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申的监察模式理论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
2010-04-04张春燕
张春燕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一、克拉申的监察模式理论
二语习得理论自20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以来,在该领域语言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为语言学一个独立的重要分支,其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其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语言学家们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并就二语习得的过程和规律提出了很多深具影响力的理论,以求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克拉申的监察模式理论就是其中之一,该理论作为近三十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语言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美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毕生致力于二语习得研究,其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监察模式理论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该理论是以二语习得中的过程研究为基础,涵盖了语言学习中的三个重要因素:教师和教学法(习得与学得)、教学材料(输入)和学习者(情感过滤)。它是由语言习得—学得假说、语法监察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这五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假说构成。
(一)语言习得—学得假说
该假说认为,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语言学得和语言习得两种方式来学习第二外语。这两种方式本质上有所不同。语言学得是一种有意识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学习语法规律、语音语调、修辞搭配来掌握语言,这一学习过程通常是系统的课堂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完整的语法体系和词汇运用规律;而语言习得则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过程,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的学习,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大量的语言互动和社会交流来习得第二外语,其重点在于人与人之间有效的思想观点的交流而非语言本身的准确性。
(二)语法监察假说
该假说的关键在于语言学得只是一种监控手段,旨在利用所学语法知识来检查语言使用的准确程度,这种监控一般发生在学习者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之前或之后,并不能激发学习者用第二外语与人交流的意愿。然而,通过语言习得学习者开始自觉地使用目标语言交谈、表达思想、培养语感,以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三)输入假说
输入假说通常表达为“i+1”。字母“i”指学习者的现有水平,而数字“1”则表示教师所提供的语言输入必须也只能稍高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教师提供的语言输入应该是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而又能使之理解,学习者能通过其一段时间的努力而掌握的。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学习目标的设定是决定其能否掌握该语言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来说,一个远期目标如果分解成若干阶段性目标则实现的可能性更大。语言输入的难易度应与每个阶段性目标相对应,如果语言输入的难度过大,学习者就会因无法达成目标而失去信心。
(四)情感过滤假说
克拉申认为,教师提供的语言输入并不能自动转换成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运用的效度会受到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这些情感因素包括学习目的、移情作用、焦虑等,它们有可能对第二外语的掌握产生正迁移或负迁移,从而起激励或阻碍的作用。
(五)自然顺序假说
根据这一假说,学习者,不管是学生还是成人,都是以一种大致相同的顺序来习得第二外语的。他们总是先学习某些语言技巧,如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然后再学习另外一些语言技巧,如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二、五个假说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
克拉申的监察模式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并对我国的英语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组成该理论的五个假说中,每一个假说都对我国英语教学产生影响。
(一)习得—学得假说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大多通过教师对语法规则、修辞搭配、单词用法等的讲解获得语言输入,其结果是很多学习者能在各类语言能力测试中得高分却无法在口语交流中展示同样高水平的语言能力,无法开口与以英语为母语者交谈,即使有能力交谈很多人也不敢开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习者是经由语言学得这一被动而低效率的途径来学习第二外语,教师们会有意识地不断重复语法规则和单词用法,并给学习者分发大量练习和试卷,以求他们能以机械化记忆的方式来掌握第二外语。而学习者所学的内容则是从完整的英语语言中剥离出来的孤立的片段,如果教师不能将其与英语的起源与发展和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那么课堂英语教学一旦终止,学习者很容易遗忘所学知识,因而并未成功转化为英语能力。
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应该是语言习得,是大量不断的交流训练,而非教师在课堂上的演讲独白。克拉申监察模式理论的引入使我国英语教学界大开眼界,英语教师们开始反思和调整原先的教学方法,他们开始将教学重点转移至对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例如设计各种任务和活动来促使学生进行大量互动,创造情境使学生用英语扮演角色、进行研究、展开辩论。通过传统教学方法和新式教学手段的结合,学习者既能学到英语的语言规则,又能逐渐形成语感,将第二外语的学习内化为一种无意识的交流习惯。
克拉申认为,在学习第二外语的过程中,语言习得是主要的、基本的,语言学得才是辅助性的。但由于师资缺乏和英语环境缺乏等原因,即使是现在,这一理念也无法完全贯彻到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们应做的是在传统课堂英语教学模式和新的交际式和任务型教学模式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以适应我国学生语言学习的需求和特征。
(二)语法监察假说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
克拉申提出,语言学得只能作为一种监控手段来监控学习者使用第二外语的准确性。学习者通过语言学得所获得的语言规则能帮助他们决定哪些拼写是正确的,哪些表达是合适的,哪些结构是合乎规则的,因此教师有必要拨出部分时间去讲解拼写规律、语法规则、用词搭配以形成对学习者的有效监控,帮助他们提高使用英语的精确程度。语法监控主要分学习者自我监控和教师辅助监控两方面。
一般学习者有能力进行自我监控,然而根据不同阶段学习者英语水平的不同,其自我监控又可以分为监控过度、监控不足和合理监控三种。在学习初期由于水平不够、信心不足,学习者通常会过分关注语言形式,会时时避免犯错误或不断地纠正错误。这就造成交流时心情紧张、语速缓慢、语流不畅,大大影响交流的效果。对此教师必须提供适当帮助,首先弱化教师本人的监控作用,营造一种轻松友好的交流氛围,其次给予鼓励,侧重于帮助学生完成交流而非纠正语言形式上的错误。学习者在学习一段时间后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交流越来越顺畅,信心也有所增强,因而可能将注意力转移至如何更快更高效地完成交流而忽视了交流的准确性。少量的错误一般不会影响口头交流效果,但在书面交流中语言表达的质量则大大降低了。对于这种监控不足的情况,教师不能因学生所犯错误为小错误而掉以轻心,而应及时纠正,避免其养成说话随便不严谨的坏习惯。合理的自我监控则是在以上两种情况之间,学生既能信心十足地进行顺畅的交流,又能控制自己的语言形式及时避免错误的发生。
(三)输入假说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
该假说作为大多数英语教师选择教学输入时的基本理论依据,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极其重要。“i+1”模式揭示了一个普遍性的事实,即一般人有信心和意愿为之努力的目标,必定是在他们理解力所及的范围之内,经过一定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对于他们来说,那些伟大的距离现实水平较远的目标则显得比较遥远。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在了解某个特定学习者群体的现有水平之后才能提供合适的可接受的教学输入,那些过分高出学习者水平的目标和输入必须进行分解,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在“i +1”模式中,可接受性是教师选择教学输入时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与学习者现有水平相近的输入(可看作“i”)无法激起他们学习和挑战难题的兴趣,过难的输入(即“i+2”或“i+3”)则令学习者丧失信心,放弃学习。因此,只有“i+1”才是最合理最科学的输入模式。此外,教学输入的趣味性和相关性也是教师考虑的内容,这两者的巧妙利用能使语言习得更亲切、更友善,也更易于被学习者接受。
(四)情感过滤假说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
这一假说提出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不仅受到教学输入的影响,还受到焦虑、学习目标、移情作用等一些情感因素的影响。这些情感因素可能对其语言习得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对于学习者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教师提供的输入全盘接受,那些快乐的鼓励性的令人放松的输入更易于被接受从而对语言习得产生正迁移;而那些恐怖的令人焦虑的令人沮丧的输入则有可能被学习者自动过滤而产生负迁移。因此英语教师应全力营造一种活泼而开放的学习氛围,合理利用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来优化学习效率。
英语学习也可以以一种灵活而充满乐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室的布局可以改变,练习的同伴可以交换,语言输入的形式可以是幻灯片、视频或歌曲,课文可以改写成话剧,练习的方式可为辩论、角色扮演或记者招待会。这些尝试的目的都是使学习者快乐地学习英语,从而使他们的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产生正迁移,使学习效果最大化。
(五)自然顺序假说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
克拉申发现,第二外语的学习者,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是以一种自然的顺序来掌握语言。实验证明,学习者总是掌握动词的现在时在先,过去时和完成时在后;掌握名词的复数形式在先,所有格在后。大多数教材的内容都是按照这一顺序来编排的,教师在课堂讲授中通常也遵循这一顺序。然而,口语会话类课程并非按照这一自然顺序来进行,这是由这类课程主要着重于口语表达能力多于语言准确度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不同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课程特点,而非刻板地按自然顺序来授课。
三、结语
克拉申的监察模式理论作为二语习得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成为第二外语的习得过程完整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然而,由于教学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背景和语言习得环境的差异,其应用仍然未达到应有的程度,也还未取得最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Ellis Ro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戴曼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理论建设问题[J].国外语言学,1997(4):23-29.
[3]文秋芳,王立非.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 年:回顾与思考[J].外国语,2004(4):22-25.
[4]覃成强.论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关系——一项基于认知调查和课堂观察的研究[J].外语教学,2007(5):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