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文如其人”及其当代价值
2010-04-04邝彩云
邝彩云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5)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至今,中国始终未能建构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奠基于现代文学实践的文论体系。这已经成为中国学者的共识。上世纪90年代,有学者形象地把此描述为“失语症”,然而至今这一病症仍未得到显著治疗,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难题便是对中国文论进行现代转换的问题。自1996年文论界提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话题,不少学者坚持在这条路上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这是一项“庞大艰辛的工程”,仍需要无数学人的努力。笔者不揣冒昧,也希望能尽绵薄之力。笔者以为实现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激活传统文论话语不啻为一种可行的途径,如“意境”的成功激活,笔者在本文中意欲激活“文如其人”这一传统文论话语,探讨其当代价值并分析其传统内涵的当代可行性。
一、对“文如其人”传统内涵的分析
作为传统文论的古老命题,“文如其人”自古就是论争不休的话题,至今未能对其内涵做出准确的界定。纵观当代学人的争论,我们不难发现,批判者有之,赞成者有之,但批判之声压倒赞成之声,只有少数学者对其内涵进行了积极建构,如蒋寅曾提出文如其人的合理内涵为“文如其人是如人的气质,而非如人的品德”[1],试图通过缩小文如其人的适用范围为文如其人建立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模式。对这一提法,笔者不甚赞同,在此暂时悬而不论。笔者接下来对“文如其人”的传统内涵进行分析。
通过梳理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注:对此已有不少学者做出了详尽的论述,兹不做重述),可以看出,“文如其人”是从古人对文章和德行的朴素看法与文学接受两个角度提出和发展的。以下就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文如其人”的传统内涵。
(一)古人对文章和德行的朴素看法的角度
在传统文论史上,从“修辞立其诚”(《易·乾》)到“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王充《论衡·超奇》),再到“凡群言物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立诚在肃,修辞必甘”(刘勰《文心雕龙·祝盟》),再到“大都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再到“何谓(诗之)本?诚是也”、“故由心而诚,由诚而言,由言而诗也,三者相为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发乎迩而见乎远”(元好问《杨叔能小亨集引》),再到“欲文之美,莫若德之实;欲文之华,莫若德之誠”(归有光《周时化字说》),再到“辞必端其本,修之乃立诚”(高鹗《修辞立诚》)等等中,可以看出传统文论中延续着的一个思想传统——“诚”,即重视创作主体的人格修养,强调文章要表现作者应具有的高尚情操、美好道德等,此即古人对文章与德行的朴素看法。基于此形成的 “文如其人”认识(即文如其人的一个重要内涵:文如其人,如其品格)的表述很多,比如说,“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读君诗,亦知君为人”[2]、“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文弥明。大人德扩,其文炳;小人德炽,其文斑”[3]、“志高则其言洁,志大则其辞弘,志远则其旨永”[4]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性趋于丰富和芜杂,《人论》的作者恩斯特·卡西尔就曾指出:“如果有什么关于人的本性或‘本质’的定义的话,那么这种定义只能被理解为一种功能性的定义,而不能使一种实体性的定义。我们不能以任何构成人的形而上学本质的内在原则来给人下定义:我们也不能用可以靠经验的观察来确定的天生能力来给人下定义。”[5]如此,基于人性淳朴的古人对文章与德行的朴素看法及由此得出的文如其人认识便遇到了解释困境,如有学者提到的潘岳的例子、严嵩的例子、郭沫若的例子等。另外,作家的创作动机也越来越复杂,只讲求“诗言志”的时代的作家是绝对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的作品也会像商品一样贴上标签被买入卖出的。当作家有意欺瞒读者,或当作家无奈屈从于现实,或当作家意图粉饰自己抬高自己,或当作家超越个人现实欲升华自己时……这些创作动机已经事先规定了作品形成后作出“文如其人”判断的不可能性。也正由于这些,“文如其人”越来越遭人诟病,使人不禁怀疑其成立的可能性,以至似乎可以对这一传统命题弃之不用。
(二)文学接受的角度
在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是苏轼。他在《答张文潜县丞书》中论苏辙之文时说:“其为人,深不愿人知,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明人冯时可在其《雨航杂录》中亦有直接的文字表述:“九奏无细想,三江无浅源,以谓文,岂率尔哉!永叔侃然而文温穆,子固介然而文典则,苏长公达而文遒畅,次公恬而文澄蓄,介甫矫历而文简劲,文如其人哉!人如其文哉!”
这二人都是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直接提出 “文如其人”的,读者既知作者为人,又读了作者之文,两相比较,从而得出判断。从这两种表述中还可以看出,“文如其人”的内涵已拓展至“文如其人,如其性情”。事实上,早在魏晋时,曹丕就已看到了由于个人禀气之差别而造成文章风格的不同。陆机在《文赋》中也说:“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而自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对风格专章论述后,对文章风格和作家性情气质之关系的关注者便日益增多。刘勰在《体性》篇中举出了很多例子,如“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来说明文章风格和作家性情气质的关系。这是因为,一方面正如清人刘绎所言“人之性情学问皆见乎文辞,虽其体制异宜,称述殊旨,而意度精神往往流露于不自觉”及钱锺书所说“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创作主体的气质性情或多或少会在其作品中留下痕迹;另一方面,较之人品德行,作家的气质性情更容易为读者把握,如此读者可以很容易得出“文如其人,如其性情”的判断,而这一内涵也成为文如其人的重要内涵,也是较少为人诟病的内涵,以至有学者以为当把其当作文如其人的确切内涵。
尽管是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提出,却离不开传统上对创作主体的一贯关注。然而,随着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中作者地位的趋于失落,例如新批评认为:作品一旦写出,就脱离作者而具有自己的独立意义,这便难以确保文如其人的两个前提的存在,即或者读者忽视了或不了解作者的人格气质,或者读者对作品理解时完全忽略作者只凭主观,如此会造成两个前提不能并处或难以沟通,这样就不能得出或错误地得出文如其人的断言。而且当文学接受一维被一再强调,文本和读者一再受重视,创作主体一再被忽视时,重提文如其人似乎已经落伍了。如此,激活这一传统文论话语便面临一些困难。
从以上的分析看,我们面对文如其人时难免陷入茫然。那么,究竟当如何看待文如其人这一传统命题呢?其传统内涵在当代究竟有无可行性呢?以下笔者将从文如其人的当代价值中寻找答案。
二、文如其人的当代价值
(一)对作家创作实践有重要意义
文如其人的提出建立在我国古代作家的创作实践之上,尽管批判声不断响起,但这一命题从来也没有失去其指导创作实践的意义。例如,元好问的诗“心声心画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其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论诗绝句》),曾被无数当代学人引用来批驳“文如其人”,似乎是“文不如其人”的一个铁证。事实却并非如此,尽管元好问有此语,但从其个人诗歌观即“从诗歌是‘元气’的自然显现、人的真实性情流露的思想出发,元好问特别欣赏扬雄的‘心声’‘心画’说”[6],那首诗正是来“反对虚伪而不真实的文学创作,要求文学作品必须真实地体现作家内心精神境界,做到文品与人品的统一”[7]的,他本人在诗歌创作中也正是这样做的。
西方也有类似“文如其人”的看法。例如,歌德认为“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8];黑格尔也曾说“法国人有一句名言,风格就是人格,风格在这里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人格上的一些特点”[9];这句法国名言正是布封所说的,他还曾说“文章风格,它仅仅是作者放在他的思想里的层次和调度”[10]及“风格是应该刻画思想的”[11]。看来,中西学者都认为作家的思想人格与作品之间有莫大的关系。我国当代作家格非更认为“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盛行的今天,伟大的作品似乎只需要足够高超的技巧足矣,事实上不然,没有健全、完整、充满生命力的个体人格,写作所依赖的信念、自由、想象力和创造力亦无从谈起。”[12]李白、杜甫、鲁迅、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事例可以做出充分的证明。具体以鲁迅为例。“鲁迅表面上并不讲道德,而其人格的修养首重道德,因之他的创作,即以其仁爱为核心的人格的表现。”[13]除此,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把一腔凛然正气注入作品,使得他的作品在当时尤具感召力,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尽管作家的现实人格是复杂的,作家的创作动机也是复杂的,但往往伟大的人格才能孕育出伟大的作品,尤其当下社会价值多元化,这就是要求作家提升个人素养,做出正确价值选择,端正创作动机,努力做到文如其人,从而使自己的作品闪耀出熠熠生辉的人格之光。
(二)构建民族特色文论体系的需要
笔者在文章开始曾指出中国至今未能构建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论体系,文论界的“失语症”问题也迟迟没有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重提“文如其人”便是一种必要。
从20世纪初至今,在西方文论界,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兴起使得文艺批评的重心从作者转向文本,随后读者反应批评的产生促使文艺批评的重心从文本转向了读者,形式主义批评逐渐成为主要的批评方式,这使得意义的建构逐步疏离作者,传统文论中那个“上帝”作者的光环也日渐不再,甚至罗兰·巴特公开宣布 “作者死了”。作者真的死了吗?事实上,作家从来也没有离开在文学创作中的“岗位”,无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小说,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小说,其文本背后总是有作者的影子。作者的世界观、个性和写作技巧等对文本的形成仍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同为存在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加缪的作品凝重中不失幽默,萨特的作品则沉重得令人压抑。加缪在评萨特的《恶心》时所言:“看到生活的荒诞,这还不能成为目的,而仅仅是个起点。这是一个真理,几乎所有的伟大思想都由此起步。令人感兴趣的不是发现(荒诞),而是人从其中引出的结论和行动准则。”[14]对于二人的区别,此可谓一言中的,比如《恶心》只是对生活荒诞的揭示,加缪的西西弗则在痛苦之中成为荒诞的英雄。然而,随着批评重心的转移,文艺创作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不少现代派及后现代派的作家竭力从作品文本中隐退,以期获得他们极力推崇的艺术客观性和真实性。对此,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戴维·洛奇曾严肃的告诫说:如果那种完全背离小说传统的创作风尚一意孤行,现代小说就面临被解体的危险。西方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形式主义批评的问题。
而由于与西方文论亦步亦趋,我国文论界形式主义文论的研究和批评同样大为盛行,却没有看到西方形式主义批评的局限,也忽略了我国现当代的文学实践状况。笔者再次提起文如其人也正是要重新重视作家的地位,如此,再谈文如其人便不是落伍行为,反而是一种积极建构行为。这启示我们,在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论体系时,不能再“跟风跑”,西方文论可以作为可资借鉴的资源,当被囿于其局限时,我们不妨把目光在此投注到传统文论中,也许从中可以发现些许理论转机。
(三)当下社会对人文关怀的召唤
前文已论述到的古人对文章与德行的朴素看法—— “诚”中隐显着儒家思想的踪迹,其实这也是儒家思想在文学上的体现,其中体现了贯穿于传统文化的一种人文关怀精神,文如其人命题就是在这一文化氛围中被提出的,它天然地携带着这种人文关怀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使得文如其人在当下亦具价值。
首先,在当下多元社会中,文学现状丰富得有些芜杂,价值体系复杂得不免混乱,这使得作家和批评者都有些无所适从。这样可能产生四种结果,一种是作家为避免价值混乱的干扰躲入自己的“避风港”;理论批评陷入自说自话的个人私语;这两种行为卸去了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应承担的文学职责和社会职责。另一种是迷失于价值多元的虚像中,随波逐流,作家的创作或严肃的理论批评蜕变为观念的演绎,或利益的言说。第三种是作家或批评者固守已经陈腐僵化的教条和立场,看不到新兴的文学和理论中正萌芽着有意义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和文学希望。第四种是作家或批评者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或理论批评彰显坚定明确的价值追求,承载厚重深沉的人文底蕴,促成文学及理论批评健康成长,释放它们促进社会奋斗向上的精神力量。
第四种结果无疑是理想的结果,作家要做到这样,提高个人修养以做出或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提高人文关怀力度、增强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影响力,亦即做到文如其人,便成为必然要求。当文学批评不再拘泥于形式本体研究或纯技术性分析,重拾文如其人这一批评话语时,便不得不重新审视作家的人格,正视当下社会对人文关怀精神的召唤,从而调整文学批评的方向和关注重点。
其次,当下社会处于网络信息时代,图像的增殖带来了文学的危机。影视、因特网等以动态性图像显现为主的视听传播方式,作为一种无障碍接受的传媒,其感性刺激、印象直观和欲望放纵的视像特征消解了传统文学赖以生存的深度主体,也消解了文学作为人学的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也使得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异军突起。雅俗文化或者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分界也在不断模糊,呈现雅俗交融状态,由于这种交融往往发生在视觉、听觉等感官官能方面的审美维度,这就使得通过坚持精英文学的深度品格,灌注人文精神于大众文化中从而提高大众文化的品味成为可能。以《四世同堂》为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中熔铸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如民族精神的树立与发扬,国民劣根性的理性反思等;通过成功改编成电视剧,这种已略显缺失的人文底蕴再次渗入人心。这一成功的改变离不开导演等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文价值的深刻理解,也离不开对小说的深度品格的坚持。导演汪俊说,现在熟悉老舍《四世同堂》的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的观众,年轻的80后、90后可能并不熟悉这部作品,我觉得有必要给他们补补课,这是一部不朽的、永恒的作品。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在看完电视剧后,去再看一遍老舍的原著。如果没有这种认识,改编后的电视剧往往流于消费文化中低俗的一面。文如其人的意义在此再次得到体现和印证。
总之,文如其人这一传统命题并未过时,在当代仍有其自身价值。
三、“文如其人”传统内涵的当代可行性
一个文论话语的内涵的可行性或有效性往往取决于该话语的价值。在对“文如其人”的当代价值进行探讨后,它的内涵的讨论就可以尘埃落定了,批判者自当噤口,那些对文如其人内涵的怀疑也不攻自破;其传统内涵的两个方面即“文如其人,如其品格”和“如其气质”,尤其是前者在当下凸显出了文如其人的独特的人文价值(本文重点论述了前者),毫无疑问不应为了把文如其人建成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而被抹杀掉。任何文学理论都不可能兼顾到各种文学事实,难免有其局限性,比如说很少受批判的“诗言志”说,放到现代语境下,也有些过时;西方文论也从来不是十全十美的,其更新速度之快便是很好的例证。不可否认大量“文不如其人”事例的存在,但一方面正是由于文如其人的存在才有文不如其人的发现,另一方面文如其人不能解释文不如其人的事例,正如意境说不能用来解释一些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诗歌一样。因此,至此,笔者的看法是,“文如其人”的传统内涵在当代仍有可行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如“文”不只限于以印刷媒体为基础的文学,“人”也不限于只指称作家,也可以指别的创作主体如导演等。
[1]蒋寅.文如其人?——一个古典命题的合理内涵和适用限度[J].求是学刊,2001 年,(6).
[2]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Z],转引自郭绍虞,汪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 (第二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08.
[3]王充.论衡·书解[Z],转引自郭绍虞、汪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121.
[4]叶燮.原诗外篇[Z],转引自郭绍虞,汪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 (第一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61.
[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87.
[6]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8.
[7]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8.
[8](德)爱克曼.歌德谈话录[Z].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39.
[9](德)黑格尔.美学(第 1 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62.
[10]布封.论风格[Z],转引自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17.
[11]布封.论风格[Z],转引自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21.
[12]格非.塞壬的歌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48.
[13]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76.
[14]加缪.评让-保尔·萨特的〈恶心〉[A].杨林译.文艺理论译丛(3)[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