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沪两地创意产业发展比较

2010-04-03冯晓玲黄明瑶

关键词:两地上海北京

冯晓玲,黄明瑶

(1.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2.中国船舶系统工程部,北京 100036)

京、沪两地创意产业发展比较

冯晓玲1,黄明瑶2

(1.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2.中国船舶系统工程部,北京 100036)

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业。京、沪两地是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二者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典型意义。对京、沪两地创意产业发展的背景、模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各自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为中国其他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京/沪;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工业社会以消耗大量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质疑,信息革命时期提倡的“以技术换取财富”的方式也因服务外包的普及而不再万能。自英国于1998年率先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并加以扶持后,这种融合了文化、科技、经济的产业形态,正逐步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激发改革创新的有力引擎。英国政府战略机构的研究称,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已经超过金融服务业;美国创意产业中单版权业一项就占其GDP的6%;新加坡近年来创意产业带来的就业人数增长率始终高于同期总就业人数的增长率。[1]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8年发表的关于创意产业经济的报告称,全球创意产业的年增长率为8.7%,[2]创意产业时代已经到来。

在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虽短但势头迅猛,短短几年间就产生了巨大的效益。自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以来,各地纷纷推出自己的创意产业规划和政策。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城市的经济发展后劲,而城市的创新体系映射到产业范畴内,以知识和智力密集为特点的创意产业无疑成为其中的代表。目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很多产业的增长速度下滑,但创意产业却逆势而上,特别是京、沪等地创意产业发展较快,创意产业对金融危机的抵御能力已经初步显现。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京、沪两地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为中心,对两地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各自的发展路径,以期对我国其他大中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京、沪两地创意产业发展的文化背景比较

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科学教育中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巨大的人才优势和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其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在悠久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丰富璀璨的文化遗产。同时北京又是一个开放程度很高的城市,与其他国家频繁的文化交流为北京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新创意、新思潮和新理念。具有国际化特色的现代文化与北京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深厚独特、宽容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能够不断激发创意人才和艺术家的创新灵感。另外,北京的经济实力雄厚,其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因此,从城市规模和政治影响力来看,北京是当之无愧的国际化大都市。上述特点决定了北京的城市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北京应当根据这一城市定位来确立城市品牌和经济战略。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支柱产业,因此,北京应当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发展创意产业。

上海同北京相比,也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可资创意产业挖掘、利用和整合。从历史角度看,上海自开埠以来形成的海派文化融合了含蓄温和的吴文化和激越奋进的越文化,是江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开发者。同时海派文化与欧美文化兼收并蓄,决定了其讲求实效、义利并重等特点。这种文化环境的亲和力,多元宽松的社会氛围,客观上对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环境和精神层面的支撑。另外,上海也是全能型的经济中心城市,其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是建立在城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基础上的,该优势正随着对外开放的纵深发展和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进程而日益展现。基于城市区位和能级优势,上海势必不断释放出强大的集聚力和辐射力,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也正在加快流动和集中。总之,上海具备了创意产业形成和发展所需的地域特征。

综上所述,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京派文化大气磅礴,浑厚端方,苍凉古朴,恢弘壮观,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而海派文化则融贯中西,不拘一格,自由发展,异彩纷呈,敢于领风气之先。北京以恢弘大度、温恭厚重的历史文化为特征,上海则以中国近代以来绚丽多彩的东方时尚为特色,二者都是不断开放、不断创新的“创意之都”。创意产业是源自“灵感”的经济,如果这种灵感既有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浸润,又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一旦被某种诱因激活,必然创意无限。毋庸置疑,京、沪两地不同文化的比较、交流与碰撞,为创意产业的勃兴积累了丰厚的历史底蕴,创造了良好的地缘文化环境,也为其培育了良好的公共文化空间。

二、京、沪两地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比较

创意企业个体规模一般较小。美国经济学家波特认为,区域竞争力对企业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集聚区拥有的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人才交流与创新的特点使之成为推动创意产业发展与推广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产业集群化是创意产业扩展的必由之路。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主要有自发形成和政府引导两种模式。前者通常是某一特定区域的区位、资源特点适合某一类型创意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吸引相关企业在该区域不断聚集,久而久之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集聚区。这种集聚区形成较早,产业链条比较完整,市场化程度高,发展也相对稳定。而后者则是为促进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由政府部门规划出一块特定区域并通过政策引导来吸引相关企业入驻而形成的。这类集聚区形成和发展时间较短,一般出现在政府产生发展创意产业的意向后,主要是在政府的操控之下形成,因此在市场适应性方面,还不能完成与市场无缝接轨,很多方面仍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事实上,各城市集聚区的形成都离不开政府的规划与扶持,即使是自发形成的集聚区,最终也离不开政府的事后认定与引导,并且需要政府支持集聚区内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从京、沪两地的实践来看,北京创意产业集群的自发性更为典型,而上海则以政府引导为主。下面对京、沪两地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模式进行分析比较。

1.自发形成的创意产业集群——以北京为例

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上处于强势地位。在2007年的《北京市统计年鉴》里,创意产业增加值首次作为单独一项出现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综观北京市创意产业近年来的产业增加值,2004、2005、2006年分别为613.6亿元、700.4亿元和812亿元,2007年达到992.6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10.1%、10.2%、10.3%和10.6%。2009年《北京市统计年鉴》尚未发布,但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创意产业单位实现收入4773.1亿元,同比增长17.4%,上缴税金201.1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278.9亿元,同比增长9.5%。[3]目前,北京市创意产业增加值已超过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按照目前创意产业年均15.1%的增幅计算,到2010年,北京市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将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将超过12%,[4]从而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北京现已形成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这标志着其创意产业已经朝着融合的方向迈进。目前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共有21个,其中2008年12月第二批通过认定的集聚区从空间布局看,提高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各区县的覆盖率,较好地做到了向南城和新城倾斜。从行业分布看,第二批认定的集聚区主导产业特色突出,既有新兴的文化传媒、出版物流、时尚休闲等现代业态,也有弘扬千年古都文化底蕴的老字号、传统街区等传统产业升级业态。预计到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将发展到30个。

北京市自发形成的集聚区最初是由于某些有利条件如地租低廉、有旧厂房作为创作空间等,被某些艺术家选中,并逐步形成了创意产业公共服务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最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但是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类型的集聚区都能够自发形成,自发形成的集聚区多是艺术创意类集聚区,这是由艺术家的行为特点和艺术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艺术家一般倾向于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一般会选择建立独立的工作室。但是,艺术家之间的交流需求与群体发展的需要使得在集聚区形成的初期,少数几个艺术家往往能够吸引大批的艺术家集聚,逐步形成成熟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分析北京798、宋庄画家村、国际艺术营等目前较具规模的自发性创意产业集聚地,以及文化创意阶层的自身需求特征可以看出,创作空间、人文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氛围是自发性创意产业集聚地形成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恰与北京所具备的自身优势密切相关,土地优势突出、创作空间充足、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等均成为吸引创意群体集聚的重要因素。

然而,就总体而言,北京的创意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产业链条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基础设施不齐备、因用地紧张集聚区发展受限等各种问题。为此2006年3月24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自此北京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有了专职的“推手”。自该小组成立以来,市政府从制度和政策上对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使得创意产业的产值稳步增加,形成多种类型的发展模式,并逐渐使其成为支柱产业。因此,北京市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由市场自发走向政府推动的过程。

2.政府主导的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例

虽然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上海的创意产业和全国其他大中城市相比却是相对成熟的,而且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其创意产业的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国内较早发展创意产业的城市,2005年上海市政府首次从各个行业中剥离出创意产业,单独统计其对GDP的贡献,并开始每年按照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和时尚消费等5个大类、38个中类、55个小类的划分标准发布上海市创意产业增加值。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实现总产值2291.71亿元,完成增加值674.59亿元,同比增长22.8%,占全市GDP比重的6.55%。2007年完成增加值857.81亿元,同比增长27.33%,高于全市GDP增长率9.74个百分点。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7.04%,这一比重的同比增速为8.29%,整个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目前上海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全市GDP的7.5%,如果其在“十一五”期间保持15%的年增长率,那么到“十一五”期末可占到上海市GDP的9%~10%。届时,创意产业将是上海当仁不让的支柱产业。从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来看,2005年4月,上海市首批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由市经委正式授牌,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各类设计创意企业入驻这些园区,集聚了1万多名创意人才,为上海开创了一个新型的充满无穷潜力的创意产业发展空间。至2007年,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总数已达75家,其中,前3批创意产业聚集区总投资约30亿元,总产值近200亿元,从业人数2.7万人,入驻企业3500多家,人均产出率达到60万元/人。[5]

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从自发集聚到政府引导的过程。上海市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提出了以保护和开发工业历史建筑为切入点发展创意产业的构想,并先后为发展上海市创意产业及引导创意产业集聚区由自发形成到规范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2005年4月,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牵头成立了“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中心”。这是一个服务于创意企业发展的中介组织,定位于发挥全社会创意产业的资源优势,积极配合政府制定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及策略。该中心负责每年发布《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和编制上海城市创意指数。2005年11月,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统计局首次编制和发布了《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作为沟通政府和创意产业的桥梁,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也成为政府引导、协调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手。2005—2007年,上海市政府先后分4批对总计75家创业产业集聚区进行了授牌。此外,为了规范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运作,还在第四批授牌时对不符合标准的园区进行了摘牌。这显示出上海市政府的集聚区政策不是只求数量,而是更为注重集聚区是否名副其实。再者,知识产权是创意的核心,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许多创意产业集聚区关注的重点。2007年5月“上海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成立。这是一个在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自律、保护、维权方面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它的成立,对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对创意版权的保护和开发意识,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版权产业链条具有重大意义。被称为“英国创意产业之父”的约翰·霍金斯在对上海考察后认为,上海的创意产业虽然起步迟,但是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比世界上最早兴起创意产业的英国还要大,上海的后发优势非常明显。[6]欧洲安斯伯咨询公司对全球一些大城市进行了为期1年的跟踪调查后声称,上海极有可能成为继伦敦、纽约、东京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创意产业发展中心。[7]

综上,京、沪两地创意产业的发展实践表明,无论是自发形成还是政府主导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其形成与发展都与当地政府的指导密切相关。可以预见,“政府引导,市场选择,企业运作,集聚发展”将成为大部分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三、京、沪两地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就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而言,京、沪两地存在很多共性,如两地创意产业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链的构建、创意人才的培育、资本的扶持、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困境,与世界很多国家和城市还有很大差距等。但是从两地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实践来看,二者面临的问题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1.自发性的发展轨迹背离初衷——北京的问题

北京市一些自发形成的创意产业集群,目前正重复着纽约苏荷区、巴黎贝西区等世界著名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路径。如798文化艺术区,作为先自发形成具备一定基础,后被官方认可并加以扶持和引导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代表,由于成功融合了工业建筑和新艺术,以其强劲的升值潜力,成为不少房地产商觊觎的对象;而许多艺术家从租价上升的798工厂迁出后,入住索家村的“北京国际艺术营”,此后索家村的租金也翻了一倍多,飙升的房价令艺术家们望而却步,工作也难以为继。北京的情况是全国的一个缩影。随着“创意产业”概念在国内的主流化,创意地产项目迅速在国内各大城市蔓延,“变租为售”正成为创意地产项目的新特征,购房人的角色也由单纯的创意产业主体向房地产投资人转变,而由此形成的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正如文化学者凯夫斯所言:“开始是艺术,结局是商业的发展逻辑……现代艺术品市场的空间分布必然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特性。”[8]因此,政府在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过程中,应尽力做好服务者的角色,有必要从集聚区和企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2.政府主导对创意资源的垄断及对软环境的忽视——上海的问题

在政府主导下,上海几乎所有在建园区的硬件设施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政府利用特殊政策手段兴建创意产业园区,在协调各行为主体关系、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确实具有优势。但与此同时,政府主导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园区规划由政府主导可能会导致政府对创意资源的垄断,与企业也缺乏必要的沟通,还会出现过度依赖土地经营和优惠措施、对产业发展缺乏有效调控等情况。此外,目前上海不少创意园区都出现了“不搞创意产业,大搞创意地产”的现象。而对于软环境建设,如园区的商业模式、发展方向、园区定位等问题却多以粗线条勾勒,没有深入和细化,导致不少创意企业对此怨声不断,甚至不得不退出园区。同时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出现了政府规划的园区和自发形成的园区各自发展的局面,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因此,政府有必要做好统筹规划,做好整个区域的配套和协同发展工作。如果听任创意产业园区的孤立发展,势必难以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对周边也难以产生辐射和带动效应。

从京、沪两地创意产业的发展实践来看,创意产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协调,因此,政府应在企业的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通过税收优惠、提供担保等方式来扶持创意产业的发展。此外,还应构建创意产业管理部门与税务部门、人事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制定规范、简单、易行的创意企业认定标准,明确政策的执行者和服务对象,使得各种支持政策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落实。这对于构建一个推动创意产业整体发展的战略体系和执行体系,实现其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京、沪两地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发展创意产业集群必须紧密结合城市特点,注重差异定位,突出特色,在优势突出、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地区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创意产业集群。同时,城市也可以通过品牌营销,打出一张能反映自身鲜明特色的城市名片。京、沪两地都具有很强的文化包容性,各种文化都可以找到生存、发展的土壤,但要发展创意产业集群决不能仅仅依靠复制各种文化特色,而必须因地制宜,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并加以推广。这是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反映。

落实到京、沪两地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作为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创意产业的问题上,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总体上说,北京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集中体现在皇城文化、长城文化和市井文化3个方面。[9]北京皇城文化和长城文化的影响力不言自明,而市井文化也有其丰富的内涵。如果能有效整合这些资源,北京完全具备打造出世界品牌的条件。如打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舞台剧,并在此基础上制作音像制品,以便更有效地宣传、推广传统文化;再如北京现存的胡同、四合院、前门、天桥一代以及琉璃厂文化街都集中体现了北京的市井文化,相关部门应加强保护并力争使琉璃厂文化街原貌再现。不仅如此,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其文化消费市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辐射带动作用,往往引导着全国文化消费观念和文化消费潮流的革新,这对于世界各地的文化消费群体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随着北京居民文化消费比重的不断提高,并逐步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和自主选择性方向发展,北京的创意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和北京相比,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较早,商业气息比较浓郁,设计产业较为发达。上海的创意产业在于依托大区域制造业、都市规划和大都市生活的各类设计,在区域分工中,上海可以在各类设计等体现创造力的行业和环节中获得竞争优势。和北京不同,上海市的创意产业需要从流行文化、市民文化、多样性文化、成熟消费市场、高端消费市场中不断吸收新的元素,而上海的人口和经济水平恰恰适于提供相应的发展动力。如可以依托上海国有大工业基础雄厚、城市历史悠久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大力发展工业旅游、都市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特色项目;也可以充分利用目前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挖掘老厂房、老仓库各自的底蕴和内涵,依托有关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大力推进具有鲜明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另外2010年的世博会也是上海提升服务功能、推进区域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重大机遇。上海可利用世博会效应,大力发展相关的创意产业。这对于改善上海的城市形象,发展城市服务经济,促进创意产业的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深化国际、国内和长三角的区域协作,都不无裨益。

五、结 语

总之,分析京、沪两地创意产业的发展实践,前者的发展重点由文化派生而来,后者则偏重于基于制造业和消费市场的“大设计”理念,二者呈现出禀赋不同的差别竞争关系。京、沪两地文化所呈现出的包容性、多样性与历史沿革性,造就了有利于创意发生和繁荣的人文环境。无论是自发形成还是政府引导,两地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都已经比较明显,并且正在凸显城市地缘空间变迁的趋势。但不可否认,京、沪两地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建议政府职能机构根据两地独特的地缘空间,从服务经济的角度研究相关产业政策,推进两地创意产业的长期、持续和有效发展,力争将二者建设成为开放度高、带动性强、充满活力的创意之都,创意人才的汇集地,创意文化的交流中心。这对于提升京、沪两地的城市能级,进而通过二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全国其他大中城市的产业升级和城市职能转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世界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2007—2008)[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213-215.

[2]创意产业的国际贸易[EB/OL].(2009-10-20)[2009-10-22].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g/2009-10-20/77759.shtml.

[3]王建新.文化之机: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湖南等地文化产业上扬[N].人民日报,2009-04-13.

[4]北京市率先构建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EB/OL].(2008-05-27)[2009-06-22].http://www.hrwh.gov.cn/chanyezhengce/2008/5/0852750_2.html.

[5]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008.

[6]沈则瑾.上海:创意产业“创”出无限生机[N].经济日报,2006-08-09.

[7]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寒潮中现出暖意[EB/OL].(2009-05-11)[2009-06-22].http://www.cipnews.com.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548.

[8]夏杰长.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10-212.

[9]刘东威.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知识产权[J].知识产权,2006(5):38-41.

ComparisonstudyofcreativeindustrydevelopmentbetweenBeijingandShanghai

FENG Xiao-ling1, HUANG Ming-yao2

(1.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Dalian Maritime Univ., Dalian 116026, China; 2.Ship Systems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36, China)

The creativ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industry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Beijing and Shanghai are the cities whose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s faster than other cities in China. Their developing model has some demonstration and typical significance over other cities. The paper compared the developing background, developing model and problems of creative industry between Beijing and Shanghai, and presented the developing routes respectively so as to give some enlightenment to other cities.

Beijing/Shanghai;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

1671-7041(2010)01-0024-05

F062.9

A*

2009-09-09

冯晓玲(1977-),女,吉林通化人,博士,讲师;E-mailxiaoling.feng@gmail.com

猜你喜欢

两地上海北京
上海电力大学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养虾人都惊呆了!4月之前投了这个苗,萧绍两地超九成用户成功卖虾
北京,北京