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崎病并发支气管肺炎1例

2010-04-04张宇驰

当代医学 2010年30期
关键词:川崎典型内皮细胞

张宇驰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4.8岁,因“发热、咳嗽5天”入院。查体:T 38.1℃,P110次/分,R28次/分,热病容,颈部可扪及3~4个黄豆大小淋巴结,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0大,未见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痰鸣。血常规WBC10.4×109/L、Hb118g/L、N 0.522、L0.315;血沉38毫米;支原体及衣原体检测为阴性;EB病毒IgG(阳性),EB病毒IgM(阴性);胸部X片:肺炎;颈部B超:颈部淋巴结长大。入院后以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及红霉素抗炎治疗。2天后患儿出现口唇皲裂,草莓舌。做心脏彩超示:左侧冠状动脉轻度扩张。加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及潘生丁治疗后患儿体温正常,咳嗽不明显,1周后复查胸部X片:肺部炎症有所吸收。入院后曾反复4次做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记数由最初的正常值至增高到602×109/L;CRP则由最初的CRP113mg/L逐渐降至14mg/L。治疗8天后患儿治愈出院。

2 讨论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的疾病。目前考虑为各种感染原的特殊成分触发免疫介导反应对易感患者血管壁造成损伤。引起全身性血管炎,好发于冠状动脉。临床有报道即使是典型的川崎病病人,多种表现并非同时出现,不同的病期有不同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对一时未发现的体征要动态观察,防止漏诊[1]。典型的川崎病主要表现有:发热、球结合膜充血、皮疹、口唇皲裂、草莓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而对于以其它症状首发的非典型川崎病临床极易误诊。川崎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的系统性免疫激活,使机体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态,各种免疫因子等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和产生新抗原;同时B细胞分泌自身抗体,导致内皮细胞溶解的细胞毒性作用,从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血管炎[2]。本病例以发热、咳嗽为首发症状考虑和机体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态损伤肺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炎性反应有关。以致出现明显的发热、咳嗽等典型的呼吸道症状。所以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出现有典型的呼吸道症状,辅助检查也支持但是临床疗效差的病例除了要考虑有耐药可能性外,同时要注意有无发生本病的可能。避免误诊误治造成严重后果,值得临床医务人员注意。

[1]张美芳.川崎病23例误诊原因分析[J].华北国防医药,2007,19(5):45.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98.

猜你喜欢

川崎典型内皮细胞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春季当心小儿川崎病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痰瘀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研究
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33例早期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