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纵横之论剑蓝海

2010-04-04王运宝

决策 2010年6期
关键词:蓝海昆山

■本刊记者 王运宝

在上海世博园的浦西展区,从全球遴选出来的“城市最佳实践案例”,与浦东展区的国家馆隔江呼应,人气一路走高。于是,就有了“浦东看世界、浦西看未来”的流行语。而城市最佳实践案例区所展示的,都是城市发展的最新趋势与未来方向。

随着城市竞争日趋白热化,区域经济竞争中的“锁定”现象愈发凸显,要想实现跨越赶超的机会也越来越小。那么,一座城市如何才能从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到城市最佳实践案例中取经,自然成为各个城市决策者不约而同的选择,因此,经常可以看到某个城市组团参观的状况。

不管是成功入选最佳实践案例的城市,还是前来参观学习的城市,都在寻找一个共同的答案,即一座城市如何才能找到新的生长空间?而这个新生长空间,就是“城市新蓝海”。与之相对应的是,为什么有的城市陷入“红海陷阱”而造成发展迟滞?可以说,每一位城市CEO都在苦苦思考并试图找到答案,因为只有踏入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空间,才能在竞争格局的重新洗牌中真正实现跨越赶超。

在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有一个著名的“珍笼”棋局,此棋局妙在一子即破,而问题的关键是,应该在何处落子?同理,要想寻找到城市新蓝海,一点即可,那么,何处发力才能牵一发而动全城?

撬动城市的杠杆

刘海涛,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的掌门人,当他站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年度创新奖的领奖台上时,一个城市新蓝海已经被无锡率先找到。

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是一切城市发展的基础。在城市格局的变动中,无锡抢抓物联网机遇,在新兴产业上一路绝尘,实现产城一体化,是开辟城市新蓝海的第一种模式。

但是,目前有超过九成的城市,在产业上没有实现蓝海战略所要求的差异化竞争。只要将长江两岸生产汽车和化工的城市名单排列在一起,就能一眼看出这些城市都是在红海竞争中直接搏杀。对此,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维新认为,当大家都在做同一个产业的时候,后来者再进入这个产业,只能是跟在后面。要想成功,唯一方法就是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芜湖选择自主品牌汽车的过程,就是开辟城市发展新空间的典型案例。”刘维新告诉《决策》。

在实践中,开辟产业新蓝海应如何突破?“种稻田也会有最尖端的生物科技。”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句话,真可谓警醒所有人。实际上,那些最熟悉的传统产业中,往往蕴含破解棋局的玄机。正如合肥市市长吴存荣所说,家电产业是传统产业,但家电产业如何能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减排,就蕴含最新的高科技。而这些都是“沉默的金矿”,如果一座城市在传统产业里面能研发出最尖端的应用型高新技术,就一定能够从红海中走出来,跨入新蓝海。

产业是基础,但产业不是空中楼阁,选择好产业只是第一步。通过产业承载新空间的开发进而改变城市发展,便是第二种模式,即城市新区激活全城。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物理实体的话,城市新区就是撬动城市的一根杠杆。这方面最经典的案例,是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这种模式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已经遍布全国,几乎达到了全覆盖的程度。

有了新兴产业,又有拔地而起的城市新区,怎样才能让更多的投资商和旅游者、消费者走进一座城市呢?这就衍生出了第三种模式——城市营销。

10多年前,启发“城市营销”理念的《国家营销》一书,就被列为昆明市各级党政干部的必读书。1999年,昆明用“春天”为自己代言,让习惯于以皮衣之都、夹克之都、领带之都等名词命名的、功利性极强的城市形象,开始变得浪漫化。因此,有媒体评价说,昆明的最佳城市代言人“春天”是一个序幕,标志着新的城市代言者粉墨登场,形象多元化的城市时代到来。

在城市营销意义上,城市像一家企业,而市长则是CEO。按照著名城市策划人王志纲的说法,城市经营是市长和市场的一场“双人舞”。历数成功的城市营销,当数海南省琼海市的小渔村——博鳌。通过博鳌亚洲论坛,直接完成了城市资源的整合,并拥有了在亚洲范围内的国际知名度,每届博鳌论坛都使举办地成为瞬时的世界中心。这也让那些没有被重大活动眷顾到的城市羡慕不已。

“大事件营销”提升城市形象的模式,已被国内各城市广泛认可,于是,急于形象塑造的诸多二三线城市,便开始各显神通,都把它当成了撬动城市的一个支点。从2007年开始,央视的城市形象广告出现高潮,不管是东部沿海城市还是西部边陲城市,都在中国这块最优越的传播平台上集中亮相。“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为了你,这座古城已等了千年”等诗意语言,构造出对一座城市的想象空间。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新产业是开辟城市新蓝海的所有方式中,最容易操作的,但也是最易被模仿的。以新能源产业为例,3年前一座城市进军新能源产业,可以说是踏入新蓝海;现阶段如果再主攻新能源产业,就成了短兵相接的搏杀,已不再是蓝海战略所倡导的正确取向。

如果城市营销中再没有可以包装的资源,城市的新生长空间又在哪里?这种情况下,选择城市新蓝海的答案具有惟一性,只有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选择文化创意,即在引领时尚的走向上成为一座“潮城”。这是开辟新蓝海的高端境界。

最知名者,莫过于号称“全球设计之都”的意大利小城米兰。

米兰通过时尚设计之路,让自己成功驶入了一片广阔的新蓝海。因为设计的第一要求是创新,是独一无二,这正好实现了蓝海战略中不可复制性的基本元素。可以说,在城市江湖中,米兰才是真正有资格论剑蓝海的高手。

可叹可悲的是,在与城市化的速度赛跑中,中国城市已基本上失去了“创意的大脑。”中国城市化运动的现实是:一边是轰隆隆的拆城运动,另一边则是热情洋溢的克隆运动。但是,城市只有内秀才能外秀,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是无法被另一座城市所克隆的。

幸运的是,一些城市开始努力改变这种创意贫乏的发展窘况。在上海世博会最佳城市实践案例中,来自深圳的“大芬丽莎”,就展现出了深圳对“设计之都”的强烈渴求。而与深圳案例馆相毗邻的西安案例馆,似乎在文化创意上更能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更能成为中国城市决策者思索的参考。

缘起可追溯到2004年时,西安掀起了城市定位的大讨论,当时西安市的各级领导、学者,甚至市民都参与了讨论。正是经历了那次讨论,西安才摆脱了能源基地、制造业之都等模糊定位的束缚,将城市定位重新落脚于“文化西安”上来。于是,以“文化西安”作为导向的曲江文化产业园区迅速提上日程,经过持续打造,已成为西安城市建设的最大亮点。

曾参与过大唐芙蓉园等众多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西安市社科院副院长李骊明认为:“北京侧重于政治,上海侧重于经济,而西安只能是定位于文化。”西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他任何城市都难以比拟的千年文化,而不是什么高新技术。

“中国的第三张脸”,如今,更多的媒体和专家都喜欢这样来形容西安所蕴含的文化。而只有文化创意,才是西安未来发展中真正的城市新蓝海。

一座是中国最年轻的大城市深圳,一座是中国最知名的千年古城西安,两者不约而同地选择通过“智造”开辟新蓝海,发人深思。

但是,从席卷全国的“造城运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大跃进”,从太阳能之城遍地开花到物联网暗战,中国城市在开辟新蓝海的过程中,谁将引领下一轮发展方向?

谁会成为下一座巅峰

2010年是深圳的“而立之年”。目前深圳正在用一连串的改革大动作提升发展层次。在中国城市化突进的30年中,没有哪一座城市的标杆意义能够超越深圳。换句话说,有资格论剑华山的,深圳肯定占据一席位。

如果我们把观察的视角从珠三角转向长三角,上海身边的昆山,更加引人关注。刘维新曾在1993年至1994年花了18个月在昆山调研,然后在1995年写出了中国第一部城市发展模式的著作。15年后的今天,刘维新依然对昆山情有独钟。从昆山扩大到整个苏州市,作为开放型经济的典型,苏州在招商引资上创造的奇迹,至今仍是无一城市能够超越的巅峰。

在昆山市规划局的大厅里,借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昆山的口号是“规划,让昆山更美好”。其实早在2002年,当许多城市规划都还在闭门造车时,昆山已经花重金邀请美国的咨询机构号脉,结果开出了“产业片区”的猛药。昆山打破各镇行政体制,以产业功能划分为主导,将全市分为7个片区。更大胆的改革在于,依据产业划分的片区,最终调整了既有的行政区划。这被认为是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上史无前例的改革。

按照蓝海战略的基本原理,昆山此举是对原有经济要素的战略重组,实际上,要素重组的过程,是最容易产生新蓝海的过程。不过,规划调整只是昆山开辟城市新空间的一个方面,产业上借力上海,更是昆山的高明之处。中国经济地理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秀山认为,昆山的实践,可以看作是中小城市崛起的典范,“未来具有吸引力的是特色中小城市,从分工的角度来看,这座中小城市可能在产业上不是完整性的,但在某一个方面却是最高端的,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一个环节。”可以说,昆山已成功地将自己嵌入了全球产业价值链之中,因此,“一座城市要有竞争力,就必须把自己纳入分工体系,找到自己在一个群中的地位和分工。”陈秀山告诉《决策》。

从昆山向西,和谐号动车20分钟就可到达无锡。在强力转型的带动下,无锡从2009年开始成为各地竞相学习的城市。而无锡的突破,只有一点,即物联网。实际上,在城市新蓝海的实践中,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像无锡一样,能够创造出一种“蝴蝶效应”,一点转变带动一个板块转型,进而搅动起一座城市。

“21世纪什么东西最贵?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的一句话,成为经久不衰的流行语。毫无疑问,人才资源将成为下一个30年里,中国城市寻找新蓝海所必须的第一资源,得人才者得发展,无锡的“530战略”就是最好的佐证。

那么,谁将会是下一座开辟新蓝海的巅峰城市呢?答案尚未揭晓。

不过,5月底,一家知名杂志的封面报道《小城之春》,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与共鸣。这是继“逃离北上广”之后,又一个围绕城市的公共话题。不管如何变换,中心主题只有一个,即如何选择适宜的城市。

过去的30年,城市更多地被赋予其经济功能,既是名利场又是竞技场。任何打着经营城市漂亮招牌下的开发,都是为了一个字:钱。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当城市反思成为一种潮流时,城市新蓝海也必将随之发生深刻改变。

“很多东西就看你的想象,做事情一定要有想象力。”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的这句话,意味深长。企业如此,城市更是如此。

猜你喜欢

蓝海昆山
黄问琴与昆山腔传承考
《昆山记》版本初探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昆山迈晟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迈晟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潮玩市场下一个“蓝海”
猪迪克之蓝海奇缘
儿童产业的直销蓝海
治未病爆发 大健康将成未来蓝海
海外翻拍,国产影视IP下一个“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