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入典要谨慎——读《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札记
2010-04-04周志锋
周志锋
词典是词语使用的典范。作为一部断代语言词典,进入词典的词语必须是某个历史阶段曾经使用过的,词形上有文献依据,结构上符合词或词语要求,词义上具有时代特征。换言之,入典的词语必须是真实的,成词的,有特点的。这是断代语言词典收词立目的起码要求。但在词典编纂实践中,由于取材文献版本不精,编纂者识见局限,以及编写印刷文字错讹等原因,入典词语值得商榷的时有所见。近读吴士勋、王东明两位先生主编的《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以下简称《大辞典》),发现不合格的词语为数众多,以致严重影响了该辞典的质量。本文拟分三个方面择要进行辨正,求教于编者及同好。《大辞典》引例出处原用简称,为了便于理解,本文改为全称。
一、校勘疏失
《大辞典》所选作品的版本都是今人整理的本子。今人整理的本子固然不乏精品,但失校、误校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如果依据有问题的整理本子来取材而不进行复核,就很难避免有问题的词语“混进”词典。《大辞典》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
1.【高芩qín】高峻;高耸。芩:芦苇属植物。《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十一:“前去之间,忽见石壁~万丈。”
“芩”(qí n)当作“岑”(cén),形近而讹 。《方言》第十二:“岑,高也。”例中“高”、“岑”同义连用 。又,《汉语大词典》“高岑”条云:“①高山。……《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中:`前去之间,忽见石壁高岑万丈,又见一石盘,阔四五里地。'”“高岑”与“阔”相对,当是形容词“高峻”的意思,释作名词“高山”,恐不确。
2.【阚】望。《石点头》14卷:“~小娘又乡城远隔,就 ~一两夜也未(按:`未'字原脱)得其真(按:`真'为衍字)趣。”
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石点头》369页、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276页文字同。《大辞典》把“阚”列在kàn音下,释义则取《说文·门部》“阚,望也”之训(“阚”字此音义今写作“瞰”),似乎形音义三者吻合,其实不然。“阚”当作“闝”。“闝”同“嫖”,《字汇补·门部》:“闝,溺倡也,俗字。”“阚”与“闝”形近,且“闝”字少见,故误。
3.【罗乖】调皮;淘气。《西湖二集》19卷:“两脚鏖糟拖破鞋,~像甚细娘家?”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周楞伽整理本《西湖二集》312页、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刘耀林、徐元校注本361页文字同,后者注解说:“罗乖:吵闹、佻皮。”许少峰先生《近代汉语大词典》1211页引例相同,解释说:“罗乖,指罗圈脚。”今谓“罗乖”文字有误,各家注释亦不确。下文云:“这首诗是嘲人家鏖糟丫鬟之作,乃是常熟顾成章俚语,都用吴音凑合而成。”既然是吴语诗,当以吴语求之。“罗乖”当作“啰里”。“啰里”是方言词,一般人不明其义;且“里”繁体作“裏”,而“裏”之俗书写作“”,“”字下半部分字迹漫漶,抄写、刻印及校点者便误认作“乖”字。“啰里”,吴语疑问代词,意为哪里。清乾隆十五年《昆山新阳合志》:“那里曰啰里。”《女开科传》第十一回:“真是个书呆弄出个把戏,如今连余秀才也勿知走到啰里去哉。”皆其证。“啰里像甚细娘家”即“哪里像什么小姑娘”。
4.【每】①代词。某;吾。《警世通言》27卷:“~与汝宿世有缘,合当度汝。”
“每”无代词“某、吾”义,“每”乃“吾”之讹。《古本小说集成》本《警世通言》1095页正作“吾”。
5.【凭】①通“恁”,如此。《石点头》2卷:“原来~地可恶,把我轻薄也罢,如何触伤(按:当作`伤触')我父亲。”
“凭”与“恁”声不相近,无缘通假;两字形近,容易致讹。《古本小说集成》本《石点头》7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新1版29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22页、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174页皆作“恁”,是。又,例中“恁地”才是一词(《大辞典》已收),表“如此、这样”的意思;光释“恁”,割裂了词语。
6.【起在】起来;起着。《喻世明言》36卷:“公公害些病未~ ,等老子入去传话。”
《古本小说集成》本《古今小说》1381页亦作“起在”,其他各整理本文字同。然“起在”义不可通,以理校之,当作“起去”。“在”、“去”形近而讹。“起去”一词,近代汉语用例甚繁,义犹起来,也可特指起床。如《警世通言》第二十卷:“天色雨下,怕有做不是的。起去看一看,放心。”《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西门庆道:`拿衣我穿,等我起去。'”《歧路灯》第十九回:“我家相公,不知怎的张了风寒,大病起来。今日医生才走了,吃过两三剂药,通不能起去。”例中“起去”均指起床。其中末例“大病起来……通(完全)不能起去”与“公公害些病未起在(去)”语境相似,尤可比勘。
二、辨识有误
编者辨识失当,是虚假词条进入《大辞典》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例如:
1.【班卖】摊开出卖。《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56回:“六月间那有第二家卖帽套的,拿定了~,却不是一本十利。”
尽管“班”有分开、铺开义,但把“班卖”释为“摊开出卖”,实属望文生义。其实“班卖”不成词,“拿班”才是一个词。《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五十六回本例下文云:“腊月间那有第二家卖扇子的,也拿定了班卖,却也是一本十利。……我们拿定了班,却又是一本十利。……我们拿定了班,却又是一本十利。”后两例无“卖”字,足证“班卖”非一词。而“拿班”近代汉语里习见,如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非是我要拿班,只怕他将咱轻慢。”《二刻拍案惊奇》卷二:“私下去说,未免是我求他了,他必然还要拿班。不如当官告了,他须赖不去。”“拿班”犹摆架子,装腔作势。《大辞典》已收“拿班”,不应再收“班卖”这个假词条。
2.【答闲】空闲。《三遂平妖传》1回:“若还有~田地,不是栽花蹴气球。”
3.【环行奇节】完美的品行,出众的节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86回:“孝子贤(按:当作`顺')孙,果有~ ,得详具事略,奏请旌表 。”
核所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698页原文实作“行奇节”。“”同“瑰”,美石、美玉,引申为珍奇、奇异。“行奇节”中,、奇同义。大概是因为与“”同偏旁的“懷”、“壞”现在分别简化为“怀”、“坏”,编者据此类推,把“” 当作了“环”。其实,“环”的繁体字是“環”(“还”繁体作“還”,与此同例)。由于简化字“不”旁来源于繁体的两个偏旁,辨认疏忽而致误。
4.【兼只】几只;数只。《醒世恒言》31卷:“况~香罗木,是我爹在日许下心愿,要往东峰岱岳盖嘉宁大殿,尚未答还。”
“兼只”断词大误。“况兼”是一个词,“只”又是一个词。“况兼”,表递进的连词,犹况且,近代汉语用例很多,如《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那法司检拟郭威弹雀误中顾驴儿额上,系是误伤杀人,情理可恕;况兼年未成丁,难以加刑。”《水浒全传》第二十一回:“这阎婆惜水也似后生,况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因此宋江不中那婆娘意。”“只”,代词,这。如《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却只般相待,不许人动身?”《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玉英姊妹看了只个光景,越发哭得惨伤。”
5.【希颜】迎合他人脸色。《喻世明言》39卷:“今有楮券四百,聊奉~表意。为我转限两三个月。”
《喻世明言》第三十九卷本例上文云:“汪革带着半醉,唤郭择的表字道:`希颜是我故人,敢不吐露心腹。'”本例下文云:“希颜念吾平日交情,休得推委。”原来“希颜”是书中人物郭择的表字。《大辞典》失考。
6.【璇如】如果;假如。《海公大红袍全传》l回:“~合绝嗣,即使姬妾罗列,也不过徒事酒色而已,何益之有?”
《海公大红袍全传》第一回:“却说前明正德间,粤省琼南有海璇者,字玉衡。”下文:“三朝洗儿,弥月请酒,自不必说。乃取名海瑞,这也不在话下。且说玉衡因有了儿子,万事俱足。”可知,“璇”是海瑞父亲之名,“如”是如果,编者生生地把不相干的两个字扯在一起了。
7.【斩齐】非常整齐。《官场现形记》6回:“老远的便见有多少洋枪队,由教习打着外国口号,一~的走了上来。”
汉语方言里,“斩齐”固然有“非常整齐”的意思,但例句中却应以“一斩齐”取词,否则“一”字就没有着落了。《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轿子跟前一把红伞,一斩齐十六名亲兵,掮着的雪亮的刀叉,左右护卫。”此为内证。字又作“一崭齐”。《吴方言词典》“一崭齐”条:“整齐划一的样子。……评弹《小白旗的风波》:`手指伸出来也会有长短,那会一崭齐呢?'”可作外证。
三、编印差错
《大辞典》部分立目不当是编写印刷过程中文字讹误造成的。例如:
1.【回非】全然不是。《施公案》272回:“郝素玉打扮得如仙子一般:头戴凤冠,身穿蟒袍,低垂二目,若有不胜羞之状,~阵上临战交锋那种雄赳赳的光景。”
“回非”当作“迥非”。“迥非”犹全非、绝非,如《老残游记》第九回:“一步高一步的上去,真是仙境,迥非凡俗。”“回”异体或作“迴” ,“迴”与“迥”形近,故误。
2.【拒常】不比寻常;充其量。《水浒全传》4回:“小人~说,只可打条四五十斤的,也十分重了。”
“拒常”当作“据常”,《大辞典》所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水浒全传》55页原文正作“据常”。“据常”即根据常理。《大辞典》词目用字既误,释义也不准确。
3.【牢登】骚扰。《醒世恒言》23卷:“定哥捺不住那(按:`那'字原脱)春心鼓动,欲念~ 。”
“牢登”乃“牢骚”之误。《古本小说集成》本《醒世恒言》1352页、岳麓书社2002年版289页均作“牢骚”。又,许少峰先生《近代汉语大词典》1107页引例相同,解释说:“牢登,旺盛。”当系因袭而误。
4.【泉厥】黄泉;地下。《石点头》2卷:“长辞尘世,徜徉~ 。”
“泉厥”当作“泉阙”,《古本小说集成》本《石点头》9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新1版37页、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178页、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28页并作“泉阙”,是。“泉阙”一词《汉语大词典》不收,当据补。
5.【一唿hū】一觉;睡觉。《海上花列传》18回:“~困下去,困到仔天亮末,一夜天就过哉。”【着】〈方〉睡熟。《海上花列传》33回:“此也是合当有事,王莲生鼾声虽高,并未~。”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收词立目上的问题,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首先,对待孤证要慎重。语言是社会性的,一个词语在某个历史阶段只有单个用例,其真实性就值得怀疑。其次,对待僻义要慎重。一个词语有某种意思,一般说来总是有理据的,词义奇特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其真实性同样值得怀疑。再次,校勘、校对要慎重。认真校勘,可以把好编写质量关;认真校对,可以把好排印质量关。
1.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
3.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2008.
猜你喜欢
——关于藏译名著《水浒全传》中的人物绰号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