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中的"街角青年"问题研究--以湖南长沙某区为例

2010-04-04

城市观察 2010年6期
关键词:街角亚文化青少年

◎ 黄 海

城市社区中的"街角青年"问题研究
--以湖南长沙某区为例

◎ 黄 海

"街角青年"是城市中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他们具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特征,形成了与城市主流文化相对立的城市边缘亚文化,介乎主流文化视角下正常社会化的"白色"青少年和走向犯罪领域的"黑色"青少年之间,甚至成为城市社区建设和城市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因此,城市社区如何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边缘青年,关注边缘青年,理解边缘青年,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城市 社区 街角青年

在城市某个社区的一个街角里,十多个满脸稚气的大男孩聚集在一起,染发、衣着奇异、旁若无人地懒懒地抽着香烟,偶尔爆发出一阵粗鲁的骂声和笑声……在城市的社区里,我们总是能时不时见到这样的一群青少年.他们既是行为怪异、性格乖张和脾气暴躁的孩子,又是一群孤立无助、本性善良、内心脆弱的青年,令人迷惑的是,在他们的身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特征却结合得如此紧密.这些人也就是有关研究中已经概括的"街角青年"①:一个城市边缘的青年群体."街角青年"远离社区建设,脱离主流社会,实际上属于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一个长期被人漠视但又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一、青年中的另类:一个城市中的边缘青年群落

在湖南省长沙市,有一个与省会其他地区而言几乎可视为"贫民区"的某市区,街道狭窄失修,住房低矮拥挤,一条横贯该地区居民区的铁路喻示着这里的城市边缘地位.与传统的中国城市相类似,这里也有一些驻区单位,只是随着社会流动,大部分有钱的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已经搬往城市的繁华地带.一条狭窄的街道将这一地区分成了两个社区,本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两个社区进行,分别命名为W社区与D社区,共同组成WD地区②.

作为省会城市的长沙,几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越变越大,街道越修越宽,生活水准越来越高,对处于城市化日益发展的长沙市民来说,呈现在眼前的都是阳光灿烂.然而在这个城市的北角--WD地区却日益成为这个城市在高速文明化进程中的被遗忘角落.对于相当一部分都市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神秘、危险和令人忧虑的地区.从繁华的市区和所谓的主流生活地带到WD地区不到十分钟车程,但是对于主流社会的人而言,他们将要面临的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走入一个未知的亚文化社会.

WD地区的两个社区仅由一条街道分开,均地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长沙其他地区而言较为滞后的长沙市北端.其中W社区有0.32平方公里,住宅楼52栋,住户1338户,人口3782人,17个居民小组,驻区单位13家,1个非重点中学和1个非重点小学;D社区有1.25平方公里,住户1100户,人口2450人,11个居民小组,驻区单位1家.D社区15~20岁人口有200~ 300人,以"街角青年"居多,W社区则以问题学生和中途辍学学生较多,和仅一街之隔的D社区"街角青年"联系紧密,互动发生作用,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街角青年"的外围组织和后备力量.

W社区的问题学生和中途辍学的学生经常在街头游荡,与D社区数十个已经有所谓阅历的社会无业青年一起构成了WD地区一个独特的边缘青年群落.行走在WD地区,你必须尽量不去招惹这些表面惹人生厌的"小混混".但是,这个"另类青年"群体却又是一个神秘的群体,你甚至可以完全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这些15~20岁的"街角青年",虽然大部分人脸上还明显带着稚气,却已经建立起他们自己的、不受社区和主流社会影响的社会体系.染发、抽烟、衣着奇异、谈吐粗俗是他们的外部特征,社会活动则集中于WD地区的街角地带以及网吧、美容美发店、小餐馆和桌球室.他们文化程度很低,绝大部分初中都没有读完.可以说这是一群失去家庭关爱、失去社会关注、失去政府监管的青少年,他们在一个被我们遗忘已久的角落,在社区的某个街角聚集.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处在这个城市的社会底层,但又同时构成了WD地区青年当中的主流;而对于主流社会和社区工作者们来说,"街角青年"则是一个城市社区工作中的边缘角落:这帮青年无所事事,游荡街头,调皮捣蛋,惹是生非,对抗社会主流,无疑是他们最头疼、最不愿意也最无能为力管的一个非主流社会的"灰色地带",甚至这种"灰色"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滑向"黑色",成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一大隐患.

二、生活方式特征:一种灰色状态的游离

对"街角青年"而言,一天的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晚上的夜生活往往使得他们每天在上午补眠.一觉醒来,各自在家里吃过中饭,不用人召集,中午12点左右就自觉来到WD社区的某个街角,当人数聚集到十余人时,便开始讨论这一天时间打发的问题,然后开始他们新的一天"街角生活".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网吧、录像厅、玩桌球和卡拉OK厅里度过.有吃有玩,几乎完全把自己固定在街角的这种生活方式之中.事实上,他们到了离这个社区300米以外的地方就开始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每天中午起床,然后吃饭去街角集合,讨论决定之后去闲逛玩乐,然后再回家吃饭,再到街角集合玩乐,最后再回家.所以生活的路线和生活的圈子就在这样的一条几乎没有跌宕起伏的平行线上维持.即使他们中的某个人哪一天不在街角,其他的成员们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知道在哪儿能找到他.

每天消遣式的生活方式决定了"街角青年"的生活必须有一定的经费来源,但显然他们的低收入家庭也不可能给他们提供经费的支撑,"街角青年"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再接受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去生活、去赚钱,为了继续维持这种"灰色"的生活方式就必须想办法筹钱,而生存技能的缺乏、教育素质的低下和生活心理的越轨,这种"灰色"就有可能向"黑色"演变.于是,"街角青年"往往在对面的W社区敲诈勒索小学生和年纪较小的初中生,一些问题学生开始加入他们的行列,甚至因此而辍学开始与"街角青年"们合流,最后也发展成为"街角青年".而一些小打小闹的偷窃行为也开始在"街角青年"的价值观念中得到认可,这个群体的老大"天哥"因此还拜一名老扒手为师.最终"天哥"因盗窃不成而抢劫,被当场抓住送少管所管教一年.

在WD地区,具有明显"街角青年"特征的约有60余人,年龄在15~20岁之间,文化程度较低,绝大部分在初中左右,大多拥有某种"一技之长",如这个群体的老大"天哥"据说曾拜一老扒手为师,其他成员或者是台球高手,或者是网上游戏"大虾",或者拳脚功夫了得."武状元"、 "豆芽秆"、"耗子"是经常和老大"天哥"混在一起的群体成员,可算是这一群体的核心层人员,或者说二、三把手.街角青年在WD地区声名狼藉,整天无所事事,混迹于街头巷尾,经常恶作剧地戏弄社会,被社区居民视为"小痞子",而他们也自得其乐,对社区和他人极端冷漠和敌视,自觉组成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灰色社会",并且已经初步具备滑向"黑色社会"的某些行为特征和心理冲动.

值得研究和令人玩味的是,为什么"街角青年"要选择这种在主流社会意识看来毫无乐趣的生活方式,固守这条在主流社会意识看来毫无价值可言的单调乏味的"灰色"生活路线?甚至不惜为此滑下"黑色"的深渊?

对于"街角青年"的生活方式界定,我们可以运用越轨社会学中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越轨生活方式".所谓越轨,定义很多,大部分人马上联想到"犯罪"、"邪恶"、"不道德"等等.但这里的越轨,同样是指相对主流社会正常生活方式而言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具体来说,即某一社会群体成员的判定标准是违反另外一个社会的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感受或行动.换句话说,"街角青年"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非主流生活方式,而对于他们而言则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主流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颓废和无所作为的非主流生活概念,而对于他们而言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主流生活概念";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不可容忍的非主流生活价值,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必须信赖的"主流生活价值".即我们的生活价值理念与"街角青年"的生活方式概念互为越轨.

三、街角背后的原因:一种都市亚文化的解读

但是,仅仅从价值中立的角度出发,对"街角青年"的生活方式进行解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种理论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他们生活方式的公正视角,却并不能解释他们为什么选择并坚持这种生活方式的真正原因.

在调查中发现,城市中的这些小年轻并不是我们平时从有色眼镜出发所了解的违法犯罪青少年或"古惑仔".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初中都还没有毕业,许多人读完小学就辍学了.他们之所以提前以一种不正常的方式进入社会,往往是从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失败开始,他们就被迫以一种不正常的方式提前流入社会.当然刚开始,学校和家庭这种主流社会中的组织给他们灌输的主流意识仍然残存:一个社会中的人必须是一个社会化的人,必须在这个社会中努力寻求社会流动、改变命运的机会,成为一个于主流社会而言有意义和价值的人.所以,当他们带着这种意识流入社会的时候,却发现这个社会平常灌输给他们的只是一种想法,对于他们这种一无特长、二无学历、三无资本的青年来说,社会给他们的只有一种残酷的态度: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就是主流社会的游戏规则.

街角青年中的大部分人刚开始也努力向主流社会价值靠拢,回归主流社会,但是残酷的现实很快就将他们推回了"街角".在我们的了解中,几乎所有"街角青年"都曾有过好好做人的想法.在家庭的帮助和社区居委会的推荐下,有的开过铺子,有的摆过摊子,有的应聘过保安,有的当过柜台营业员,但均以失败告终.这其中固然有"街角青年"们本身懒散、自身素质不高的原因,但是主流社会的歧视的确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而从另一方面而言,当"街角青年"在习惯这种街角生活以后,他就不想也不能离开这个群体了,如"豆芽秆"曾经成功地在社区推荐下找到一份站柜台的工作,但不到一个月连工钱都不要就跑回来了.因为街角给他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轻松,更加给他以在主流社会找不到的心理温暖和价值认同,给他以一种群体亚文化依赖,在这里,他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而在站柜台那里,他则是一个社会的边缘人.因此,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街角青年虽然处于社会的底层,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说,他们是以自己的亚文化社会认同对抗并抵制主流社会的文化社会认同.

都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多元化.这本无可厚非,但这种价值多元的承认却在某种程度上不自觉地成为街角青年选择并固守单调乏味生活路线的借口.实质上,"街角青年"无法适应都市主流文化的游戏规则,无法适应的结果是他们被迫退回到街角,形成一种与主流社会情境界定相冲突的街角情境界定.最初的冲突反应是他们的故意惹是生非和胡作非为,希望借此引起周围人群的注意,当发现这种努力的徒劳无果后,他们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情境化界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以此发展成为一种自认为正确和规则化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街角青年"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是都市化进程中所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③,也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对于这一城市中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美国芝加哥学派曾经指出,"加入帮伙的孩子们都曾经受过中间阶层教师成功地进行的社会化教育,要求他们取得中间阶层式的成功.但是有些孩子发现或者担心他们无力取得这种成功.于是,他们抛弃了中间阶层的价值观念,采取了正好相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发泄他们受挫后的愤怒感情"④.亚文化理论也认为,处于城市社会下层阶级的青少年,有其特定的亚文化和阶级结构,在遭遇默顿意义上的"张力"时,更可能采取越轨行为.因此下层阶级的青少年, 由于他们所体验到的文化目标和合法手段之间存在的张力, 最终将驱使他们选择越轨和犯罪作为达成文化目标的替代手段.下层阶级青少年所具有的亚文化特征,往往具有了选择越轨和犯罪行为作为替代手段的倾向.科亨认为,"这些青年实现他们社会地位的办法,就是颠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而崇尚自己的文化要素(如暴力和侵犯、破坏财产、即时享乐、学业失败)等.因此,参加青少年帮派成了下层阶级男孩们解决地位挫折感的一个主要办法"⑤.

由此,可以这样来理解"街角青年"的都市亚文化:它是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而言的,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补充,是由这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所特有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生活模式等构成的一种亚文化体系.换言之,"街角青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是对中间阶层的正统与体面的象征的一种夸张的反应和抵制.这种走向极端的反应与抵制实际上是"街角青年"存在的一种矛盾心理:即对他们长期无法得到的东西的长期和隐秘的渴望.

"街角青年"同样有对社会流动的欲求,在往上的动力被阻碍和限制时,他们会选择在街角中以一种亚文化心理特征,竭力形成一个亚文化社会结构,并在这种结构中寻求领头人依赖、心理认同和流动欲求满足.在发现自己是被这个主流社会孤立甚至抛弃了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某种程度的失落感和压抑感,以前的教育要求他们取得主流社会式的成功,但是现实迫使他们放弃了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采用了正好相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泄他们受挫的愤怒感情,压抑他们对过去所受教育促使他们追求的东西的全部渴望.不务正业、惹是生非、暴躁怪僻等亚文化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就成为对主流社会的正统与体面象征的一种夸张的抵制,换句话说,"街角青年"的独特亚文化心理是对主流社会的一种防范性适应和敌视态度.

四、城市与青年:一种"街角青年"回归之路的探讨

"街角青年"到底在渴望什么他们长期想要而又要不到的东西呢?城市主流文化和主流教育给孩子们提供的是一种经过自己努力向上进行社会流动的价值观念.一个人是否成功,不在于他的金钱有多少,妻妾有多少,而在于他能否在这个社会中进行一种社会流动,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对于"街角青年"来说,这种流动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街角青年"大部分来自问题家庭,家庭教育的失败使得他们失去了上人生教育的第一堂课的机会;在学校,他们的成绩差使得他们在应试教育的学校眼中理所当然地成为"问题学生",最后被学校一踢了事.由于家庭不能给这帮青年提供传统意义上的心理交流和人生教育,学校则因为现行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也无法为这群孩子提供必要的生存技能和基本素质教育,甚至为追求升学率而将这群"害群之马"逐出学校,这些青年也就自然而然在非成熟生理和心理状况下,以"街角"这种不正常的方式和不完全的社会化方式提前进入社会.

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道德转型深深地影响其道德生活,并客观要求青少年作为社会道德主体参与社会新道德的建构.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青少年必然将从传统的"边缘人"向现代社会的"参与人"过渡,逐步体现其社会主体地位.但是,对于"街角青年"来说,他们却在社会边缘人的地位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一步步走向"黑色社会"--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深渊.如果将主流文化视角下正常社会化的青少年视为"白色",那么走向犯罪领域的青少年则是"黑色",而"街角青少年"则恰恰是介乎"白色"与"黑色"之间的一种"灰色".

社会生活是残酷的.正如孙立平在《断裂》⑥中借用法国社会学家图海纳用"马拉松"的"赶趟"概念来涵盖社会变迁对个体生命的意义那样,社会自有一种与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不同的运作机制.人们在金字塔中虽然占有不同的社会、空间位置,但始终处于同一结构之中,而马拉松的游戏规则则是不断地使人掉队,即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剩下那些坚持跑下去的就是被吸纳进经济秩序中的成功者,在这个意义上,参与游戏的与被淘汰的处于结构性的"断裂"之中,这显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现的游戏机制.因此,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之所以存在和发展,必须以人们遵守它的游戏规则为前提.优胜劣汰是保证社会正常和有序流动的重要机制.社会不是死气沉沉、微澜不惊的一潭死水.从这个角度来说,青年中一部分人向上流社会流动成为"精英",另一部分人在流动这种"竞争"中败下阵来,成为"灰色街角青年",甚至成为"黑色犯罪青年",似乎是这种游戏规则在起作用后的合理化结果.

但社会也是人的社会.我们之所以自称为文明社会,不仅仅是我们拥有的高楼大厦,也不仅仅是香车宝马,而是我们有一个能够时刻矫正社会正常和有序发展的制度文明设计.每个人都想成为主流人,每个群体都想成为主流群体,但问题是,如果没有"边缘",又何来"主流"的存在?因此,进入"主流"固然可喜,但关键是对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沦落为"边缘"的个人和群体,进行我们这个社会应该发挥作用的制度救济和制度供给,尽可能减少某些个人和群体沦落为"边缘"的不公平因素,给"边缘"创造回归"主流"的公平环境,而不是站在"主流"的立场一味排斥和指斥"边缘",这正是文明社会之所以成其为文明的理由之一.

15~20岁的年龄段,"街角青年"根本不具备走入主流社会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城市社区也就成为"街角青年"正常进入社会、融入城市、回归主流的一个缓冲地带和应对时期.因此,在城市社区生活的这个阶段,是"街角青年"融入主流文化的最后屏障.城市社区如何把目光更多地投向青年,关注青年,理解青年,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一个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如果,社区青年工作得当,"街角青年"就能在培养正常社会心理特征和基本生存技能后自觉进入主流社会,社区青年工作乏力,他们就会被迫留在街角,继续被自己的街角亚文化所牢牢把握,对抗主流社会,直至成为城市社区建设和城市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注释:

①所谓"街角青年",其内涵的基本要素是:a.15-20岁左右,长时间呆在街头;b.游戏人生,游逛街头,经常违点小法但不犯罪(少部分发展成为青少年犯罪)成为一种主要生活方式;c.没有从照管他们的成年人那里得到足够的保护、监督,但保持一定的联系;d.没有固定的职业和生活来源,数人或数十人聚集在一起;e.以社区地域关系为凝结点,形成一个亚文化社会群体,并结合成小团体和小帮派,在帮派中寻求归属感,故称之为"街角青年".参见黄海:《走入街角青年--来自一个城市边缘群体的表达》,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

②按照学术规范,文中所有涉及到的人名与社区地名均为化名.

③威廉.富特.怀特的《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怀特,1943)堪称从亚文化理论角度进行城市街角青年研究的典范.怀特以被研究群体--"街角诺顿帮"成员的身份,用参与式观察的方法,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与活动中,对闲荡在街头巷尾的街角青年们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的关系加以观察,最后得出该社区社会结构与街角帮派成员间独特的亚文化生态圈具备互动相加作用的重要结论.继怀特的《街角社会》之后,纳米比亚社会学家P.穆福恩的《南部非洲的街头青年》也曾经对"街角青年"及由之所形成的"街角社会"现象进行过研究,对南部非洲一"街角青年"群体的源起、结构和归路进行分析(P.穆福恩,2001).

④参见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⑤参见刘能《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青年研究》1999年第11期.

⑥参见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A Research on the Street Corner Youngsters in Urban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of a District in Changsha of Hunan Province

Huang Hai

The existence of street corner youngsters reflects a special social phenomenon. These youngsters have their own way of living and mindsets. Their marginalized sub-culture is regarded as opposite to the mainstream culture of the city. They are categorized in between the well-behaved and the delinquent juvenile, making them a major hidden trouble for building a sustainable community and stable society. Therefore, communities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reet corner youngsters.

city; community; street corner youngsters

C913.5

黄海,社会学博士,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主要从事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

(责任编辑:卢小文)

猜你喜欢

街角亚文化青少年
街角有“海绵”
青少年发明家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街角窗口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老街角》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