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分析
2010-04-03鄂齐
鄂 齐
(辽宁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知识产权也称智力成果权,指公民或法人对其智力活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显著提升,知识产权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标志.加快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已成为企业促进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一、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抗风险能力还不强,一些企业长期以来过度依靠低价竞争,缺乏技术与品牌优势.提升企业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走创新发展之路,是引导中小企业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措施.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1)数量大,分布行业范围广.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目前中国有中小企业42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和60%左右的利税收入.
(2)规模小,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其技术创新对外部环境和服务体系的依赖性较大,技术创新所需资金严重不足.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缺乏,资信程度不高,筹措资金相对困难,因此生产规模扩张缓慢,技术创新能力弱,在花色品种、质量、标准化程度和技术含量等方面都难以与大型企业相比.由于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出规模小,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
(3)技术力量薄弱,员工素质低,缺乏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其地位、环境、条件和实力在竞争中均处于弱势,在发展过程中屡屡出现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等问题.据统计,目前国内一些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的流失率高达30%,而过高的人才流失率必将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经营方式灵活多样.中小企业投资少、见效快,经营范围宽,经营项目丰富,经营体制灵活.当经济波动时,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能跟上时代步伐,很快转向,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比管理层次多、组织结构复杂的大型企业更具快速反应优势.
(5)竞争力弱,寿命短,停业破产率较高.虽然中小企业具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但真正要在经营中取得有利地位,还需"船大好冲浪"的大型企业.美国每年有60万家中小企业注册,但其中30万家只能经营1年半,能维持经营10年的不到一成.我国小企业的生存年限平均不到3年.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也为增强辽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主体,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影响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后劲.而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管理的竞争,科技和管理的竞争又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品牌、商标、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的争夺和保护上.[1]因此,有效利用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取得并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它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当前,辽宁中小企业中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并形成持续核心竞争优势的甚少,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成为辽宁省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指导辽宁中小企业正确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普及各类中小企业人员的知识产权知识,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激发创造知识产权的热情,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小企业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二、辽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辽宁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到2008年底,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总数已达到173万多家,占辽宁企业总数的99%.2008年,辽宁省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 783亿元,中小企业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持续上升,2009年1~8月实现增加值5819亿元,占辽宁全省的比重达到约60%.中小企业已经成为辽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些年来,辽宁的一些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自主创新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企业专利申请量明显上升,但专利申请企业大部分集中于一些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如大连机车、沈阳机床、沈变集团等.然而,辽宁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还存在着突出问题.辽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尚处于起步阶段,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所占比重很小,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企业为数不多,制约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仍很突出,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特别是在自主创新观念、机制、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差距较大,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辽宁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1)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知识产权拥有量少.辽宁大多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对知识产权工作重视不够.由于企业规模偏小,员工数量也少,企业内没有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大多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不多,特别是专利申请量较少.许多中小企业基本上处于知识产权意识启蒙阶段,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意义认识不足.例如大连市目前有10多万家中小企业,而被认定为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仅500多家,大多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弱,科技水平低,创新质量差.当金融危机到来时,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其抗风险能力非常脆弱.
(2)专利结构不合理,信息运用能力差.据统计,2007年辽宁专利申请量的突出特点是个人非职务发明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企业申请量仅占22.9%,中小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就更少,2008年,辽宁中小企业专利授权量5749件,占辽宁企业当年专利授权总量10 662件的54%.而在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这个比率超过了80%.与全省企业总体水平相比,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也明显偏低.发明专利量少反映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这主要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在专利开发前期没有作相关的搜索,专利信息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3)企业本身实力有限,创新资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即企业必须成为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研发主体.但目前辽宁中小企业中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毕竟只是少数.其根本原因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本身实力有限,尚不具备自主创新所必需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条件,缺乏形成主体地位的物质基础.大多数中小企业利润少,负债多,产品技术含量低,能耗大,市场竞争力弱.创新资金投入是企业自主知识创新的保证,投入不足将影响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创新战略的整个过程.辽宁中小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0.35%左右,而国际先进企业,如日本企业则达到5%以上.目前,辽宁省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造成大多数企业没有资金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甚至有些企业虽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因缺乏资金而不能批量生产.
(4)缺乏既懂技术又善于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缺乏具有研发能力的人才,即能够与市场相结合开展技术创新的人才和能够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的企业家.企业自身因素是制约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重要原因.许多中小企业的老板和管理者往往是和员工一起摸爬滚打闯出一番事业的,他们当中的部分人认为只要拥有技术,招揽技术人才,就可以谋得企业的发展,从而忽视了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在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企业要找适合企业需要、能胜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事务的人才十分困难.
(5)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绝大部分辽宁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较差,没有设置独立的知识产权工作的主管机构和人员,知识产权未被列入企业工作日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不会用知识产权保护发明创造成果.一方面,导致专利得不到及时申请,专利难以有效运营.辽宁省很多中小企业辛苦数年,自己研发出来的新产品或自己精心设计的包装或多年培育的商标没有申请专利或商标注册,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另一方面,当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权时不去或不主动去维权,导致丧失市场.当然,这既有保护意识的问题,也有中小企业维权成本较高、难度大等问题.
(6)企业外部的政策环境不够宽松,相关政策有待落实配套.从外部环境来看,政策激励不足,技术创新、公共支持体系不健全,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不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没有真正形成,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得不到切实的贯彻落实.因此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外部发展环境、解决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是目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政府而言,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没有给予特别的重视.近年来,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特别关注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门设立了中小型企业司,并推广相应的举措使知识产权制度的使用对中小企业更加方便.很多国家制定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制度,而我国在这些方面还没有行之有效的举措.
三、辽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建立
中小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必须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企业的运营,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经过20多年的时间成为知识产权领域的霸主.很多美国企业也是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创新才发展成为今天的大牌企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管美国政府还是这些成功的企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建立缜密、完善的知识产权战略,并一丝不苟地沿着既定的战略付诸行动.那么,辽宁的中小企业应如何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呢?笔者认为,辽宁省中小企业要针对目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际上知识产权竞争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具体来说,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力度,增强中小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观念和意识.要在中小企业中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根子"的观点,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知识产权的观念和意识,尤其是增强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要通过宣传使广大员工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积极倡导创新精神,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信的良好氛围.[2]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可以采取办培训班的形式,通过培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知识产权的素质,加深员工对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逐步建立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例如,大连市政府2004年底成立了"大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组织院校及社会培训机构为中小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各种免费培训,至今已培训20余万人次.
(2)增加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大对中小企业自主研发的投入,扶持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中小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创造条件设置专门的研发机构,尽力加大研究与开发费用,把钱用在刀刃上,努力使研究与开发费用占企业总销售收入的5%以上.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和社会融资为支撑的中小企业投入体系.稳定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固定每年从中小企业上缴的税额中划出一定比例,设立和充实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转化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创新、创业.
(3)加强技术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是一个以追求创新为核心的过程.因此,在生产诸要素中,技术和人才资源对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要建立创新人才的培育机制,引导中小企业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中小企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全员创新意识,加强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量优秀人才,防止人才外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市县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科技人员从事成果转化工作.建立健全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高度重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激发企业家推进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思想、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推进高素质研发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
(4)加大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保护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打击侵犯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辽宁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要依法运用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手段,构筑知识产权立体保护网,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要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与职工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特别是要与涉及商业秘密的技术、经营、管理人员签订书面保密协议.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要围绕企业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做好相应预案,建立专利信息库,跟踪竞争对手专利动态,积极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维护企业知识产权合法权益.制定和完善有益于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法律制度.尽管近些年来我国针对中小企业陆续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缺乏专门的中小企业法.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制定出一系列的中小企业法,明确其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达到通过法律支持其发展的目的.要在立法的基础上,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在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和实施者实行重赏的同时,对侵权者必须要重罚,不重罚则难以制止侵权行为.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活动,对侵权者尤其是故意侵权者应加大惩罚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率和水平,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发达国家对侵权行为处罚力度很大,只有当侵权者感到无利可图甚至倾家荡产时,对其行为才有遏制力.
(5)强化政府角色,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知识产权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完成不了的,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协助.要抓紧制定和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如政府应该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制定一些有利于其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财税政策,如所得税政策:凡R&D比上年增加的中小企业,可免交相当于R&D投入增加额100%的所得税.要加大中小企业创新专项资金的资助力度.
(6)建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中小企业走工业化道路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政策水平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专利信息利用综合数据库和技术创新专利信息服务支撑平台,加强专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支持.[3]建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网站,开展信息发布、检索查询、专利技术转让、法律咨询等多项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信息的需求.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坚持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原则,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各类中介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支持建立技术专家服务队伍,开展技术专家下企业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诊断、技术咨询等服务.充分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以及技术服务体系的作用[4],鼓励为企业提供信息、工业设计、产品研发和检测,以及人才培训的服务,促进产学研相结合.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创办经济实体等多种形式,与大学、科研院所、专业技术服务企业建立技术合作联盟,开展联合创新.鼓励大学、科研院所和有条件的大企业开放应用研究室、技术中心、实验室等,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研设施、人力资源服务.
[1]刘树洪.对吉林省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培训的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8):90-91.
[2]程 军.中国中小型家电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2):23.
[3]郑 昕.增强知识产权意识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5):69-70.
[4]王瑞玲.关注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1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