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搭梯子”方法
2010-04-04向彩霞
■向彩霞
语文课堂教学“搭梯子”方法
■向彩霞
语文课堂上存在这样的情形:有时,学生因没有兴趣不愿意参与教学;有时,学生因能力欠缺不能参与教学。作为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发展为本”的理念,学会“搭梯子”,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感受,谈一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搭梯子”方法。
方法一:妙用选择。语文课上,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直接回答,有时学生答不上来,有时学生即使回答了,往往又答不到点子上。此时,课堂气氛顿时会显得沉闷,教学推进也会显得艰难,如果教师能“搭梯子”降低难度,将答题要点设计成选择项,让学生选择,引导学生领悟。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大胆交流,提升思维能力。例如,诗歌鉴赏是教学与考试中的一个难点。基础较差的学生答表现手法时,开始不知怎么说,但当教师给出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比喻、夸张等)的选项让学生去选择,学生不仅能选对,而且还能有新的领悟,新的收获。
方法二:花样填空。所谓“花样”,是指设计填空时留的空可适当变换,难度也可有所变化。课堂上,教师不妨将课文或要讲的主要内容用花样填空的方式设计出来,降低门槛,给学生一点提示,吸引学生参与。例如,在上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读完课文后要让学生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可设计这样的填空题:“一间________,________情感,三世变迁,____________。”学生反应相当激烈,学生准确的说出了答案,说得不够准确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启发下也大有收获。
方法三:给葫芦画瓢。所谓“给葫芦”是指教师先给出示范,所谓“画瓢”是指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用给定的句式或方式答题。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模仿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只要有东西参照,基础再差的学生也能动脑动手,学有所获。这种方法在对比阅读中非常实用。例如,《五人墓碑记》课后习题的最后一题是比较一段中记述明末苏州市民自发斗争场面的内容与课文内容在材料组织上的差别。讲这一题时,我请一个学生与我配合,我说前一句“课文略写了斗争的场面,详写了五人牺牲的细节,这是因为作者要表达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这一立意”,让学生模仿我说后一句,学生比较顺利的说出了“这一段材料详写了苏州市民斗争的经过,没有写五人牺牲情节,因为本段文字是为了突出人们对周顺昌的感激。”当我再问学生什么是材料组织,并联系自己作文实际谈谈时,学生也回答得很好。
方法四:引导观察发现。教学魏巍的《我的老师》,让学生掌握记叙中兼有论文抒情的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难点。如果教师直接给出记叙、议论、抒情的概念,然后条分缕析地指明文中哪些是记叙,哪些是议论,哪些是抒情,并逐句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学生听起来必定感觉索然无味。如果教师变换一下方式,效果就不一样了。教师可以删除所有议论、抒情的句子给学生范读,并让学生体会跟原文有什么不同,删除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特点,效果与原文有什么不同,学生一定会很积极地观察并发现这些被删除部分的特点。此时教师再给出概念,学生定会记忆深刻,枯燥的知识就会鲜活起来,这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的好处。平时教学中,教师不妨将有共性或较大差异的内容放在一起让学生去观察、对比、发现、领悟,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方法五:点石成金。所谓“点石成金”,指教师运用点拨方法来启发学生思维,运用归纳方法使知识形成体系。有时,当教师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可能会感到迷茫,此时教师的点拨可以激活学生暂时堵塞的思维。比如讲《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修辞手法时,教师可提示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这一句,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一句比喻中兼用了通感,可以让那些对“通感”这一手法理解还不够透的学生有更明确的理解,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特征归纳,效果会更好。做好适时点拨,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困惑所在,又要对语文资源非常熟悉,能信手拈来,归纳的规律或方法十分精准可以随时都可以激活学生思维。
“搭梯子”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加课堂教学吸引力的有效方法。当然,“搭梯子”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教师不断探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