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策略

2010-04-04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小学易艳玲

成才 2010年12期
关键词:画角面积思维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小学易艳玲

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策略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小学易艳玲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自然会产生许多的学习信息与教学资源。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捕捉生成出来的有价值的资源,进行生成性教学。

生成性资源从能否调控上可分为可预估的生成和意料外的生成;从生成的主体可分成学生生成和教师生成;从效度上分为有效生成和无效生成。

课堂上生成资源具有不确定性,其价值是不同的,有的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有的则会阻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必须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要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方法,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有些生成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就是有效生成,反之,就是无效生成。这需要教师进行及时准确的价值判断,适当取舍。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策略。

一、变“错”为宝

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发挥教学机智的绝佳机会,错误是开发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错误是点燃智慧灵光的神奇火花。教师不妨让错误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得到更好的碰撞、绽放。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角后,教师拿出一个三角板,问:这个三角板上有角吗?有几个角?谁愿意上来指一指?生1上台指角。(只指出了三角板上突出的三个点)

师:同意吗?

生齐说:同意。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的角原来是这样的。(用粉笔描出三个点)这是角吗?生看着这三个点,迟疑了,一时不能回答。这时老师追问:这是什么?

(有学生答:这是点)

师:对,这是个点,不是角,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呢?怎样才能把你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呢?(生2上台再指角)

师:老师发现了,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这个点,还指了两条直直的线。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吗?(示范指角)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指角吗?咱们一起指课本右上方的角。

从刚才的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角的认识有一定生活感知,却又不够科学。学生按自己的生活经验指认角时往往指的是物体上突出的点,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对角的理解。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理解“角”的不准确性,描出学生所指的角——实际上是一个点,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怎样才能把自己理解的角指出来呢?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很自然地把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的角过渡到数学的角,为学生形成角的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善抓“亮”点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所体现出的亮点不再是教师课前设计的教学计划完成情况,而是教师在倾听、捕捉学生个性化思维价值,在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成为生成性的认知达成。

如在画角环节中,在学生独立画角时,教师巡视发现有些聪明的学生不是简单地模仿黑板上的角,一条边平平的,另一条边向右斜,开口向右的角,而是画出了一些开口向左、向上、向下的角,这是学生自己个性化思维的表现。这时教师可及时通过实物展台展示这些学生不同的作品,让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之间自身互相启发,用“你会画这样的角吗?请在本子上再画一个和你刚才开口方向不一样的角。”让学生二次画角。通过这前后二次画角,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个体经验,还有集体的智慧。并且学生抛弃了角的一些非本质特征,而对角的本质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的感悟会更深刻。

三、点化纠偏

当课堂进行到一定的时候,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可能会和教师课前的预设发生偏差。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时甚至可以果断地放弃自己课前的预设,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行创造性的生成。课堂上,来自于学生的信息与教材学习内容有的紧密相关,有的间接相连。教师对此要准确判断,采取不同措施,或直接引用,或果断放弃,更多的是要巧妙点化,使之与学习内容对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

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让学生比较两个长、宽各不相同的长方形的面积大小,学生们发现通过观察法、重叠法都无法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那有什么好办法呢?在试教时有的学生说:拿剪刀剪,再去拼摆,又有的学生说:拿尺量。根据前面的学习经验,拿剪刀剪、用尺量这是许多学生很自然会有的想法,可是让学生按这样的思路答下去可能就偏离了课的轨道,纠缠于这两种思路还会浪费不少的时间。因为这节课的目的就是借助其它的图形去摆,从而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其实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用马上作答,而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辨析。对于提出拿剪刀剪的学生,教师可以果断说:不能破坏图形的大小。对于提出用尺量的学生则可以巧妙点化。首先让学生说你用尺量出的是什么?学生经过思索回答说是边长和周长,教师紧接着再问量出的是面积吗?哪里才是这个图形的面积呢?学生恍然大悟这四条边围成的平面的大小才是面积。教师这样的处理不仅区别了周长和面积,而且在辨析中,进一步反扣了概念,明确了面积的含义。

充分展开学生的思维过程,既有助于学生纠正偏差,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教学,也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画角面积思维
画角的发现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怎样围面积最大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天净沙·冬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巧用面积求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