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2010-04-03
(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以侵犯大肠(直肠和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病变以溃疡为主,直肠和远端结肠受累多见,但可向近端扩展,甚至遍及整个结肠。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疾病往往反复发作。病程呈慢性经过,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该病属中医学“泄泻”“腹痛”“肠癖”等范畴。笔者采用痛泻要方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共观察60例,均来自咸宁市中心医院门诊患者,按接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30~60岁;病程2~7年。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8~67岁;病程3~1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或X线钡餐检查至少有一项特征性改变,并可除外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结肠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等原因明确的结肠炎。排除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局部狭窄、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选择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给予相同的中药方剂治疗。痛泻要方加味:白芍12 g,炒白术12 g,陈皮10 g,防风10 g,柴胡9 g,木香12 g,黄连6 g,败酱草30 g,薏苡仁30 g,炮穿山甲9 g,甘草6 g。水煎每日1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药用:炙黄芪15 g,地榆30 g,白及30 g,黄柏10 g,五倍子15 g,秦皮12 g,三七粉30 g。每剂水煎100 mL,保留灌肠,每晚1次。两组疗程均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30 d为1疗程,坚持2~3个疗程以上。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近期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停药或仅用维持药,观察6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治愈1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30例,治愈11例,好转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与外感湿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禀赋不足等有关。病位虽在肠,但其本则在肝脾,肝郁脾虚湿滞是其病机,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西医使用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发作和重型病例可明显缓解病情,近期疗效比较好,规范使用氨基水杨酸类及其衍生物亦能收到较好效果。然而长期或大量使用氨基水杨酸类制剂、激素等均可出现不良反应,如长期或大量使用氨基水杨酸类药可引起上消化道症状,头痛,周身不适,甚至白细胞减少,溶血,转氨酶增高等。无论激素或氨基水杨酸类药均存在停药易复发的问题,部分患者耐药或对药物不敏感,易形成难治性溃疡。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采取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并重的原则,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不易耐药。笔者根据其临床发病多与肝脾失调有关,采用加味痛泻要方疏肝健脾,祛湿清肠。方中炒白术燥湿健脾,益气止泻;白芍、甘草敛肝柔肝,缓急止痛;防风散肝疏脾;陈皮行气除湿和胃;木香燥湿醒脾,行气止痛;黄连、秦皮、败酱草清热解毒、燥湿;柴胡疏肝;薏苡仁健脾化湿,炮穿山甲散瘀消肿。在口服中药的同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局部用药,药力直达病所,直接保护肠黏膜,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