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临床研究
2010-04-04杨元疆文新堂田彭荣
杨元疆 文新堂 田彭荣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骨折之一,由于股骨周围肌肉强大,故此类骨折的骨折端易明显移位,属于非稳定骨折,因此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端有效手段。随着骨科内固定器械的广泛使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愈发突出。据统计,平均大约有5%的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是骨折不愈合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严重者甚至能导致残废和截肢[1]。2002年~2006年我科治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典型感染患者8例,经过积极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中,男6例,女2例。年龄19~54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例,重物压砸伤3例,坠落伤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无长期使用激素或抗生素史。所有患者曾伤后4h~6d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动态X线显示内固定位置无变化,骨不连接。骨折端出现吸收及轻微硬化现象,骨折间隙增大,有骨膜增殖反应。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早期病灶清除,对髓腔内外包括死骨断端的髓腔,进行彻底的病灶清除,彻底清除髓腔内的炎性肉芽组织、瘫痕及脓液。持续灌洗24h。6例患者取出内固定物,术后胫骨结节牵引,维持对位对线。6w后取出牵引,改用外固定架固定。所有患者根据细菌配药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使用时间为4w~15月。
2 结果
手术治疗过程中,局部有不同程度的肉芽组织增生以及稀薄渗出物。细菌培养:8例患者中6例细菌培养阳性,3例为混合感染。其中大肠杆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阴沟肠杆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药敏试验:所有G-杆菌除了l例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外,均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所有G+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敏感。
经过手术和抗生素治疗,8例患者骨性愈合出院,迄今为止,所有病例无1例复发。2例顺利取出内固定。5例患者经5年随访,可正常行走。
3 讨论
手术内固定是临床治疗股骨骨折的主要手段,有效的内固定能使骨折解剖复位,恢复良好血供,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从而使受伤肢体迅速恢复。感染是骨折内固定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有报道称内固定感染发生率可达5%~20%。按照感染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急性感染和迟发性感染[2]。前者通常是由于手术创伤或体内其他部位的细菌感染所致。而迟发性感染是指骨折内固定后切口一期愈合,拆线后2w~2年内发生的局部感染,包括浅表感染、深部感染及骨髓炎三类。是在内固定松动、脱落断裂或电解性炎症等损伤周围组织使局部抵抗力下降后,术中的细菌活化后引起感染。因为毒力低,发展慢,起病隐匿,无明显全身症状,在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
在本文研究的8例患者中,除了2例有轻微的酸胀感、深部疼痛外,所有患者并无明显的窦道形成以及全身发热等中毒症状。X线下表现为软组织肿胀阴影,骨折端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现象,内固定物结构不良等改变。穿刺培养显示以低毒性菌株为主,如表皮葡萄球菌。这些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当它达到一定的数量和毒力时,即成为致病菌而引起术中将这些细菌带入切口,由于术后抗生素的常规使用,它们暂时性受到抑制或因对抗生素不敏感而保存下来,成为潜在传染源。迟发感染细菌可分泌细胞外基质黏附于内固定物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使得细菌逃避机体的免疫系统和抗生素的作用而造成持续感染不愈。另外,由于组织相容性原因,内固定物周围常存在炎性反应和渗出,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3]。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取出内固定,并行彻底清创、局部灌洗和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在感染被控制后,骨折端萎缩,一般已经没有自然愈合能力,需要二期行稳定的内固定并进行植骨。两次手术间隔的时间常规为3~6个月[4],治疗方法和一般的术后感染无明显区别,关键是在于炎症的控制情况。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十分困难,因此预防非常重要。围手术期措施包括:闭合性骨折应待肿胀消退后再行内固定治疗;开放性骨折要严格彻底清创;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减少切口暴露时间;感染预防用药应在术前1h内,静脉给予足够量的抗菌药物[5]。
[1]Crist BD,Della Rocca GJ,Murtha YM.Treatment of acute distal femur fractures[J].Orthopedics,2008 Jul,31(7):681-690.
[2]费成刚,刘炳亚.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17例报道[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0,8(1):49.
[3]郭志辉,李海军,袁奇亮,等.24例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的原因及对策[J].临床骨科杂志,2003,6(2):166-l67.
[4]刘林涛,马完通,叶传胜.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致骨不连[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2):132-133.
[5]贺利民,向在永,陈晓瑞,等.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指南[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