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的社会性需求及设计模式探索

2010-04-03陈汗青吴瑜

创意与设计 2010年2期
关键词:纳克设计模式社会性

文/陈汗青 吴瑜

跨界的社会性需求及设计模式探索

文/陈汗青 吴瑜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跨界的交往现象——“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强化。1995年,“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的《哥本哈根社会发展问题宣言》指出:“全球化,是增多的人口流动,改进的通讯设施,极大提高了的贸易和资本流动以及技术发展的结果。全球化使各国能分享经验及从彼此的成就和困难中相互学习,并促进着理想、文化价值和愿望的相互丰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合作规模的扩大、文化交流的频繁等,“全球化”打破传统以民族或国家为单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社会多层面的交流模式,使包括跨界解决社会性需求在内的众多模式先后进入人类的视野。其中本文重点谈及的社会性设计模式正成为国际设计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了解全球化趋势下人类对社会性设计模式的需求、现状和未来走势很有必要。

同样,解决社会性需求的社会性设计模式和任何一种文化活动一样,是多种文化交融和碰撞的产物。它不仅涉及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工程学、经济学、心理学、文化学、美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且不断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可以说,全球化对解决社会性需求的社会性设计模式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通过调节和整合设计自身多种元素以及外部多种因素,对社会性设计模式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设计模式的实践和创新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设计与社会紧密相关,它不是简单地在图板或电脑上绘制方案,而是设计师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中进行创造性活动。首先,参与产品设计的并非只有设计师,应该包括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回收等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甚至包括生产标准和环保标准的制定者。其次,设计师设计过程中应受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影响,要考虑到产品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因素。

近四十年来,人类对自身利益的疯狂追求,形成了追求商业利益、忽视人的真正需求和社会、环境问题的市场性设计。设计在为人类创造现代生活方式和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设计成为企业家鼓动人们无节制消费的重要手段,“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即是市场性设计思维的典型代表。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反思,市场性设计不得不做出改变,“绿色设计”作为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被提出来,它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证产品及零部件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但绿色设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节能减排实现人对自然长期索取的节奏控制,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只是人类欲望扩展的阶段性“缓冲”,这也直接导致人类在追求“绿色”过程中思维的单一性,我们仍将为实现“绿色”而付出代价。比如现在所倡导的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对生态环境是没有危害的,但废弃的太阳能蓄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太阳能设备的生产制造过程以及太阳能系统的配套产品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绿色设计不是人类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它未能跳出市场性设计的范围,不可能彻底走出“污染—治理—污染”这个怪圈。正如阿尔•戈尔在其著作《濒临失衡的地球》(Earth in the Balance)中所说:“我对全球环境危机的研究越深入,我就越加坚信,这是一种人类内在危机的外在表现。”市场性设计人为地刺激了过度的消费欲望,使世界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们呼唤人类必须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

一、跨界的社会性需求的概念和特征

巴巴纳克针对市场性设计的本质,不断呼吁人们关注有限的地球资源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社会性设计的理念,强调要为“真实世界”的真正“需要”而设计,而不能为“欲求”而设计。这些需求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必须满足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和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总和,可以称之为社会性需求。

社会性需求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需求系统,组成了一个从人的需求到种族、国家的需求的复杂系统。最高层次是人类的发展需求,它涉及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去实现;次级层次是种族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发达国家需要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则主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基础层次是人的需求,包括弱势群体的需求和普通人的需求。社会性需求虽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互等的,没有先后、高低之别,三者皆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也有部分是市场性设计可以满足的,比如为残疾人、老年人等做的设计,但多数由于利润空间有限而欠缺深度设计。此外,还有部分则是市场性设计根本无法实现的,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需求,需要探索全新的设计方法以适之。总之,社会性需求即是赫伯特•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论述的“真实的需要”,即“无条件的要求满足的需要,是实现包括粗俗需要和高尚需要在内一切需要的先决条件”[1]。

跨界的社会性需求具有如下特征:

1、地域性。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决定了各国面临问题的差异。

2、复杂性。其核心是人的生存和发展,但其表征复杂,从社会发展到经济增长的需求,涉及到经济、社会、种族、国家和环境的系统考虑。

3、系统性。社会性需求组成了一个从人的需求到种族、国家的需求的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需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层次性。社会性需求的最高层次是人类的发展需求,涉及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次级层次是种族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发达国家需要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则主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基础层次是人的需求,包括弱势群体和普通人的需求。社会性需求的层次间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先后之分,也没有高低之别。

5、基础性。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社会性需求属于较基础、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6、相对稳定。相对于消费需求,社会性需求的满足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时间内难有明显变化。而消费需求层次较高,受时尚和科技的影响,发展变化较快。

7、社会性需求与产品的核心部分密切相关。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一般从产品的核心部分、形体部分和附加部分等三个层次进行考虑。[2]

二、跨界的社会性需求满足的探索

在巴巴纳克提出“为真实世界设计”理念之后,社会性设计的实践探索呈现出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强调关注环境、发展中国家等社会问题的 “为社会设计”(Design for Society),其代表人物尼格尔•惠特利在《为社会设计》一书中提出社会性设计应该是“需求引导的设计”,而不是“市场引导的设计”。另一代表人物维克多•马格林则认为社会性设计的实践应建立在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基础上,并将其划分为联系、评估、计划、执行、评估、总结等6个步骤,认为设计师能参与其中并发挥自己的作用。另一个方向是以解决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求为目的的“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由美国设计师罗纳德•梅斯(Ronald L.Mace)在50年代的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和70年代的广泛设计(Accessible Design)基础上提出,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残障人士数量增加的社会现实,主要强调设计的容错能力,使设计能在最大程度上被每个人使用。

诚然,社会性设计实践已经历了近四十年的探索,但目前市场性设计仍占主流地位。社会性设计并非以取代市场性设计为最终目的,但即便是要实现与之共存的目标也显得困难重重。究其根源,其发展的桎梏在于:首先,不少设计师没有改变现状的意愿,他们尚未深刻领会设计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的作用;其次,缺乏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作为指导。

社会性设计面临的困境是既要解决当前日益尖锐的社会问题,又要考虑到未来人类发展的诸多难题。巴巴纳克虽然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提出关于“为什么设计”和“设计什么”的思考,但是在“如何做”的问题上,大多停留在理想化阶段。由于巴巴纳克所做的设计多是在学校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带领着学生进行的,所以最终他将社会性设计置于市场性设计的对立面,认为社会性设计应在市场性设计之外单独发展,但这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性需求。

三、将跨界的社会性设计“模式”引入设计

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在废墟上开始重建家园,大量廉价的、简洁的现代建筑使城市失去了特色;技术主导的思想开始在建筑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带来了大量的城市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建筑重视技术无视人性的做法开始让人感到不满,作为建筑师,亚历山大开始考虑建筑如何符合人的需要。亚历山大创造并以实践验证了“设计模式”的可行性,在《建筑的永恒之道》和《建筑模式语言》中他都到谈了对模式的理解:“每个模式就是一条由三部分组成的规则,它表明了一个特定环境、一个问题和一个解决方案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模式是一个出现在世界上的实物,同时也是一条规则,告诉设计师应该如何创建一个实物、应该在何时创建。它既是过程,也是实物;既是对当前实物的描述,也是对创建实物的过程的描述。”[3]“设计模式就是对反复出现的设计问题的抽象解决方案”。[4]亚历山大希望通过建立相应的建筑设计模式,使思维具体化,为现代建筑设计和规划提供选择的余地,让设计师共享正确的设计技术和成功的设计经验,专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他期望在建筑设计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通过模式将设计的研究和实践紧密结合,解决建筑设计面临的困境。

跨界的模式与社会性需求和社会性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巴巴纳克的设计思考深受亚历山大的影响,1971年版的《为真实世界设计》中罗列了亚历山大的两本著作。其一是《关于形式综合的笔记》,(《关于形式综合的笔记》是第一篇关于设计方法的博士论文,亚历山大关于设计结构和方法的研究影响了所有领域的设计师,包括计算机学科的西蒙、米尔斯和工业设计领域的巴巴纳克等人。)另一本则是《系统产生系统》。该书在1984年的修订版中加上了他的另外两本重要著作《林茨咖啡馆》和《建筑的永恒之道》。[5]巴巴纳克将亚历山大关于建筑设计方法和实践中根本错误的认识归纳到工业设计领域进行了讨论,如亚历山大关注的建筑的目标、秩序和人的尺度问题,审美和功能适应当地社会文化问题,个人、团体、社会和生态的平衡问题等都能在巴巴纳克关于设计的思考中找到回应。

亚历山大在认识到建筑设计面临的问题之后,尝试使用模式去解决问题,在《建筑的永恒之道》(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与《建筑模式语言》(A Pattern Language)、《城市设计的新理论》(A New Theory of Urban Design)这三本书中,描述了一种全新的建筑方法——基于模式的建筑方法。巴巴纳克虽然将《建筑的永恒之道》列为1984年版《为真实世界设计》一书的参考书目,但他对模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模式作为亚历山大提出的解决建筑设计面临问题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解决工业设计面临的困境。而设计的目的性、计划性、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行为与特征,使模式成为在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发挥作用的基础,将“模式”方法引入工业设计是有利于探索社会性设计模式的。

首先,跨界的社会性设计模式的建立有助于解决社会性需求。模式是可以不断重复使用的规则,包含着对问题的描述,不仅告诉设计师如何解决问题,还告诉设计师在何种情况下使用模式,因此,设计师只要能清楚地限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能借鉴相应的设计模式。

其次,跨界的模式是分层次的,可以存在于一切尺度中。从产品规划到设计过程,再到材质、颜色等都有相应的模式。社会性设计模式是产品设计最高层次的模式,它们本身则是其它更小模式之模式,决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次级模式的相互关系。而模式作为方法,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关键在于“排列”他们的规则。因此,社会性设计模式也能够借鉴市场性设计中的设计模式,而并非像巴巴纳克所主张的全盘否定、重新探索。

此外,跨界的社会性设计模式还可以使设计师的思考更为精准,聚焦在解决问题上。模式给设计师提供了观察问题、设计过程和设计对象的更高层次的视角,使设计师从处理细节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总之,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性设计模式,与传统和现有的设计模式相比较,将更加注重设计的使用价值、流通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和谐统一,更加关注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更加贴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用设计来演绎新的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更加注重为人类高品质高质量的生活提供平台和媒介,更加努力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增添光彩。

陈汗青(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导)

Chen Hanqing (Executive director of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ssociation,Art of Desig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ofessor)

吴 瑜(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生)

Wu Yu (Art of Desig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ctoral Student)

[1]赫伯特•马尔库塞,刘继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

[2]胡正明.市场营销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2002:388.

[3][4]克里斯多夫•亚历山大,赵冰译.建筑的永恒之道[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145,35.

[5]周博.行动的乌托邦,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8:98.

The Exploration of Social Demands& Design Mode of Crossover

Chen Hanqing Wu Yu

book=6,ebook=8

猜你喜欢

纳克设计模式社会性
我们正在续写新的篇章(天纳克(中国)有限公司)
苏纳克当选,印度人喜中带忧
“1+1”作业设计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我们正在续写新的篇章(天纳克(中国)有限公司)
三维协同设计模式下的航天项目管理实践与展望
谁还没点儿“野心” 2019 WRC瑞典站、墨西哥站
交通机电工程设计模式创新探讨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