,导致苗床干燥,影响小苗发育,可在中午轻浇一水,随水追施适量磷酸二铵或尿素,为促苗茁壮,苗期可据苗情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液。
1.3 间苗
如果播种量大,出苗过密,如不及时疏苗,易造成细高的小老化苗或徒长苗,影响栽后的成活率和产量,在出现2~3片真叶时,及早剔去过密的小苗、弱苗及病苗,留整齐壮苗。
2 定植
2.1 整地施肥
将地深翻整平、耙细,按宽130 cm作畦,畦面宽90 cm,垄宽40 cm。按每667 m2施入砸细的优质土杂肥2 000~2 500 kg、磷酸二铵15 kg、复合肥20 kg、2.5%敌百虫粉1.5 kg,拌匀备用。每畦分3行开沟,将拌好的肥料均匀撒入沟内。地膜栽培土壤养分消耗快,又不便于追肥,应注意给予较充足的底肥,防止生长后期出现脱肥、早衰现象。
2.2 覆膜
整地作畦结束,及时进行覆膜,有利于保墒。覆膜要拉紧铺平,地膜紧贴地面,用土压严、压实。
2.3 适时定植,合理密植
在种苗不受冻害的情况下,应适当提早定植,一般3月中旬即可定植,行距40 cm,株距20~23 cm,最好暗水定植以利提高地温,促进缓苗。定植前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4 000 kg、过磷酸钙80~100 kg。定植时667 m2施尿素5 kg、复合肥5 kg。
3 田间管理
3.1 肥水管理
前期以中耕锄草为主,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缓苗后结合浇水,667 m2施碳酸氢铵20 kg,开花后667 m2施尿素10 kg、复合肥15 kg,中后期一般不再追施氮肥,应适当追施磷、钾肥。据天气情况适量浇水,保持地表见干见湿。结荚期适当控制浇水。苗期、初花期、盛花期施0.2%的硼肥,以促进植株发育,增叶增荚,提高结荚质量。
3.2 及时防治病虫害
萝卜种株主要受蚜虫、菜青虫及黑腐病为害,未开花前要彻底根除蚜虫及其他害虫。盛花期为保证昆虫传粉,提高结荚率,以防产品污染,尽量不喷杀虫剂,只喷防病药剂,如有蚜虫为害,可喷避蚜雾。
4 采摘
开花授粉后12~15天,即可采摘萝卜荚,为防止老化、失去食用价值,要及时分批采摘。一般667 m2产鲜荚1 200~1 500 kg。最好当天摘,当天加工。如果采摘量大,来不及加工或食用,可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扎好口,置于-1~0℃的冷库中贮藏。
5 加工与食用
可生食、熟食、加工等,可以炒食,或用开水焯后加白糖、香油、醋拌之,香脆酸甜可口,色泽鲜艳,十分美观,宴席上可与大虾、鲜鱼媲美,被誉为神奇的新型酒菜。
另外,用萝卜荚腌制咸菜,日常食用也相宜。选用鲜嫩的萝卜荚5 000 g,加盐500 g,充分拌匀,至荚发软,再揉出水分,第二天再晒一天,晚间再按5 000 g萝卜荚加盐250 g,再用上法处理,第三天再晒至五六成干,晚间摊晾以后,每5 000 g萝卜荚加烘干捣碎的花椒15 g、小茴香25 g、陈皮50 g拌匀,分层装在坛子里封实,并用厚纸封闭坛口,用粘土密封,放在干燥、阴凉处,经月余即可食用,其味道鲜美,可谓应时佳菜。
嫩萝卜荚的栽培及加工简单,生产成本低,周期短,没有农药和粪肥污染,清洁卫生,品质鲜嫩,营养价值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明显,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刘红光,山东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55033
谭德云,孙丽娟,李敬忠,刘传伦,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